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皇后全传-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已经取得了皇上的信任,使皇后和淑妃一起失宠,下一步的目标就应当取代皇后的位置。武昭仪下定了决心。
但是,自己现在只是个昭仪而已,中间还隔着四夫人,一跃登上后座太困难。如果先提高一下地位,再去争皇后的位置,或许这样会更好些。于是武昭仪温柔地对高宗说:“现在我是否可以升一级呢?”
高宗早就想把心爱的武昭仪升一级,但四夫人没有空缺。高宗露出困惑的神色。武昭仪嫣然一笑,说:“陛下能否在四妃之上,新设一个宸妃,赐给臣妾呢?”
高宗听了武昭仪的提议,十分赞同。便说:“等朕和宰相们商量后就封你为宸妃。”
出乎意料,宰相韩瑗、来济等断然反对。由于宰相们的反对,高宗只好把宸妃问题暂时搁置了。武昭仪闻听此情,咬牙切齿地说:“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整治这帮老混蛋!”
公元654年初,武昭仪生下第二个孩子,是个可爱的小公主,很讨人喜欢。满月之后,王皇后也忍不住悄悄来到武昭仪宫里,逗弄一番公主。当她知道皇上马上就要来时,因不愿看到皇上的冷眼,便匆匆回宫去了……一会儿,皇帝来了,武昭仪拉着皇帝来到床前看女儿。可是掀开被子一看,小公主早已没有了气息。
武昭仪失声痛哭,皇帝震惊,急忙讯问情况。宫女告诉他:王皇后刚才来过。
高宗听说王皇后刚才只身来过,马上意识到,皇后没安好心,“她为什么突然来这里呢?是不是因她自己不能生育,近年来又受到冷淡而嫉妒、迫害武昭仪呢?”想到这里,高宗愤怒地大叫:“后杀吾女!”对皇后的妒妇心肠痛恨不已。
武昭仪凄惨地嚎啕痛哭,声音远远传出了宫殿。
高宗愤恨难平,心想,这样狠毒的女人怎么能够让她继续安坐于皇后的宝座呢?
王皇后因此事而更加失宠。身为皇后舅父,趾高气扬的柳爽看到此种情形,深感不安,他觉得皇帝对他们家族投来的眼光充满了冷漠和憎恨。看来宰相位上待不住了,还是极早退下来更安全。这年六月,柳爽便上书辞去中书令的职位。皇帝立即敕准,降他为吏部尚书,暂时留在朝中。但柳爽哪里知道,这竟是他跨进地狱的第一步。
柳爽的罢相,使王皇后的保护墙彻底崩溃了。
但废后事关国体,必须取得重臣们的同意才行。当时的重臣、国舅、太尉长孙无忌就是最大的难关。
七月,高宗和武昭仪从岐州凤泉池休养回京后不久,武昭仪便要皇帝带她一起屈尊登门拜访无忌,并带了金银财宝、绫罗绸缎等十大车的赏赐。
无忌家马上设宴欢迎。武昭仪邀请无忌的宠姬及所生的三个儿子一同参加。
酒过数巡,高宗赐给无忌的三个儿子朝散大夫从五品的官位。无忌马上意识到,高宗和武昭仪私下造访,背后一定有什么问题。便装出毫不在意的样子,静静旁观。
酒酣耳热之时,高宗果然说出了来意:“近来皇后屡出麻烦,况且不孝有三,无后为过。皇后无子,武昭仪有子,朕想要……”
高宗话没说完,无忌却很巧妙地把话题避开,不让高宗继续说下去。高宗和昭仪越坐越觉得没趣,只得怏怏而回。
但武昭仪还不死心,不久之后,又让母亲应国夫人出面,到无忌府上,想讨好无忌,要他不要干涉立武昭仪为后。然而无忌不为所动,始终不答应。
这时,卫尉卿(从三品)许敬宗因长期受到长孙无忌、褚遂良等的压制而强烈不满,便站出来拥护武昭仪。为了表示对昭仪的诚意,径直来到长孙无忌家,提出皇上既然要立武昭仪为皇后,希望太尉不要阻拦。没想到许敬宗却遭到无忌的厉色斥责。他恼羞成怒,内心已彻底投向了武昭仪。
这件事很快传到武昭仪的耳里,没想到朝廷中已经有人在支持自己了。她心里非常高兴,立刻派人送给许敬宗大笔赏赐。他们不约而同结成了联盟。
一想到长孙无忌的态度,武昭仪就感到恼恨。她现在才完全明白,自己的门第经历,根本得不到这些望族遗老的支持。既然对无忌的怀柔政策失败,下一步必须重新拟定新的战略,她非常聪明、冷静,不会只顾突破障碍,弄得头破血流,她不是那么愚蠢的人。
于是,她终于丢掉幻想,把和长孙无忌集团的决斗提到日程上来了。
王皇后家族率先遭到一连串打击。王皇后在个性强烈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唆使下,近来经常秘密召来巫女,沉迷于巫术之中。这是后宫绝对不允许的。永徽六年六月,武昭仪得知这一消息,告诉了高宗。高宗立即命令宦官搜查皇后宫,结果从床底下搜出了一个桐木人,木人身上写着“武媚娘”三个大字,胸部和腹部还钉着大钉子。
见此情景,皇后和柳氏嚎啕大哭。柳氏还不停地叫喊:“这肯定又是武昭仪栽赃陷害!”
不管桐木人事件是不是真的,但皇后和柳氏企图利用巫术咒死武昭仪的心思是有的。
武昭仪听说在皇后床下搜出写着自己名字的桐木人,马上哭倒在高宗怀里。高宗想起过去皇后和萧淑妃联合辱骂武昭仪,皇后还杀害了可爱的小公主,这次又从皇后房里发现了诅咒昭仪的桐木人,愤怒之余,他想立刻废掉违犯国法的王皇后。但一想到废后必须和长孙无忌商量,高宗就又犹豫了。
桐木人事件后,高宗立即下令禁止柳氏入宫,以切断王皇后交通内外的联系。七月,皇后母舅、吏部尚书柳爽被贬为遂州(今河北徐水)刺史。途中又以漏泄禁中语的罪名,远贬荣州(今四川荣县)刺史。这样使王皇后陷于孤立无援的困境。
这时,外廷的一伙政治失意分子逐渐站到了武昭仪一边,组成了反长孙无忌势力集团。中心人物是中书舍人李义府。
李义府正面临一场劫难,因得罪了长孙无忌,他将被贬为壁州(今四川通江)司马。七月公文就要下达前,李义府知道了这一可怕的消息。他急忙求救于同僚王德俭,请他帮着出个主意。
王德俭是许敬宗的外甥,都非贵族出身,对长孙无忌等也极为不满。他便给李义府出了个主意,郑重地说:“现在武昭仪深得皇上宠爱,很早以前皇上就打算立武昭仪为后。但因长孙无忌元老大臣们的极力反对,所以至今未决。如果您能想办法使昭仪立为皇后,那么就能转祸为福,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李义府感到这一计策妙极了,当天晚上,李义府代替王德俭在中书省值夜班,上奏表称:“皇后王氏行为有碍妇德,恳请尽快废王氏,立堪为后宫典范的武昭仪为皇后。愿圣上不要让天下人失望。”
高宗非常惊喜,居然有朝臣明确表示赞同立武昭仪为皇后了。在遭到长孙无忌等元老大臣的强烈反对后,高宗正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仿佛得到了百万大军。高宗立刻召李义府入宫密谈。当即赐珠玉一斗,并恩准李义府留居原职。李义府惊喜之下,立即跪地叩谢。
次日一早,李义府刚刚起床,武则天的密使来访,转达武昭仪对他的慰问和鼓励。不久,李义府荣升为中书侍郎,正四品下。
李义府的经历,极大鼓舞了平时受无忌等贵族派压制的官员,暗中纷纷结合成反对无忌的一大势力集团。其中前不久被无忌辱骂,愤怒之情无法排遣的卫尉卿许敬宗及御史大夫崔义玄、御史中丞袁公瑜等争先恐后潜献忠心于武昭仪。
武昭仪这时也顾不上考察这些人的才能德行,只要朝廷里有人替她说话办事,她一概接纳。他们的能量也确实不小,在武则天夺取皇后位置的这一场争斗中出了大力。
最先开火的是御史中丞袁公瑜,一到八月,马上逮捕了无忌派的一员大将——长安令裴行俭。
裴行俭感觉到要立武昭仪的风声越来越紧,认为这将是国家祸乱的根源,便私下与长孙无忌、褚遂良商量对策。结果,这一密谈被御史中丞袁公瑜知道,于是他夜访应国夫人杨氏,报告给她无忌等人密谈的情况。杨氏认为事态严重,不顾天色已晚,立刻进宫。
第二天一早,诏令贬裴行俭为西州都督府长史。
从离间皇帝和皇后的感情关系做起,经过内外廷的一番部署,在短短的时间里,无忌派中已有柳爽和裴行俭二人被贬到偏远地区,而拥护武昭仪的阵容逐渐壮大。武则天自信摊牌的时机到了。
九月里的一天,退朝后,高宗召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褚遂良等4名重臣入内殿议事。入殿前,褚遂良猜到是要决定废立皇后的事了,便慷慨激昂地说:“皇上已决意要立武昭仪为后,违之必死。遂良既受太宗顾托,辅佐国事,如今不以死谏争,无颜见九泉之下的先帝。请太尉元舅等不要说话,以免遭杀身之祸。”自己摆出一副准备赴汤蹈火、杀身成仁的架势。
进入内殿之后,他们看到武则天坐在帘后监视,气氛紧张。高宗果然提出:“皇后无子,武昭仪有子,朕要废王氏,立武昭仪为皇后,卿等意下如何?”
褚遂良立刻上前跪下,以嘶哑的声音说道:“皇后出身名门世家,又是先帝太宗特别挑选的。况且皇后没有多大过错,怎么可以轻易废黜呢?臣以为这不是皇上的本意,陛下生性笃孝,应不会做这种违背先帝的事。”
高宗满脸不高兴,一句话没说,转身走进后宫。
第二天早朝后,他们又被召到内殿再议。这次,他们更撕破面皮,言辞极为激烈,成为对武则天毫不掩饰的人身攻击。
褚遂良又首先谏诤说:“陛下如果一定要改立皇后,可以从天下名门闺秀中挑选,何必非立武昭仪不可呢。武昭仪曾经侍候过先帝,众所周知,怎么能掩盖这一事实呢?让后代人怎么议论陛下呢!愿陛下三思而行。臣违逆圣意,罪该万死!”
褚遂良一口气说完,把手中的笏板扔在殿阶上,解去幞头,叩头流血,恨恨地说:“还陛下笏,乞放归田里!”
高宗大怒,命令侍卫:“把他拖出去!”
这时,从帘后传来武昭仪愤怒阴冷的声音:“何不扑杀此獠!”
长孙无忌赶忙扶起褚遂良,说道:“遂良身受先朝遗命,就算有罪,也不可轻易加刑啊!”
于志宁在一旁看到这一阵势,低着头,像一尊石像似的,没敢吭气。李勣更乖巧,本来就与无忌有隙,更不愿同他们一起卷入这事,前一天就不肯入内殿,称病径自走了。
侍中韩瑗听到这件事后,立即要求觐见高宗,涕泣极谏。想到高宗竟昏庸至此,迷恋一名贱妾而甘心受其操纵,悲哀之余,泪流满面。便又上书列举“妲己倾殷王”、“赫赫宗周,褒姒灭之”,预言皇上若一意孤行,必定要重演历史悲剧。
以前和韩瑗共同反对立“宸妃”的中书令来济也上表力谏:“王者之后,必慎选名门淑女,以贱婢为后,将灭绝皇统,倾覆社稷。”
可是高宗决意要立武昭仪为后,无论他们怎样拼死谏诤,也改变不了皇帝的决心了。
几天后,高宗单独召李勣入内殿,说:“朕想立武昭仪为后,可褚遂良等人极力反对,你的意见如何!”
李勣回答说:“这是陛下家庭私事,何必去征求外人的意见呢?”
李勣的回答出乎高宗的意料之外,他没想到元老重臣中还有同情支持自己的人,于是在皇后废立的问题上,高宗下了最后的决心。
许敬宗得知李勣的话后,立即在朝中宣扬,并粗俗地说:“种田的农夫多收了几十石麦子,还想换个老婆,何况贵为天子呢?天子想立后,与他人何干,不是多管闲事吗!”
武昭仪听说后,非常满意,马上让身边的人把这话转达给高宗。
接着,褚遂良被贬为潭州(湖南长沙)都督,长孙无忌集团的失败成为定局。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十月十三日,颁布诏令:“王皇后和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其母及兄弟除名,流放岭南。”
十九日,颁布立后诏书,称:“武氏门著勋庸,地华缨黻……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
诏书明白地指出武昭仪出身名门,尽管她是先帝的才人,但先帝把她赐给了朕。真是篇苦心经撰的诏书,大概是许敬宗的杰作。这样一来,立武昭仪为皇后,就是明正言顺的事了。
十一月初一,举行隆重的册后大典,司空李勣亲自主持,左仆射于志宁担任副使,仪式颇为体面、壮观。大典完成后,又突然宣布,皇后将在肃仪门的城楼上接受文武百官及外国使节的朝贺。
皇后受朝这一史无前例的诏令,一时间把文武百官们搞懵了。不久,武后穿着大礼服出现在肃仪门城楼上,文武百官早已列队集合在肃仪门前,见武后登上城楼,一齐跪拜,山呼“皇后万寿无疆”。
武后接受百官的欢呼,脸上露出了轻松的微笑。
武则天终于坎坎坷坷地夺取了大唐皇后的桂冠,成为后宫的真正主人。是年32岁。
皇后的位置,对封建社会的一般女性来说,应是追求的最高目标了,武则天这时也该为自己的成功庆幸了。但她并不满足,也不能满足,她深知,仇视她的政敌以长孙无忌为首仍控制着朝廷,随时随地都会颠覆她,对这伙实力派确不可掉以轻心,有丝毫的懈怠。因此,武则天一当上皇后,就头脑清醒地盯着自己的对手,决不放过任何一个阻碍她入主后宫的政敌。
软硬兼施、又打又拉的策略是武则天惯用的手腕。就在颁布立后诏书后的第三天,她上了第一道奏表,要求褒赏去年极力反对晋封她为宸妃的韩瑗、来济。此刻武则天重提这桩旧事,对韩瑷、来济无疑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威慑。事到如今,只有辞职归隐了。二人便屡次上书辞职。但高宗一直没有批准。二人深感武后的阴险,想到暗淡凄惨的将来,如坐针毡。
高宗的性格素来懦弱、多愁善感,武媚娘立后的大典之后,他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带着一名侍从,偷偷来到别院,看望囚禁中的王皇后、萧淑妃。看到囚禁二人的牢狱四周封闭,只有一个小小的送饭孔,脏兮兮的盘子上还留着些残羹剩饭,高宗心里一阵难过,不由得痛心叫道:“皇后、淑妃,你们在哪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