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玄江湖-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剑如飞虹,光芒闪过,瞬间消失。

  这一剑已是他最后一剑,抛出后,生与死只能听天由命。这一剑,可谓快若闪电,快的连李玄自己都难以置信。只听‘叮’的一声,鬼泣剑竟然不偏不倚恰好刺中巨蟒的七寸要害处。鬼泣剑锋锐无比,被李玄拼尽全力掷出后,莫说刺穿蟒身,怕是世上最坚固的盾也会被它刺出窟窿。所以一声响过,鬼泣剑不但刺穿巨蟒,更是匪夷所思的刺入石壁,深达尺许。这样一来,巨蟒已经被牢牢盯在石壁上。

  

第四十三章 宝源秘笈

  鸡冠巨蟒被李玄刺穿了七寸要害,钉在石壁上,饶它生性凶恶力大无穷,却再也挣脱不开,只能痛楚异常的扭曲着粗壮的身躯,发出怪异的嘶吼声。李玄听到巨蟒嘶声凄惨怪异,惊得后退几步,坐倒在地。没过片刻,鸡冠巨蟒额头上的红冠已开始由小变大,由红变紫,再由紫变黑。。。。。。如此变幻数次,直至肿胀成圆球的模样后,才‘波’的一声,爆裂开来。鸡冠爆裂,巨蟒彻底停止了蠕动挣扎,软软的垂挂在墙上。

  这番巨斗,李玄几近耗尽所有精力。巨蟒已死,他也虚脱了一样,站也站不起来。

  风声骤起,崖壁裂隙外传来隆隆的雷声,昨夜那场大雨似乎意犹未尽,带着墨色般的乌云涌入山崖之间。没过多久,冰凉的空气开始灌入洞穴,洞穴内光线黯淡下来,也幽冷起来。

  洞内湿气越来越重,巨蟒鸡冠爆裂散出的腥臭气息不住弥漫。李玄静静地看着被鬼泣剑钉死在石壁上的巨蟒,颓然在地难起,哪管洞外天气如何变幻,洞穴内气息是否腥臭!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崖壁裂隙外传来隐隐的风雨声。待到体力恢复些许,李玄起身点燃了地上早已熄灭的松枝,举着火把凑到巨蟒身前,伫立良久,内心充满了难以置信。一闪一闪火光,让他心下掠过一丝莫名的悲哀。他长叹一声,试图拔出钉入石壁的鬼泣剑,但不知是鬼泣剑剑身入石太深,还是自己没了气力,他使力拔了几下,鬼泣剑如嵌石壁,纹丝不动,只得作罢。

  风不断从裂隙处灌入洞穴,直吹的散落在地上的书卷呼啦啦作响。洞穴内寒意袭身,李玄更是饥肠辘辘,正无可奈何,蓦然看见巨蟒海碗样的蟒身。他心念忽动,匆匆到岩壁裂隙处折了些松枝和藤萝回来,引火点燃,打算将巨蟒从鬼泣剑上拖下来,烤成食物。他虽然没了力气,可鬼泣剑牢牢钉在石壁上后,尚有二尺多的青锋露在石壁外。既然无法将巨蟒拖拽下来,他便将其尾部搭在鬼泣剑锋上,来回拉动数下,斩下半尺有余。李玄以此法将蟒身切割成了数块,顾不得满手血腥气,选了一块肉厚质嫩的部位,将皮剥去,以松枝穿牢,架在火堆上炙烤起来。

  不一刻,洞内香气四溢,闻之令人垂涎欲滴。

  看着渐熟的蟒肉,李玄心下感慨万千。这一切虽是他无法想到的结果,但心下也明白,巨蟒若非先是遭到燕无敌的攻击,被其重手法伤了头部,莫说一个自己,只怕几十个自己也不是其对手。但世间总会发生一些出人意表的事情,其结果让人猝不及防,难以置信,或由惊转喜,或乐极生悲。他饿极至极,虽说洞中无盐,所烤蟒肉也将无甚滋味,但见松火上的蟒肉变得焦脆金黄,还是兴冲冲的大快朵颐。

  他正食的兴起,一阵狂风由洞外吹进,吹动了地上覆盖的尘埃,更将四处散落的书卷,吹得啦啦作响,让人烦躁之极。他顺手抓过身侧的一本书卷,正欲投入火中,可就在瞬间,火光映动下,只见手中书卷的封面上写着‘红叶笔记’几个娟秀俊美的文字。

  李玄不禁一呆,心道:“红叶?难道是红叶龙道人。。。。。。记得林东图假冒袁文门之前,曾在大路旁的茶棚中讲过大将军宇文仇为解前军所中的风毒,携献计谋士与几名随从,一起到君王山山崖找寻一位法力无边精通医道的人,而那人正是唤作红叶龙道人。”

  他看了看手中的书卷,喃喃自语道:“这里是君王山,正是林东图所说的红叶龙道人隐居之地。当年大将军宇文仇身侧的谋士,曾指明红叶龙道人隐居在一处山崖,难道会是这里么?而且大将军一行人是失踪在紫色花海中,那么山崖顶上那片紫色花海。。。。。。”凝神片时,李玄不禁‘啊呀’一声,惊呼道:“这里有人居住过,而能居于此地者必是非凡人物,那。。。。。。那么这个人岂不正是红叶龙道人吗?看样子,林东图来到此处,在松林中鬼鬼祟祟的寻找,绝非只为了对付燕无敌,恐怕也是为了寻找红叶龙道人吧。。。。。。可是他因何知晓红叶龙道人藏身此处?”

  李玄仔细一想,不禁哑然失笑,暗道:“我真愚蠢。林东图既然知晓大将军宇文仇的故事,岂有不知红叶龙道人藏身这周遭的理儿!还有,他能准确知晓燕无敌来此,又敢冒充已故的鬼手高徒袁文门,其中必有极其灵敏消息。。。。。。”念及此处,他不禁暗骂自己,心道:“林东图已投身于诡异的飞驼圣主门下,其行径自然诡异,想法自然难以捉摸,我为何要费尽心思揣摩他。嘿,雾里看花,终究是花非花,雾非雾,若想要真相大白,怕也只有时间这场大风才能吹得雾散花开吧!”想明白这些,李玄自然高兴,纵然想不明白,他也懒得去想。放下手中蟒肉,李玄起身将洞内其它物什细细查检一边,见除了地上散落的书卷外,其他物什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

  按说他人私物,最是不可妄动翻阅。但人本就有好奇之心,加之这洞穴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寂寞枯燥下最容易击溃人性之弱点,也能让人破除一些世俗的禁锢。

  如此过了两日,到了第三日,李玄实在无聊之极,才忍不住将这本‘红叶笔记’打开观阅。仔细阅读后,他才发现,这本书卷确是红叶龙道人当年入驻洞穴后写下的手卷。

  缓缓合卷,李玄沉默良久,他不知手卷中所载之事是否属实,但其中所牵涉之人亦有自己曾见过的燕无敌,且书卷中所述事情言之凿凿,令人读罢,竟心潮澎湃。

  手卷记录,居于洞穴之人是一位唤作龙红叶的女子,因她喜穿缀满红色枫叶的霓裳,且出手快若惊龙,所以江湖人又称她为红叶龙。

  龙红叶自称是北周武帝朝野中唯一的少女领军,十五六时便以一身高强的武功投身齐王宇文宪下辖的内外五府,任职在缉盗天下衙门。由于其本领超凡,且貌美如花,所以在武字衙门的四大领军中排行第二,为酒、色、财、气中的色字座次。

  李玄知道,龙红叶所提到的北周武帝名唤宇文邕,是个极具雄才大略的英明君主。宇文邕亲政不久便不断修整内政,整饬军备。两年后,南联陈朝,东伐北齐,一路势如破竹,不到一年便大破齐都邺城,致使北齐灭亡。一年后,又与陈朝水军决战古泗水入淮口,以铁锁系车沉江,堵塞航道,迫使陈军难渡后,大溃陈军主将吴明彻,此役被后世人称作‘吕梁覆车’。翌年冬月,挥军进发,占尽江北淮南等地,将北周疆土拓展到了长江沿线。然而北周武帝虽然志向远大,却自登基以来太过崇尚儒孔,偏执的憎恨佛、道二教,所以即位不久之后,便号令天下,强推‘融佛焚经,驱僧破塔’的策略,发誓要灭除天下佛、道二教,唯尊儒孔。

  从此天下僧、道二教众人,不是被杀,便是被驱除庙宇道观,强逼还俗,做尽苦力,直至累死他乡。

  李玄念及北周武帝这些行径,不禁暗叹:“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君纲一朝民。即使僧、道要超凡脱俗,也由不得自己,倘若要活命,也要看当朝帝王愿不愿意!”

  尽管如此,北周武帝还是非常明白,世上超半数的绝世武学皆来自佛、道二教,他要武力统治天下,很难离开这些绝世武学,因此发誓搜尽天下所有绝世武学,为己所用。

  宣政元年,北周武帝驾崩之前,缉盗天下衙门中的高手,酒字座次之上官枭雄探得嵩山少林藏经阁中藏有一本绝世武学《宝源秘笈》。武帝大喜,密令上官枭雄前去盗取。据说,宝源秘笈中所载的武学非同小可。相传少林达摩之所以能够一苇渡江,内家修为本领无人企及,都记载在这本惊天秘笈中。。。。。。但少林是武学圣地,其藏经之处岂是随意来往之地!不过,上官枭雄智谋过人,一身武艺了得,早年曾为武帝贴身侍卫,数次护驾有功,不但得武帝信任,更极少将江湖帮派放在眼里。

  上官枭雄得令后,连夜召集心腹诸人商量计策,一同前往,而这诸人中便有龙红叶。宣政元年五月某个暗黑风高的夜晚,上官枭雄经过精心策划准备,率众潜入嵩山少林藏经阁,秘密盗经。但少林寺历代高手云集,目下虽遭北周武帝几次围灭,但元气尚存,加之藏经阁极其重要,少林派早已遣高僧昼夜戒备。上官枭雄诸人几番周折,终于成功盗取了宝源秘笈,但在离去时,还是惊动了少林护经武僧。一时间,风声鹤唳,数十名少林护经高僧将上官枭雄诸人围住了。一番剧斗,上官枭雄五人虽然最终突围而出,但却个个身负重伤,不得不在归途中潜藏起来,待伤愈后再图计较。两个月后,上官枭雄诸人伤已痊愈,正要快马返回帝都,却传来北周武帝因病驾崩的消息。

  武帝驾崩,宣帝即位,开始荒淫无道滥杀无辜。见此形势,上官枭雄诸人开始对仕途心灰意冷。经过一番细致打探,得知当朝宣帝天子根本不知武帝曾密令众人远赴少林寺盗经之事,因此便大胆辞官,出走江湖。一月后,遂立起了莫帮一派。

  原来莫帮是如此而来!

  李玄暗暗道:“上官枭雄诸人皆是习武之人,那时见宣帝不知有宝源秘笈之事,岂不正合了他们的心思。嘿,或许上官枭雄诸人毕竟为官已久,权欲之心还在,一时舍不得统御他人的欲望,这才成立莫帮。嗯,若非如此,他们何必成立什么帮派。。。。。。当真要练成绝学且不引起朝廷的注意,大可隐秘山林幽谷,与世隔绝,岂非更好。。。。。。”

  莫帮立起后,上官枭雄诸人预感朝廷早晚必会知晓秘笈一事,为了避免与朝廷对抗,尽早练成秘笈上的武学,众人尽皆低调行事。但天下终究没有纸可以包住火的事情。此事堪堪过了半年,宣帝知晓了秘笈之事,勃然大怒,遂令缉盗天下第一高手,五府内外大总管独孤长风与其长子独孤鸿,前去搜寻上官枭雄诸人下落,夺回秘笈。

  对于曾同朝为官的独孤长风与独孤鸿父子二人,上官枭雄最是了解。独孤长风实际掌管着缉盗天下衙门,地位仅次于齐王,几年来牢牢掌控着五府内外乃至天下的缉拿大权,武功之高,罕逢敌手。而其子独孤鸿,虽年仅二十岁,暂未入列缉盗天下衙门座次,但聪明绝顶,一直是独孤家族后起之辈中的奇才。这二人武功高强,且为人狠辣,心肠刚硬起来,六亲不认,若真是被他们盯上,纵有十命也已丢了九命。

  上官枭雄虽然自命武功不凡,但若要面对独孤家族这两个绝顶高手,其间生死利害焉能不知!

  他苦思多日,终于决定,在独孤父子寻到莫帮总坛之前,先将秘笈拆分分成数份。诸人每人携带一份,潜藏起来,待风头过后,再将数份合在一起,一同修炼。反之,若诸人中有一人或多人的经卷被独孤父子夺去,那也无用,因为一本残缺的宝源秘笈肯定是无法向朝廷交差。主意已定,上官枭雄便将心思打算说了出来。

  诸人心知独孤父子武功厉害,面对这样的敌手,分头藏身,是既能保命又能保住秘笈的上上策。同时诸人也知道,若要练成宝源秘笈中所载的武功,何其难也!即使天下最聪明之人也不敢夸口在三五年内练成,所以眼前大事,是要全力应对寻门而来的独孤父子。就在上官枭雄诸人为之焦虑时,宣帝身染重疴,不治身亡。

  上官枭雄见独孤父子因宣帝亡故,并没寻来,便做主将分拆好的宝源秘笈锁起来,发展莫帮。

  

第四十四章 伤情红叶

  历朝历代,政权更迭,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话说宣帝无道,猝然而亡,静帝即位,却因年幼无力撑起天下大局,在大将军杨坚几次逼迫下,只得下诏禅让出帝位。

  这个杨坚生性坚韧,统军多年,雄极四方,自逼静帝禅让了帝位,便改国号大隋,改元开皇。杨坚自从登基后便极力除旧布新,移风易俗,且顺乎民意的将佛、道二教恢复了地位。不过,他对江湖各帮各派的势力亦有担忧,怕他们被叛军利用,不利天下统一。待得知莫帮帮主上官枭雄手中握有昔年达摩遗经《宝源秘笈》后,更是垂涎三尺,因而顺延了武帝、宣帝之令,派遣仍是内外五府总管的独孤长风及新任缉盗天下第一领军的独孤鸿,以莫帮秘密勾结叛军的名义前去剿灭。

  自古帝王除了喜欢征服天下,牢抓操纵别人生死之大权,也更喜欢美女与财富。而如今,一本几乎人知晓的江湖秘笈,竟惹得三代帝皇为之心动!不由让人感叹。

  李玄暗暗叹息,心道:“这是本什么样的秘笈?”莫帮总坛五色峰,位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山势险峻,是处易守难攻的山峰。上官枭雄闻听独孤父子受命前来,便召集诸人在主峰轩辕台上,将装有宝源秘笈的石匣砸碎,取出秘笈分与诸人。或许冥冥中对此事早有安排,也或许是上官枭雄做了精心安排。分拆好的宝源秘笈篇章不多不少,共为四篇,即:移筋煅骨、养气聚功、阴阳合纵、置死往生。

  要知当年潜入少林的上官枭雄一行虽是五人,却有一对孪生兄弟,正是位居缉盗天下最末‘气’位座次的丁氏双雄。丁氏兄弟老大唤作丁乾坤,弟弟唤作丁苍穹,二人脐血相连,心思同属,无论做事出手,皆不分彼此,因此同得了一篇经卷。

  诸人见如此分派,还算公平,自是欢喜。但令人烦恼的是,给谁哪篇,又不给谁哪篇,却成了头疼之事。因为此举虽是为了暂避风头,但依然要分个轻重主次。商议一番,上官枭雄提议按照此前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