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督师-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怕给一个空喊的口号,都会让百姓们感恩戴德,更何况山西的官员,将皇帝的圣旨切切实实地贯彻下去。无数的衙门胥吏们将这些浩荡的天恩,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向他们宣读解释,让他们安心的回家生产,展开生产自救,而一旦有胥吏贪官继续盘剥百姓,没有贯彻皇上的圣旨,山西的左右布政使,还有山西的巡抚,立刻就会派出虎狼之师拿人法办。

  现在山西巡抚正在享受成就感的时候,准备在自己老而致仕前,做出一番名垂千古的成绩,因此在他的管辖内,他将乱世用重典运用的炉火纯青,这重典不但用在那些想要造反的流民身上,同时也用在那些酷吏贪官身上。

  还是那句话,百姓是最知道感恩的,当看到官府将那些欺压自己的酷吏贪官,直接正法的时候,他们就将所有对朝廷的不满转化为对贪官酷吏的愤怒,在他们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思想里,自己之所以走到今天这种流离失所的地步,不是皇上的错误,不是上级官员的错误,而全是这些贪官酷吏的错误,既然皇上已经知道了大家的苦难,施行了仁政,将这些欺压自己的贪官酷吏法办了,那大家为什么还要造反呢?好好生产,努力活下去来报答天恩,这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而这个时候能让姚同欣吕焕之挥洒自如的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原因,那就是海量的抛荒土地。

  先前大家都知道,大明的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已经有一半的土地被皇族王爷们圈成了王田,而剩下的大部分也都到了地主豪强的手中,留给那些百姓的不过是区区不到一成的土地,而所有的赋税就都压在这一成土地之上,怎么不让百姓流离失所?

  现在机会来了,因为东来的流寇高迎祥,为姚同欣和吕焕之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那就是几十万流寇所过之处,无数地主豪强彻底灭门,这样,让那些地主豪强所掌握的土地成了无主之地,于是姚同欣和吕焕之立刻将这些无主之地收归官府,按照当初吕汉强承包的办法,马上承包给那些无地的百姓,安置了大量的流民百姓,当然,这些土地三年之内是不要地租的,而三年之后所要的地租,也是按照吕汉强当初规定的,每亩一年只收十斤麦子。

  这样优厚的政策,立刻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无数流民开始拖家带口地返回故里,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生产自救中去,无数的小股杆子,不再用朝廷招安安置,就纷纷解散回乡,反正山西布政使已经宣布,不问原先出身不问户籍,只要你能拿起锄头想要承包一片土地,那你就是大明国朝的良民,你就可以享受皇上的隆恩,你就可以在山西安定的生活下去。

  既然有了这样美好的前景,那为什么还要做让祖宗蒙羞的造反事情呢?于是,高迎祥等需要的那种流民人口来扩充他们实力的目的,就彻底失败了,不但他们很难再裹挟到百姓,往往小股流寇出去打粮,竟然还遭到无数百姓的偷袭围攻,让高迎祥的流寇大军再难以在山西生存。

  民心的基础没了,变了,因此高迎祥军没能像历史上那样,在山西站住脚跟展壮大,不得不进入磨盘山,向东转进。

  今年,高迎祥弃泽州、寿阳,离开山西率部南逾太行,直捣顺德、真定,进逼京畿,京内大哗。

  面对流寇如蝗虫一般冲向京畿,难道作为兵部尚书的卢象升就没有办法啦吗?京城还不是有京营吗?

  京城的确有京营,但现在的京营已经不是老国公殚心竭虑整治的京营,更不是当初成立的京营。

  卢象升还真就没办法了,因为京营已经成为了废物。

  京师京营又称三大营,包括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五军营分为中军,左、右掖和左、右哨。军士除来自京师卫军外,又调中都留守司及山东、河南、大宁三都司卫所马步官军轮番到京师宿卫和操练,称为班军。

  三大营初建时,颇有战斗力。土木之变中主力损耗殆尽。景泰时,兵部尚书于谦对京营编制进行改革,于三大营中选精锐十万。分十营团练,以备紧急调用,称十团营。十团营由总兵官一人统领,监以内臣、兵部尚书或都御史一人为提督。各营分设都督,号头官、都指挥、把总、领队、营队等官。京营规制至此一变。天顺初,罢十团营。成化初,复十团营旧制,二年又罢,三年复置,且增为十二团营,佐以都指挥,监以内臣。各团营又分五军、三千、神机三营。时人称为“选锋“。不同的是三千神机营改名神枢营,其三营司哨掖等名及诸内臣俱裁革,而以大将一员统帅,称总督京营戎政;以文臣一员辅佐,称协理京营戎政。其下设副参等官。凡团营两官厅之兵,悉归五军营;而宝纛令旗等项则仍隶神枢营。明后期,三大营增设监视内臣,营务尽领于中官。

  后来,京营就被勋贵子弟所侵占,这里简直就成了京城那些勋贵官宦子弟们的养老之地,平时衣甲鲜明,那不过是给皇帝撑撑场面,实际的战斗力几乎等于零,按照大明军规,每十天操练一次,结果,真实的情况却恰恰与之相反,若不是皇帝出行,或者是祭天祭拜祖庙等等大型仪仗,他们就根本没有一个人到校场操练,即便是皇帝有所差遣,那也要提前十天二十天下圣旨了,然后大家临时抱佛脚,穿戴整齐光鲜,简单的训练一下队形,也就是找好自己该站的位置,做个仪表堂堂的人形布景,仪式结束,大家也就领了赏钱,然后呼朋引伴,去歌姬酒楼挥霍一番。

  当初小胖子老爹老国公的时候,还能整顿出三千家丁,最后被崇祯刻意地送上了战场,从那以后,一个文官陈新甲,接替了老国公将门统带京营,那简直就上对经营对一种彻底对毁灭,一个只懂得之乎者也的书呆子,就因为是崇祯科举的时候的状元,算是天子门生,就委任了这军政大权,结果就是贪生怕死,然后,背叛了吕汉强,差一点让吕汉强的吕家军全军覆灭在吕京城之下,让聚歼皇太极与皇太极于京城之下的完美计划彻底流产,导致功败垂成。

  如此大罪,结果由于当时周廷儒和温体仁的权利担保,崇祯,竟然想将陈新甲调到其他地方继续任职,若不是吕汉强,坚决抵制,不惜以全部军功作为交换,最终杀了陈新甲,为以后大明朝,这个未来的狗屁不通的兵部尚书画上了生命的句号,说不定他还将危害大明多久。

  现在的京营依旧被崇祯看做是自己家的护卫军,更不能轻动,当时卢象升刚刚升任兵部尚书,准备施行与吕汉强合计的军制改革,就准备拿京营开刀,结果呢?


第660章 借调关宁

  刚刚上任兵部尚书的卢象升,在一个属下带领下,兴致勃勃的第一次巡视京营的时候,?本以为军营本是森严之地,可到了地头一看,卢象升却是大吃一惊:“这也是军营?”

  原来军营正位于城东一带。这一带本是京城最繁华之地,这些年,城市阔容,流民多聚集在此。而随着京营的堕落,军营四周已经被酒楼、茶肆、青楼楚馆、赌场、商号所包围,民居林立,贩夫走卒往来如鲫,丝竹、叫卖之声不绝于耳。红尘物欲滚滚而来,这样的环境还怎么驻军?

  一行来到京营大营门前,竟然也没人站岗阻拦,刁楼上也看不见一个人影,一行人就直接进了不设防的京营,这让在保定练过天雄军的卢象升大吃一惊,这可是军营啊,进出竟然比进出街坊还方便,你进了街坊,还有老人孩子问询,一个回答不好,就可能招来里正保长盘问,而这里根本就没有人检查。

  尤其一路上行来,这里可比周围街坊要安静的多,因为沿途之上就没看见几个人,即便是看见了,也不过是盔甲歪斜骂骂咧咧地不断抱怨,哪里还有一点军营的样子?这就让卢象升大感愤怒,这要是在当初保定治理天雄军的时候,卢象升早就砍的人头满地了。

  压住火气,?几人先去了京营的管理机关京卫都指挥司,还好指挥司的官员们大多得到事先传来的消息,十个也算来了三个,见尚书大人进来,赶紧施礼如仪。卢象升看去,这几人一个个都生得白胖,一副营养过剩模样,挺着一个个个大肚子。身上也没穿军装。在回想起刚才进来时的情形,好象军营里的其他人都没带兵器。全无半点军营的肃杀之气。

  卢象升压住火气,只是哼了一声,然后问道:“京营统帅何在?”

  结果一众文武一起齐声回答:“启禀大人,统帅大人不知道尚书大人今日巡营,昨日去昌平巡视分营去了。”

  卢象升就心中一紧,原先为防备吕汉强山西军有变,崇祯亲自点京营一部驻扎昌平,这时候这个统帅的理由也算合理,不过是真是假,还是故意躲着自己,那就不好说了。

  接下来就应该检阅全军了。

  卢象升正要叫人击鼓,一个副将却恭敬而谦卑的道:“尚书大人,这个鼓已经好多年没敲过了,就算是敲了也没用。你若是要检阅全军,我们着人去唤就是了。不过,得等上几个时辰。”

  这个副将也是出身勋贵,还是一个嫡出,家世显赫,虽然卢象升堂堂兵部尚书,内阁之一,不过在他眼里也不过就是一个外来户,在京城盘根错节的势力里,根本就不算什么,因此也不怎么将卢象升放在眼里,说话也就油滑而带着轻佻。

  “几个时辰?”卢象升大怒:“军情如火,若是外寇入侵。几个时辰军队才能集聚,足够敌人将咱们一网打尽了。”

  那副将却不以为然,笑道:“没那么严重,没那么严重。咱们京营名存实亡,每次外敌入寇,打仗的事情自有宣府和山海关的边军,还轮不着咱们。再说,朝廷也没指望我等能够派上用场。说句实在话,京营也就是个样子货罢了。”

  卢象升大怒:“军队若不能打仗,还拿来做什么用。看本部堂亲自击鼓,若三通鼓后,还不到的,军法从事。”

  说完话,就拿起鼓锤走到堂前要朝那面一人高的羊皮鼓敲去。

  “部堂,不可!”几个副将大惊,慌忙上前将他抱住:“部堂你若敲了这鼓事情就麻烦了,三通鼓之后,只怕咱们的营丁十停中来不了两停,难不成部堂你要将其他八停人都杀了吗?”

  “是啊,部堂,所谓法不责众。若部堂执意击鼓,又没办法对这么多人用军法,还有何威信,将来士卒不敬还如何带兵?”

  听副将说出这话,卢象升一呆。是啊,难不成到时候将八成的士兵都用军法给砍了,这可能吗?

  可是,军法不立,威信不树,这部队还叫部队吗?

  卢象升面上闪过一丝煞气,冷哼道:“难道我军就没有规矩可言了?这鼓,本部堂还真就敲定了。虽然说法不责众,可杀几个军官本部堂还是下得去手的。某倒要亲口问问他们,究竟是怎么带兵的?”

  这个时候,一个副将偷偷拉了拉他的袖子,不住地给他递眼色。

  卢象升不耐烦地喝道:“怎么了?”

  那副将有些尴尬,顾不得其他,忙道:“部堂,请借一步说话。”

  卢象升冷笑:“有话自管说就是了,本部堂事无不可对人言。”

  那副将却是红了脸,半天才道:“部堂大人,我军中将校一级军官可都是得罪不得的。”

  “怎么说?”卢象升皱眉问道。

  副将小声道:“但凡能够进京营做军官的,当上将校的,谁不是勋贵之后,谁不是朝臣子弟?谁背后不站着几个人。这些勋贵即便没落了,可真论起来,还是有些来历的。我京营不但归指挥使司管,还有中官监视。战时,还要设总兵官,都御使或者兵部还要派人来做总督。牵扯的部院实在太多,到现在,咱们上头究竟有多少婆婆谁也说不清楚,而军中的将士但凡能够在这里立足的,都和达官贵人们有瓜葛。”

  “况且,朝廷设这个京营,每年糜费百万,不外是给大家一口饭吃,说难听点,就是将勋贵子弟养起来。大家也不过每月来点两次卯时,领点粮食回家罢了。遇到要紧时,带上兵器应个景就是了。平日间,大家还有另外的营生,做生意的做生意,收房租地租的有之,奔走贵家府邸帮闲的有之。”

  “将军真若要用军法约束大家,且不说要得罪多少大人物。真弄得将士们过不下去,那些军痞们怕连每月点卯的操演都不会来。大不了,这个京卫兵不做就是了。”

  “他们又不是军户,又不是九边镇军,兵部也不将他们当回事,国家制度还行不到他们头上去。到时候,咱们营散了个干净,部堂也不好向上面交差不是?面子上须不好看不说,只怕朝廷也会对将军大失所望的。”

  “啊!”卢象升目瞪口呆。想了再想,不由得气愤的一跺脚,然后愤然离去,回了朝堂,立刻上书崇祯皇帝,将现在京营状况详细的向崇祯说明,弹劾京营统帅李文钊慢军之罪。

  可奏折上去了,却如泥牛入海就那样没了信息,卢象升不肯就此罢休,连续尚书皇帝。最后崇祯不得不在平台召对卢象升,耐心的向他解释自己的难处,最终的说的内容就是,这个情况朕在潜邸的时候就知道了,但不能因为这样便彻底的翻盘京营而得罪几乎所有朝堂文武,毕竟这朝廷还要文武支撑,做事不能太过操切啦。

  崇祯皇帝是一个出了名的操切性格,这时候一个操切的人劝另一个人不要操切,这的确有点怪怪的,但也说明这事情的确不能办。

  同时现在的卢象升也不像当年那般毛躁血勇,也知道,如果没有皇上的支持自己是什么也办不成也不能办的,尤其毛文龙袁崇焕原山西巡抚总兵什么的在前,万一自己真的要动京营,得罪了全部勋贵朝臣,崇祯为平息众怒拿自己顶缸绝对是不带半点犹豫的。

  卢象升耿直果敢,但不傻。

  既然京营不行,面对如潮的流寇,面对即将再次被围的北京,崇祯朝上下一片恐慌,周廷儒这个只会夸夸其谈的辅,更是茫然失措,现在他们实在不知道如何应付这样的危局。

  既然京营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