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闲王-第5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完王朝的推断,赵颜也露出沉思的表情,整个事情虽然有许多的巧合,但也完全解释了李谅祚的死因,而且他也相信王朝的能力,所以李谅祚的死因很可能像他推断的那样,完全只是一个意外,怪只怪看管李谅祚的人只给他安排了一个老仆人,而且平时也不经常进来看一看李谅祚的死活,若是多几个仆人,或是中间有人进来看一下的话,也许就不会发生这种惨剧了。
不过想想也不能怪看管李谅祚的人太大意,毕竟他都被软禁十几年了,能派一个人照顾他的生活就不错了,而且十几年都没有出过事,看管李谅祚的人也不可能十几年如一日的保持当初的警觉,更何况李谅祚本来就是个囚犯,他死了倒也干净,免得那些残存的西夏作孽心中有什么想法。
当下赵颜让王朝去找负责看守的军队和皇城司的人商量,把这件事给报上去,然后他带着赵煦离开了西戎公府,不过李谅祚一死,估计这座西戎公府也将要成为历史了。
第二一早,赵颜把赵煦送走,看着赵煦的马车慢慢的消失在街角,赵颜的脸色却慢慢的阴沉下来,昨天赵煦问他当初变法时为何离开京城的那些话,让赵颜忽然警觉有人在背后搞鬼,对于这样的人,赵颜必须要把他尽快的查出来,否则他睡觉都觉得不安稳。
第八百三十一章 魏王赵颢
李谅祚的死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高太后得到下面的禀报后,甚至都没有与几位相公商议,直接就指派礼部的官员给李谅祚办了一个草草的葬礼,至于安葬李谅祚的地方却十分有趣,高太后亲自指定的地,竟然就在赵曙的永厚陵中。
对于大宋的臣子而言,能够与皇帝陪葬在一起是一种无上的荣耀,每位帝王的丘陵里都有大片的陪葬区,只不过对于李谅祚这位西夏原来的帝王来,陪葬在赵曙的陵墓旁却是一种无比的屈辱,因为他就你是赵曙的陪葬品一样,后世人见到他的陵墓时,第一个就会想到赵曙灭掉西夏的功绩。
来也是巧了,就在李谅祚刚刚安葬,一直寄住在赵颜那里的黄五德也终于不行了,毕竟他年纪本来就不小了,再加上太监因为身体的缺陷,一般的寿命都不长,所以黄五德能够熬到今年的冬天已经十分不错了,而且他走的时候十分安详,头天晚上还让人给他准备了热水,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的,等到第二天照顾他的人叫他起床时,却发现黄五德已经安安静静的离世了。
当下人跑来向赵颜禀报黄五德的消息时,他听后把自己关到书房里,等到再出来时,两只眼睛却已经变得红肿,也许在别人看来,黄五德的身份并不怎么光彩,但是在赵颜看来,黄五德却是一个难得的老朋友,现在连他也走了,他身边的老朋友又少了一个。
对于黄五德的葬礼,赵颜是亲自出面操办的,前来参加葬礼的人大都是皇城司的一些老人,另外赵颜还亲自进宫求见高太后,经过她的同意。终于为黄五德争取一个在赵曙的永厚陵中陪葬的名额,起来黄五德的功劳并不比任何一个大臣小,但是他是个太监,本来是没有资格进陪葬区的,但奈何赵颜的面子大,就连高太后也不得不给他几分面子。
黄五德下葬那天。赵颜带着家人都去了,虽然妻子儿女们都在旁边,但是当看到黄五德的棺椁被抬进墓室里时,他也禁不住再次泪流满面,赵颜与薛宁儿的儿子赵信与黄五德的关系最好,平时经常跑去黄五德那里听他讲故事,现在看到黄五德去世,也是哭得喘不过气,谁劝都没用。而且葬礼结束了还不肯走,最后还是赵颜劝了几句,这才把赵信劝回去。
就在黄五德葬礼结束的第二天,赵颜在书房中接见了一个皇城司的人,只见这人身材干瘦,长相也十分普通,扔到人堆里属于根本找不到的那种,不过他唯独与常人不一样的则是这个人少了一条手臂。其实这个人也是赵颜的老熟人,那就是当年随同他一起流落到女真人那里的许山。他的手臂也是在女真人那里丢的。
本来许山就是皇城司的人,后来随同赵颜从女真人那里回来后,赵颜担心他少了条手臂不方便呆在皇城司,于是就给他在军校中安排了一个教官的职位,专门教授学员们一些与情报有关的课程,不过后来许山觉得自己还是更适合在皇城司。于是就再次回到皇城司,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以及赵颜的扶持,许山现在也是皇城司的大头目之一,而且他与薛狼不同。这些年他一直呆在京城,对于京城的事务最为熟悉。
“殿下,已经查清楚是谁在背后搞鬼了!”只见许山向赵颜躬身行了一礼道,一张精瘦的脸上也满是严肃之色,前段时间赵颜发现有人在背后挑拨自己与赵煦之间的关系,所以才让人知会一下许山,让他暗中的查探一下,现在总算有了结果。
“是谁?”赵颜这时也是沉声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若是有人敢主动招惹他,那可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是……”许山这时迟疑了一下,接着这才开口道,“是魏王!自从先皇去世后,魏王就经常找理由入宫,以前只是去太后那里请安,但是前段时间忽然开始接近陛下,据陛下身边的人,魏王曾经在陛下面前讨论过殿下!”
“二哥?原来是他!”赵颜听到许山的话也有些意外,魏王是他二哥赵颢的封号,起以前赵顼在世时,赵颢表现的倒是十分老实,每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写字,似乎对外界的事一也不关心,但是等到赵顼去世后,赵颢就表现的有些异常了,不但频繁进出皇宫,而且还主动结交一些大臣,只不过赵颜万万没想到他竟然敢挑拨自己与赵煦之间的关系。
“殿下,魏王这段时间十分活跃,不但经常出入宫中,而且还结交大臣培植势力,恐怕是有什么想法啊!”这时许山再次开口道,他与赵颜出生入死过,这几年又极受赵颜的重视,所以有些话他起来也没什么顾忌。
赵颜听到这里也露出沉思的表情,过来片刻这才开口道:“许山,你能不能监视我二哥平时的动向?”
听到赵颜的这个问题,许山却是露出一脸难色,过了片刻之后这才开口道:“殿下您也知道,皇城司完全听命于皇家,一般没有特别的命令,皇城司是绝对不能监视皇族中人的,之前我帮殿下调查一下魏王的行踪也只动用一些自己信得过的人手,若是让人监视魏王的话,恐怕会被别人察觉,万一把这件事捅到上头,我倒是不怕,就怕连累到殿下身上。”
许山倒不是有意推脱,而是事实就是如此,皇城司现在的大头领是高太后的人,内部也被高太后安插了不少人手,许山虽然是几个大头目之一,但他们这些大头目之间也是明争暗斗,一不小心就会被人给搞下去。
赵颜也知道许山的难处,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同时这也让他又想到黄五德,当初黄五德主管皇城司时,只要他开口,什么样的情报都可以拿到手,要办的事情也只需要吩咐一声就会办得妥妥贴贴,哪里会像现在这么束手束脚。
想到上面这些,赵颜也不禁叹了口气,当然又询问了一下许山一些关于赵颢这些天的动向,然后这才让他回去,至于赵颜自己则独自一人在书房里坐了许久,一直在考虑着赵颢这样做的目的。
对于赵颢这位二哥,赵颜平时虽然与他交往不多,但也知道他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而且赵颜还知道,当初赵顼还在世时,也同样不怎么喜欢赵颢,别看他们两人都是高太后的儿子,但是赵顼反倒是与赵颜的关系最好。
赵顼之所以不喜欢赵颢,主要还是赵颢此人的性格有些阴沉,表面上赵颢一心只喜欢读书,每天呆在家里闭门不出,但实际上在赵颜他们四兄弟中,就数他对皇位的事最为上心,当初赵顼还是皇子时,赵颢就在赵曙面前表现的十分活跃,只是赵曙一心培养赵顼做接班人,这才让赵颢慢慢的死了心。
当然若仅仅是因为赵颢对皇位有兴趣的原因,以赵顼的脾气还不会那么不喜欢自己这个弟弟,主要还是因为赵颢这个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面上好像表现的超然物外,但其实暗中经常做一些小动作,这让赵顼大为不喜。
另外赵颜还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在赵顼最后病重之时,忽然有一天让人给赵颢送去不少书,并且叮嘱他好好的在家读书。这件事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赵顼对赵颢这个弟弟的关心,但其实背地里的意思是警告他好好的呆在家里,不要暗中捣乱,后来赵顼把赵颜诏回,还特意叮嘱过他要小心赵颢,万不可让皇位落到赵颢手中,因为赵顼知道自己那二弟根本不是做皇帝的料,一来他没有帝王的气度,二来也没有帝王的才能。
“看来二哥他还是不死心啊!”赵颜这时自言自语道,赵颢现在这么活跃,无非就是看到自己的亲娘高太后掌权,而赵煦的年纪又小,最关键的是赵颜退下来不管事,这对他来自然是个绝佳的机会。
不过从赵颢挑拨赵煦与自己之间关系的这件事上,赵颢也许并非是冲着皇位来的,毕竟赵煦已经做了三年皇帝了,他未免有胆子敢对赵煦做什么,所以对于他来,很可能是想提前与赵煦打好关系,好为日后做准备,只不过他看到赵颜与赵煦的关系这么亲近,所以才暗中挑拨,这样他才更有机会接近赵煦,甚至取代赵颜与赵煦之间的关系。
想明白了赵颢的打算,赵颜也是长舒了口气,不过这也让他对赵颢更加鄙视,估计他也只懂得用这种些背后搞鬼的小伎俩。不过赵颜这时转念又一想,赵颢的这些小伎俩虽然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但若是放任他这么搞下去,也足够让人感到恶心的,看来得想个办法给赵颢一警告,免得他再给自己添一些恶心事。
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朝会
年关将近,东京城比以往也更加的繁华,大清早东方的太阳才刚露出一线,街道上就已经十分的热闹,早起的并不仅仅只有一些卖力的下苦人,另外还有大宋的高官,今天是大朝会的日子,他们也要进宫参加朝会。
苏颂坐在马车里,手捧着暖炉脑子中考虑着今天要上朝的事,前几天越王赵颜来找他,两人商议了一件大事,这件能否做成就看今天他与其它几人的表现了。想到这里,苏颂禁不住伸手摸了摸袖子中的那道奏折。
前段时间陈升之终于从相位上退了下来,于是苏颂补了他的缺,正式成为大宋的宰相之一,同时也是赵颜在朝中的代言人,不过赵颜轻易不会让他们帮自己做什么,一切只需要按照他们本心去做就行了,不过这次却是个例外。
马车进到宣德门,一直来到大庆门外,苏颂这才下了马车,正准备赴紫宸殿参加大朝会,却没想到刚一下马车,却看到苏轼正笑呵呵看着他,这让苏颂当下也是笑着上前道:“子瞻,你今日来得很早啊!”
“哈哈,我来这么早就是为等你这位宰相啊!”苏轼当下也是笑道,他与苏颂当初在军器监时就是老朋友了,而且又在琼州那里共过事,彼此间的交情自然十分深厚。
大庆门距离紫宸殿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所以苏颂与苏轼就结伴而行,边走边聊一些政务,周围也有不少官员前来参加大朝会,遇到相熟之人时也彼此打个招呼。按照大宋的规矩,每五日举行一次大朝会,在紫宸殿举行。而每日则举行一次小朝会,也叫内朝会,则是在垂拱殿举行,当然能够参加内朝会的都是比较重要的官员,称为常参官,也叫日参官。而能够参加大朝会的人官员则被称为六参官,因为大朝会每月只举行六次。
“子容兄,殿下交待的事情你可准备妥当了?”等到周围没什么人时,苏轼这才小声的询问道,前几天赵颜与他们这些人都通了下气,所以他也知道今天要做的事。
“放心吧,奏折已经准备好了,等下我亲自呈给太后,剩下的事情就看那两位的了。”苏颂到这里时。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苏轼,结果苏轼顺着苏颂的目光看去,却只见前面有两个官员正在一边走一边交头接耳的议论着什么,虽然只是后背,但是苏轼依然可以分辨出,这两人正是章惇与曾布,他们正是赵颜在朝中仅次于苏颂的代言人。
章惇是苏轼的好友,虽然以前变法时两人的立场不同。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两人关系,所以这时见到对方。苏轼也就上前与章惇打了个招呼,章惇也对他一笑,然后悄悄的商议了几句,这时紫宸殿就在眼前,于是一帮人一起进入到大殿之中。
因为赵煦年幼,所以平时的小朝会他可以不参加。但是像今天这种比较隆重的大朝会,赵煦却必须到场,而且因为高太后垂帘听政的原因,整个紫宸殿的布置也十分有趣,赵煦坐在龙椅上。而高太后则是坐在他的对面,大臣们站在赵煦与高太后的中间,当朝会开始时,大臣们先是给赵煦行礼,然后再转过来与高太后商议政务。
每次的大朝会都十分的热闹,六参官们五天才能上朝一次,所以每次他们都会有许多道奏折呈上,然后再根据他们的奏请的内容商议,不过今天的情况却有些不一会,大朝会刚一开始,就见身为宰相的苏颂就抢先站出来道:“太后,臣有要事禀报!”
“苏卿不必多礼,你有何事禀报?”高太后的声音从珠帘后缓缓的传出道。
“启禀太后,臣接到南方越州的急报,当年的交趾作余孽四处做乱,不但使得越州的政局不稳,甚至连临近的琼州和占州都受到影响,这三州关系到我大宋在南洋一带的安危,所以还请太后圣裁!”苏颂着把袖子里的奏折摸出来呈递到上面道。
所谓的越州正是以前交趾的故土,自从赵颜灭了交趾后,这里就成为大宋的越州,至于占州则是原来的占城,这两个州再加上造船与冶炼业发达的琼州一起,成为大宋去南洋的必经之路,现在越州的时局不稳,自然也就影响到南洋的安危。
高太后听到苏颂的禀报也是神色一沉,若是放在十年前,她对南洋的安危根本不放在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