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庄子的故事-第4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就成熟了,只是一次生命的终结而已,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功劳,这就是万物的生命过程和生命的意义。

  所以!我们人类也要效仿万物,过那样地人生。如果人类那样了,人世间、人与人之间还会有纷争吗?

  解读到这里,有人一定要问了:我们是人!我们为什么要效仿万物呢?要是这样地话?老子的思想不仅仅是消极无为了,而是!要人类倒退,返回到畜生时代、植物时代。

  如果我们要是这样来理解的话?那么?老子就要问我们了?我们需要怎样地人生呢?

  我们还要不要解决眼前面临的问题,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解决人生的问题?

  我们人为什么而活着呢?

  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呢?

  我们要想解决眼前面临的问题,就必须先解决我们人为什么而活着的问题,以及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的问题。

  普通世人和历代庸俗的学者、哲学家,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无法正确解读老子哲学。

  老子并没有要求我们返回到无知无欲的地步,返回到畜生时代、植物时代。而是!告诉我们要效仿万物、效仿道,来进行我们的人生。

  老子和庄子都一致认为:天地万物包括宇宙星空都是进化、变化而来的,都来源于道。人和万物一样,都只是天地间的一个物种而已,一种适时而生的物种。适时而生,不适时而亡。

  人生!只是完成一次生命的过程而已!

  所以!我们何必去争呢?不都是为了生存吗?

  “尚贤”与“不尚贤”都不过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所以!“尚贤”与“不尚贤”的争论是没有必要的。你认为“尚贤”好你就坚持“尚贤”,我认为“不尚贤”好我有我的理由。

  既然是为了生存,怎么有利于生存,那就怎么生存吧!

  老子提出“不尚贤”的主张,也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的,并不仅仅是根据道家的理论。

  按照道家的理论:人与万物一样,都只是天地间的一个物种,一个适时而生、不适时而亡的物种。所以!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

  既然人生只是一个过程,我们就没有必要去折腾,好好活着,怎么有利于我们生活我们就怎么生活。

  不尚贤,使民不争。

  意思是说:不要去推荐、推举贤能,这招不灵了。有许多人是冒牌货,没有真才实学,更多地人都是为名为利为谋求自己的生存而炒作出来的。与其推荐、推举别人,还不如自己想办法让自己活下去,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意思是说:你没有贵重的东东、稀奇的东东,别人就不会偷你的。不是让我们一无所有,而是要我们不要多余的东东,不要屯积太多地钱财或者粮食什么地。适可而止,不要过分。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太多的欲望,人心就不会迷乱。并不是说要我们杜绝一切欲望,让人彻底地无知无欲。作为人,不可能没有欲望。特别是现阶段已经脑发育成熟了的人,更是不可能没有欲望。而是要我们不要被欲望迷惑,更不要沉溺于欲望之中。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意思是说:圣人治理社会,让世人虚其心,不争强好胜;实其腹,让世人能吃饱饭;弱其志,让世人不要太多志向、理想、梦想,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强其骨,让世人身体健康,少生病。

  “常使民无知无欲”这句话是承接前面说的而来的,是让世人感觉到自己不需要太多地知识就可以生活,没有太多地欲望困扰。

  不是没有欲望,更不是杜绝一切欲望。

  世人和学术奸细,以及庸俗学者和所谓的哲学家,都断章取义,抓住老子的“常使民无知无欲”不放,说老子思想消极、返古什么地。其实!老子的意思是:是让世人感觉到自己不需要太多地知识就可以生活,没有太多地欲望困扰。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意思是:让那些自以为自己是智者、聪明的人不敢作为,没有作为。因为!圣人采用了以上方法,不需要这些智者和聪明人出来管理社会了。这些所谓的智者和聪明人,他们失去了市场。

  为无为,则无不治。

  意思是:其实!圣人作为了,可给世人的感觉圣人并没有作为。所以说!只有像圣人这样地“为”或者说是“无为”,天下才能得到治理。

  这一篇中后面的两处,也是能使人误解的地方。一处是:“常使民无知无欲”。另一处就是“为无为,则无不治”。

  前面已经说了,理解这两处一定要结合前面、结合上下文,不能断章取义。要是断章取义,你随便怎么解释都行。或者!故意曲解,不把话说清楚,直接按照字面上的意思翻译。这样!也一样造成曲解,也是故意。

  再重复一遍!“常使民无知无欲”这句话是承接前面说的而来的,是让世人感觉到自己不需要太多地知识就可以生活,没有太多地欲望困扰。

  不是没有欲望,更不是杜绝一切欲望。

  老子的意思是:让世人感觉到自己不需要太多地知识就可以生活,没有太多地欲望困扰。

  再重复一遍:为无为,则无不治。

  意思是:其实!圣人作为了,可给世人的感觉圣人并没有作为。所以说!只有像圣人这样地“为”或者说是“无为”,天下才能得到治理。

  要是一定要断章取义,故意曲解的话,就是有意,就是学术奸细,就是“文化枪手”。故意说别的学说的坏话,来抬高自己的学术份量。或者!来换取生存的资本。得到稿费、得到别人给予的好处,这就是生存的资本。

  其实!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生存方式。也是一种影响他人、人类生存的生存方式,这种“文化枪手”当诛。

第1034章 对道德经第十九篇的误解

  老子道德经文的第十九篇,也被世人误解了,被学术奸细以及庸俗学者和所谓的哲学家断章取义了。

  第十九篇原文如下: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从原文可以看出,又能被世人和学术奸细,以及庸俗学者和所谓的哲学家,断章取义了。这些人抓住文中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以及“绝学无忧”不放。

  以上词语都是违背当时以及后世的主旋律,违背现实生活的违禁词,都是违背主流思想的。

  其实!有时主流思想并不是正确的。

  如果主流思想都是正确的话,历史就不用改朝换代了。是不是?

  在老子时期、在老子之前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是很乱的。不仅仅是很乱,是很混乱,那个时期被后人取名为“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不仅混乱,而且!时间很长。

  其原因是什么呢?

  是因为几百的大周统治、教化,已经把大多数人的思想教化成为固定模式了。也就是说!脑筋急转弯转不过来了。结果!让一些人钻了空子,成就了他们的风云人生。

  世人都是“傻子”,还不由他们这些人叱咤风云?

  历史也证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主流思想都是不正确的。要不!就没有那么混乱了。

  正确的思想被庸俗的智者给扼杀了,被君王的皇权给扼杀了。正确思想只是在小范围内传播,只是受益于某些智者。广大地人民群众因为无缘接触到正确地思想,加上思想僵化始终对大周抱着幻想遵守周礼。结果!无法摆脱面临的生活、摆脱困苦。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其实!这一篇是从上一篇延续下来的。单独地解读这一篇,不容易让人理解。要是结合上一篇来理解,就好懂了。

  上一篇,也就是老子第十八篇,原文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所以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句话是承袭“国家昏乱,有忠臣”而来的。

  所以!我们就可以这样来理解了:绝圣弃智这里的“圣”和“智”是两个所指。圣!可以解读成为君王、最高权威。智!可以解读为“忠臣”、为君王出谋划策的智者、大臣。

  绝圣弃智的正确解读,是要我们放弃对君王的幻想,放弃对那些愚忠大臣的幻想。

  为什么要这样呢?

  老子说这句是不是要负法律责任?是不是他在反社会、反国家?反君王权威?是不是这个意思?

  实事求是的来讲,老子说这话的意思确实是这个意思。

  但是!老子并不是针对谁谁谁来说的,并不是针对某个君王,某个朝代的君王、某个朝代的国家来说的。而是!老子是以一个哲学家的身份来说的,他老人家并没有针对谁。

  所以!不要给哲学家扣帽子,制造什么文字狱。

  哲学家是针对人类,是为了解决人类的问题,而实事求是的说了真话。

  老子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

  老子是根据道家道理、现实生活情况而说的。

  因为!这个国家不能保障子民的生存权利了,国家机器成为了束缚人民的枷锁。所以!必须放弃。

  老子说这句话是有根据的,是根据前面一篇写的问题,而提出来的。

  前面一篇,也就是老子第十八篇,原文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正是因为这样,才要“绝圣弃智”。只有绝圣弃智,才能民利百倍,才能有利于人民。

  解读了“绝圣弃智”,后面的“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就好解读了。“仁”和“义”都是束缚人性的东西,自然是要放弃的。“巧”和“利”都是对自己有好处,但有可能影响了别人的生活。所以!也是要放弃的。

  因为!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没有必然搞得那么复杂。

  活着才是硬道理!

  自然、平安、平淡、平静地生活,才是真。

  而事实上!有了君王和智者的管理,社会并没有太平,反正!越来越乱。既然这样!我们还不如放弃,重新制定新的生存游戏规则,重新给人生定义。

  还是那句话:人为什么而活着?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作为人,如果没有明白人生,活着都是白活。

  再重复到原初!老子与庄子都一致认为:人与万物一样,都只是天地间的一个物种而已。人类只是一种适时而生的物种,适时而生,不适时而亡。人的一生,只是来完成一次生命的过程的。

  所以!人生没有必要那么折腾。不就是为了活着嘛?有必要那么折腾?我们还不如不折腾,用折腾的时间去享受生活,是不是?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仁弃义了,为什么还会民复孝慈呢?

  仁和义都是周礼推崇的,用来规范社会道德和约束人民行为规范的。在历史的过程中,仁和义取过一定地作用。可走到老子时期,老子时期之前,就已经失去了作用,不能规范社会道德和人民的行为了,已经流于形式了。

  所以!老子说要绝仁弃义。

  那么?绝仁弃义了,怎么可能还会民复孝慈呢?

  老子认为:孝慈是不需要社会规范的,而是人们自觉的一种行为。这是人的天性!天下没有母亲不疼爱儿女的,天下没有父亲不喜欢自己的儿女的。

  因为!这是天性!

  就连畜生,特别是雌性畜生,在生产之后都是护子的。只有到了认为幼崽可以独立生活了,雌性畜生才“六亲不认”。就连畜生都知道护犊子,难道?有了智商的人类,还不知道保护自己的儿女后代吗?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这句话老子是针对社会现实提出来的,是有针对性的,也是一个很明显的社会问题。问题的根源是:巧和利的结果,造成了贫富差别。一个社会贫富差别大了,必然会产生出盗贼。因为!贫困中的人要生存。还有!有了巧和利后,大家都想着如何投机取巧了。

  盗贼并不一定是因为贫困,而有很多人是为了投机取巧地生存,想不劳而获而已。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这句话的意思是:以上列举的圣智、仁义、巧利这三条,并不能概括整个社会的病态。这样还不够,还没有治理好这个病态的社会。

  所以!我们要效仿自然、效仿万物、效仿道,不要想得太多,不要学习多余的知识。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只是为了活着而已。如果我们这样想了,我们的人生,还会有什么忧患呢?

第1035章 对道德经第六十五篇的误解

  老子道德经文的第六十五篇,也被世人误解了,被学术奸细以及庸俗学者和所谓的哲学家断章取义了。

  老子第六十五篇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就前面的“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两句,就够学术奸细以及庸俗学者和所谓的哲学家批判了。再加上后面的“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就直接给老子哲学思想扣上“愚民政策”的帽子了。

  其实!不仅仅这一篇,在前面的不少篇章里,又有“无为”、“不不尚贤”、“绝圣弃智”、“绝学无忧”等等违背词语。因此!给老子扣上“愚民政策”的帽子,就非常地有理有据了。

  其实!“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两句跟前面讲的完全不同,并没有“愚民”的意思。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