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督师-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谁,你先停一停。”地主的千户已经是在不耐烦,大声的呵斥,这小子匠人莫名其妙的看向这个家伙:“你谁啊,怎么敢打扰我的生意?我,县衙里三班的副都头是我亲小弟,小心我拿了你。”
“我,平陆卫所千户。”这个千户指着自己的鼻子吼道。
这时候,那龟公才似信非信的叫了声大人,然后缩了回去。
千户是朝廷正式的武将,五品官衔,堂堂的将军,却一直沿用大人这个文官的称谓,这多少有点不伦不类,其实究其原因,还不是大明重文轻武,武将在文人眼里如刍狗一般,因此,武将都认为被称呼将军是中耻辱,因此才有了这大人的称谓,也是想要靠近文臣的意思罢了。
看着那龟公他的样子,当时差点将这个千户鼻子气歪了,也不怪人不信,因为这千户胖的简直就是肉球,盔甲实在是穿不进去,现在穿着一身地主流行的,绣着万字不到头的轻绸衣衫,腰带上挂着无数零碎,一走路叮叮当当的乱响,肥硕的脑袋上带着一方员外冠,显得富贵无比,怎么的也和一个武将挂不上关系。
关于百万字感言
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抬眼一看,百万字了,掐指一算,从五月上传到现在竟然四个月没有一日停顿,真的很辛苦。
百万字,在网络小说里,也算是个坎,写手们大多在这之前太监了,超过百万的,一是写顺了,停不下来了,再一个都百万字了想放弃也舍不得了,因此即便是扑街的东西,但只是为了自己也能写完本了,这成为了一种习惯和愿望,再有,不过多么烂的书,都会有了最理解他的粉丝了,为老者哪怕是不多的粉丝,也不能放弃。
因此,我不的这本书一定会写到完本,也一定能完本,希望兄弟们一如既往的给与支持,谢谢所有的兄弟们。
第329章 整顿卫所
一场揪心的变故,让原本喜气洋洋的卫所校场变得死气沉沉,吕汉强看着这人间最不应该出现的一幕,却是无可奈何。
说什么呢?其实,还不是体制问题?卫所制度开始都是出于好心,但时间长久了,好心往往变成坏事。正所谓政久弊生,当初朱元璋的卫所办法不是不行,也的确达到了他得意宣布的“我不费国库一粒粮食就养百万军队”的目的。
不过随着人口的增长,随着时代的变迁,且不说官员将佐贪占,就原本五十亩地一个军户,现在怎么能养活的起开枝散叶的几百口人家?
与时俱进,随势改变,这是天道根本,但历代大明皇帝子承父业,顽固的遵循子不改父规,下不改祖制的所谓礼法,才有了今天大明虽然有百万大军,却无一能战之人,这算不算一种悲哀?这怎么不使得吕汉强欲哭无泪?
“华树亮。”吕汉强默默的叫了一声自己的中军。
原先的运城府推官,现在的督师行辕中军华树亮在吕汉强身后转出,叉手施礼。
“给那妇人抚恤,就按照我们商定的,以战死份额吧。”吕汉强努力的将眼睛里的泪水忍住,轻声吩咐。我不能改变体制,但我尽量改变一个人吧,这是吕汉强的心声。
华树亮略微停顿,但还是施礼尊令。
吕汉强的这一举动,立刻让那妇人止住嚎哭,托着二十两抚恤银子不知所措,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恩遇,因为在很久以前,公公战死在剿匪之中,自己丈夫在抚恤文书上按下手印的时候,那上面虽然是明明白白的二十两,但塞给自己的不过是五两,还是杂色银子。
当自己的丈夫在被抓去顶替县太老爷剿匪不力的名头,被砍了脑袋的抚恤里,只给了自己母子一袋子糙米,而自己的儿子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去,却实实在在的得到了二十两自己一生都没见过的银子时候,她却忘记了该是谢恩,还是该哭泣。
第330章 炸药包与床子弩
吕汉强在平陆卫所如此一霹雳手段,彻底的将平陆卫所掌控在了自己手中,安排了训练事情,吕汉强马不停蹄的带着中军华树亮在四府穿梭,在短短的时间内,运用钱粮开路,招募流民补充更替,按照这种方法整顿了十五个卫所,其他还有六个卫所因为还有半个架子在,也不好明目张胆的驱逐那些军官,于是就放任自流,不过有了这十五个齐装满员的卫所,吕汉强也就名正言顺的掌控了近两万的兵力,剩下的就是督促他们严格按照自己的训练之法进行训练。
不过两万人马,所花费的钱粮也是海量,不单单是遣散的费用和军饷,就单单一个装备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扎枪再廉价,长弓再便宜,那也是钱啊,因此,吕汉强就开始大量的向外发卖自己用焦炭换回来的南方粮食,以换取现银,购买各地铁料,装备已经成型的卫所。
现在吕汉强不缺粮食,就缺人手,在王公公上报,自己和吕焕之运用引渡法案,再与太原诸衙门打了一通官司之后,山西才不情不愿的敞开了防线,是的,是防线,放流民入南四府,这下缓解了人力的不足,让吕汉强的发展有了后力。至于当初吕汉强强行抓人的举动,因为他借口正当,理由充足,即便是将这官司打到皇上面前,吕汉强也占着法理高地,山西官员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而吕汉强杀了五品同知,拐跑了运城推官的事情,山西全体官员联合上书崇祯,弹劾吕汉强擅权,更有朝堂东林呼应,一时间可谓气焰汹汹,但吕汉强已经不是在孤军作战,不但有得到利益的士绅奔走,摇旗呐喊,更有孤臣党立刻跳出来,展开绝地大反击,一时间你说这个他说那个,扯皮扯到天南海北,最后干脆将脸皮撕破,直接攻击山西官员戕害百姓等等大罪。
崇祯见吕汉强赈灾得力,再一个钦差还真就有对罪证确凿的五品官施行先斩后奏的权利,也就替吕汉强背书正名,还是老心思,只要你做好了事情,我就可以容忍你,但你做坏了事情,那就秋后算账,只要你把赈灾的事情做好,安定了一地,杀个把官员无所谓了。反正大明闲官比狗多,再委派一个就是了。
于是,吕汉强就利用自己的三钦差的身份,开始在临汾,长治,运城,晋城四府开采石炭,建设焦炭场,并且平陆铁矿也开始建设开采,以解决自己巨大的铁料的需求。
第331章 粮食哪去啦
在吕汉强的英明领导下,在诸位书友,不是是诸位同僚的参与下,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南四府开始变得稳定兴旺起来,在山西官员羡慕嫉妒恨里,一步步走向了吕汉强的理想。
但这时候,一个不好的消息却传来了,这让吕汉强火冒三丈。
山陕大旱,粮食出产的少,因此,在山陕之地,粮价飙升,最高的时候,达到了石米一两八钱,还有价无市,这让许多小康人家都濒临破产,为了抑制物价的飞涨,尽量不使得中小户百姓破产,吕汉强用焦炭换来的南方粮食开始投放市场,定价出粮一两,与商人约定,售价不得高过一两二钱也就是比正常年份略高一两钱。
但结果却是,那些商人不但不守规矩,反倒是疯狂加价,狠狠的赚了吕汉强补贴之后的粮食,这让吕汉强很是伤心。
于是,吕汉强也来了个黑心办法,利用自己掌握的皇家驿递商行自己卖。这不但补贴了陕西因经济凋敝而不景气的商行,稳定了物价人心,更让商行家丁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
山西这里也是一视同仁,但这个办法施行不久,作为后勤总管的子涵就发现了一个现象,每日来平陆拉粮的山西各地商行份额在不断增加,仔细的询问了来自太原的商行总管,才知道,既然你吕汉强不卖我们各地粮商粮食,那你的一两二钱的粮食价格也不贵,只要你能卖,我就买,而且全部粮商齐心合力,用霸道的办法将百姓赶开,堵住商行的门,你刚刚开门,我就全部买下,然后转手就依旧以一两八钱的价格外卖,等于吕汉强做了无用功夫。
这样,就等于吕汉强倒贴卖粮却成就了一大批豪富粮商的财富,不但如此他们还在背后嘲笑吕汉强是傻子。
抑制粮商哄抬物价,这事情吕汉强还真插不上手,原因是无论从上面立场,他都管不到这块。
也曾经写公文发给山西巡抚和布政使,结果人家用了他吕汉强曾经说过的金典名言给堵了回来:“法无禁止就可行,大明没有规定粮商必须买多少钱,因此,我们管不了。
第332章 原来如此
按照吕汉强的强制性规定,要想获得新区的焦炭,必须全部拿粮食兑换,这一段时间不收现银,而这次李全友却带了一半的银子来,这和要求不符,这个先例吕汉强准备拒绝。熟人怎么啦,熟人也得讲潜规则不是。
尤其按照气候规律,小冰河期生成,冷空气锋线南推,南方应该风调雨顺才是,自己可是记得从前年往后十八年里,江南年年大熟,根本就不缺粮食。
李全有见吕汉强问到粮食问题,并且神色里略有不悦,忙再次欠身道:“大人误会,今年南方大熟,粮食并不缺,眼看着秋粮二季也要收获,因此粮源不是问题,只是这次家里焦炭实在缺的太多,收集粮食也不是一时半会,因此家叔便让小的先带来这些粮食和银子,希望先运回一些焦炭应急。”
吕汉强就笑笑,用一种我看穿你的表情对着李全友,也不说什么,这就对了吗,还不是商人精明,一次十万石粮食的货船,要运回两万石的焦炭,有三分之二的运力要空置,要不是吕汉强强烈规定必须用粮食来换焦炭,这些人会干脆带着大部分金银过来,商人逐利也无可厚非,这虽然也实现了一点吸引南方银子北流的目的,但现在自己依旧急需的是粮食,一个月没有百万石粮食,自己是无法解决眼前的灾荒的。
“我如此大规模的收购粮食,难道南方还没有出现争购粮食的现象吗?”对李全友的回答不置可否,吕汉强装作漫不经心的随口问道。
“大人,小人正有一大事要报告给大人,只是几次求见,大人都不在新区,因此小人不得面禀。”这时候李全友神色一正,站起身再次拱手郑重的道。
吕汉强就一愣,忙郑重的问道:“兄台有什么要事要禀报吗?”
被称为兄台,李全有有点受宠若惊,但正事要紧,忙叉手施礼道:“大人,江南,乃天下粮仓,每年单单就我苏湖二州,向外所输出的稻米就达五百万石之多,前些年大部分都是输出给京畿以及山东,但这些年开始,山西商贾成为稻米的大宗顾客,大人也知道,山西商贾所购大米,大部分都是通过山东转而海路去金州,输送给了后金鞑子,但就在前一个月,山西商贾突然停止了在苏湖二州的收购,变得销声匿迹起来,这一来是正如大人所说,徐光启的弟子赴任登莱巡抚,大力整顿水军,掐断了粮食走私的通道,可这只是其一,这里我看有阴谋,于是我与家叔商量了一下,有了一个判断,于是才不等十万石粮草凑齐,便押解着五万粮食和五万现银赶来您这,想看看是不是我们叔侄判断的正确,结果我一到贵地,就看到您在为平抑山陕粮食价格,不惜倒贴出粮,这立刻证明了我的判断,大人,这里有阴谋啊。
第333章 挖坑大会
简陋的议事厅这时候已经济济一堂,吕汉强手下所有核心人物都来了,为欢迎新加入的兄弟贺喜,最主要的是听说有接风宴,这个必须来。
吕汉强为大家一一引见李全友之后,酒宴当然摆上,趁着这个机会大家也解解乏,吃上一顿。
酒宴的菜肴以新区出产为主,其中菜肴便是一只只烤兔子,炖兔子,红烧兔子,油炸兔头兔腿,凉拌兔子心肝脾胃肾,等等等等。
看着这丰盛的兔子宴,一项不挑食的小胖子哀嚎起来:“姐夫,能不能给我弄碗别的,不然野菜也行啊,我现在一看兔子肉就想吐。你看看我,我的眼睛最近是不是变红啦,耳朵是不是变长啦。”
小胖子的哀嚎简直就代表了全部人的心声,一个个都殷切的望着子涵和吕汉强,真的希望不要再端上兔子肉了。
现在新区兔子成灾,不但原先的流民家属养,就连整个平陆所有的人家都在养,势头都开始向外地蔓延,而这东西繁育的也太快了点,每日都有排队的百姓向吕汉强的政府上缴兔子以换取粮食。
而吕汉强不能不收购,一怕打消了百姓的积极性,同时断了那些人家的收入,于是,军队里由每天每人半斤兔子肉,变成一斤,更到后来,变成几乎全部是兔子肉,现在大家是谈起兔子就色变,每日军营开饭,就是一阵幸福的凄惨的狼嚎啊。
不但军队公职人员,以及矿工等等都吃兔子肉,而且吕汉强依旧按照当初的规矩,凡是工作突出的,都给与肉食奖赏,当然,现在不在是牛羊肉了,也笑嘻嘻的塞给他一支兔子。
而山下新区所有的饭店酒馆也都以兔子做主打,这是强令,毕竟外来商贾船工吃这东西还新鲜,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耗市场不是。
其实这也没有办法的办法,不吃不行啊,这兔子收购上来就得吃,不然不能养着不能放了,这时候还没能力建设冷库,这大夏天的肉还放不住,怎么办?不能眼睁睁看着这好东西烂掉吧。
第334章 坑死你
面对山西粮商八大家,倒卖自己的粮食给后金这种令人发指的事情,吕汉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