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侠长生-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翠玄真人的行踪并不好打听,道家真人修道有成后,大都喜欢云游四海,少有老老实实待在一个地方不四处乱逛的。
返回灵鹫宫之后大概一个多月的时间,关于翠玄真人石泰的消息逐渐传来,但这些消息大都已经过时了,并没有什么价值。
反倒是从灵鹫宫藏书阁的某个角落中翻出的一卷《悟真篇》,让曹旭欢喜不已。
这可是原本的《悟真篇》。
后世所传的各个版本的《悟真篇》,被那些佛者、近佛者,多加曲解,甚至臆改本文,以致各本真伪并存,文字颇多出入,鱼目混珠,难以辨认。
《悟真篇》上承传统内丹学说,说明内丹炼养的根本原理就是归根返本,逆炼归元,并描绘内丹修炼的全过程及阐发丹经要点、修炼内丹的方法。
这是是最重要的炼丹理论及实践著作之一,与《周易参同契》齐名,同被尊为“丹经之祖”。
曹旭一边等待着翠玄真人的消息,一边静心参悟《纯阳丹经》和《悟真篇》。
武道宗师也好,仙道筑基也罢,都是在人体五气上做文章。
五气寓意五行,五气关乎五脏。
人身之五脏六腑分属阴阳,五脏主贮藏,六腑主消化。
先天高手餐风饮露,服气辟谷,可以从空气之中获得维持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宗师级的存在进一步改造五脏六腑,打破肉/体凡胎的局限,超凡入圣,向着成仙做祖的道路狂奔。
想要达成五气朝元的目标,曹旭计算了一下,凭他现在吸纳天地灵气,改造五脏六腑的速度,没有个几十年是不能成功的。
“还好我有冰蚕和朱蛤这二样天地灵物。”曹旭暗自庆幸不已。
别过了巫行云后,曹旭一路返回了擂鼓山。
莽牯朱蛤,昆仑冰蚕,拖了这么久,终于到了该它们出力的时候。
冰蚕寒气五行属水,水为万物之源,主万物之孕育;水生木,木主生发,即万物之生长;木生火,火为旺盛,主万物之繁荣;火生土,土为归藏,万物回归于大地;土生金,金者灭绝,不留一线生机,为万物之毁灭。而后金又生水,毁灭之中又有新生,五行相生,生生不息。
五行属火的朱蛤火毒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保证了曹旭五气循环的成功。
而这在一过程中,因为体内五行金气最为稀少的缘故,所以曹旭并不能将他在修炼过程中产生的浊气彻底毁灭,转化成最基础的元气加入到下一轮的五行循环之中,只能够肺部排出体外。
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浊气却成为了冰蚕和朱蛤的最爱,吸收浊气后,这些小东西产生灵气的速度均得到了提高。
原来,修道者所需的灵气,其实就是天地灵物排出的“浊气”。
这就像是草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一般。
当然,天地灵物很明显超出了人为划定的动物、植物的概念。
原来,修道者和天地灵物之间,是可以互利共赢的。但是和立竿见影的炼丹术比较起来,这种做法见效还是太慢了。
所以,那些个急功近利的前辈们,纷纷将魔爪伸向了各式各样的天地灵物,最终彻底断绝了天地灵气的来源,使得后人纵然有通天手段,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终归是镜花水月。
曹旭长叹一声,他还很年青,而且拥有轮回盘这等神物,不缺寿元。如果他也像那些修道路上的前辈一样,中年入道,时日无多,一定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死道友不死贫道,让后来者统统见鬼去吧。
转眼间便是数月过去了,即便是曹旭发动了灵鹫宫和聚贤庄二方面的人手寻找,也依旧未能够找到翠玄真人石泰准确的行踪。
对于这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道门高人,曹旭也只能是发动人手继续寻找。坚持下去,相信总有所获。
宋哲宗元祐七年,就这样结束了。
北地辽国,得萧峰之助,耶律洪基终于平定了国内的叛乱,但是进入冬季后天寒地冻,用兵的时机已经耽搁了。
席卷了整个辽国东京道的慕容复,对内趁着这段时间整合内部的各个山头,对外则积极的和西夏、大宋进行联系,希望二国能够出兵相助,共同对付辽国。
三方彼此之间具体达成了一些什么样的协议,外人不得而知。但是从江南发往北地的船只,却明显的增多了。
很明显,明年开春,契丹萧峰和鲜卑慕容复之间,将在广阔的北地展开一场激烈的角逐。
这一战,同样牵动着无数江湖中人的心,往日并列的二位江湖豪杰,究竟谁更胜一筹呢?
除夕夜,阖家团圆。
曹旭也回到了聚贤庄,又长大了一岁,二弟游行之从虎头虎脑变得虎虎生威,行走之间颇有几分气势。小妹游蕊儿依旧调皮捣蛋,每天惹是生非。
就在这欢乐的日子里,一个十分不幸的消息传来,大理镇南王段正淳死了,死在了丐帮前副帮主马大元的遗孀马夫人的怀里。
当然,后半截的消息是聚贤庄通过自己的消息渠道打探来的。发生了这种事情,丐帮和大理段氏自然是百般遮掩,绝不会主动泄露出来。
“这个江湖,还真的是每一刻都有热闹。”听到了这个消息后,曹旭悠然想到。
第三十五章三日之缘
自萧峰出走后,本就江河日下的丐帮又摊上了这么一档子事情,可谓是雪上加霜。
丐帮最重要的盟友少林寺日渐没落,也出不上什么力。
一时间,这个“天下第一大帮”颇有些落地凤凰不如鸡的态势。
聚贤庄和大理段氏并没有什么交情,所以对这件事的反应也谈不上多么热切。就当做是一场热闹来看。
元宵佳节刚过,曹旭接到了灵鹫宫传来的消息,翠玄真人石泰,出现在了台州临海百步乡。
曹旭立即动身,向台州赶去。
台州位于两浙路中部沿海,东濒东海,北靠明州(宁波),南邻温州。
半个月后,曹旭已经出现在台州临海百步乡。这里是紫阳真人张伯端著成《悟真篇》的地方,也是他羽蜕之地。百步乡之中,有一石碑,上书“紫阳化身处”五个大字。
曹旭站在石碑下,遥想紫阳真人的风采,悠然神往。
“这位小友是何人门下,我道家又多一位真修,真是可喜可贺。”耳畔传来了一个温和的声音。
曹旭心中一惊,转头看去,只见一个黑发红颜,神宇非凡的道人正笑吟吟的看着他。
“敢问可是石泰石真人当面?”曹旭问道。
黑发红颜的道人点了点头,说道:“正是老朽。”
曹旭拱手为礼,说道:“后学末进游坦之,拜见石真人。”
石泰“哈哈”笑道:“真人,要是早几年,我还当不得你这一声‘真人’。”
真人,人仙之境,武道之大宗师出阳神,仙道之结丹。
曹旭闻言,闭上眼睛全力感知,灵觉感应下,身前却是空无一物。睁看眼睛看去,石泰依旧活生生的站在那里。
金丹大道,金者,不朽之意;丹者,圆满之意。
而不是在身体之中弄出一个金灿灿圆球来,那是结石,是病变,应该去医院。
“小子得先师传下《纯阳丹经》一卷,后又得紫阳真人传下的《悟真篇》,参悟之下,多有不解,故此才发动人手寻找真人的踪迹,还望真人勿怪。”曹旭说道。
“你要不是纯阳传人,我又岂会见你。且随我来吧。”石泰说道。
说着,便向前走去,曹旭急忙跟上。
二人越走越快,一路向南而行。
石泰步伐稳健,似缓实快,一步踏出,便是数丈的距离,颇类传说之中“缩地成寸”的神通法术。
曹旭使出了浑身力气,方才勉强跟上。
数个时辰后,二人已经来到了一座苍莽大山之中。
在山里行走了接近一个时辰后,来到了一个山谷之中,这个山谷之中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四周景色十分优美。
不一会儿,便看到了三座木屋。
石泰指着木屋说道:“那是先师以前在这天台山中修道所留。”
“原来是紫阳真人的故居。”曹旭说道。
二人来到木屋之中,墙上挂着一幅画像,画中是一个仙风道骨的道人。
“这是先师的画像。”石泰说道。
曹旭上前拜了一拜。
两人分主宾坐下后,石泰说道:“说一说你这一脉传承的情况吧。”
曹旭说道:“家师逍遥子,偶得《纯阳丹经》一卷,后羽化飞升,将丹经传于晚辈。”
石泰听罢,抚掌笑道:“这么算起来,你的辈分还要比我高。”
曹旭愣了一下,真要算起来,吕洞宾传刘海蟾,刘海蟾传张伯端,张伯端传石泰,他的辈分确实要比石泰高。
不过,无论是纯阳真人,还是紫阳真人,都没有创建学派和教派,所以也就没有什么辈分不辈分的了。
这只是石泰的一个玩笑罢了。
“石真人说笑了。”曹旭说道。
石泰笑了笑,说道:“你能入道,殊为不易。看在同为纯阳一脉的面子上,老道就指点你几日,能得到多少,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曹旭说道:“还请石真人指点。”
石泰说道:“纯阳丹法讲究性命双/修,而先师所传的丹法,则是先修命、后修性,虽然大道殊途同归,但是过程终归有所区别。看你体内五气充盈,显然已经走上了正途,老道也就不多费唇舌了。我就重点说一说玉液还丹的的诀窍吧。”
……
三天后,曹旭被石泰赶下了天台山。
一路北返,曹旭一边参悟金丹大道,一边游览天下美景,说走就走,说停就停,好生的逍遥自在。
如此二个多月后,曹旭才回到了擂鼓山。
随即,就有灵鹫宫的弟子寻来,送来了一份巫行云的亲笔书信。
看过书信后,曹旭顿时明白了过来,原来是灵鹫宫下属的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那些人最近这一段时间不太安生,巫行云第三次散功在即,没有时间理会这些家伙,故此请曹旭出手。
“万仙大会吗?”曹旭笑了一笑,当即把这件事情应下。
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众人在洛阳附近聚会,这件事情又如何能逃得过地头蛇聚贤庄的耳目。
虽然没能打探到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但是洛阳附近的江湖人士,却大部分被聚贤庄暗地里监控了起来。
数日后,就传来了消息。那些江湖人士都往洛阳城北邙山中的一个峡谷而去。
曹旭不疾不徐的动身,一路来到了北邙山。
此时夜色已深,他也不急着现身,功聚双目,隐身暗中略作观察。
只见这里聚会的人有男有女,有俊有丑,既有僧人,亦有道士,有的大袖飘飘,有的窄衣短打,有的是长须飞舞的老翁,有的是云髻高耸的女子,服饰多数奇形怪状,与中土人士大不相同,一大半人持有兵刃,兵刃也大都形相古怪,说不出名目。
这时,山谷中突然亮起了几道绿油油的光芒,不同于寻常灯火的色作暗红或昏黄。配合着周围的环境,显得异常阴森恐怖。
“乌老大,你将我等召集至此,有什么消息,就快点说出来吧。”黑暗中,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
“是啊,快说,快说。”
“乌老大,你不要耽搁大家伙的时间。”
立刻,便有数人附和着说道。
第三十六章虎头蛇尾的大会
几团灯火亮起,“万仙大会”召集者乌老大现身场中。乌老大腿长手长,一身黑衣,因为灯光摇曳不定,故而面目模糊不清。
乌老大说道:“各位洞主、岛主这次相推在下暂行主持大计,姓乌的才疏学浅,原是不能担当重任……。”
人群中有人说道:“客气话嘛,便省了罢!”
又有人道:“你奶奶的,咱们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性命关头,还说这些空话,不是拿人来消遣吗?”
乌老大笑道:“洪兄弟一出口便粗俗不堪。海马岛钦岛主,相烦你在东南方把守,若有敌人前来窥探,便发讯号。紫岩洞霍洞主,相烦你在正西方把守……。”
说着,他一连派出八位高手,把守八个方位。
人群中,立刻便有八人各各应诺,带领部属,分别奔出守望。
暗地里的曹旭微微颔首,这乌老大倒是颇有几分能耐。不过,一切也就到此位为止了。
大晚上的,荒郊野岭,看一群人瞎折腾,他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
正当曹旭准备出手的时候,另一个人却先一步冒了出来。
只听一个清朗的声音从半空中传了下来,“列位洞主、岛主在此商议大事,不才有幸与会,倍感荣幸。”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株树顶上站着一个黑须道人,手握拂尘,着足处的树枝一弹一沉,他便也依势起伏,灯火照耀下见他约莫五十来岁年纪,脸露微笑,神情潇洒。
乌老大问道:“阁下尊姓大名?”
那道人尚未回答,人群中一个声音传来,“乌老大,这人来头……来头很大,是……是个……了不起……了不起的人物,他……他……他是蛟……蛟……蛟……。”
连说三个“蛟”字,始终没能接续下去,此人口吃,心中一急,便一路“蛟”到底,接不下去。
乌老大猛然间想起一个人来,大声说道:“他是蛟王,蛟王不平道人?”
口吃者忙道:“是……是啊,他……他是……蛟……蛟……。”说到这个“蛟”字却又卡住了。
乌老大当即向树顶道人拱手说道:“阁下便是名闻四海的不平道长吗?久闻大名,当真如雷贯耳,幸会,幸会。”
那道人微笑道:“岂敢,岂敢!江湖上都说贫道早已一命呜呼,因此乌先生有些不信,是也不是?”
说着,纵身轻跃,从半空中冉冉而下。本来他双足离开树枝,自然会极快的堕向地面,但他手中拂尘摆动,激起一股劲风,拍向地下,生出反激,托住他身子缓缓而落,这拂尘上真气反激之力,委实非同小可。
乌老大脱口喊道:“‘凭虚临风’,好轻功!”
话音未落,不平道人也已双足着地,微微一笑,说道:““乌先生,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岛岛主在此聚会,是为了天山那个人的事么?”
乌老大脸上变色,随即宁定,说道:“不平道长说什么话,在下可不大明白。我们众家兄弟散处四方八面,难得见面,大家约齐了在此聚聚,别无他意。”
不平道人哈哈大笑,道:“如此说来,倒是贫道的多事了。我这就上天山,去跟童姥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