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虹”的秘密行动80,先后有200余艘德军潜艇在向盟军投降后自行凿沉。自沉的潜艇中,新型潜艇的比例占到了近60%。德国人保护知识产权的超强意识,震惊了世界。
但是,德国潜艇部队的官兵们明白,属于U艇的光辉岁月已经过去了。二战末期,更多的水兵,把U艇比喻成“活棺材”。此时在战争中,U艇不断被击沉,那些浑身沾满油污、死死抓着救生筏的幸存者,用一种毛骨悚然的声调,哼唱着一首古老的歌:水兵的坟墓……不会开出鲜花。
第二章 战争残酷几人知(苏德对决,苏联赢得战争主动权)
01。这样打仗很无语
反正我们人多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召集罗马尼亚、匈牙利、意大利等轴心国伙伴,展开“巴巴罗萨”行动,闪击苏联。前半年,德军进攻比较顺利,占领了苏联西部大片领土。截止1941年底,苏军损失兵力高达313万,其中死亡80万,被俘和失踪233万。此外,苏军损失坦克20500辆,作战飞机17900架。不过,因为苏联领土广袤,导致德军速战速决的战略方案落空。遭受了一连串惨败的苏军,终于在1941年年底的莫斯科保卫战中站稳脚跟。当时德军过度消耗,却没有稳定的补给线,加上严重缺乏冬装,被苏军阻挡在了莫斯科城下,苏军乘机在部分地区展开反攻。
但是,当时苏德战场的主动权,仍在德军一边。苏联其实没有实力反攻,不仅是因为兵力和装备损失惨重,更重要的是苏军将领的指挥水平不值一提。苏军作战时,除了以无数战士的生命为代价去争取胜利外,战术乏善可陈。二战后一直被神话的朱可夫元帅,在同行眼中根本就名过其实。叶廖缅科元帅在回忆录中曾讲到,朱可夫的作战艺术就是:必须要有敌人五六倍的兵力,否则,他就不会着手进行战斗,没有人数上的优势,他根本就不会打仗,他如今的显赫地位是用无数战士的鲜血换来的。
叶廖缅科如此评价朱可夫,他自己又怎么样呢?基辅保卫战前,包括朱可夫在内的许多将领都认为基辅守不住了,西南方面军侧翼有被合围的危险。斯大林找到叶廖缅科,问:“如果我把中央方面军配属给你,并给你一些炮兵预备队的话,你能不能阻住古德里安,掩护西南方面军的侧翼呢?”叶廖缅科无比自信地说:“我不但能阻住古德里安那个流氓,而且要消灭那个流氓。”然而,事实证明叶廖缅科的自信没有任何根据。他的布良斯克方面军突击前进了十几公里就停滞了,仅仅是轻轻扯了古德里安的大腿一下。而古德里安的坦克集群却直取西南方面军侧后,导致了基辅会战红军的惨败。
再举一个例子,1941年11月,罗科索夫斯基派遣第五十八坦克师进驻莫斯科城下,这个师刚从远东调来,没有来得及做好战斗准备就跟德国人开仗。结果,损失了四分之三的坦克和几乎三分之一的人员,但是敌军没有遭到任何损失。当时,罗科索夫斯基还组织第十七和第四十四骑兵师发动近乎疯狂的进攻,结果几乎全军覆没。罗科索夫斯基在战后拥有苏联和波兰两国元帅军衔,被誉为“常胜元帅”,在战场上却毫不吝惜部下的生命!
苏军统帅里,盲目自信、依靠人海战术胡乱指挥者,大有人在,普通士兵死伤枕藉也就不足为奇。最高统帅斯大林的命令中,最常见的一句就是:“不惜一切代价!”
让士兵去送死
苏联元帅是这样打仗的,底下的军官又是怎么指挥的呢?
在德国士兵和下级军官的回忆录中,总能看到苏军毫无意义地让士兵去送死的场景。比如,1941年8月,后来的苏军叛将弗拉索夫率领第三十七集团军,在基辅向德军占领的一处高地发起进攻,他的战术先是徒劳无益的炮兵轰炸,但是德军阵地毫无损伤,然后发起一拨接一拨的冲锋,冲锋的士兵都倒在了德军的机枪前面。一位指挥官还试图让自己的部队再次发动毫无意义的进攻,结果被德军打死。苏军向这个没有任何战略意义的高地发起进攻,居然持续了3天3夜。德国人完全无法理解,一拨人倒下,另一拨人还继续来送死?德国人是绝对不会这么傻的,一个地儿打不下来就绕过去,干吗跟这地儿死磕啊?苏联人就是这么一根筋!
这种送死式的进攻,搞得德国人都筋疲力尽。一个德国军人在战后评论,我跟我的同伴们感到最震惊、最难以忍受的就是苏联人的进攻,方法如此生硬,场面又这么宏大。苏联人为取得一点儿进展就投入这么多兵力,如果目标真的十分重要,苏联人将会投入多大兵力,发动多么频繁的进攻?
实际上,德国军官根本想不到,苏军这么干的原因很简单——他们不会别的打法,只会搞人海战术。跟德军或者美军、英军相比,苏联红军是一支落后于时代的军队,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所要求的技战术水平,让教育水平不高的苏军大部分指战员无法掌握。
真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02。最著名的叛徒
活着回来就是本事
根据俄罗斯最新公布的数字,苏联红军在二战中被俘570多万人。这570多万人,战争结束之后回到苏联的是190万,剩下的人,大部分当然是死在战俘营里了,也有很多人就在欧洲待下来了,不愿意回苏联了。
有一个笑话,在斯大林时代,一个苏联人移民美国,进海关的时候,被查出行李中带着一张非常大的斯大林画像。美国海关官员就很奇怪,就问这个人,你带这玩意儿干吗使啊?那苏联人说,这治我的思乡病,我只要把这画像掏出来一看就不想回苏联了。
很多苏军战俘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就待在欧洲了。最令人惊讶的不是苏联军队被俘人数之多,最令人惊讶的是什么呢?这570多万被俘苏军当中,有100万人居然叛变了,向自己的祖国开枪。
这些叛徒当中,最有名的就是前突击第二集团军司令红军中将弗拉索夫。他是二战当中苏军中最大的叛徒,最有名的叛将。
这样一个苏联将军为什么会叛国投敌呢?这个过程一言难尽。弗拉索夫18岁就参加了红军,在国内战争期间跟所谓的“白军”作战的时候非常英勇,内战一结束就在列宁格勒81高等骑兵学校深造,跟著名的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是同学。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是苏联高级军官的摇篮,因为那时候坦克不是主战兵种,骑兵才是陆军之王。
20世纪30年代,弗拉索夫作为军事顾问被派往中国,曾经帮助蒋介石训练军队。回国之后,弗拉索夫担任师长。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在1941年7月,弗拉索夫出任新组建的第三十七集团军司令,在基辅参加防御作战。结果基辅会战打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合围战,苏军的防御彻底崩溃。弗拉索夫侥幸脱出,徒步返回了己方阵地。在基辅会战中,能活着回来就是本事。
于是,斯大林下令用飞机把弗拉索夫接到莫斯科,授予他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可见弗拉索夫在斯大林心目中是个人物,斯大林还任命他为防守莫斯科的第二十集团军司令。
俘虏的待遇不一样
1941年11月,德军从背后突破了苏军防线,莫斯科岌岌可危。
当时弗拉索夫奉命亲率第七、第八步兵师,强行军及时赶到堵住突破口,为保卫莫斯科立下了大功。接着在友军部队的配合下,弗拉索夫率部发动反攻,把德国人挡在莫斯科运河一线。莫斯科大反攻当中,弗拉索夫又担任先锋,率第二十集团军一马当先。可以说,在莫斯科保卫战当中,弗拉索夫是一员枭将。等到战役一结束,斯大林任命弗拉索夫为沃尔霍夫方面军副司令、突击第二集团军司令。
弗拉索夫升职之后,立刻以前所未有的干劲儿投入工作,千方百计组织反攻,并且率部深入敌后,严重威胁德国第十八集团军侧翼。可惜出头的椽子先烂,这哥们儿进展太迅速了,而其他的苏军部队进展迟缓,没能突破德军的防线。这样一来,德国北方集团军群调整部署,调来大批增援部队,把弗拉索夫的突击第二集团军给合围了。在合围圈内的苏军部队达到了13万人,弗拉索夫拼命突围,担任前卫的步兵师打开了一条通道,但是德军最终还是封住了突破口。
1942年6月25日,弗拉索夫命令突击第二集团军以小队形式分散突围。实际上就是宣布整个集团军解体,大家个顾个吧。集团军领导分成了3个小组,由总部冲锋枪连做掩护,准备退到仍然坚持战斗的第四十六步兵师阵地,但是很快就被德军的火力打散了。
弗拉索夫逃到了一个小村子,正在思考下一步怎么走的时候,德国第三十八步兵军的士兵冲进来了,用冲锋枪对准了弗拉索夫。弗拉索夫只好缓缓地举起了双手,低沉地跟德国兵讲,不要开枪,我是突击第二集团军司令弗拉索夫中将,带我去见你们的最高长官。
这样,弗拉索夫中将成为了苏德战争初期300万苏军战俘中的一员,政治身份一下子从天堂到了地狱,在纳粹的战俘营里面,他看到了近乎天文数字的苏军在这里遭到了非人的待遇。老实讲,德国军队对英美战俘还是待遇不错的,因为双方都是日内瓦公约签订国,但苏联不是,这是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德国人觉得英美人士跟自己一样是高贵民族,甚至说英国人是“荣誉日尔曼人”,而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就应该被消灭。因此,在被德意军队俘虏的27万英美盟军士兵当中,最后死掉的只有不到9000人,而被日军俘虏的9万多盟军士兵死了3万多。但是,苏联军队就没有这样的好待遇了,被俘的苏军士兵除了少部分逃脱,大部分因为饥寒交迫而死亡。
这一切使贵为中将的弗拉索夫分外胆寒。千古艰难惟一死,人落到这个地步,很难做到不惧生死。如果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一下子被子弹打死了,这很光荣,是为国捐躯的英雄。但在集中营里,堂堂的将军被人吆五喝六,最后被虐待而死,这会让人很绝望。
这个时候很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弗拉索夫没有坚持下来。但是真正促使他迅速变节的,是一份来自祖国的可悲命令。
向祖国开战
1941年8月16日,斯大林签署了那份著名而又残暴的270号命令。
命令说:“指挥员和政工人员在战斗中如果隐瞒自己的身份,开小差或者向敌人投降,将被视为蓄意叛逃人员。其家庭成员将被视为背叛祖国的逃兵家属而实施逮捕……责成每一位军人,如果所在部队被包围,务必尽一切可能战斗到最后一刻,突出重围。如果指挥员或者政委不积极组织击退敌人,而是选择向敌人投降,可以用一切办法消灭他们……”
这个命令后来发展到,所有投敌者的家人将被处决,即使是从战俘营逃脱的俘虏,也将全部被枪决。
在苏联统帅眼里,没有什么战俘,只有变节者。他们认为只要军人被俘,就是变节的人。这一点跟日本和中国等东方国家的认识一致,你没死就是变节了。原本苏联在对外扩张过程中,造成的民族矛盾就很尖锐,乌克兰人、哥萨克人、波罗的海沿岸三国人、车臣人、卡尔梅克人等,平日受尽欺压,加入苏军后,作战本来就不积极,甚至把德军当作解放者。因此,这份命令一出,更使军心涣散,并把他们推向敌人的怀抱。这些人会想,你们当头儿的太残忍了!反正横竖都是死,还要连累家人,不如投降了吧,还能有口饭吃。
270号命令并未对减少苏军战俘数量产生任何积极的影响,在命令发出后的2个月,苏军战俘又增加了130万!整个苏德战争中,苏军被俘人数达到570万,其中叛变的超过100万,他们组成俄罗斯解放军或类似志愿军,调转枪口,向祖国开战。
有道是:“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苏军士兵的反叛,跟苏联军官们绝不以身作则,反而集体腐败也息息相关。一份对苏联第五十九集团军的揭发材料最能说明问题:
该部队的领导和政委贪恋女色,酗酒成风,在战斗过程中不是干好本职工作,而是在前线胡作非为。比如,集团军工程部副部长、“苏联英雄”科罗温,他在酗酒后就曾带人闯入部队食堂,拔出手枪,向厨师索要香肠、果酱和面包,拿到之后,还把果酱瓶子砸到地上,并命令副官在食堂安放地雷。此人还公开与司令部女打字员同居,一起去澡堂洗澡,成为下属的“榜样”。
再有,该集团军炮兵参谋长萨莫伊洛夫在给打字员图加里诺娃的情书中写道:“亲爱的,如果你不想破坏我们的友谊,就请你收回今天说过的再不和我一起吃饭的话。这使我非常伤心,你让我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我为了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好意。我喜欢你,或者说,我已经习惯了和你在一起。”这封情书的作者,也成了炮兵部队的“榜样”。
如果军官们只是做点儿这类的事,那还只是影响士兵的心态。该部队独立话务连的军委会成员阿夫图霍夫与连助理女军医同居,因此,不让她到连里为受伤的战士医治,引起了全体人员的愤恨。
服务于该集团军的女飞行员、打字员、通信员、医护员无不受到上级骚扰,有个叫乌兰诺娃的卫生员把企图动手动脚的卫生部长官推开,结果那名长官恼羞成怒,拔出手枪对地面连开数枪,活该他倒霉,反弹的子弹击中了他的腿部。
第五十九集团军就是活脱儿的“酒色”集团军。第三七八步兵师师长多罗费耶夫总结的最妙,有一次,他在跟一群女医师鬼混了两天两夜之后对部下说:“这儿的妇女就是妓女,就得用她们,你们这些指挥员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弗拉索夫的曲线救国
苏军士兵在这样的环境中,肯定会对自己的信仰产生怀疑,这样的军队能赢吗?军官们沉溺于酒色,却让当兵的流血牺牲,这样的军官,士兵犯得着为他们卖命吗?
因此,苏军士兵变节投敌的很多。在战俘营里,弗拉索夫也丧失了信心,认为苏联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唯一应该做的就是跟德国人合作,建立一个对德国屈膝的傀儡政权。弗拉索夫认为这样可以使俄国少流一些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