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子风流-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季Τ渑妫貌蝗菀状蚍⒆吡思甘鼍浚训镁松嗣娑悦娴淖谝黄穑醋乓洞呵锏难劬Γ际巧辽练⒐獾摹�

    “贤甥……”

    “呃……”叶春秋愣了一下,这称呼怪怪的,于是他忙露出纯洁的笑容:“舅舅,叫我春秋就好了。”

    孙琦只好深吸一口气:“春秋啊,这药实乃神药,是以药的配方,却要小心看管。”

    舅舅其实挺精明的,叶春秋对此深以为然,他固然也有菩萨心肠,可是这并不代表他天真烂漫,暂时来说,同济堂想要渡过难关,只能靠着这个圣药了。

    见叶春秋点头,孙琦便道:“舅舅已经想好了,海宁卫那儿有七十八两银子的悬赏,舅舅手里边也有二三十两银子,剩下的一个月,凭着这个药,把诊金提高一些也不难,挣个百八十两银子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若是再不够,大不了,再东挪西借一些,总也能渡过难关。只是这一次多亏了这药,否则同济堂必定保不住,这都是你的功劳,从今往后,这同济堂便是春秋的,你舅舅呢,给你打个下手,如何?”

    “啊……”自己要做‘老板’了。

    叶春秋有点适应不过来,理是这个理,也难得舅舅不肯贪这个财,可是话又说回来,叶春秋感觉挺不好意思的,他扭捏道:“舅父,我主业是读书,同济堂即便给了我,春秋也没多少时间料理,既然舅父觉得有了这药,将来不愁同济堂挣不来银子,虽然……谈钱挺俗的……但是小甥其实也挺需要钱,往后这同济堂还需舅舅打理,你我算是合股,五五对开,如何?”

    孙琦沉吟片刻,便不吭声了,算是默认。

    同济堂出名了。

    当满大街的人都在信誓旦旦的声称亲眼所见同济堂如何让宁海军的赵千户起死回生的时候,顿时此事便如风一样传遍了大街小巷。

    一时间,医馆里人满为患,人嘛,若是得了病,都希望能够早些治愈,即便是最普通的人家,家里若是男人病了,这顶梁柱躺在家里多几日,就少了一个劳力,谁也吃不消。假若是孩子病了,那就愈发是揪心了。在这个任何一个小病都可能因为一时的耽误变成绝症的时代,没有人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因此前来看病的几乎从同济堂的门前排到了街尾,即便诊金和药费增加了不少,前来应诊的人依然是多不胜数。

    接下来的日子,舅甥二人都没有回过家里休息,每日都在这药堂里待着,忙得脚不沾地,配药、看诊、煎药,叶春秋已是累得气喘吁吁。

第七十八章:厚颜无耻

    那些丘八隔三差五来应诊,有了白药,他们的恢复速度尤为惊人,从前久治不愈的刀伤,一剂药下去,那伤口在一夜之间居然开始有了愈合的迹象,而抗炎才是重中之重,因为炎症若是不能及时救治,可能是要死人的,海宁军不知多少人就曾因为原先一个小小的伤口,最后伤口化脓,即便不死,也不得不用烧红的烙铁甚至是截肢来去除腐肉,落下一个终身的残疾。

    既然赏银已经收过了,这就意味着他们时不时来问诊、换药属于吃白食,叶春秋索性指点他们做一些粗浅的事,力所能及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给老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没什么不好。

    这些丘八们起初是不乐意的,有脾气暴躁的梗着脖子红着脸要跟叶春秋讲道理,叶春秋却只好双手一摊,很抱歉,太忙了,既然如此,你们再等一等,等个十天八天就可以换药了。

    对付这些丘八,叶春秋已有了心得,态度绝对不能软,你软一些,他们就上房揭瓦,反而态度强硬,他们倒是乖巧懂事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自己是赵千户的救命恩人,赵千户还在医馆里养伤,病情缓解了许多,他的家人都提着母鸡和鸡蛋上门来致谢了,场面很感人。另一层的因素,多半也是丘八们不敢做得过分,一旦叶春秋翻了脸,将来自己再有个什么骨折、刀伤,可就不太好说话了。

    海宁卫指定医疗救治中心哪,这个招牌可比什么神医要响亮的多。毕竟宁波谁人不知,海宁卫是专业的医闹,而且一般闹事都是提着刀的,敢给他们治病当然要嘛就是不怕死,要嘛就是当真的神医,能药到病除,绝对让人挑不出错来。

    既然有了人使唤,那么一些煎药、捣药的工作自然也就交给了别人,叶春秋有了一些空闲,便在耳房里习字,他铺开纸,聚精会神,下笔千言,每日都是厚厚一沓,很是用功,练字是其次,而书写的内容,却多是后世对于中医医理的总结,还有一些后世整理出来的药方。

    这个时代的人眼界不开阔,中医太过庞杂了,所以后世整理出来的资料对于自己这个舅舅极为有用,再加上,后世有了科学的临床检验,这就导致,一些这个时代无用的药方可以剔出去,让舅父少走一些弯路。

    自己趁着这个功夫,能写一些是一些,往后让这个舅父自行去学习领悟,毕竟舅父的根底还是有的,对于医理也略知一二,自己现在撰写的东西,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夫来说,不啻是武侠小说之中的葵花宝典。

    呃……不用割**的葵花宝典。

    ……………………………………

    南京义永巷王宅。

    王宅的内府主事王安兴匆匆的拿着书信,待老爷下值回来刚刚在书房落座的时候,便前去禀告:“老爷,有宁波来的书信。”

    以往的时候,王安是不会这样冒失的。

    王华治家极严,宅中的亲眷或是仆役凡有不规矩,都是严惩不贷。

    前些日子,老爷不知怎的总是茶不思饭不想,人都消瘦了,好几次都来问自己,宁波那儿是否有书信来,可是宁波的书信倒是有,都是一些老宅那儿送来的书信,偶尔也会有一些地方官吏的私下问候,结果老爷看了也只是撇撇嘴,依旧是闷闷不乐。

    王安也有点儿糊涂,老爷这是怎么了,因而但凡有宁波的书信,他都心急火燎的送来。

    王华双眉一沉,又是宁波的书信?他放下手中的书,漫不经心的道:“是何人所送的?”

    “不是经过传递铺子送来,却也不知是何人。”

    王华的眼眸里掠过了一丝不同的意味,他捋着胡须,立即明白了,传递铺乃是大明驿站系统的一环,主要负责的是官方公文的传递,自然,几乎所有的官人传递一些私信也会用传递铺来传书,这在眼下并不算是徇私,反而成了风尚,就比如王华在宁波的家人即便有书信送来南京,也是经过传递铺的。

    王华交往的人,多是鸿儒、官绅,这些人大多都有动用传递铺的权利,那么这封书信是谁送来的呢?显然,这已经不言自明了。

    叶春秋啊叶春秋,那黄子义说你聪明伶俐,可是现在来看,你并不聪明,老夫给你传书,你倒是好,这都过了一个月,才慢吞吞的回信;真是一个猖狂的小子。

    王华道:“拿来老夫看看。”

    取了信,用裁刀剪开信封,取信出来,王华顿时大失所望,没有象棋的图谱,也没有那几副残局的讨论,只是不咸不淡的问候,当然,语气是挺恭敬的,先是来一句王公尊鉴,末尾处,则添了一句,学生叩首。

    态度很好,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只是……竟是没有一丁点棋艺的讨论。

    王华的脸黑下来,堂堂吏部天官,虽然是南京的,可好歹也是位居极品哪,你这个小子,是真傻还是假傻呢。假傻?这不可能,这个小子应当还不至于敢戏耍到他的头上,那么就是真傻了。

    亏得那黄子义还将这个小子夸到了天上,噢,前些日子他还中了院试案首,这个,王华是略知的,不过想必也只是个书呆子而已,作为曾经的状元公,天子帝师,王华可一丁点不会把小小的院试案首放在眼里,之所以对叶春秋感兴趣,一方面是棋,另一方面则是黄子义吹嘘的太过,当真将叶春秋吹捧成了一个妖孽般的少年。

    可是现在,王华已经一丁点兴致都没有了,书呆子罢了,理他作甚,老夫这样的暗示和机锋藏在信中,他都瞧不见,将来多半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

    王华漫不经心的将书信搁到一边,要束之高阁,只是转眸之间,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禁不住喃喃自语:“怪也!”

    他重新拿起信,禁不住又看了一遍信,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何以这叶春秋的字,竟是和自己的字迹有些相似,他这么一想,顿时去寻找字中的蛛丝马迹,还真是如此啊,几乎每一个字的起笔和收尾,显然都有模仿的痕迹。

    每一个人的字都是不同的,那叶春秋不可能和自己有一样的习惯。

    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个家伙在临摹自己的行书。

    此人的字嘛,看来是用过功夫的,不过还是生硬了一些,和自己的行书虽然行似,神韵却差得远了。

    “这个书呆子……这是要做什么?”王华喃喃自语,有些不解,可是很快,他眼眸一张,禁不住身躯微微震动,脱口而出:“他这样厚颜无耻?”

    这是一个反问句,实则却是一句肯定句。

第七十九章:妖孽

    王华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说这小子不要脸都是轻的,往重里说,这是妖孽啊。

    自己写了一封书信去,十分隐晦的在书信之中提了一些杨家有人和自己探讨了棋艺的事,这就是告诉叶春秋,自己也想和叶春秋切磋切磋。

    叶春秋的回信和自己一样,也是一些没有营养的废话官话,可是却用这种临摹的字迹在隐喻着什么,隐喻什么呢,这厮是看上自己的行书了。

    他这是要做买卖啊,他和王华切磋棋艺,王华得教他习字。

    这……不是**裸的要拜师吗,不拜师,不教授他行书,他就装傻卖萌,太不要脸了!

    王华抿抿嘴,禁不住抓住了他的大胡子,这个叶春秋很放肆啊,老夫怎么会因为……因为想和你切磋棋艺,就乖乖就范,中你的奸计?

    唔,如何是好呢?

    终究,王华将书信搁到了一边,他神色不动,似乎没有受这书信的影响,只是喝完了一副茶,吩咐人道:“这封书信束之云阁。”

    云阁是王华的藏书楼,那儿的书籍典册不知凡几,当然与友人的书信也足足有十几箱子,一封书信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显然王华对这封来信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兴致。

    ……………………

    “用了这药,过几日若是还不见好,你再来看看,噢,你叫什么名字?”

    叶春秋低垂着头,手提着笔唰唰的开了药方。

    这年头的病人还算实在,对大夫是尤为敬重的,看病的是个老妪,少不得千恩万谢。

    叶春秋微微一笑,却又拿了个竹牌子,写下了一行小字,问了老妪的姓名住址,将药方和竹牌一并交给老妪,道:“这个牌子你收好,上头有同济药堂的认证,以后你便是咱们同济堂高级金牌VIP会员,下次再有个什么头昏脑热的,尽管来,诊金给你八折。老太太,你好福气,有这么个孝顺的儿子。”叶春秋胡扯了一通,站在老妪一旁的汉子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做人做生意,讲究的就是个脸皮厚,忽悠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得和人自来熟,既不能太夸张,可是礼数和适当的夸奖却必不可少,这里头有一个度,叶春秋两世为人最会来事,将这老妪与她的儿子哄得高高兴兴。

    至于这所谓的高级会员,也是忽悠的一环,打开门给人治病,回头客最重要,如何吸引回头客呢?好的医术固然要紧,可是给人一种捡便宜的感觉却最重要,拿着木牌就能来打八折,下次再病了,若是去别的医馆,就不免觉得有些可惜,就好似自己少了两折的医药费一样,吃亏。

    虽然其实本质上羊毛出在羊身上,后世这一套早就不流行了,所谓免费和打折的东西往往是最昂贵的,可是这时代的人单纯啊,单纯到叶春秋都觉得自己使出这种商业手段,良心颇受谴责,好吧,在商言商,挣钱要紧。

    老妪眼睛一亮:“当真八折?呀,真不知该如何感谢叶神医才好。”

    “呃……”看到老妪殷切的目光,叶春秋的良心又多受了一丁点的谴责,他避开老妪的目光,脸上依然挂着招牌式的微笑:“老太太是高级会员,理所应当嘛,说起来倒是小生感谢你才是,你是小生的衣食父母。”

    老妪还不肯走,嗫嚅了老半天,才道:“叶神医可婚配了吗?这宁波城的大家闺秀可是不少,叶神医既是秀才,自然是不怕寻不到良配的,就说那左春坊,就有一个闺女,姓赵……”

    叶春秋愣住了,他不由道:“老太太莫非是给人保媒的媒婆?”

    老妪笑道:“哪里,哪里,叶神医真是慧眼如炬,这样都瞧得出来,那赵家的闺女……”

    呃……原来还是同行啊,都是靠装巧卖乖混饭吃的;叶春秋突然感觉自己的良心得到了治愈。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一个金牌高级会员,目送着老妪絮絮叨叨的离开,叶春秋松了口气,世道不好啊,竞争对手太多,脑子有点不太够用。

    如今已到了月末,初秋时节的天气渐渐凉爽起来,在舅父家里住了一个月,虽然大多数时候还是待在医馆,不过那舅母给叶春秋缝了一件秋衫,不知不觉,叶春秋又长高了少许,这些日子他长得很快,整个人显得壮实了不少。

    医馆来求医的人络绎不绝,推出的会员已超过了两百多个,看病的人如过江之鲫,再加上诊金又高,月末算账的时候,竟是发现加上舅父的家底和悬赏,如今已攒了二百二十三两银子。

    有了这笔钱,就意味着还账不成问题,医馆保住了。

    当然,对叶春秋来说,这个月他并非没有收获,闲暇时抄录的医学宝典已达洋洋洒洒十万字,浪费的纸张无数,单单各种药方就多达两百多种,他郑重其事地交给孙琦,虽然没有添油加醋的多说什么,孙琦却是知道这份‘中医宝典’的分量。

    人的心理就是如此嘛,春秋能起死回生,那么他的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