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督师-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分之一,这就是将风险平摊,因此按照正常来说,银行是一个光赚不陪的买卖。”

  崇祯点点头,作为草根出身的他,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还是不错的。

  “而咱们大明需要银子,难道一个海贸特许权就能换来五百万银子吗?”这点他有点不懂,要不他也不会被东林们一顿忽悠,就放弃了海贸而宁可抱着金饭碗,最后因财政崩溃而亡国。

  吕汉强就端起酒杯道:“万岁,这个酒杯的原料是什么?”

  崇祯就莫名其妙的回答:“还不是一撮泥土。”

  吕汉强点点头:“答对了,加十分,但您知道这一撮泥土做成的这个酒杯,贩运到海外他能卖多少钱吗?”

  “多少,不会是一两银子吧。”这个酒杯是高档货,半两银子一个,崇祯是个节俭的人,同时生活在潜邸两年,对物价多少了解,没有被手下人糊弄,要不像光绪那样,对着他的老师翁同龢说:“这鸡蛋是个好东西,十两银子一个呢,老师平时能吃到吗?”结果正直如翁同龢那样的人都不得不符合:“臣在家里,也只是逢年过节才吃上一枚的。”。

  吕汉强摇摇头,没有说这个酒杯也就值个百八十文,或者只是价值个十几文,他没有必要得罪已经很厚道的王承恩:“其实这个酒杯要是运到海外,那就是最低十两银子。”

  “这么大差价?一个酒杯运到泰西,就能凭空多赚九两?”只要一提到钱,崇祯要么胆战心惊,要么就双眼血红,这是病啊。

  “而一匹紫色绸缎运到泰西之国,几乎能换来等价的黄金,您说这海贸赚不赚钱?”

  崇祯目瞪口呆的看着吕汉强,以为他在说胡话,但怎么看怎么不像,慢慢的,崇祯的脸色就阴沉了下来,然后愤怒的将酒杯狠狠的顿在了桌子上:“一群腐儒,误国误民。”

  吕汉强就悄悄的笑了,其实要想改变什么,不一定非要弄得鸡飞狗跳,弄得人脑袋打出狗脑袋,有时候,在最恰当的时候,抛出最恰当的例证,说服最恰当的人,一切就都事半功倍。

  崇祯缺钱,缺到亡国,而让崇祯知道在自己的手边就有海量的钱在被人隐瞒,那效果是什么?当然可想而知。

  “五百万贷款,连本带利,不用按照市面上的一倍的高利贷,就按照年息一层来算,也就是五百五十万银子,而只要您将海贸特许权抵押给银行,您这笔钱完全就不用还,不但不用还,还能带动无数的人有饭吃,有钱用,还能再收取一定的税负,啊,对了,东林大佬不许咱们收税,那就弄个名目,叫乐捐吧,您看看,这样,您不但有了国库一年半的额外收入,而且还让无数百姓有了营生,百姓有了营生,还乐捐了,干嘛要造反?难道是吃饱了撑的吗?”

  “东林可恨。”崇祯再次一拳砸在椅子扶手上。

  这时候曹化淳站出来提醒吕汉强:“伴读,您刚刚说了,银行是不亲自经营的,若是这样,那你不是自食其言了吗?”

  吕汉强对曹化淳从心里是尊重的,他是大明末世还算是有能力,有良心的人,后世东林污蔑他,一个在浙江老家养老的家伙,穿越时空打开了北京城的大门,这点吕汉强最清楚。

  尤其是这个老好人,在接受了吕汉强没收贪官土地之后,坚决的挡住了想钱想疯了的崇祯和王承恩,就按照吕汉强的意思,一亩地就收一层的地租,蓄养百信民力,可谓活人无数,现在,因为上次京畿大战,让皇太极杀了无数地主豪强,获得了大量的“无主”土地,曹化淳承包出去之后,自然而然的压低了其他地主家的地租,在这京城附近,难得的出现了地主将地租压到一半的好光景,这样一来,总算是让百姓喘了一口气。现在,满北京城内,原先那种随处可见流民乞丐哀,嚎求乞的状况已经大为改观,这才是曹化淳的功绩,这才是让吕汉强尊重曹化淳的地方。

  于是冲着曹化淳举杯敬了下道:“我不是亲自经营,我是准备将这正大光明的特许经营权分股卖,只要够银行的本息就行,在这大明,海贸都被那些江南大族把持,对我们国朝无利,这早就让无数人眼红,因此,我将这个开放出去,我想,抢掉帽子的事情是会生的。”

  在南京呆了许多年的曹化淳知道这个事情,就点头赞同。

  “而且。”吕汉强又将目光转向崇祯:‘而且万岁,你还可以按照这个办法,明年再次抵押,一直到地老天荒。’

  崇祯的眼睛就雪亮雪亮的,如果真的按照吕汉强说的,用一个对自己一文钱都没有贡献的海贸特许权,每年能换来五百万银子,那自己的日子岂不滋润的多的多吗?那自己干嘛还背着骂名增加赋税呢?难道自己没事找骂吗?

  “万岁,还有,按照这个法子,您还可以将盐的特卖权也抵押出去,就三百万吧,这样,就能让那些走私食盐的正大光明的贩卖,不但消除了许多动乱隐患,更能让盐的价格下跌,让百姓一年最少能省下几百文贴补家用。”


第583章 开海禁的办法

 用海贸自由权贷款给朝廷,用盐税抵押贷款给朝廷,这立刻引起了崇祯的关注,尤其,这笔贷款还——听吕汉强的意思是不用还,“这样也可以?”崇祯简直就心动的不行了。

  王承恩适时插嘴:“万岁,天启帝在位的时候,盐税一年就达到四百万啊。”

  吕汉强笑着道:“是的,盐税从古至今一直是各个朝廷最重要的收入,想当初齐国就因为盐铁而坐上了春秋霸主的地位,现在,盐税没了,但百姓依旧吃盐,那盐税哪里去了呢?”

  王承恩就痛心疾的道:“还不是进了那些混蛋的腰包,苦了国家,却富了那些混蛋。”对于眼看着钱流进别人的腰包而不是自己的口袋,想想王承恩这个内相就苦大仇深。

  曹化淳也画龙点睛的道:“我知道南京一个盐枭,陪嫁女儿的嫁妆就有好百万两之巨,用富可敌国都不能形容江南盐枭的富庶,而这样的人在江南却比比皆是。”

  崇祯的眼睛再次血红,不过这次不是对钱,而是对吕汉强和曹化淳两人这么一台一哈说出来的真相气的,感情无数的银子都流进了那帮大家族的腰包,而没流进自己的口袋,那帮大佬高喊着忠君爱国,却让自己独立支撑,于是咬牙切齿的道:“该死。”

  就这么短短的时间,吕汉强就再次离间了崇祯与东林的关系,让自己这一年不在的时候,崇祯再次倒向东林的状况得到改变,东林他不能依靠了,那他只能依靠孤臣党,也就是说,他只能依靠自己了,这就是进京的目的,咱们不改革,咱们就为坏事来的,坏东林和他们身后家族的事。

  “那是不是还可以将茶叶的销售权也抵押出去?”王承恩现在满脑子都是银子。

  吕汉强就大度的道:“当然可以啊,就作价三百万吧。”

  曹化淳立刻咨询:“如果再将织造抵押能弄多少?”

  吕汉强笑着道:“三百万应该没问题吧。”

  就这么一会,吕汉强就答应用海贸盐茶织造抵押,就一年给大明国库增加一千一百万两白银,而且还能年年如此,这可是大明现在国库虚报的四百万收入的三倍了。

  曹化淳激动的给吕汉强施礼,给崇祯施礼:“万岁啊,不给百姓增加一文赋税,就能平白多出一千一百万啊,我的万岁爷啊,若是有了这些钱,您在颁布赦免北方百姓三年赋税,那您就是大明开国以来最仁慈的皇帝啊,万岁爷啊。”

  这高帽戴的真是及时的很啊。对曹化淳的良苦用心,吕汉强给予了感激的一笑,然后看看崇祯对免税有点肉疼的样子,立刻接口道:“北方免税的钱也可以不从这一千一百万里出,只要皇上将北方开矿的特权抵押给银行,我想四百万银子还是可以贷来滴。”

  这下崇祯是真的坐不住了,国库充盈,而百姓免税,天下即将大治,那大明在自己的手中中兴将不再是画饼,自己做为再次拯救了大明的一代帝王,将永远载入史册,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想想就让人怎么再坐的住?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如此一来你真的就能做到了,伴读大才啊。”崇祯想象着国库一年单单这个就增加四倍,而且还是真金白银,当时感慨吕汉强的手段。然后对吕汉强道:“这个银行的事情明天就办,马上办,皇家也要参股。”

  吕汉强就笑了,这崇祯啊,还是急脾气,不过我喜欢。

  崇祯不管吕汉强怎么想,立刻对王承恩道:“王大伴,咱们有多少现银?”

  王承恩这次没含糊,立刻道:“商行里还存着我们一百五十万分红没动,这个直接转股。”然后笑眯眯的看着曹化淳:“曹大伴管着皇庄土地承包,今年的承包费有多少?”说这话,语气是酸酸的。

  本来这大内的钱粮全是自己管着,结果呢,新出来的这个没收土地归皇庄,转而承包给百姓的事情,就在吕汉强一句话下,就落在了曹化淳的手,而曹化淳更绝,在去年建奴肆虐京畿河北造成大量人口流失,出现无数无主土地之后,这小子派出上万太监四处圈地,一下就弄出来上百万亩土地,那承包费啊弄的盆满钵满,而曹化淳更在平时,老是鼓动那些御史们弹劾这个,抓捕那个,你还别说,这大明的官啊,你只要一抓就一个准,结果没收抄家曹化淳都成了专业户了,说实话,王承恩心中实在是不怎么舒服。

  当初吕汉强将土地承包这事交给曹化淳,其实就是怕王承恩贪得无厌,将承包费弄得和外面地主一样,产出的七层上缴,那就与当初自己的初衷相违背了,曹化淳还是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将这事情交给他办,正是所托是人啊。

  曹化淳就笑着道:“老奴这里今年上半年的承包费已经收上来五十万,江南的还在统计押解中。”

  崇祯就点点头:“好吧,就这二百万吧,算做皇家的股份。”弄来弄去,皇家等于还是一文钱没拿,就拿了二百万的股份。

  不过吕汉强的目的达到了,二百万在未来的银行股份里不算多也不算少,但这就是一个态度,一个保证,态度是支持,保证是将来皇家不会对银行胡来,毕竟这是万恶的封建社会。皇上的是皇上的,你的也不一定是你的,一切都可能是皇上的,因此你的也是皇上的,这就拗口的封建社会。

  还算充足没冲动,“等先拿到五百万贷款,给云贵负责围剿奢安之乱的张巡抚一百万两,这都两年了,几乎就没给过他,再给杨鹤一百万,如果杨鹤还平息不了山陕变乱,那就等着下狱堪问吧。”然后想想,就无奈的摇头:“再给关宁一百万吧,虽然废物,但毕竟还在那坚持。”然后看看吕汉强:“再给京营补半年的钱粮吧。”“还有山东孙元化那里也需要拨付一些。”

  吕汉强就苦笑,这还没影子的银子,这么短短的几句话,就算没了。也真难为崇祯,当初四百万国库收入是怎么过的日子啊。


第584章 银行开张

  对吕汉强的封赏意料之内的被通过了。网 

  吕汉强,挂工部侍郎三品衔,出任辽西督师,并规定了他的管辖和任务。这次才算真正的给吕汉强升官了。

  对这种升官,却再次被弄到火坑边缘的事情,以周廷儒为代表的东林党人,当然愿意在吕汉强的屁股上狠狠的踹一脚,让他直接的栽倒进那火热的火山口里,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让他化为灰烬。

  孤臣党已经得到了吕汉强打的招呼,虽然没有人理解,但也没有人出来反对。

  于是没有悬念,内阁立刻票拟附属,全部同意。

  第二天吕汉强穿着红色的三品朝服,抱着加长的牙笏一扭一扭的上朝的时候,吕汉强就好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和所有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展露着他八颗牙齿的笑,和所有的人都打招呼,但这种笑和招呼,那些东林死敌就好像看一只绿豆蝇一样,大家从心里往外的腻歪他。

  当一个人混到这种境界,真的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将这种精神让他挥到了极致。

  朝堂上依旧说些无关痛痒的废话,大家该睡觉的睡觉,该养神的养神,这次崇祯没有通报成立银行,按照吕汉强的说法,这不过是正常的一个商业行为,就好像这大明天下,每天都有钱庄开张,每日都有钱庄倒闭,大家不必过分解读,不必过分解读哈。

  于是离开朝堂一年后吕汉强第一次上朝,就这么无波无澜的结束,临了的时候还收到了一堆真的假的官复原职的恭喜。

  第二天上午的时候,吕汉强坐在了会同馆的大堂,商行的主要负责人全部到齐,不但如此,崇祯还特批了王侍郎等等一批孤臣骨干也免于上朝,与吕汉强共同协商银行成立的事宜。

  当然,重要的一点,便是大明新闻的主编黄唯一带着一帮主笔们也到了,吕汉强需要开动他们展开巨大的宣传活动,向天下有钱人解释银行的运作方式,一边掀起巨大的募集股份的活动,同时开始宣传有息储蓄,重点强调皇上在这里参与的股份,在这个时代,皇帝的威信还是巨大的,这就是金字招牌,白用白不用。

  当吕汉强喝着浓茶,将自己和崇祯解说的银行与钱庄区别和盈利方式之后,在座的所有人都是聪明人,立刻就理解了这银行中巨大的利润空间,一个个撸胳膊挽袖子的血红着眼睛购买股份,就那个杀猪的孤臣一下就拿出十万两,那个青楼的老鸨二话不说,代表青楼姐妹们买了三十万两,而吕汉强自己买了二百万两。

  在报纸连篇累牍大张旗鼓的宣传攻势下,在招财童子吕汉强的巨大威信下,在钱庄经营者一片哀嚎中,大明整个沸腾了,看着每日入股的名册不断加高,认为每个股东都成为孤臣党员的王侍郎,那是笑的嘎嘎的。

  半月后,募股结束,共募集股份两千万两白银,可见当时大明民间的富有程度,一个城门卖杂货的小店铺就有万贯家财一点不虚啊。于是,在两个月紧急培训招募的一万多名各地书生举子结业后,义利银行总部正式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