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督师-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格日乐图立刻问道:“我的安达,怎么伏击?”
吕汉强就指着摊在地上的简易地图道:“我这几天往来野草川,我现这个地方很适合打伏击,大汗请看,这野草川是一个小峡谷,两面山坡上又森林茂密,若果您派出一支人马与皇太极接战,然后诈败回来,将皇太极的两千人马引到这里,诱敌的将士立刻堵住前面,而再派一队人马堵住后路,我带着我的兄弟和明军在两周埋伏,用我们大明特有的长弓给他们一顿大火,火烧野草川,我就不信这小野猪皮不成烤猪。”
一提大火,林丹汗就一激灵,猛的想起了大明那个什么吕汉强一把大火烧了草原,大火经过几个月才消散,彻底的断绝了蒙古生机就心胆俱颤,这野草川是自己的腹地,森林茂密,真要是一把大火下去,自己的老巢也就不存在了,心道这明朝人怎么都爱这么玩火啊,于是赶紧摇手道:“不可不可,我们还是力战吧,只要您和明军在这里伏击,想来两千五百明军和我们三万勇士消灭皇太极应该是没问题的,我看就这么滴吧。”
吕汉强就无可奈何的摇头,既然人家主人这么说了,自己也没办法,反正有这么多人马在,希望野猪皮再也不能逃出生天吧,只要这次灭了皇太极,那自己的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然后就是研究自保的问题了。
皇太极死了,以崇祯的能力一心整顿朝政之后,大明说不定就真的中兴了。
也说的是,这老天老是和大汉王朝开玩笑,你这出来一个明君想要奋图强,敌人那里也一定会有个明君出现,给你搅局,比如秦始皇出来,就给你出来个匈奴可利,大汉王朝刚刚稳定就给你弄出一个匈奴大单于冒顿,尹志协,三国有个曹操就行了,非得给你弄出个刘备孙权,宋太祖出来了,敌国男的不行,就给你来个女中豪杰萧太后,宋朝时候出来个宋神宗英宗,结果不管是西夏还是辽国都是英主辈出,那是一波一波的,就好像老天专门考验汉族人的韧性一样,没完没了。
这明朝也是,送走了好几个不靠谱的皇帝,出来一个还算行的崇祯,结果就又摊上一个更行的皇太极。
其实崇祯皇帝具备所有作为一代英主的潜质,比如他有极强的政治手腕,心思缜密,果断干练,精力充沛,一心治国等等,但却也具备了所有亡国君主该有多东西,刚愎自用,文过饰非,诿过臣下,使得诸臣离心,严苛急躁,翻脸无情,永远用最阴暗的心理揣测别人,在这一点上吕汉强感触最深。但吕汉强认为这都是形式逼迫造成的,绝对是失眠症的后遗症,如果皇太极死了,国外的压力减轻了,崇祯就能好好的睡一觉,然后恢复正常,那大明就可以在他手中继续延续。
至于自己取而代之,这个事情吕汉强还真没想过,但想过之后也就彻底的放弃,三百年大明,不是一个外姓想取代就取代的,即便大清强势征服,又给予怀柔,结果大清三百年就没消停过,汉人就没少反抗,这样的战乱祸连,不是吕汉强的初衷。更何况崇祯好好的帮帮,还是有希望的。
战斗规划定下了,就开始行动,这次林丹汗也算下了血本,那是一心想要将皇太极留在这里,于是安排爱将格日乐图带着两万所谓的大军亲自诱敌,自己带着两千骨干准备封堵野草川谷口,绝对不放皇太极再跑了。
:。:
第564章 完美
?野草川一战打的跟闹着玩似的。
皇太极带着两千精锐面对两万林丹汗的大军,只一个冲锋,这次不是诱敌了,而是彻底的溃败了,两万大军就一窝蜂似的跑了回来,好在没忘记任务,总算跑回了野草川,当吕汉强带着两千五百人马努力的向皇太极的脑袋上挥洒巨箭和炸药包之后,皇太极当机立断,不但没往回跑,而是直接往前冲。
这下就笑话了,前面诱敌的本来就成了惊弓之鸟,根本就站不住脚,当诱敌完成,大家都按照惯例,认为皇太极会回头往回冲呢,结果皇太极出其不意,这大大的出乎了他们的预料,结果一哄而散,让皇太极没费什么力气就冲了出去,等吕汉强反应过来,带着人从两面山上跑下来,再骑上战马追击的时候,皇太极和他的残兵早就跑的没了踪影。
而在追击皇太极的时候,格日乐图被一支建奴的利箭在后背射穿,当场死亡,这是林丹汗最大的损失,因此吕汉强嚎啕大哭,用上了最丰厚的赔葬,掩埋了自己这个生死过命的安达。
不过这场不完美的战斗也起到了两个效果,第一个是彻底的砍掉了皇太极这个尾巴,让皇太极再次损失一千五百真正的精锐之后,放弃了林丹汗转而再次向朝鲜施压,而最主要的是第二个,吕汉强这次不惜血本的拿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向林丹汗展示了大明军队强悍的火力打击能力,让还心存侥幸挑逗大明的林丹汗彻底胆寒,两千五百明军,其实也就是两千,就将整个野草川炸的是翻天覆地,强悍的建奴竟然连个照面都没有就损失一千五,若是几十万边军都这样,那还是老实的当藩属,老实的在这块地方称王称霸吧。
吕汉强在林丹汗这里呆了两个月,彻底的摸清了林丹汗以及这周围部族的情况,针对性的给林丹汗提出了不少的建议。
九月的时候,明显见瘦的华树亮带着一列长的都看不到边的盐车,还有林丹汗急需的茶叶布帛,以及生铁来到了林丹汗的营地,林丹汗立刻吩咐手下开始向其他部族倾销食盐,抢占后金财政来源的食盐市场,同时颁布自己的杀奴令,一时间在赚的盆满钵满之后,还赚了不少人头钱,其中单单是牛录的脑袋就有五个,这大大的打击了后金,让后金的每个人都处在了人心惶惶的境地,这极大的打击了后金的士气,减少了人口,尤其这杀奴令一出,后金的女真看所有的蒙古人都带着戒备,说不准正在和你恭恭敬敬说话的家伙,突然就抽出刀子来割下你的脑袋,然后欢欢喜喜的向大明换铁锅去了,这样,也就离间了刚刚依附他们的蒙古诸部,虽然还没到大家动刀子开打的地步,但离着这个距离也不远了。
后金的噩梦开始了。
既然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设计走向正轨,吕汉强就没有再留下来的必要,于是在一个秋高马肥的时候,带着林丹汗分给他的海量金银开始回归山西。
说实话,吕汉强想家了,都牙疼了。
继续骑在小红马上,两条长腿晃悠悠的都耷拉到地上了,白马就百无聊赖的跟着,大队人马过了张家口,赵四海依依不舍的与吕汉强作别,然后往北去了,北面,还有他的边军家属在放牧,这时候,正是商贾往来买卖的时候,他可不想自己的兄弟们不懂行情,三瓜俩枣的就让人骗了。
过张家口的时候,吕汉强也想回京城看看,看看老方,看看自己的报纸,看看自己的收入,但一想自己一旦进城就可能成为崇祯的人质,还是放弃了,现在,好不容易在崇祯内疚的时候将自己的娘和弟妹等等搬离京城,逃离虎穴,没必要再往火坑里跳,这一离开京城,便再也看不到汉家繁华了吧。
打着这样的患得患失,吕汉强的队伍就继续慢慢悠悠的往回走,沿途依旧受到无数百姓的招待,喝的是昏天黑地,吃的是五迷六道,这真是一场逍遥游啊。
这期间吕汉强带着一群人来到了后世的商都县的位置,这里华树亮已经开垦出大片大片的盐田,在高远的天空,明亮的太阳地上,那是一望无际的雪白,无数民夫在老盐户的指点下,正将无数的白盐堆积成山。而更远处,还有无数劳力在建设新的盐田,产量的增加不久可期,现在,这里已经成了吕汉强在一个聚宝盆,让他已经没有一点用处的银钱再次疯狂的增加。
开辟这块巨大的盐场,其实也有各地商贾的功劳,当时华树亮跑来这地方之后,就紧急回到大同,准备起出当初隐秘的蒙古王庭缴获开始建设,结果这风声不知道怎么就传了出去,立刻华树亮就被一群群商贾围的是水泄不通,所有的商贾都告诉华树亮:“这事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那还要吕督师掏什么钱啊,再说了,吕督师可是清官,他也没有钱,要钱,我们有,要人,我们有,要效率,我们更有,当然,我们就有一个小小的不能再小的要求,那就是,盐场有我们三层股份,不行两层也行。”
食盐是当时最大的暴力行业,两层就完全可以在一年半载里培养出无数富可敌国的巨富,这事情怎么能不做?
结果华树亮早就被吕汉强熏陶的什么事情都愿意经手商人,尤其在上次劫掠时候,更看到了商人无比强大的能量,当时与几百家商贾签订契约,钱他们出,人他们出,工他们出,两层股份。
这下当时就调动起了无数红着眼睛的商贾,不但源源不断被商贾忽悠来的西北流民涌入商都盐场,而且所有的商人都一起撸胳膊上阵,结果只在短短半个月,第一块盐田就出了盐了。
现在盐场不远的盐官司的驻地,就在这短短三个月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简陋的集镇,在这里急匆匆行走的,全部是塞北草原的边军家属里的商户,他们不必理会国朝的禁运,因为不必再走长城,同时更不必再吃价格高到无限,质量低到无限的内地食盐。
:。:
第565章 见闻
吕汉强在视察这个新兴的集镇的时候,他看到在皇家商行的隔壁,一群太监坐在那收税,这让吕汉强很纳闷,这曹化淳的手也太快了。WwW.⒉
这些太监远远的就看到众星捧月一般出现的一票人马,正高兴又有一大批盐商到达呢,却有个眼尖的一下子认出了当中的吕汉强,对着同伴高叫一声:“是吕伴读来了。”
就这一嗓子呼啦一下,十个太监跑出来九个,一个太监懵懵懂懂的问最后跑的兄弟:“吕伴读是谁啊。”
那个跑在最后的太监丢下一句:“就是给王公公申请忠烈的吕伴读。”然后转眼就跑了个没影子了。
这时候这个太监啊呀一声,“啊呀,感情是久闻大名的吕汉强吕伴读啊,这下可看到喘气的了。”于是兴奋的急急追了出去。
吕汉强在这些太监里的人缘极好,一个是,他是魏忠贤倒台后,现在大明文人官员里,唯一对太监一群不是疾言厉色的,而且无论见到哪个太监,都能飞快的给你拿出一个小欠条,那上面绝对是一两以上的银子,而且这个小欠条还绝对童叟无欺见条付钱,没二话。再一个让所有太监从心里感激的是,他替那位带着两个小太监,打着一杆勤王大旗壮烈殉国的王公公,和两个小太监申请忠烈牌匾的人。
当时那些文臣坚决反对,即便是自己的主子崇祯也不以为然,给一个太监写忠烈牌子,岂不让其它忠烈感觉羞愧?然后吕汉强却坚持,并且驳斥的那些文臣哑口无言,感动的几万自感卑微的太监嚎啕大哭,最后,吕汉强愿意用自己的军功,给他们爷三个换来一个牌匾,崇祯才不得不开创了大明先河,为一老二小亲笔提下忠烈二字。数万太监宫女自的捐出一个月的长例,在北京郊区香山脚下,风风光光的给爷三个建了一座恢宏的祠堂,吕汉强还让曹化淳划拨了十万亩承包的土地,用来维护和供给这个祠堂的费用,以后,这里也慢慢的展成了年老太监和宫女养老栖身的地方。
谁说太监都薄情,其实他们也懂得感恩,更珍惜感情,因此,这些人一听那个认识吕汉强的太监一嗓子,立刻争抢出来,扑到吕汉强面前就磕头,唬的吕汉强直接跳脚,拉起这个,拽起那个,好一阵忙活。
等问清带头的太监事情的原委,吕汉强就笑了,感情崇祯被钱快逼疯了,得到吕汉强的书信支招,第一个红眼睛的就是王承恩和曹化淳,二话不说,派出太监驻守盐场,直接收取吕汉强提出的十分之一的税收,直接入内帑。这手真的快啊。
随着盐场开张,产量飞展,而一个逆向商业行动开始出现,原先草原食盐都靠内地走私,现在,开始从草原向内地走私了,因为这里的盐价低质高,只瞬间就将淮盐等等挤出了北方市场。
东林不干了,这严重的影响他们身后的利益集团的收入,当时他们提出与民争利的老调调,要求不得向商贾收税,结果曹化淳也学起了吕汉强的胡搅蛮缠,好啊,当初盐税就给内帑,那现在你不让我们收税是吧,那咱们换个名字,叫塞外商贾乐捐,这行了吧,人家乐意捐献你管不着。
至于东林高呼严打走私,曹化淳当时就义正辞严的给予了驳斥:“往外叫走私,往里叫进口,再说了,草原已经是我们的了,我们的怎么是走私呢?那叫互通。”然后看着一群愤怒且尴尬的家伙们,曹化淳笑的那是嘎嘎的。
这时候赵梓却意外的冒了出来,跟在他身后的还有十几个半大小子,一见到吕汉强,那群半大小子一起施礼口称:“山长。”一个个激动的跟什么似的,倒是把吕汉强闹的一愣。
赵梓连忙解释:“东主,这些都是平6书院你的学生,这些是先期学习优秀精通会计的学生,这次我被华树亮一封信紧急找来,料理盐场的事情,我就批准他们提前毕业,带来这里历练,也算是掌控我们的要害。”
他赵梓这么一说掌控要害,更让这些学生激动的浑身抖,这是信任,绝对的信任。
吕汉强这才知道,这就是他当初收养的那些流民中的孤儿培养的学生,和这些人既有父子之情,又有师生之义,这才是自己最值得信赖的人。
当下一一嘘寒问暖加以勉励,更让这些半大孩子痛哭流涕。
“哭什么,这不很好吗,我的小鸡雏都长成了雄鹰,既然是雄鹰,就要放你们飞翔,好好的做,你们就好像是早晨辰时的太阳,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但也是你们的,最终还是你们的,大家不要让我失望。”
这一番深富哲理的语句,不但让孩子们折服,就连许杰赵梓和华树亮都佩服的五体投地,不过看着不过二十三的吕汉强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