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剑决-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银面人闻此说道,“这事还请先生多费心。”

    灰衣道士像是突然想到什么,抬头直视对面之人,道,“就算拼上性命,属下也定要铸成火鉴,到时也请主上不要忘记约定之事。”

    “答应先生之事,本座自不会忘,区区正道,又算得了什么。”说完二人也颇有默契,各自离开。

    只剩下石室中秋心思索着灰衣道士之语,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接下来几日,秋心获得特别优待,每天泡过药澡之后,各种大补之物也供着,秋心也乐得如此,毫不客气,只是美中不足的是依然不能修习内力,每天就这样待在石室中,问那些黑衣人也不见说话,果然一如灰衣道士所言,这石窟内没有几个正常人。

    不过像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他伤好的那一日。

 第二十六章 弥补之法

    第二十六章弥补之法

    这一日,秋心问伺候自己的黑衣人要来一件白色长袍穿着,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打算离开石室出去走走,却不料不门口的守卫拦下来,秋心告诉他要和道士谈一谈,守卫这才离开门外去请那灰衣道士。

    不多时,道士便来到石室,手中拿着一只铁盒,却让秋心感到熟悉之感,看其材质颜色正和师父用来装那把剑的铁盒是同一材质。

    进到室中,道士放下盒子,上下打量秋心一眼,说道,“少侠身体感觉如何。”

    秋心也恭维道,“多谢道长牵挂,秋心已无大碍,今日叫道长前来是想谈谈修补丹田之法,还有道长要让在下所做的事”

    李道林闻此没有回答,却打开盒子,露出其中之物,却是一块黑色石头,石块只有拳头大小,红黑之色,却散发出惊人热量,整个石室不觉温暖许多,秋心不知李道林此举何意,便问道,“不知此物是何东西?”

    “这便是铸成火鉴灵器的精火石,此次想让你帮忙寻找之物便是这种铁石,若是有足够多的精火石,便可重铸火鉴灵器,到时也无需你说出火鉴下落。”道士如此解释道,眼中仍是充满怀疑之色,也是试探秋心到底知不知道火鉴下落。

    秋心面不改色说道“你们要找的火鉴灵器在下确实不知,不过既然知晓此物便是铸造火鉴灵器的原材,你们为何不去自己寻找,在下此时武功尽失,恐怕是帮不上什么忙。”

    李道林从盒中拿起那块铁石递给秋心,说道,“说起来为何会抓你到此,便是因为火鉴灵器会散发出此石特有的火金之息,所以才会断定你知晓火鉴下落,这种火金之息灼热无比,习武之人不论武功高下,进入其中也会被烧的残渣不剩。”

    秋心接过铁石,入手灼热,温度之高只想让他立刻丢掉,只是小小一块,看起来防放置时间已长,尚且有如此大威力,那出产这种铁石的地方又该如何,一念及此,秋心冷声问道,“既然这火金之息如此骇人,为何让在下去寻找,不是让在下去送死吗?”

    秋心接二连三的拒绝之语似乎让李道林失去耐心,有些强硬地说道,“如今这是唯一的办法,你自称从小身中火毒,既然被抓到此,必是火鉴灵器所致无疑,虽不知你是如何活下来的,既然火毒已解,便不惧它。”

    “不行,在下十分了解这火毒,只是沾染一点,就让人生不如死,况且火鉴灵器为人铸成,火金之息不知弱了几分,尚有如此威力,就算在下真有抵抗火毒的能力,也断然不能去原材之地。”

    李道林一副秋心必然会答应的样子说道,“既然如此便谈一谈丹田修复之法,据《三绝谱》记载,世上只有璨金之息方可。”

    秋心从李道林平静的话语中嗅出阴谋的味道,又不明所以,接着问道,“那这璨金之息又在何处?”

    “五行之术,火克金,有金之地必有火,有火之地必生金,所以璨金之息必然伴生火金之息,那么不知现在我们能不能谈谈如何取得那璨金之息。”

    秋心深吸一口气,原来自己从一开始就陷入李道林所设的圈套之中去,他料想自己为了修补丹田必然会去取那璨金之息,而他们所需要的火金之息也正在那个地方,不论他愿不愿意,他都要帮这群人得到火金之息。

    一念及此,秋心心中又对这群人多了几分畏惧,这李姓道士尚且如此老谋深算,自己一步步想法都在他掌控之中,而那天在火窟中所见,给自己沉重压迫感的银面人就更加让人猜不透,如此看来,这群人所图,恐怕不单单是想重铸一件火鉴灵器而已。

    想到这里,秋心更加感觉不安,自己一步步陷入圈套之中,不论他是否愿意,或多或少都听闻一点隐秘,恐怕等他替这群人拿到那种铁石,自己也就失去了作用,到那时也就是自己身死之时。

    况且道士之言,处处透露出其对天下正道恨之入骨,如果重铸火鉴灵器,不知又被那去做何等恶事,到时岂不是天下大乱,可问题是如今自己性命都握在这些人手中,哪里还顾及得天下大事,去不去已经不容他自己选择,若是不去,恐怕立刻就会身首异处,去了若是能修好丹田,还能有一博之力,下定决心,秋心对李道林说道。

    “如今在下别无选择,只能依道长所言,去取那中铁石,不过在下有两个条件。其一,在下须得知晓丹田修补之法。其二,在下要先带着铁石离开,放在约定位置,你们不能跟随我,否则在下立刻毁掉铁石。以上条件缺一不可。”

    李道林轻抚胡须,思索多时,接着说道,“看来少下也是明白事理之人,丹田弥补之法现在就可给你,不过铁石事关重大,不是贫道所能决定的,还要请示过主上才能定夺。”就在此时,石门外却传来阴沉之语。

    “可以。”却是秋心在火窟中所见银面人,不知何时站在门外。

    缓步走进室内,那天秋心在火窟内见到此人时,刚从昏迷中醒来,意识不甚清楚,此时看来却如同一只猛兽,安静又沉稳,虽然看起来身材瘦小,但是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出淡淡阴沉气息,虽然带着面具,但是桀骜之气自然散发,让秋心很不舒服,有些后怕那天在火窟之中所说的话,稍有不慎恐怕此时已经化为灰烬。

    此时李道林躬身道,“见过主上,此事万不可轻易答应,若是此子带着铁石逃跑,那……”不待他说完,银面人挥手打断,说道,“铁石本座志在必得,如若他带着铁石逃跑,那就再抓回来,挫骨扬灰。”

    此人声音虽然不大,但是让秋心生不起丝毫反抗之感,见此秋心问道,“不知火金之息到底在何处?”

    “就在这座山中。”

    此语直接让秋心放弃逃跑的心思,此山被这些人经营多年,恐怕山中有丝毫动静都在监视之中,就算自己修复丹田,拿到铁石,也会被抓回来,见识过银面人手段,秋心此时却是心中惨淡不安,言语苦涩说道。

    “原来阁下之语净是哄骗在下,说什么放在下离开,山中都是你的手下,怕到那时在下寸步难行,哪里有活命的机会。”

    “我答应你,放你离开,便会让你离开,只要你拿到铁石,但是信不信是你的事,做不做是我的事,这世上从未有人拒绝过本座,那日在火窟之中放过你,今日亦是如此,是在挑战本座耐心吗,你若是再有丝毫犹豫,便不要去,活命机会只掌握在你手中。”银面人转身看向秋心,让秋心瞬间感觉如临冰窖。

    人都惧怕生死,何况秋心只在这世上一十六年,便不想如此死去,不论银面人说话是真是假,如今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只能点点头,接着说道,“那在下只能选择相信阁下所说,如果幸运,寻得那火金之息,便放在下离开,若是在下此去未回,若是你们能寻得在下尸骨,若是你们有半点人性,便将在下尸骨送与泰山,葬在泰山悬壁峰后山一座孤坟旁,在下先在此谢过了。”

    闻此李道林却抬头看了秋心一眼,眼中透出异样神色。

    “哼,世间之人总放不下感情二字,可笑至极。”听闻此语,银面人冷哼一句,似是对秋心之举颇为不屑。

    “不过本座答应你便是。”说完便走出石室,李道林也跟着走出去,室中只剩秋心一人,接着是重重的叹息声,这飞来横祸,恐怕是躲不过去了。

    “主上,此子已经知道太多了,而且他可能与泰山隐宗有关系,如果将他所知说与正道之人,会坏了大事,放他不得。”石窟中一间石室内,李道林对着银面人如此说道。

    “此时我自有打算,无需再议,你且先下去准备铸剑事宜。”

    “属下告退。”说完躬身退出石室。

    不知又在石室中待了多少天,期间李道林派人送来纸帛上丹田弥补之法,却只有六个字,“喝下璨金之息”,这算哪门子修补之法,秋心心中大怒,却又十分疑虑,便让门口守卫喊他前来,却不见人影,秋心只能在石室中来回踱步,暗自思索脱身之法,未果。

    自从他被抓到此,早已不分白昼黑夜,而且石窟中又十分安静,秋心本在青桑山上受惯了这种感觉,此时却也显得十分躁动,不过这些天来,门外走道上黑衣人来来往往,金戈之声连日不断,不知在做些什么。

    秋心待得越来越心烦,像是在等死一般,煎熬难耐。

    这一日,秋心再也忍不住,便推开石门,正要再次催促守卫去喊李道林前来,却看见门外站着那日在客栈中与他争斗,抓他前来的黑衣护法,一脸怒相看着他。

    秋心心道,最后的审判就要来了么?

 第二十七章 收徒盛典

    第二十七章收徒盛典

    中州,泰山。

    正是三月十五,初春时节,而此时隐宗迎来了五年一度的盛事,收徒大典,等到辰时山顶鸣过礼炮之后,山下聚集的人开始上山。

    众人眼中满怀期待之色,心中充满向往,若是能被天下第一大派收归门下,从此踏上习武一途,可谓是天下一等一的好事,称之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为过。

    今年拜师之人远多于往年,可能也是由于隐宗今年在各州广发收徒锦帖,除了魔教出没的阴翳二州,剩余一十六州皆派弟子张贴告示,而各州宗派也因隐宗势大而不敢多言。

    而且各大势力也均派弟子前来观礼,以示好泰山,只是这些人已于十日前上山,参加天下难有的盛事。

    不多时,泰山山道上已占满了前来拜师之人,其中不乏锦衣凤冠富家子弟,也有布袍麻衣山野之人,有的人踌躇满志,看来已准备充分,而也有人眉头紧蹙,不时垂头顿足,而在人群之中,京墨,凌芷瑜,凌芷芩三人也混在其中,后面还跟着小白,顺着山道向上走去。

    “中州泰山果真名不虚传,今日一见,秀丽雄伟,一览众山之小,隐宗也不失为天下第一大宗,占据这洞天福地,想不到我京墨一介书生,也有幸得佳人相伴游于泰山,快哉快哉。”

    说话之人正是京墨,站在石阶之上,纸扇遥指峰顶迎客松,侃侃而谈。而其旁众人却没有多大心思驻足观看美景,匆忙上山。

    “我说京公子,我们是来拜师的,不是来游玩的,再不快些,恐怕会被别人占了先机。”说话之人正是凌芷芩,轻抹额头汗水,正停下来扶着一旁的松树,不知是多日来与京墨在一起,关系有所缓和,还是在这陌生之地收敛许多,语气之中少了些往日的骄蛮。

    而京墨不为所动,说道,“这个姑娘就有所不知了,隐宗收徒,并非先到先得,若是如此,你看山脚下那人。”

    顺着京墨所指方向,二女顺眼望去,山下之人均已上山,空地上正站着一紫衣少年,看起来只有十二三岁,脸上稚气未脱,正向山顶望去,其旁垂手站着一灰衣老者,对其十分恭敬的样子,不知是哪家公子。

    而另一边也从凤鸾之中走出一人,一身鹅黄色丝衣,袖口锈着三龙两凤,也有下人相伴,看其装着,身份也定然不低。

    两伙人想必也是前来拜师,不过等着所有人上山还站在山下,显得十分突兀。

    收回目光,却是凌芷瑜开口问道,“依京公子所言,似乎对隐宗之事颇为熟悉,不知能否讲与小女子听?”

    京墨听了,满脸得意,“姑娘算是问对人了,隐宗之事,除了宗内弟子,恐怕就数在下最熟悉了,说起隐宗收徒典礼,五年一次,千年之内,除了有几次中断过之后,从未改变过,而隐宗收徒又十分严苛。

    除了身世清明,还对骨骼根基,年龄大小有要求,过了二十岁,说什么也不会收的,除非有人像山下那两人一样的身份,想我们这样的人过了验明正身这一关,才正真有资格参加大试。”

    “我们凌家也算是晖州大族,与密宗关系匪浅,又有密宗方丈推荐,都没有能直接入门,山下那两人又是什么身份,能让隐宗破例。”此时凌芷芩没好气的道,她本来就争强好胜,否则也不会大闹须弥山,此时听得京墨似乎对山下之人身份颇为在意,自然不服,如此说道。

    “山下之人,其实小生也不确定其身份,不过待会你就知道了。”京墨嘿嘿一笑,言语之间充满搪塞之意。

    “公子所说,拜师之人都要经过入门检查,不知那大试又是什么?”凌芷瑜看来对此事十分好奇,接着追问。

    京墨答道,“我们还是先上山吧,不然过了正午,恐怕真会误了时辰,此事我们边走边说。”

    泰山不及青桑山险峻陡峭,不及须弥山气势磅礴,但因其处于中州之地,乃是天下人数最多,最为繁华之地,又因隐宗落户于此,也为其添加了一份神秘色彩,成为有名的灵山。

    众人拜师心切,只消一两个时辰,便有人到达山顶,而京墨等人依旧在山腰处不紧不慢的走着。

    “说起来这大试,便是最为有名的三关,云海,石刻,兽园,两位姑娘如今所见便是云海,此关考验心性,类似幻境一般,若是心智不坚之人陷入其中,便寻不得出路,如果没有宗中弟子搭救,恐怕会一生都走不出来,若是心有恶念之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