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督师-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座的诸位成员仔细商讨研究之后,却是一个可行之策,于是大家也就不再提吕汉强回援的事情,最终形成了决议,然后卢象升就拿着这个方略,急匆匆先赶奔孙承忠的内阁驻地,与他沟通去了。
清兵再次入寇京畿的消息,内阁早就知道了,几个内阁大学士都是文臣,平时处理政务那绝对是驾轻就熟,但是一旦涉及到军事上,平时可以互相指责,夸夸其谈,但真的兵临城下,他们就变得手足无措,当然也有些人在内心里暗暗窃喜,这时候就在孙承宗的面前吵翻了天,但实际建设性的意见根本就没有,不过又拿出了文人那种本色,互相倾轧指责,这个说要弹劾这个,那个说要弹劾那个,然后从眼前的军事危机,迅速的蔓延到要弹劾那些人的个人作风问题,最后大家一起痛心疾手的大骂罪魁祸首吕汉强,并且几乎是一致的,想要将吕汉强挫骨扬灰。
孙成忠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突然暴怒的一敲桌子,大吼一声:“都给我闭嘴。大家听我说。”
孙承忠的这一句怒吼,立刻起到了底定天下的作用,其他的内阁大学士们纷纷闭嘴,所有的人在内心都不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其实我们这样胡搅蛮缠,说东说西,不说正题,还不就是等着你这句话,我们大家就等着听你说呢,到时候你说什么是什么,胜利了,我们大家都有功劳,失败了,这黑锅就你一个人顶,这才是我们现在的心态。”
孙承宗气呼呼地喘了一阵气之后,沉稳的说道:“按照朝廷分工,我们那个只管政务,军事上的问题由军机处全权处理,但是大家要记住,国朝一体,虽然分工不同,但必须全力以赴的配合,现在我们就等着军机处拿出来条陈,有需要我们那个做的,在座的诸位必须全力以赴,如果哪位在这国难之时,敢于扯后腿,使闷棍,本官就算是豁出这条命来,也要和你斗一斗。”
此言一出,其他内阁成员立刻一个个都唯唯诺诺,转而一个个就都拍着胸脯表示出大义凛然。
卢象升刚进入内阁的衙门,孙承宗就起身迎了出来,直截了当地问道:“对于这次清军入寇,军机处有了什么决断?可需要我内阁进行什么配合?”
于是卢象升就简单地将军机处的合议,向孙承宗通报了一下,孙承宗当场拍着胸脯表示,自己的内阁将全力支持军机处的决断,让各级地方官员积极配合各地军队的调动,谁要是敢拖拉推脱,就会让吏部立刻拿下他。
当然,孙承宗也自觉自动的,没有提吕汉强带着复辽军回援勤王的意思。
那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现在皇帝和吕汉强之间的微妙关系,天下人都有目共睹,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作为这些负责任的大臣,在他们的心中,还是让这两个人能不见面就不见面的好,而一旦见面,后果将相当可怕。
卢象升感激地看了一眼孙承宗,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然后和孙承宗一起联袂进宫面见崇祯汇报。
最终请皇帝裁决实行。毕竟调兵遣将这样的大事情,还是需要皇帝圣旨。这是规矩。
第953章 颓废的崇祯
满清入寇的消息,其实崇祯比军机处知道的还早一点,因为王方领导的商行情报司,第一时间就将这个天大的消息传了过来,王方也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通报给了皇帝崇祯。
当崇祯接到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时候,却没有往常那样的暴跳如雷,或者是惊慌失措,只是一脸麻木的双眼望向门外的天空,默默不语。
王方就笼着手,静静的站在那里等着崇祯发话。
很久很久,崇祯那灰败的脸上没有任何波动的淡然问到:“这个消息你交给了军机处了吗?”似乎只是随口问问,似乎这天大的危机与自己无关,不过是做为一个名义上的皇帝,需要问问罢了。
王方也一脸面无表情的回答:“我们皇家驿递商行的情报司,只对万岁您负责,不对军机处负责,这是原则问题,而军队自然有军队的传递情报系统,想来这事情他们也已经知道了。”
皇家驿递商行,打成立那天,其本质就是皇家的买卖,就是皇家的家丁家将和伙计,而依托商行成立的情报司,按照吕汉强的规划,也是取代原先锦衣卫和东西厂内厂的职责,收集天下情报为皇帝治国提供佐证,情报司与锦衣卫,东西内厂的区别,就是这个机构本质上,就上一个民间团体,摒弃了原先机构那些可以任意捉拿提审人犯的权利,情报司搜集到了情报,却只能做为佐证,而定人罪名,依旧交给国家司法机关。
这情报司的王方,就严守着自己是皇家奴仆的身份,所以,他的情报只交给现在的崇祯,以后也只交给在任的皇帝,当然,现在吕汉强除外。
听到这句话,崇祯的脸就抽猝了一下,然后不由感慨地长叹一声:“还是自己家的人使唤着得手啊。”然后淡淡地翻了翻手中的这一情报,似乎也没有认真去看,就然后随手就丢在了一边,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吕伴读那里知道了吗?”
王方就坚定地摇摇头。
崇祯就定定的看了王方一阵,从他的眼睛里没有看出来欺骗的意思,于是就再次点点头:“今天有吕伴读的消息吗?”
王方就躬身施礼:“暂时没有,臣,这就回去看看。”
崇祯就点点头,没有说什么。然后看着王方急匆匆走去的背影,原本冷漠的眼神突然眯了起来,饶有兴趣的看着王方的背影,就坐着这黑暗的大殿里一动不动。
王方作为自己情报司的头子,这些年来自己千般提携万般施恩,对自己的忠诚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真的没有问题吗?若上他不将这次的消息第一时间传给吕汉强,连鬼都不信,人心隔肚皮,还是小心些为好。
现在,在倒吕风潮还有文武之争,再加上史可法辽东大败的多次打击下,崇祯的心越来越多疑起来,在他看来,这天下所有的文武官员都靠不住,或者是软弱无能,或者是阳奉阴违,更有甚者,绝对是站在吕汉强的队伍里,跟自己做对。
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自己可以信任的人了,包括这一项对自己忠心耿耿的王方,对了,还有自己一直沾沾自喜,自己掌握的皇家驿递商行的那些自己的家丁。现在,不就有两个自己当初看好的人,赵四海还有金恒光,不就坚定的站在了吕汉强的阵营里了吗?
现在,自己被吕汉强不知不觉间已经彻底的架空,现在,吕汉强的势力已经完全可以在一夜间坐上自己的那个位置。
阻止他,一定要阻止他,大明接近三百年的江山,绝对不能在自己的手中更换了门庭。
但阻止他的想法是好的,但怎么阻止他?最关键的是拿什么阻止他?连一项自己认为最忠诚的二十几万商行伙计都已经背叛了自己,那还拿什么来阻止他呢?
崇祯就陷入了冥思苦想。
有时候,崇祯真的很羡慕自己的木匠哥哥,一个真正没心没肺的人,朝政什么都不管,也就没有了这样许多的烦恼。
现在崇祯已经显得很颓废了,自从上次倒吕行动侧底失败之后,崇祯突然生出一种心灰意冷的感觉,尹永峰,也总算明白,吕汉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让整个朝廷上下彻底的抛弃了他,架空了他,他这个皇帝已经是名存实亡,除了每天得到众位大臣问安时候的尊重之外,几乎就什么也没有了。
不过崇祯皇帝是一个要强的皇帝,他怎么可能就这样心甘情愿地放手呢?他哥哥他的爷爷几十年和几年不上朝,不理朝政,彻底放权,那是因为他们不想理也懒得理,同时在内心也不由腹诽两句,他们也理不好。
而自己却不然,自己不但有颗好强的心,而支撑这好强的心脏的,是自己的能力。
从十七岁自己登基以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借着吕汉强为了他家的一条狗的怨气,大刀阔斧的清除了阉党,彻底整顿了朝纲,让大明已经失去很久的皇权再次回到自己的手中。
皇权在手,自己初尝了至高无上的皇权滋味,于是再次将自己胸中中兴大明的抱负舒展,割弊立新,整顿已经即将坍塌的大明大厦。
接受吕汉强的意见,整顿驿站,派出吕汉强赈济山陕,为了对付杨鹤那无能的剿匪,命令吕汉强试点,整顿山西南四府已经腐朽透顶的卫所,最终吕汉强带着他整顿出来的四万大军,一举荡平山西流寇,然后命令吕汉强整顿边军,结果那小子就直接冲进了草原给边军找食去了,结果大明的版图就直接达到了漠北,完成了从洪武到天启一直想完成却没有完成的宏愿,然后命令吕汉强带兵追歼建奴,直到——
等等,吕汉强,为什么什么事情都有吕汉强的身影?似乎每一件事情若是没有吕汉强,就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想到这里,崇祯突然烦躁的将手中捂着的茶碗猛的摔落到地上,吕汉强,什么都是吕汉强,难道我就不能独掌大明江山吗?难道我就不能中兴大明吗?难道没了你吕汉强我就一事无成吗?
第954章 崇祯的倔脾气
崇祯对吕汉强的欺负人越想越恨,豁然起身,背着手焦急的踱步,而这时候他猛的感觉到,这个背着手踱步的动作,其实也是吕汉强的习惯,这怎么什么也躲不开吕汉强的影子?于是就坚定的抛弃了这个动作,甩开双臂在大殿中间疾走,结果刚刚走了两步才发现,甩手大步走,这样的走法的确很难受,很费力,很不雅观,还是吕汉强的办法最好。
真******该死,连个走路的姿势都是他吕汉强的最好,这是什么世道?对着悄悄猫一样捡着地上茶杯碎片的小宫女怒吼:“滚出去,滚出去。”然后就依旧坚持着,甩着双臂在地上大步疾走。虽然这很难看,很累人,但这是自己的姿态,不是他吕汉强的姿态。
现在的大明一改当初的颓废,真的做到了蒸蒸日上,如果满清再被灭,辽东再恢复,那大明的版图将比历来的祖辈扩大了不止一倍,从而大明真走上了,走上了不输于唐宗宋祖的海晏河清,国泰民安的盛世。
但这一切都不是自己的功劳,都是那该死的吕汉强的功劳。
而如果这时候,他吕汉强识趣的被自己拿下,成就自己继覆灭阉党之后,再次的政治胜利,那自己会给他一个下场的,毕竟看在他平时对待自己的好上,自己会顶住群臣的压力,最起码给他一个赦免,给他个全尸,让他一家老小安稳的过完后半生。
但吕汉强就不懂得自己的良苦用心,就在这个时候,吕汉强露出了他的博博野心,坚决跟自己对着干,就根本抛弃了为臣子的节操,根本就不执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圣人教诲,他就不能像他的老丈人那样,君要将亡,就立刻痛快的战死在战场吗,难道他将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一个对皇权无限蔑视的家伙,是非常危险的,想想当初他提出来一把火烧了荒原从新来过的话,想想他真的就一把火烧了整个蒙古,就让人打心里不寒而栗。现在崇祯对于火,已经有了神经质般的恐惧,就连蜡烛的火苗,都能让他胆战心惊,因此,一项节俭的崇祯,破天荒的让全皇城的灯火都罩上了灯罩。
但灯火罩上了灯罩,但遮挡不住自己内心的恐惧与煎熬。
想想自己的煎熬,想想自己的苦累,崇祯真的就想像当初自己的哥哥那样,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那帮死太监,交给那帮混蛋朝臣去管,然后自己落得个眼不见心不烦。
但自己却是一个一心图志的君王,一个想要振兴皇家的君王,这煌煌大明,那君临天下的皇权,这怎么能割舍的下?这就是一个强人的痛苦。
等等,太监?于是,崇祯的脑海里划出一道闪光,然后他就走回到自己的椅子上,就那么木木的坐着,但脑海里已经是翻江倒海。
王方办事的地方,离这里并不远,不长时间,王方就回来了,施礼之后,递给崇祯两张小小的纸片,那是信鸽特意传过来的。“刚刚接到辽西情报司的密报,是关于吕汉强的。”
崇祯没有接,就意兴阑珊的淡淡问道:“上面怎么说?”
王方道:“据我们的内探传来的消息,吕汉强似乎已经接到了满清入寇的消息,他将自己关在帐篷里待了一天一夜。”
崇祯的瞳孔就不为人察觉的一缩,但语气没有一点波动“没有什么举措?”
“召回王大壮陈亮等计议,然后几个人又回到各自前线,继续对满清展开决死进攻,而召集英国公的两万骑兵亲卫,整装待发,似乎是在等万岁您的勤王诏书。”
王方的汇报,是似是而非的,该说的说了,不该说的没说,就比如,现在吕汉强已经占领了山海关,就比如吕汉强已经带着小胖子进了关。但语气是肯定的,这让崇祯多少放了一些心。
这时候王方轻声的道:“万岁放心,我已经命人无论黑与白夜,12个时辰时刻不停地盯着吕汉强的一举一动。”
崇祯就不置可否的一动不动,两个人就这样沉默了一阵,最后崇祯将手中的情报递给了王方:“满清入寇刻不容缓,你还是将这消息传递给军机处,让他们立刻拿出个章程出来,然后,你还是把这个消息告诉吕汉强吧,虽然他已经知道,但也无所谓。”
王方就答应一声,然后转身出去,其实他没必要这么做,因为——他第一时间就将这个消息传给了吕汉强,这个要比传给崇祯皇帝要早。
正在这时候,一个小太监跪在门外小声的禀报:“军机处卢象升大人求见。”
卢象升,就是那个吕汉强的大哥,他来干什么?噢,对了,满清入寇,想必是来自己这里汇报应对办法的。
一想到这里,火气更旺,你都已经有结果了,还来我这里问什么问?还不是拿我当个人形图章,签字盖章就完事啦?我说了,你们就同意了吗?你们不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
“不见,什么事情让他们去办”崇祯赌气的吼着。但这个小太监却没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