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一个被犹太金融权贵用美元控制的美国会很快恢复元气。如果我们欧洲再不团结,那么欧洲人成为奴隶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以上摘自德国陆军政策会主席路德维希。冯。海因斯贝格赫斯曼伯爵中将的著作《大萧条——犹太金融权贵的阴谋》。
……
“中将,您在妖魔化美国的犹太银行家。虽然这些银行家大多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他们没有控制美国的力量,他们做不了这样的恶行!您在用并不存在的恶,替德国正在实行的战争政策辩护!”
“中将,据我所知,在美国的银行界,德裔和犹太裔的影响力不相上下,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说是德国人制造了现在的经济危机呢?”
在伦敦最豪华的朗廷酒店最豪华套房内,赫斯曼正和两个全世界都知名的犹太人在进行一场友好的谈话。现在说话的是查理。卓别林(卓别林可能不是,也可能拥有部分犹太血统,不过他非常亲犹)——他是为了电影《城市之光》在英国上映而回到家乡伦敦的。
和卓别林一起从美国返回的还有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史塔西的特务行动小组已经秘密抵达了英国,准备在伦敦对爱因斯坦下手。绑架,或是杀掉爱因斯坦。
不过赫斯曼还是决定给这位大科学家最后一次自己返回德国的机会——他对德国乃至欧洲科学界的犹太人是有指标意义的。如果爱因斯坦肯留在德国,那么欧洲犹太科学家前往美国的数量就会大大减少。
因此,赫斯曼就借着前往英国参加军备控制谈判(军控谈判是因为德国恢复义务兵役制而起的,英国关心的主要是海军军备,所以赫斯曼在伦敦的工作并不繁忙)的机会,带着妻子克洛伊一起拜访了住在朗廷酒店的爱因斯坦和卓别林,并且送上了两本他所写的《大萧条——犹太金融权贵的阴谋》。
在看了赫斯曼写的这本书后,爱因斯坦和卓别林都提出了异议——实际上这本书在德国出版之后,立即遭到了主流经济学家们的一致批评。
批判和嘲笑赫斯曼中将和德国陆军政策研究会的文章,在一段时间里充斥欧洲主要报刊。直到后来美国总统罗斯福上台,实行了赫斯曼所预测的,同时被欧洲主流经济学家们嘲讽为不切实际的“自杀性政策”……
“美国的德裔银行家肯定参与制造了大萧条的阴谋,”赫斯曼看着爱因斯坦和卓别林,沉吟了一会儿,说,“但是犹太金融权贵也参与了阴谋。并不能因为有其他民族的金融权贵的恶行,而否定犹太金融权贵的责任。而我们反对的也不仅仅是犹太金融权贵,而是美元霸权和让美元称霸世界,让金融权贵可以肆无忌惮掠夺劳动人民的经济制度。而《凡尔赛条约》,实际上就是这些金融权贵制造出来打击欧洲和扶植美国的工具!”
“可是据我所知,美国并没有在这个条约上签字。”爱因斯坦反驳道。
“但是谁都知道,没有美国,就不会有《凡尔赛条约》!没有《凡尔赛条约》,就不会有后来的超级通货膨胀和让德国失去货币主权的《凯恩斯计划》。”
赫斯曼语气温和地指出,“而现在,连《凯恩斯计划》都无法实行,所以撕毁《凡尔赛条约》是让7000万人民,也包括大部分德国犹太人免于贫困和饥饿的唯一方法。”
“中将,您的意思是只有准备打仗和迫害犹太人才能拯救德国?”
爱因斯坦再次反驳。他是个相信和平民主的犹太人——不过他却支持犹太复国主义,阿拉伯人活该失去家园给犹太人腾地方!
“所有的国家都在准备打仗,美国也不例外,它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美洲大陆上最强大的陆军。”
赫斯曼依旧面带微笑,他说:“而德国在过去的十几年不允许拥有可以自卫的军队,所以引发了鲁尔危机,造成了马克的超级通胀。如果我们想要在马克和英镑脱钩的情况下重建货币信用,就必须有自卫的力量。至于犹太人……他们是一个优秀民族,应该拥有自己的国家,但是不应该让他们中的极少数人去主宰世界的命运!”
第177章临时以色列国
“爱因斯坦先生,我知道您在精神上是一个以色列人!”
朗廷酒店中的谈话还在继续,赫斯曼和爱因斯坦似乎有些话不投机。可是赫斯曼却丝毫没有离开朗廷酒店的意思,因为他自信还有一张可以打动爱因斯坦的王牌。
他知道爱因斯坦是一位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这位大物理学家虽然出生在德国,历史上还先后加入了瑞士和美国国籍。但是他真正热爱的国家只有一个——就是犹太国家!无论这个国家是存在于世间还是犹太民族的心目当中。
而在欧洲和美国,如爱因斯坦这样犹太人也是很有一些的——目前世界上的犹太人大致上分成四类:
一是自认为是所在国的人民,大多数的德国犹太人都自认为是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9万多名犹太人参加了德国军队,为德意志而战。其中1。2万人战死,3。5万人在战争中负伤——在英国和法国,情况也差不多,那里大部分的犹太人都自认是英国人和法国人。
二是犹太复国主义者,爱因斯坦和他的好朋友英国化学家哈伊姆。魏茨曼(历史上以色列国的第一任总统)就是其中的代表。无论他们持有哪个国家的护照,他们心目中的祖国都是犹太国家。
三是犹太豪门,比如罗斯柴尔德家族、雷曼家族、高盛家族、维根斯坦家族、门德尔松家族、布莱切瑞德家族和施莱辛格家族这样的犹太世家。
这些家族大部分从事金融业,在英美法德奥等国的银行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就是些黑良心的金融寡头,其实也不是只有犹太人才有金融寡头,其他民族一样存在这样的角色。而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和以后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多次金融危机,和这类金融寡头的胡作非为肯定是分不开的。
而这些金融寡头通过1929年大萧条和之后的罗斯福新政,夺取了世界货币的发行权(其实是滥发世界货币的权力)后,实际上也就取得了用滥发纸币来剥夺全世界的特权!
除了这三类犹太人外,还有一类就是赫斯曼的后妈奥德雅这样的“下等犹太人”。他们主要生活在波兰联邦、苏联和巴尔干地区,是犹太人中的穷人,多数也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而且这些人的数量很多。占到犹太民族总人口的大半——那些地方当然也有富有或受过良好教育的犹太人,不过这些东欧和巴尔干地区的犹太精英有向西流动的趋势,这也就造成了欧洲西部的犹太人精英云集,东欧犹太人的素质相对较差成了“下等人”。
而在德国国内。一直以来都有“德国犹太人”看不起“波兰犹太人”的情况存在。
不过这些“下等犹太人”因为对所在国(波兰、俄罗斯等)的认同程度非常低,于是就成了犹太复国主义者们想要团结争取的对象——英国在1917年时就对犹太复国主义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支持,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
而西欧的“上等犹太人”生活富裕,自然不大愿意去巴勒斯坦这种不毛之地安家。现在愿意去那里的,大多是波兰和俄国犹太人。
后来被称为以色列建国之父的本。古里安和哈伊姆。魏茨曼就分别来自波兰和俄罗斯。
“是的。我是一名犹太复国主义者!”爱因斯坦非常坦率地承认,“但是大部分德国犹太人都不是复国主义者,他们是德国人!”
“既然是德国人,并且从德国取得了足够多的财富和足够高的地位,那就要有为德意志祖国放弃一些东西的觉悟,比如犹太教!”
赫斯曼顿了一下,又说:“只要放弃犹太教,皈依路德宗或是天主教,并且没有逃避兵役或是其他德意志人应尽之义务,就可以提出申请成为荣誉雅利安人。如果曾经为德意志帝国而战。即便不放弃犹太教信仰,也可以成为荣誉雅利安人。这是《限制犹太人法案》中第十条的规定。而荣誉雅利安人的后代,只要信仰新教或天主教,就是真正的雅利安人。”
现在的德国是真正的纳粹和容克共治。容克拥有制约纳粹的强大力量,因此不会容许希特勒胡作非为。对于犹太人在金融业中力量当然要排除,否则纳粹党的“新政”很难推行下去,搞不好会被犹太人的金融投机行为破坏。
但是对于其他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限制犹太人法案》中还是给了出路——可以申请成为荣誉雅利安人,或者成为受到限制的外国侨民。
“如果他们不愿意为了祖国放弃信仰,那么他们就是以色列人!”赫斯曼看着爱因斯坦。“他们应该成为以色列国的公民,以侨民的身份在德国居留。”
“以色列国?”爱因斯坦苦笑了一声,双手摊开,“中将先生。您要我们这些犹太人去当一个不存在的国家的公民吗?”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搞了几十年,还在1897年召开了第一次犹太人代表大会,通过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纲领》,确定了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之家”的奋斗目标。
但是建立犹太国的事情却没有着落,目前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能做的就是组织欧洲的“下等犹太人”去巴勒斯坦安家。不过这事儿并不容易,因为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之家”遭到了那里的阿拉伯人的坚决反对。
为了安抚阿拉伯人。英国人又采取了限制犹太人前往巴勒斯坦的政策——每年前往巴勒斯坦的配额非常有限,直到现在也没多少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安家,建国更是没影儿的事情。
“我们德国人可以帮助以色列建国!”赫斯曼认真地看着爱因斯坦,“我们和虚伪的英国人不一样,我们德国人说话算话,说干就干!如果犹太复国主义愿意合作,我们立即就会想办法帮你们建国。”
“你们有什么办法?”爱因斯坦问。
“我们可以将整个巴勒斯坦或一部分巴勒斯坦从英国手里要来,名义上算德国殖民地!英国人怕阿拉伯人,我们可不害怕。”
“英国人要是不给呢?”
“那么就先成立一个临时以色列国。”赫斯曼也知道英国人没有那么好说话……哪怕只是巴勒斯坦的一小部分,也有可能让德国在中东获得一个据点。
不过这件事儿也会让阿拉伯人怨恨德国,虽然没有什么好怕的——阿拉伯人嘛,最多就是人体炸弹啥的,默克尔大妈害怕,赫斯曼和希特勒才不怕呢!不过,这对德国将来入侵中东多少会带来一些麻烦。
“临时以色列国?”爱因斯坦发达的大脑一时也转不过来了,这国家还有临时的吗?
“是的,”赫斯曼笑道,“可以在波罗的共和国找一个几百平方公里的岛屿……或许可以是希乌马岛,租借给犹太复国运动。你们可以在那个岛屿上建立一个临时的国家,将来有机会收复巴勒斯坦后,再把国家迁过去。”
希乌马岛是个九百多平方公里的岛屿,属于波罗的共和国的爱沙尼亚省。不过并没有多少居民在上面生活,迁移起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希乌马岛?”爱因斯坦说,“那里能安置多少犹太人?”
“多少无所谓,”赫斯曼把眉毛挑了挑,“有了一块临时的国土,你们犹太人就能建立一个被国际承认的政府。而有了一个能够得到全世界犹太人支援的政府,你们返回‘应许之地’的难度一定会大大降低。”
“这个……”爱因斯坦虽然热心政治和犹太复国主义,但他不是真正的政治家。
“这是非常有利的,”克洛伊看了一眼丈夫,微笑着解释,“如果犹太复国主义在德国人的土地上建立临时国家,这就意味着欧洲的几百万犹太人将会对德国充满好感……哪怕德国目前采取了一些打压犹太金融资本的行动。”
“是的,目前波兰联邦的土地上就有超过400万犹太人!”赫斯曼冷笑了一声,“波兰人一直在压迫他们,如果这些犹太人倒向德国,后果会怎么样?”
现在的波兰是由波兰、右安乌克兰和立陶宛组成的联邦国家,本来就不大稳定,如果境内的犹太人再闹起来,波兰很有可能发生****。
“所以英国人会因此放松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的配额?”这回连查理。卓别林都明白赫斯曼的意思了。
临时以色列国就是迫使英国出更高的价钱!
“或许英国人连临时以色列国也会反对。”爱因斯坦有些不大确定。
赫斯曼耸耸肩,“那就反对吧!德国和苏联会支持这个国家的……我想应该还不至于在里加湾动用武力吧?”
“好吧,我可以把您提出的条件转告魏茨曼先生,”爱因斯坦斟酌着说,“中将,我想您也不会无条件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吧?”
“条件当然是有的,”赫斯曼笑了笑,看着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先生,我们需要您的支持,现在的德意志非常需要您的帮助。”
第178章大英圣母
和爱因斯坦、卓别林会面的次日,一辆属于英国陆军部罗孚牌轿车就将赫斯曼和他的副官保卢斯从朗廷酒店接走了。
“亚历山大上校,你还记得我吗?”赫斯曼对坐在副驾驶座上的一位年纪和他差不多大的英国上校说道,“我们上一次见面是在塔林的阿姆别阿。”
来朗廷酒店接赫斯曼的是哈罗德。亚历山大上校,当年被协约国派到塔林来的军事代表团团长。转眼过去了十多年,赫斯曼已经从中校升到了中将,而亚历山大却仍旧是个上校——这是英国历来的小陆军政策所造成的。除非爆发大规模战争,否则英国陆军的军官就很难晋升。相比之下,海军军官的机会就多多了。
“中将,上一次我们没有能达成共识,希望这一次能够取得一些成果。”
赫斯曼这次到伦敦是有公务的——和爱因斯坦见面只能算顺便,他真正的使命是和英国外交大臣阿瑟。亨德森见面讨论召开“国际裁军会议”的事情。
“是啊,我也希望能取得些成果。”赫斯曼点了点头,微笑说,“我们的国家刚刚恢复义务兵役制,国际上面有一些误解,希望可以借着召开国际裁军会议的机会加以澄清。”
“那就再好不过了。”亚历山大上校的态度有些冷淡,似乎还带着一点敌意,只是应付着和赫斯曼话。
或许在这个英国上校眼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