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随章侃-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追求招安这并非作者的虚构,而是正式的存在,大多数的绿林中人甚或被官府逼上梁山的也遵循着正常的社会法则,想着招安,走向正规的仕途。比如绿林军,他们在推翻王莽政权后却还要立个姓刘的做皇帝,其思想比一般的士大夫还要来得正规,祖师爷如此,下面的徒孙们更是了,隋末李密窦建德如此的造反声势,还是对隋朝政权保持着尊敬,李密在隋炀帝死后还向隋朝政权称臣,窦建德还为隋炀帝哭丧,虽然有政治需要的关系,但是他们的骨子里确实想脱上贼皮换上官衣。最好自然是可以改朝换代做开国功臣了,可是那毕竟难,退而求其次做招安也是一个好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最佳选择了。
  可并不是所有的朝廷都想招安解决问题的,招安来的土匪们,他们融入不了官场,而官场看着他们也别扭,生怕他们一转脸又造反,这世界上招了又反,反了又招,越来越强大的例子屡见不鲜,即便不反复,象朱温那样招安来的篡位也不是好事,所以官场对于招安而来的这些绿林中人防而又防,水浒中那些带兵出征的可以说算是好下场了,一般大都是被剥夺兵权养起来的份。
  对于朝廷来说,绿林是越少越好,不单是因为绿林抢劫财物,而是在天下大乱时,绿林往往是反抗势力的助力。我们在第一章说宗教势力时说到,要造成天下大乱改朝换代,除了天灾,宗教势力因为其组织性也是很强大的存在,而绿林虽然组织性不强,但是作为依附势力,却是一种极佳的选择。一般来说,众多的流民聚集是天下大乱最威胁的存在,而假如有一股势力造成很大的声势,吸引大量的绿林加入,也是拥有相当的威胁,因为相比流民,绿林的组织性因派系众多或许整合有困难,但是在战斗经验上却是颇为丰富。清末太平天国,明末的李自成起义,都有大量绿林人物的参与。所以对于朝廷来说,一定要把绿林势力扼杀在摇篮里,一旦绿林众多,那王朝覆灭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当然,对于想夺得政权的其他势力来说,或者说任何一个想夺取天下的势力来说,任何一个武装力量都要是拉拢的,之前的身份已经不是大问题了,管他是绿林还是官兵,所以袁绍拉拢刘辟这位黄巾余党也不是什么稀罕事,这曹操起家还收编了几十万黄巾军呢。伟人孙中山也没少拉拢绿林会党黑社会给自己的革命卖命,这辛亥革命的成功绿林人士没少参合。这绿林人士在乱世时也是如鱼得水,哪边都想要,自立为王也行,这招安也成,左右逢源啊,一不小心说不定就成了割据一方的大军阀了,如张作霖,在东北显赫一时,可比在山寨做山大王风光得多了。
  不过,不管是土匪也好,流寇也好,义贼也好,绿林也好,我们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本书由。cc提供下载
 
 

正文 第二十七章 古代的缉捕
(更新时间:2007…3…27 20:24:00  本章字数:3816)


  三国随章侃第二十七章古代的缉捕
  (演义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本回演义说到关羽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真是威风八面,不过呢,历史上关羽并没有这么风光,他离开曹操虽然曹操并未捉拿他,但是他的出逃想必也不安稳,当然,绝对没那个时间走那些歪路去过五关斩六将,怎么说关羽老大也是一个老流窜犯,怎么跑路这点技巧还是懂的,本章我们就说说古代是怎么缉捕如关羽这些流窜犯的。
  其实从演义第一回,我们就被灌输了一点,东汉末年的治安很不好,就不说黄巾起义吧,就说关羽这个杀人犯,当然现在没有完全证据说他杀了谁或者干了什么,但是就凭他犯了事跑到刘备老家涿郡就没事了,还大摇大摆和刘备一起参军,就可见东汉末年这个追捕犯人的技巧不是那么好。
  再譬如文中所提到的鞭打督邮一事,演义中虽然为了塑造人物性格,将历史中鞭打督邮的刘备改成了张飞,但是对于其他的内容,却和历史并无大的区别。想刘备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尉,居然敢公然鞭打监察官员,而且还在缉捕之下逃至代州刘恢处,而刘恢却真敢将他们窝藏起来。假如是在中央政权强有力的情况下,比如汉武帝时代,此类事件根本不可能发生。(当然,东汉末年此事也不稀奇,之前党锢事件时就有颇多人窝藏党人)
  这话说回来,古代缉捕犯人的技术就那么差吗?
  关于这点,我只能说,和现代比起来,肯定是有差距的,但是有一些问题,就算现代也没办法解决。
  现代有科技上的进步,照片技术和通讯手段使警察能更准确的找到犯人,交通手段的进步也使得追踪方便了许多。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科技的进步也使得犯人拥有了更多的藏匿手段。而且假若犯人远离人踪,找个没人的地方过着野人的生活,那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此都毫无办法。
  不过毕竟愿意做孤身野人的人太少了,大多数人生存下去必须依赖社会的支持,而在人群内不管如何藏匿,终究会露出蛛丝马迹被人知晓,我们就说说古代对于这些流窜犯的处置。
  任何的犯罪都首先要设法防止,在这点上,古代有其自己独特的办法,便是“连坐”,“族诛”,“保甲”。
  连坐制度是中国古代很久之前便有的,以商鞅变法时的连坐最为著名,其内容便是以十家为伍,互相监督,一有问题便要告发,否则以同罪处理。之后渐渐演变为保甲制度,“保甲”之名以王安石变法时的保甲法得名,主要是以户为单位,几户一甲,设一甲长,几甲一保,设一保长。保甲内实行连坐。其实连坐保甲起源都是军事防卫制度,但是在日后的和平时期成为了一种户口管理和治安管理制度。
  保甲连坐是一种包含惩罚的管理制度,而族诛则纯粹就是惩罚,我们常听到株连九族这一说法,便是指这一制度,一般是说因一人获罪而使得全家全族诛灭的惩罚,这种惩罚极其残酷,一般用在谋反等大罪上,是很严重的大罪,后期渐渐少见,但是因一人获罪,全家流放充军的例子到是屡见不鲜,这样的情况主要出现在士人官宦这样有地位有名望的家族中。
  连坐保甲家族内部的株连形成了管理网,这张管理网以刑罚的威慑力为本,构成了缉捕犯人的第一道防线。(这个制度极其残酷,在现代当然是废除的好,但是我们本章只说他对古代治安缉捕上还是很有功效的。)官宦人家获罪,我们在人质一文便说到,家人就是人质人质,你获罪若是受罚那家人可无碍,或者轻判,假如你流亡于外,则作为人质的家人便要受到牵连,所以为了家族着想,大多数的有权有地位的人大都束手就擒,你看那皇帝抓平民可能比较难,但是抓官大都是手到擒来,便是畏惧株连九族。
  官宦人家如此,一般的平民也是一样,谁没有自己的社会关系,没有亲戚也有朋友邻里,若是你犯了事当街杀了人,那捕快也不用亲自来寻你,直接找族长或者保长即可,若是不把你交出,他们便要获罪,所以你要逃亡,只怕先要过你这家人邻里朋友这一关,纵使他们肯冒风险留你,可你看他们受罪自己好端端的没事吗?(当然,也有一些情况是为了保护族中一人而寻另一人抵罪的。)所以这大多数的古代流窜犯都是赤条条一个人,没有牵挂。就拿我们的关老爷来说吧,他说是在老家杀了恶霸后逃出来了,可你看他在和刘备在一起后从来就没提过自己以前的亲戚,可见八成是老家没人了,这可是流窜犯的一大条件啊,否则他在杀那恶霸时就要想想自己这以后浪迹天涯,家中老母要代自己受过,那只怕那刀就砍不下去了。
  不管怎么样的制度再严格,刑罚再恨,总是有人喜欢过流亡天涯的生活,比如我们的关老爷,这时缉捕方就要行动了,既然已经逃出,那就要缉捕啊,而缉捕先要做什么呢,现代是发通缉令,这古代呢,也一样,发缉捕文书,而且往往附了犯人的头像在上头,形式和现代通缉令一模一样,但是效果上就大大不如了,一是这画像毕竟没照片逼真,假若是那些名人官宦那只怕还罢了,人见得多了,画师综合起来画出来总有几分真的,象伍子胥逃亡时就为了他的缉捕令过不了关苦恼了好一阵,要不是愁白了头外加有相象的人帮忙,那只怕是逃不掉的。但是假若那些不知名的呢,本就没几个人见过,即便见过的人胡诌一通,那画像又能当真才怪;第二便就是这通缉文书的速度,这流窜犯逃的比兔子还快,朝廷的文书有专门的驿站传送,那是挺快的,但终究比不上现在的网络速度,再加上写文书画象那点时间,只怕文书到了人也跑了。说是这般说,但是细细追寻起来,古代的缉捕却是颇有成效,毕竟画像虽不如照片但是终究有几分象的,而论交道能力,那些犯人怎么比得上能动用官方驿站的捕快们。
  古代若要缉捕犯人,往往会在各个交通要道和主要人口聚集地发出告示文书,犯人若要是买食物必然要去有人处,而古代人口有限,连坐保甲制度更是使得任何一个新出现的人备加注意,藏匿起来颇为不易,不小心就会暴露行踪。
  古代对于缉捕有详细的规定,捕快的一大主要责任便是将逃犯追捕归案,甚至可以长期追踪流窜犯的,假若追捕不利,还要受到一定的责罚。甚至假如在追捕过程中无法逮捕犯人而遇到有携带武器的路人,可以要求路人协同追捕犯人,假如路人有能力帮忙还没有帮忙,可以予以刑罚。此外,便是我们常在小说中见到的悬赏追捕犯人,有以追捕犯人追赃的部分作为赏金的,也有直接朝廷予以赏金的,这类悬赏花红在近现代也依然存在。
  古代甚至对于捉拿犯人时还有详细的规定,如宋代规定犯人空手拒捕不得加害,但是执杖拒捕时就可以杀死,可见当时的缉捕手段和办法已经颇为老道,法例也颇为详尽。
  对于缉捕最大的威胁是两种,第一种是上一章说的绿林,贼寇,他们组成集团的力量便不是捕快力所能及的了,只是对于这些也不能算是缉捕而更多要用剿这样的词了。另一种便是颇有势力的土豪士族大官僚,这些人大都拥有自己的庄园,脱离于保甲制度之外,而与朝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一般情况下不会收留那些逃犯,但是一旦真的藏匿起来,要寻找出来也是千难万难,即便在刑罚远比之后严酷的汉代,也颇有这些喜欢窝藏逃犯的人。
  其实假若在古代所称的“治世”等和平时期,这些时期朝廷威信犹在,执行力量能涉及大多数地区,保甲连坐制度完善的情况下,古代缉捕还是很有成效的。但是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比如朝廷威信大减,部分地区失去执行力量,甚或保甲连坐制度名存实亡,缉捕能力就要大打折扣。以朝廷威信来说,东汉党锢时期,朝廷对党人的打击不得人心,就有人冒着被牵连获罪的危险收留党人。到了乱世末世,那些流窜犯就算到处跑也没人管了。
  我们还是拿关老爷在东汉末年做例子(谁叫他在演义里出风头呢)他少时在老家杀人,应该是家中无牵挂,不怕株连家人,而当地保甲制度尚未瘫痪,所以干脆流窜到涿郡,跟随了刘备,史实上此时的刘备应该聚集了如张飞等人,在涿郡也是一霸了,另外东汉此时对地方的管理已经混乱,涿郡也比较远,保甲连坐制度已经失效,使得刘备即便收留关羽这个流窜犯也没人管,或者是管不了,这一次逃亡是典型的杀人潜逃,比较丢脸,所以史略不详。而之后刘备鞭打督邮,和关张一起弃官来了一个众人大逃亡,这次逃亡关羽不是主角,史实是刘备,演义是张飞,关羽只是陪逃的份,我们不多说了,唯一值得一说的那时应该是聚集了一批人跑路的,已经升级到流窜集团了。还是因为乱世,这些本在平时是被缉捕的人可以从军立功。(当然,古代军人本就是颇多因罪从军的,从军也算一种刑罚。)这是第二次了,第三次也就是本章了,关羽弃官潜逃回刘备处,虽然关羽这份忠义是令人敬佩,挂印封金等做法也颇有气节,但是在法理上他还是一个逃犯,不过这次逃亡可不同以往,是以汉寿亭侯的身份逃亡的,虽然还是逃犯,档次就不同了,经过罗贯中先生的笔,而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演义中写的很微妙,在史实中关羽逃亡后一度有人要追,但是被曹操制止。而演义中,曹操虽然送行,先没有给关羽通行公文,须知官员若不得公文擅自弃官潜逃也是重罪,各路关卡即便不缉捕关羽,但是阻拦是完全合理的,这样一来关羽就成了武装拒捕了,而之后在过了五关后曹操给关羽的通行公文到了,(只是这驿站的快马要这么久快出曹操地界才追上带着二夫人坐马车还要沿途拒捕的关羽,这效率未免也太低了些。)却为关羽的上述行为做了解释。)更是可以和伍子胥的逃亡相媲美了,可见就算要流窜,也有档次之分啊。
  自然,最后郑重声明,绝非鼓励大家做有档次的流窜犯,现代社会了,家里呆烦了就去旅游啊,别以为被人在后面追来追去很刺激啊。
  本书由。cc提供下载
 
 

正文 第二十八章 刘备集团中各人的地位
(更新时间:2007…3…28 14:11:00  本章字数:3155)


  三国随章侃第二十八章刘备集团中各人的地位
  (演义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
  本章说的是古城刘关张相会,演义以开场一段张飞对关羽的误解,关羽对此的忍让,并一通鼓斩蔡阳来表现张飞的卤莽,关羽的神勇和对兄弟的爱护之情,最终为关羽这四章的重头戏划上完满的句号,中国京剧中便有古城会这一出,而且是三国戏中相当精彩的一幕。演义中的结局是刘关张三人最终古城相聚,这也是刘关张三人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各处一方,而最终相聚。可说演义将这次分离后那种患难见真情的感觉都表现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