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石传-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安趁势进兵,连战连胜之下,沿路戍守望风而逃,很快推进到了梁州州治汉中。杨安兵围汉中,杨亮只得退守磬险。苻坚闻讯大喜,急调前禁将军毛当、扬武将军姚苌、射声校尉徐成、秘书监朱肜、益州刺史王统等率军来援。

  杨安由是兵力大增,当下兵分两路,一路以朱肜、王统为首,两万人马出汉川,继续追击杨亮;另一路则由毛当、姚苌、徐成率领,三万大军南下直取剑阁,不但要全取梁州,更欲图谋益州。

  杨亮连战皆败,兵员所剩无几,仓促间纠集了一万多巴獠人(巴蜀之地的土著)迎战,结果在青谷被朱肜、王统打得全军覆没,本人也遁去无踪。汉中遂成孤城,很快为杨安所破,由此,晋国的梁州为秦国所得。

  再说毛当、姚苌、徐成那一路。从梁州入益州本有剑阁天险相阻,可惜晋国的梓幢太守周虓就是个蒙祖荫上位的世家子,有文才却完全不知兵,居然把主力放在涪城(梓潼郡治)而不是剑阁,结果剑阁天险为徐成轻取。秦军随即兵进涪城,这下子周虓慌了手脚。

  大敌当前,周虓却昏招迭出。这厮想的不是集中兵力迎敌,却是自己家人的安危,竟然又分出几千步骑护送自己的母亲与妻子,想循西汉水撤往江陵。结果被姚苌侦知,一阵猛冲之后,尽数被俘。周虓得到母妻被俘的消息,长叹一声,打开涪城的城门投降。

  (周虓此人相当有意思,笔者在这里费点笔墨,带读者看看魏晋人物的风采。周虓丢剑阁、献梓潼固然该杀,但他却又是个有骨气的大孝子。到了秦国之后,苻坚想用其为尚书郎,周虓说道:“我世受晋朝厚恩,若非老母被俘,绝不会降秦。如今母子平安,我已心满意足。休说区区一个秦国郎官,王侯我也不做。”由此可见,此人其实是相当有气节的,只是因为至孝才献城投秦)

  (这还不算,周虓每次见到苻坚,竟敢直呼其为“氐贼”!一次参加元日大典,秦军仪卫盛大,苻坚便问:“晋国的元日大典能比得上大秦的吗?”结果周虓厉声回答:“我只看到犬羊相聚,何敢比拟天朝?”秦国群臣大怒,屡次请苻坚杀他,苻坚却笑而不依。再后来周虓变本加厉,不但试图逃亡,还曾联络他人刺杀苻坚;苻坚却依然绕过了他,只是将他流放,直到后来病死。从这些史料来看,魏晋人物真是太有个性,满纸都能读出浓浓的人性。这些轶事能够发生,固然是因为周虓至情至性,又何尝不是因为苻坚宽厚大度呢?)

  晋国宁康元年(秦国建元九年)十一月,梓潼失守,通往益州腹地的大门被敲开了,晋国益州刺史周仲孙慌忙组织军马,前往绵竹阻击秦军。

  与此同时,姗姗来迟的晋国援军也终于进入了蜀地。桓冲所部远在姑孰,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只得派出段随的五千骁骑军,凭借骑兵无与伦比的机动性千里驰援。骁骑军到达江陵后,与桓豁的部将江夏相竺瑶合兵一处,总计两万步骑,浩浩荡荡向西开去,行军日久,此时已近绵竹。

  。。。。。。

  广阔的蜀中平原上,晋国援军惶惶而行,士气说不出的低落。时值秋冬,冷风呼号,凄雨弥漫,天地间一片萧瑟;一路而来,但见人烟寥寥,鸡犬不闻,千里沃野尽作了鼠蛇相争之地,哪里还有一丝天府之国的气象?

  “照理说周仲孙的军马正在绵竹与秦军对峙,这大后方不应当是如此凄败的模样啊?”江夏相竺瑶神情凝重,喃喃自语:“莫不是前线已然兵败?”

  身边的段随微微一笑,说道:“并无战报送来,想必周刺史还在绵竹。我等还是速速赶到绵竹为好!”

  竺瑶不敢苟同:“还是小心些为好!倘若真个绵竹已失,秦军怕是都已打去成都了。嘿嘿!若真是那样,我等再行鲁莽急进,休说救援无功,怕是自身都要难保!”

  竺瑶所言不无道理,毕竟眼前的景象太是不正常。段随想了一想,正色道:“前番周刺史的军报里,言秦军攻势甚笃,急盼我等支援。军情紧急,真要是耽误了绵竹周刺史那里,朝廷定然怪罪下来。这样罢,我骁骑军马快,先往绵竹赶去。就请竺将军率部缓步跟来,以为后援,如何?”

  竺瑶还待相劝,却见段随面色坚毅,应是心意已决,便点了点头,说道:“也只好如此了。从石此去,还望处处小心!”段随拱手致谢。

  于是在段随的大喝声中,五千骁骑军滚滚而去。竺瑶则率领一万五千步军慢慢跟进,另外派出大量斥候,四处查探消息。

  


第一百零五章 向导


  仅仅一日之后,晋军阵中,主将竺瑶已是面沉如水。

  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传来,却一个比一个更糟糕。斥候们四面出击,几乎处处都发现了秦军的踪迹,或小股,或大队,无一不是士气高昂——姑且不论绵竹是否失守,最少秦军已然入蜀这点,那是毋庸置疑了!就是不知道人数几何?倘若人数不多,自可沿路剿杀,再往绵竹会和;倘若入蜀的秦军已成规模,后路被断之下,那么即便绵竹还在,那也是大势已去,回天乏力了!

  答案很快揭晓,斥候送来了一道晴天霹雳——广汉郡治雒县(今四川广汉北)失守,太守赵长战死!

  “什么?雒县失守?赵长战死?”竺瑶面色一片煞白:“太守都战死了,想必广汉一郡之兵皆已败了。。。这么说来,入蜀秦军不在少数,多半是主力啊!大势已去,大势已去矣!”突然间他想起了什么,大声叫道:“传令!三军立即停止行军,原地待命!”

  雒县处于绵竹的正后方,乃是成都前面的最后一道屏障。身处后方的重镇雒县失守,意味着前方的绵竹要么已经失守,要么就是被围困成了一座孤城。而秦军主力既然攻破了雒县,想必百里之外的成都也已危矣!

  很快竺瑶的猜想便被证实,又有消息送来:大队秦军出现在成都城下,为首者,秦将毛当是也!

  竺瑶冷汗涔涔:“惨了惨了!毛当乃是秦军主将,他都到了成都,想必周仲孙早就丢掉了绵竹。。。这益州,完了!再不快快退走,怕是我这一军也要折在蜀中!”一咬牙,大声喝道:“传令!前军变后军,后军变前军,全速往东,回巴东!”

  有部将好心提醒:“将军,段将军的骁骑军往绵竹去了。。。要不要在此处稍驻一两日,接应友军?”

  竺瑶劈手一个巴掌过去,怒斥道:“胡说八道!我早已提醒过段随,如今他骁骑军自投死路,怪得谁来?再迟疑下去,若是把我军也折在此处,休说梁益,就是荆襄都要不稳了!”

  竺瑶说的也是正理,眼见得梁益已是回天乏力,若是再把这一万五千荆州精锐葬送在此,那晋国真是要欲哭无泪了。于是烟尘滚滚之中,荆州军仓惶退去。。。

  。。。。。。

  竺瑶的判断对了一半,错了一半。毛当确实带领一部秦军攻破雒县,打到了成都城下,但是绵竹并未失守,周仲孙也还好好的,此时正轻轻扯着自己的山羊胡子,与前来支援的段随说话。原来秦军拿下梓潼后,兵分两路,由姚苌、徐成统一军,在绵竹与周仲孙对峙;毛当却领了一只偏师抄小道绕过绵竹,突袭雒县得手,直扑到成都城下。

  然而竺瑶这一退,却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绵竹城里的周仲孙骤然听说雒县失守,成都被围,已是十魂吓去了七魄,呐呐不能言语;不久又有消息传来:竺瑶领军东还了!这一下周仲孙更是六神无主,嘴里头不住喃喃:“秦军已至成都,援军也没了。。。这仗,没法打了,没法打了。。。”

  段随还待相劝,却见周仲孙呼地站起,大叫道:“快走快走!再不走,死无葬身之地也!”头也不回冲了出去,留下段随愕然当场。

  主将如此,下面更是军无战心。整个绵竹城很快乱作了一团,无论兵将,一个个都像没头的苍蝇,在城里四处乱窜,自寻出路。可笑几十里外的秦军犹自严密防备,全不知晋军乱象。

  段随眉头紧皱,却也寻思不出什么好主意来。费连阿浑上前道:“头儿,非是我骁骑军没尽力,周仲孙无能至此,竺瑶又贪生怕死,这次怕是回天乏力了。我等还是早做准备为好!”

  段随点点头,说道:“如今的形势,绵竹已成孤城,周仲孙所部又已崩溃,看来也只得逃命自保了。”

  刘裕插口道:“我等马快,若只是逃离绵竹,问题倒是不大。只是我等远来,又不知本地山川地理,却不知往何处去啊!倘若秦军早有算计,沿路设伏,那就大事不妙了了!”众人一起色变。

  段随闻言,脸色也是一沉。忽然看到外面周仲孙正在大声叫喊,招呼自己的亲兵牵马备鞍,顿时嘴角扬了起来,说道:“慌什么?你们瞧,大好的向导就在外边!”

  大伙儿一看,纷纷笑了起来:“不错不错,周仲孙领蜀中久矣,必然熟知此地山川地理,我等个个有马,还怕跟丢了他不成?”

  不得不说,周仲孙跑起路来效率颇高,说到做到,当天夜里便弃城而去,由于他军中马匹不多,便只带了百十个心腹,匆匆闪入夜色。动作之快,莫说秦军那边的姚苌、徐成不曾预料到,便是绵竹城里也没几个人发觉。

  一路疾驰,不知为何,总是听到后面马蹄隆隆,似有千军万马追杀而来,却又若即若离。周仲孙吓得魂飞魄散,玩了命地狂奔。好不容易捱到早上,满头大汗的周仲孙回头一看,顿时哭笑不得——身后确实有几千大军紧追不舍,不过并非秦军,而是段随的五千骁骑军。

  段随笑着上前见礼,说道:“周刺史,不知此去何往?”

  周仲孙又羞又气,却也不敢得罪段随,讪讪道:“益州已无我等立足之地,东去江陵必为秦军所伏。为今之计,唯有遁去南中(彼时南中诸郡:牂柯、越嶲、朱提、建宁、永昌、云南、兴古、平蛮、夜郎等,盖今之云南、贵州及四川西南部也)。不瞒从石说,我在南中颇有故旧,从石随我此去,大可宽心!”

  这老小子!思路清楚,熟知地理,还来了招狡兔三窟,在南中居然有窝点,端的是一等一的好向导!

  。。。。。。

  当段随跟着周仲孙这位好向导,钻穷山穿密林,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进入南中的时候,竺瑶已经领军退到了巴东。朝廷倒是没有怪罪于他,反而下旨罢免周仲孙的官职,改封竺瑶为益州刺史,又迁竟陵太守、奋威将军桓石虔为梓潼太守,带领一万五千大军到巴东助阵。这几个任命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他两个再行进兵,收复梁益。

  于是竺瑶与桓石虔两个合兵一处,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出巴东,再次西进。可惜隆冬腊月,路途艰险,大军进至巴西已是精疲力尽,兵粮也难以为继。无奈之下,竺桓二人放弃了继续进兵的打算,退回巴东,只待来年开春再寻机入蜀。

  至此,短短数月之间,秦国尽取晋国的梁益两州,声威大振直达南中,西南各族如邛、莋、夜郎等,纷纷遣使来附。大秦天王开怀不已,下令:升杨安为右大将军、益州牧,镇守成都;升毛当为镇西将军,梁州刺史,镇汉中;任姚苌为宁州刺史,镇垫江;迁王统为益州刺史,镇仇池;朱肜封左将军,兼秘书监;徐成升折冲将军。。。

  


第一百一十七章 恩怨


  话说那一日骁骑军将士杀到天险剑阁关下,只看了一眼,无不倒吸了一口凉气——其“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语出李白《蜀道难》),比之大娄山里的高岩子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段随当时就放弃了强攻的念头——这要是不惜性命的冲上去磕关,五千人怕是不够填上一两天的。

  攻也不是,走也不是,骁骑军上下算是陷入了两难之境。好在离开成都时候从杨光手中刮来的粮草辎重甚重,倒是不虞久峙。于是段随退兵三十里扎下营寨,一面操练兵马打发时日,一面遍访当地土著、或是近前观察,以期寻得破关之计。

  再看看秦人这边。

  自从秦国尽夺益州之地,梁州已然成了内镇,故而刺史毛当麾下并无重兵。毛当看到益州的前车之鉴,只怕梁州也起了叛乱,于是赶忙将手中有限的兵力调拨了一番:一是用于镇守州内各要隘、州城用以维稳,二是进驻剑阁,防备益州之敌;至于出兵援救成都,却是力有不逮了。

  当然,有关益州之事毛当也不敢怠慢,当下修书一封,加上杨安的告急文书,一并送去了长安。苻坚看完急报,震惊不已,当即下令由“万人敌”、征虏将军邓羌挂帅,率领五万精锐步骑自长安赶赴益州平乱。

  邓羌老当益壮,带着五万大军日夜兼程,于七月初的样子急急赶到了剑阁。大军赶了这么久的路途,本来说好要在此稍事休整一番,待三军气力恢复再行出发,先击垮驻扎在关外的一支晋军,然后往成都方向进发。不料当邓羌听说关外的这支晋军叫作骁骑军、为首者名叫段随的那一刻,老邓陡然间满脸涨得通红,捶胸顿足大叫不止:“天意!天意啊!天意如此,要我今日就报得血海深仇,我邓羌焉能置之不理?”

  邓羌当即下令,骑军两万立刻披甲上马,步兵三万则留在关内休整。有部将上前劝说,说是人、马气力皆不足,不当仓促进兵。邓羌霍然怒发冲冠,差点没把那部将掐死当场,于是无人再敢劝解。不一刻,许久不曾打开的剑阁关门轰然大开,两万骑兵流水般冲杀而出!

  剑阁封关之后,梁益交通已被阻塞,段随对邓羌大军的到来那是一无所知。好在大伙儿早有商议,觉着蜀中乱成这模样,长安那里苻坚不可能没有动作,因此哨骑布置得极广、极远,亦有不少长驻剑阁关下,当时便看到了秦军的铁骑洪流汹涌而出。

  骁骑军中的哨骑皆是军中骑术上佳者,一边跑马逃窜、躲避秦骑的羽箭,一边掏出一面红色的三角旗帜来,迎风乱舞。。。老远的地方,另一个哨骑看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