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子风流-第5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女真诸部,历来是一盘散沙,若只凭借一个巴图蒙克,如何能煽动这么多人一齐造乱。”

    说话的人是谢迁。

    方才所有人都将自己的心思放在自己最关心的方向,叶春秋想着自己的老父,朱厚照担心着叶春秋,而杨一清关心着大局,可是这突然的一语,却是惊醒了梦中之人。

    对啊。

    这一丁点也没有错。

    为何好端端的,女真人尽都反了。而且辽东一下子,就糜烂至此。

    此时的女真人,大抵分为三部,有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这三部,其实都是根据汉化程度不同来划分,比如建州女真,其实大抵已经汉化的差不多了,可是野人女真,却还处在依靠围猎和捕鱼为生的程度上。

    三大部族之下,又有诸多小部族,平时几乎是各自为政,甚至部族之间,还有一些仇怨。

    想要让他们联合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朝廷一直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尽力使他们一盘散沙,怎么可能,突然一下子就沆瀣一气了呢?

    这里头大有文章……

    《

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文武之争

    《



    巴图蒙克,确实有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毕竟这巴图蒙克是北元败退关外之后,第一个重新将蒙古各部统一起来的首领,而一旦蒙古统一,关外的许多部族,就不免开始要蛇鼠两端起来,只是……还是不足以形成这场叛乱。

    除非……

    杨一清猛地眼睛一亮,神色紧张起来,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突然想到了什么,一脸醒悟的样子。

    “我知道了。”

    “什么?”所有人一脸震惊的看着他,着急的追问道。

    “到底怎么回事?”

    杨一清收敛起情绪,一脸正色道。

    “控制女真诸部的职责,历来是辽东总兵的差使,按理来说,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辽东总兵都会上书。

    臣对边镇之事,历来关心,自入阁之后,更是将各镇总兵的奏疏俱都大抵的阅览过,就在一月之前,辽东总兵杨玉还曾上书,俱言辽东诸卫,大体相安无事,而女真诸部,也都纷纷采参至总兵府进献,其乐融融。”

    “其乐融融……”杨一清故意加重了口气,眉头皱得越发深了。

    “何以一个月前,尚且还其乐融融,不曾有半分的不轨,一个月之后,诸部皆反?陛下不信,可立即请人取奏疏来看。”

    所有人顿时感觉体内多了一股寒气,心里不由升起了怒火。

    任何的谋反,都可能有征兆,假若只是一部的首领,人家隐藏了自己,尚且还说的过去,可是女这么多部族,难道就一丁点都察觉不出来吗?

    这是不可能的,谋反需要准备的时间,各部之间,还需要联合,要察觉这些其实并非是难事。

    一句其乐融融,现在看来,已成了笑话。

    那么,眼下就牵涉到一个问题了,辽东总兵杨玉,手握辽东军权,与此同时,却又负有监督女真的职责,他能说出其乐融融来,除开是他玩忽职守,尸位素餐,以至于连这样的事都无法察觉,那么……是否还有一种可能呢,那就是养寇自重,甚至这一切都是出自他的纵容,甚至是他暗地里的手段。

    如果真的是杨玉的手笔,那么辽东一带乱成什么样子,他们不敢往下想去,恐怖没有一处是安全之地。

    李东阳眼眸猛地一张,眼眸里掠过了一丝精光,正色道:“取杨玉的文档来。”

    那刘瑾不敢怠慢,忙是去东阁取了档案,等到所有人看过之后,又都倒吸一口凉气,浑身发寒。

    杨玉,曾任三千营副千户,随即调山海关,任指挥,之后任辽东总兵。

    三千营,乃是蒙古的一支,内附于大明而组建的军马,曾经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他们的子孙,大抵都在京师繁衍,而这些人,绝大多数都被朝廷引为腹心,这其中,不乏有许多的忠臣勇士,甚至当初在土木堡之变时,三千营也曾立下功劳,因此这里的许多人,往往官运亨通,有不少人分驻各处关防,担任要职。

    甚至可以说,许多人都是朝廷的肱骨,为大明流了无数的血。

    可是这个杨玉,之前也攒下了不少功劳,而从他的能力和任职的经历来看,绝不可能是个昏聩的家伙,一个干练且有进取心的人,怎么可能会被女真诸部所蒙蔽呢?

    那么……

    真相似乎呼之欲出,杨玉勾结了女真人。

    他这是想谋反了?

    叶春秋心里骇然,若是辽东有内应,而且内应还是如此高层次的总兵,就意味着整个辽东,极有可能会有倾覆的危险了。

    只不过……

    叶春秋心里想,历史上,并没有关于辽东有人接应女真人的记载,至少在正德年间前后是没有的,这个杨玉,在历史上的记载,并无什么劣迹。

    可是为何,他会勾结女真人呢?

    这其中的因果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叶春秋从不相信,一个能爬到总兵之位的人,会舍弃自己的大好前途,做这样的事。

    只是现在叶春秋心乱如麻,此时也没什么头绪。

    “此人,老夫有些印象。”王华这时候神色沉重,口气略带不安。

    “杨玉曾在数月之前,上奏弹劾辽东巡抚叶景不知军务,随意裁处官兵,惹来辽东诸卫怨声载道。可是辽东巡抚叶景,也曾有过上奏,说是这杨玉包庇私人,贪墨钱财。双方各自闹了一会儿,老夫记得最后朝廷为了息事宁人,边镇上,文武不睦之事不知凡几,因此朝廷也没有放到心里去。”

    这个消息,其实并不意外,因为朝廷历来是以文制武,不过到了边镇上,却又有不同,因为边镇军务最是要紧,所以武官的地位并不低,总兵与巡抚之间,不和睦是理所当然的事,甚至能做到分庭抗礼。

    只是……

    这个消息却似乎透露着一个信息,某种意义来说,假若当真是杨玉反了,固然是杨玉万死,可杨玉为什么反呢?

    这难免会让人猜想,这是因为辽东巡抚叶景的过失,因为他的迂腐,又或者是他的疏忽,甚至是他的咄咄逼人,方才惹来这弥天大祸。

    出了这么大事,肯定需要有人来承担这个干系。

    叶春秋心里一紧,却是默然无语,他心里还想着去辽东的事,偏生杨一清要让自己顾着大局,不让他去辽东,这让他比死还难受。

    叶春秋脑中一直浑浑噩噩的,也不知什么时候,李东阳诸人告退,叶春秋也是心中乱糟糟的想要告退,这时朱厚照道:“春秋,你留下吧。”

    暖阁里只留下了兄弟二人。

    朱厚照愁眉不展的坐在了暖阁里的沙发上,有宦官想要斟茶来,他挥挥手,示意那宦官退下。

    他深深的看着神色落魄的叶春秋,心里很是难受,精神不由紧绷起来,神色暗淡。

    “春秋,你的父亲,会有消息的。”

    朱厚照从小养尊处优,生来就是天子命,他不会安慰别人,更不知道怎么安慰人。

    况且他本就是个没心没肺的人,这一句会有消息,自他口里出来,已是极为难得了。

    《

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父子情深

    《

    天才壹秒記住『   qu 】

    无论如何,也要去辽东一趟,也要带兵,踏平那些女真乱贼,所以,朕理解你。”

    朱厚照说着不由轻轻闭上眼眸深思了一番,猛地睁开,不禁长长的吁了口气。

    “所以,你去吧,你若是要走,随时都可以走,京师这里,朕来顶着,青龙那儿,朕下旨山海关随时驰援,天又没塌下来,怕个什么呢?你和朕,终究是兄弟,朕或许还不能明白你现在的感受,可是朕能理解,能体谅,好啦。”

    他仰面一笑,眼眸里不禁流露出担忧之色,却始终没有将不该说的话说出来,而是鼓舞着叶春秋。

    “赶紧的,别耽搁时间了,你自己要小心,朕这一趟,却不能陪你了,朕得在这里,守着祖宗的基业,守着大明的江山,平了辽东,朕给你庆功。”

    叶春秋一直面无表情的憋着自己纷乱的情绪,此时面对善解人意的朱厚照,眼眸里竟有几分湿润,狠狠吸了一口气,也不知该说什么好,无语凝噎,只好将头别到一边去,双手一拱。

    “臣弟告辞。”

    匆匆的出了暖阁,竟有一种茫然之感,不知何去何从,这辈子有太多的顺风顺水,现在的叶春秋,竟有些无措起来。整个人有些难过的想哭了,不过男儿有泪不轻弹,无论在心急,在担忧,他亦不会落一滴泪。

    从午门出来,坐上了外头等候的叶家车驾,外头的车夫呼唤了好几句,叶春秋方才醒悟:“回家,回家去。”

    他躲在沙发上,蜷着身子,思绪有些紊乱,浑浑噩噩的。

    待回到家中,或许是消息早已传遍,这京师就是如此,一有风吹草动,总能迅速传播开,辽东闹了这样大的事,顿时满城轰动,叶家也早得知了消息,一时风声鹤唳。

    唐伯虎和门房在门外焦灼等待,一见到叶春秋回来,唐伯虎便上前,着急的问候道:“公爷,要紧吗?”

    叶春秋能从唐伯虎的眼里看到真正的关切,这绝不是因为唐伯虎的职责关系,而是出自真正的感情流露。

    叶春秋眼眸微垂,沉默了一下,旋即无奈的说道:“至今没有家父的消息,不过……从迹象来看,想必是凶多吉少了。”

    这句话不是骗人的,假若只是女真人作乱,作为巡抚的叶景在城中,即便是被围,现在也定然是无碍的。

    可若是牵涉到了辽东总兵杨玉勾结女真人,却又是另一种情况了。辽东的许多军镇,肯定保不住,有人里应外合,那些女真人一旦杀入了城中,第一个要找的,就是辽东巡抚叶景。

    唐伯虎皱着眉,抿着唇,郁郁不乐的样子:“不知公爷有什么打算?”

    叶春秋一时也没想到法子,只能深深的思虑着,很快他便有了答案,小声道:“我想去辽东,无论如何,也要去看看。”

    “好。”唐伯虎几乎没有犹豫,斩钉截铁道:“那学生去收拾行装,和公爷一道去。”

    叶春秋本想说,你就不必去了,唐伯虎却是一脸毅然决然的样子,已是转身进府去了。

    叶春秋摇摇头,而叶东也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叶春秋身边,听说公爷要动身,便道:“公爷什么时候走?”

    叶春秋叹口气:“我去见见老太公吧,见了老太公之后便走。”

    叶东默默点头。

    今日有些奇怪,虽是唐伯虎和叶东出来,可是其他叶家人,却是一个都没有看到,老太公不可能没有得知消息,若是以往,早就急得跳脚,叫自己去商议去了。

    叶春秋心里想着,举步到了正厅,正厅里人影幢幢,似乎聚了不少人。

    恰好一个家人过来,道:“公爷,老太公请你去。”

    叶春秋不敢怠慢,便步入厅中。

    但见这厅中,已是人满为患,数十个叶家的近亲远亲俱都站着,如众星捧月的围着老太公,叶辰良和叶俊才竟也来了,叶俊才乃是锦衣卫,消息灵通,而叶辰良在翰林詹事府,接触的奏报也是不少,他们二人回来,一定是得到了消息,火速赶来这里通风报信。

    叶春秋抬目,却见老太公不似从前那般心急火燎,却是端端正正的安坐在位上。

    叶春秋沉吟了一下,上前,作礼:“孙儿见过大父,大父,孙儿……”

    “你是要去辽东吧。”面对这噩耗,老太公居然面不改色,认真看着叶春秋。

    叶春秋道:“是,家父在辽东,生死未卜,孙儿心忧如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去辽东一趟。”

    “好孩子啊。”老太公叹了口气,道:“父慈子孝,这是应有之义,为人子的,理应如此。你想去,这是你的孝心,大父也没什么可说的,只是……”

    说到了只是,显然后头有了转折。

    《

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忠孝难全

    《

    天才壹秒記住『   qu 】

    “不,不是的,老朽活了一大把年纪,不糊涂,老朽别的不知道,只知道这天下,人人有份,这大明的江山若是覆亡了,若是真有什么闪失,让鞑靼人突破了关墙,就是无数人妻离子散,是尸横遍野,是血流漂橹啊。”

    “你忍心生灵涂炭,就狠得下心肠,看到更多的人,儿子失去父亲,父亲没了儿子,妻子盼不来丈夫吗?你还是太年轻啊,太年轻了,不知道大难面前,是何等的样子,那衣不蔽体,那刀柄之祸,那饿殍遍地的惨状,你还是看的太少。”

    “你要去救你的父亲,你的父亲就是老朽的儿子,自己的儿子,我……我能不在乎吗?可是春秋,杨公说的对,要看大局啊,我叶日田这辈子,你若说什么亏心事,也不是不曾做过,人嘛,谁不看眼前之利呢。

    可是,春秋啊!你有父亲,老朽有儿子,可是别人也有父亲,也有妻儿,你若只是个书生倒也罢了,可你是镇国公,你是比陛下的肱骨之臣,叶家深受国恩之重,可谓前无古人。

    到了今日,你去救你的父亲,救老夫的儿子,却将无数人父母妻儿留在这里,假若真有这个万一呢?真有这个万一,你我,还有你的父亲,怎么还有颜面活在世上?”

    老太公说到这里,已是上气不接下气了,紧紧的捂着胸口喘息着,一席话完看他竟然忍不住哭了,眼泪啪嗒啪嗒落下来。

    “老夫不是说什么圣人的大道理,自古忠孝难两全,你读了这么多书,理应是明白事理的,哎……哎……这是家门不幸,可是家门之不幸,万万不可酿成国难啊,我的话,就到这里了,你要去,就去,你要尽孝,无可指摘。”

    他一屁股颓然坐下,心里却疼的厉害,呼吸也是有些喘了。

    老太公何尝不知,若是叶春秋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尚且还有活下来的希望,若是不管不顾,不闻不问,则是必死无疑呢?他咬着牙,身子在发抖。

    一时正厅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