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氏家族全传-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22年,北洋政府设立一个“鲁案”善后督办公署,专门处理收回青岛主权的事宜。当时担任“鲁案” 善后督办的王正廷,突然想起了比他早毕业几年的孔祥熙,他就要孔“助以一臂之力”。

此时,孙中山也致电孔祥熙同意此事,催促他尽早上任。于是,孔祥熙向阎锡山辞去了“参议” 之职,于1922年3月赶赴济南,就任“鲁案” 善后督办公署实业处长。

同年12月初,王正廷命孔祥熙由济南赴青岛,办理接收事宜。这样,孔又担任了“胶澳商埠电话局局长”。

这是孔祥熙第一次担任北洋军阀政府的“公职”,也是他步人仕途的开始。

“鲁案” 善后督办公署是个临时机构。1922年12月10日接收完毕后不久,就撤消了。于是孔又一次无事可干。

当时督办公署散了摊子,孔祥熙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他想起了跟着王正廷游山玩水的情形:趵突泉,三窟齐发,浪花四溅,声若隐雷,势如鼎沸;泰山,山势雄伟,峰峦峻拔;还有那众多的奇山异景,都令他久久不能忘怀,更使他留恋的是那纸醉金迷、前呼后拥的官场生活。孔祥熙前思后想,决定再不能呆在那个鲜为人知的太谷小城了。于是他又多次请求王正廷,设法在官场上再给他找个差事。

王正廷答应了孔祥熙的请求。1923年春,王正廷打来电报,请孔祥熙速去北京中俄会议督办公署报到,另有重任。

原来,那一段时间北洋军阀政府在外交方面打算与苏联恢复邦交。苏联派加拉罕为代表,中国派王正廷为代表,双方商谈两国间有关的一切事宜,因此设立了中俄会议督办公署,王正廷亦被委派为督办。

该公署当时有两个要员,一个是“会办”,一个是“坐办”。“会办” 由张作霖保荐的郑谦担任,“坐办”这把交椅就由孔祥熙坐上了。

名为“坐办”,实则没有什么大事可办,彼时王正廷似乎对孔祥熙也不那么重视。于是,孔祥熙只有“案牍劳形看报纸,职权行使唤茶房”罢了。

有时实在闲得无聊,孔祥熙便溜到附近的东安市场下馆子,消磨时光,饭后则去命馆相室小坐聊天。那些星相家们看到孔祥熙自称是政府的官员,衣裤笔挺,加之方面大耳、背厚腰圆,当然称许备至并阿谀奉承一番:什么官至特任,资累巨万等等。公署的一帮人自然也随声附和,说得孔祥熙喜形于色哈哈大笑,笑声过后,免不了给那些星相家们多赏几个银元。

就在这期间,宋蔼龄又为孔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做孔令侃。

孔令侃出生时,孔祥熙又未能在太太身边奉侍。此时作为妻子的宋蔼龄虽已能理解丈夫,但是作为丈夫的孔祥熙,却不免又是一次遗憾和追悔。

1922年初,孙中山领导的南方革命开始轰轰烈烈,正是用人之际。他便致电孔祥熙,要求他速去广东。

当时孔氏夫妇商量一下,决定夫人先行一步,以便借此关系斡旋一下。

同年4月的一天清晨,孔祥熙的使者宋蔼龄,带着7岁的长女孔令仪从山西出发,路经石家庄、郑州、长沙,径到广州,看望妹夫孙中山和妹妹宋庆龄。

孙中山此时正在广州任大元帅,寓所位于观音山粤秀楼;且在指挥革命军挥师东进,一路高奏凯歌。对于大姐的到来,孙中山十分高兴,遂安排夫人宋庆龄先代他接待。

宋庆龄对于一奶同胞的大姐的到来,高兴之余并不记恨以前的恩恩怨怨,并且热情地接待了她。特别是见到娘家的第一个侄女……7岁的令仪后,宋庆龄的感情一下子涌了出来,她又是拿糖又是端水果,热情得不得了。

在热情的气氛中,姐妹俩进行了长谈。从家庭到社会,又从社会到家庭,谈了许多。

“大姐,祥熙是个有本事的人,现在在干什么呢?” 宋庆龄关心地问道。

“他呀,现在也没有什么大事。在前阎锡山想用他,但感到话不投机;后来,吴佩孚、张大帅又送密信来,他也没有答应。眼下依附王正廷,但也不是个常法儿。如果这里有合适的事儿,我会竭力劝他来的。”

“关于祥熙的事儿,我已给先生说过了,来信让你们来也是为了这个事情。”

“谢谢妹妹的关心。他这次没来的原因,主要是手头还有要紧的事儿,一时难离开。要不,他也跟我一块儿来了。”

那天晚上,孙中山陪蔼龄大姐吃饭的时候,他又重提此事道:

“大姐,祥熙的事庆龄已经给我说了。你回去好好劝劝他,吹吹风,让他尽早来南方参加革命。广东形势很好,正在进行东征,很需要人呢。他要是来不了,我可要找大姐算帐了!”孙中山说完,哈哈笑了起来。

“要来还不容易。我的大元帅,关键是你给他安排个什么差使?”宋蔼龄倒直言相问。

“以祥熙的能力,安排一个部长还是可以的嘛!”

“好!此事就这样说定了,我回去一定传达你的话。” 当即宋蔼龄笑了。

4.决心追随孙中山

当即宋蔼龄也没有游览羊城的风光。便匆匆踏上了归程。

回晋后宋蔼龄及时向孔祥熙传达了孙中山的邀请。但是,当时孔祥熙并没有立即奔赴南方。

后来,美国记者埃米莉·哈恩分析说,这是因为孔祥熙当时正在热衷于实现在山西的教育计划,所以不愿跻身政界。这个分析并不正确。其真实的原因在于:一是孔当时正在为王正廷的督办公署效命。二是孔彼时亦是受孙中山先生委托,正在北方做一些秘密的活动,一时还脱不开身。

1922年春天,却是一个多事之秋。

当时孙中山为争取皖、奉二系共同对付直系,积极和皖。奉代表联络,以形成孙中山同段棋瑞、张作霖联合对付直系军阀的三角同盟。同年4月28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5月1日,['全本小说下载:3…4'全本小说下载:3…4…5''学…'文…学…'小说网·'全本小说下载:3…4'全本小说下载:3…4…5''学…'文…学…'。]张作霖宣布“东三省人民自主,并与西南各省采取一致行动”,共同反对直系军阀。但是时隔几天,奉系惨败,张作霖退回东三省。6月4日,张作霖正式宣布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继续整军备战,以图反攻,并表示出“南倾意向”。在此形势下,孙中山致电孔祥熙,秘密指示孔祥熙进入东北,与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接触,力谋加强孙中山领导的南方政府同奉系的合作关系。

孔祥熙当即匆匆备了一些重礼,尽快上路了。来到沈阳奉天府,在宽敞豪华的督军府,那位称雄东北觊觎全国的张大元帅,拍着孔祥熙的肩头说:“老朋友了,这回来了就不要走了。白山黑水,任君驰骋哇。”

孔祥熙笑答道:“谢谢!只是此次行前匆匆,有些事务未曾交待。待我回山西物色好人选,当即北来效力。”

在沈阳期间,孔祥熙同张作霖进行多次秘密交谈,相互之间取得了一些默契。虽然孔祥熙当时没有留在张作霖的奉天府,但是却给张作霖提供了不少南方革命的重要情况,还一次又一次地向张作霖表露忠诚之心。于是,一贯颐指气使的张作霖在听到孔祥熙虔诚的表白后,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被人觉察的奸笑。

二人当时各怀心事地相互拉拢,相互吹捧。

张作霖为了进一步拉拢孔祥熙,在孔祥熙临行前,特意派人送来东北特产的狐裘、人参等贵重礼品。孔祥熙自然先是客套一番,最后还是一件不少地全部收下了。

孔祥熙返回山西后,同张作霖函电交驰,互通机密,建立了比较紧密的联系。

1924年1月,孔祥熙接受孙中山的邀请并赶赴广州。

亲朋再聚,孙中山夫妇热情地接待了他。

此时,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刚刚脱稿。孙就拿给孔看,并问他:“你看怎样?”

“很好。”孔祥熙自然毕恭毕敬。

孙中山接着说:“恐怕还有些人不大赞成。”

孔祥熙马上说:“我看是一套很好的救国方法,把它先给我看看可以么?”

孙中山当即答应了孔祥熙的请求,说:“好的。你拿去仔细再看看吧。”

过了几天,孔祥熙又对孙中山说:“应该把《建国大纲》宣传一下,现在国家情形如此黑暗,大家都嚷着没有办法,我想把总理的《建国大纲》,拿到各地去宣传。让大家知道,对于救国治国已经有了整个的办法,岂不好吗?再者我还想拿去给冯焕章先生看看,因为要想革命成功,非全国一致努力不可。北方人士因历年受种种压迫,对于革命思想,不及南方发达,对于总理三民主义救国办法,更认识不甚清楚。我受了总理的命,在北方秘密工作。这几年来,很注意军人中有革命思想的人,冯先生要算一位。他既是我的好朋友,又在北方,且他的军队纪律亦好,战斗力也强。不过他对革命虽具热心但常说没有好办法拿出,我去跟他研究研究,也许能够得到他的赞同,不就可以增进他的奋斗精神吗?”

孙中山听罢,同意了孔祥熙的意见。

于是,孔祥熙就由广州到上海,在中华书局印了3万本《建国大纲》,然后北上,在北京南苑同冯玉祥会面。

冯玉祥当年即是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字焕章。祖籍安徽巢县,1882年出生于河北青县兴集镇。其父为下级军官,家境清贫。自小失学,很早就走上了吃粮当兵的道路。1910年任北洋陆军管带(营长)。辛亥革命前夕,冯玉祥受同盟会的影响,与王金铭、施从云、郑金声等人在军官中组织“武学研究会”,以“求知”为名,秘密联络同志,准备起事。武昌起义爆发后,“武学研究会” 的青年军官也于当年12月31日在滦州举兵响应,并推冯为参谋长。起义很快失败,冯被拘捕,并被押解回保定家乡。1912年以后,冯玉祥又被重新起用,先后任北洋陆军团长、第十六混成旅旅长、第十一师师长。陆军检阅使等职。

冯玉祥1918年至1920年驻兵湖南常德期间,已和孙中山方面的人士有所来往,并初步读到了孙中山的著作,他对孙中山十分佩服。在孙中山的影响下,冯部和广东革命政府的军队结为“友军”,互不攻击。1920年夏,当冯部由常德北撤驻于武汉附近的湛家肥时,冯玉祥曾致信孙中山,述说他对孙的敬仰之情,信中说:“中国已濒于危亡,真正救国,只先生一人。……现下虽厄于环境,但精神上之结合固有日矣。”并表示“今欲追随,乞多指示。”随后,孙中山派徐谦、钮永建带着他的信到汉口见冯玉祥,希望冯“能够一致从事革命工作”,使冯“很是兴奋感激”。1923年2月,马伯援奉孙中山命到北京访冯,冯玉祥亦表示要与国民党人保持往来。

由于冯玉祥已有倾向广东革命势力的初步思想基础,因此孔祥熙到南苑后,在一次宴席上他便开门见山地问冯玉祥:“你在北方怎么样?”

冯玉祥苦笑着说:“我不说,庸之见还不明白吗?”

孔祥熙又问:“你有没有办法?”

冯玉祥摇摇头说:“在当今这样局势之下,如何能有好办法呢?”

孔祥熙马上接着说:“你没有办法,我这里眼下却有很好的办法。”

说完,孔祥熙同冯玉祥走进一间密室,孔祥熙拿出孙中山手书的《建国大纲》说:“总理把他手写的这份送给你,并问你有何意见、有何需要增减之处。”

孔祥熙走后,冯玉祥将那份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建国大纲》细细地读了两遍,当即他觉得:“太好了,太完全了!”他在心里涌起了一种兴奋和钦慕之情。

显然,1920年以来孙中山和国民党人对冯玉祥的影响逐渐加强,使冯逐渐倾向广东革命。这是后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

第六章 巨人殒殁

1.爱一个人真难

在太平洋那蔚蓝色的大海波涛上面,阳光热烈地洒在洋面,泛起一派耀眼的亮光。此时,一艘巨大的远洋客轮,航行在辽阔的大洋之中,朝着东方,朝着那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急急驶来……

这是1917年灼热的夏季。

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航行,宋子文终于抵达了祖国的上海。5年前,他就是由上海港登船启程前往美国求学的。斗转星移日月如梭,一晃5年过去了。此刻,宋子文以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的显赫身份,归返自己的祖国了。说来5载春秋虽不算太长,但宋子文毕竟在这段时间内增长了许多知识,因而也增长了许多的力量。如今游子学成归来,宋子文站在船舷旁望着上海码头上那一片欢迎的人群,心中禁不住一阵踌躇满志的激情涌了上来。是啊,终于回来了,终于可以报效祖国了!宋子文心里激动地想着。

在上海港,宋耀如夫妇深情地迎接了他们的海外游子。曾几何时,时空把他们隔开,而如今时空又让他们团聚。一时间,亲热的话语说不完,拥抱的双手不忍离去。直到海关的钟声响起,他们一家人才驱车驶回温暖的家中。

此时是1917年,国内的形势已有所缓和。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大本营,亦已由日本转移到国内;宋家的人也早结束了流亡日本的生涯。此前,在全国一片的讨袁声中,袁世凯那个窃国大盗,已在国人的唾骂声中一命呜呼。当时许多人认为,袁贼已死,今后天下太平。而宋耀如当时却自有主见,他对形势并不乐观;并且他主张为恢复约法应继续斗争,并积极协助孙中山先生起草了《规复约法宣言》。

尽管当时形势依旧十分险恶,革命前途仍很茫然;但是宋子文的学成归国,毕竟为宋家增添了不小的亮色。当天晚餐,妈咪让仆人多做了几个菜,并加了法国白兰地酒,以示对大儿子归来的由衷欢迎。一时全家人围着餐桌,谈笑风声,尽享天伦之乐。

“爸爸,我的工作……” 宋子文没吃几口便急着问道。

“子文,本来我想让你留在身边,统管财务。这也是我送你留学的初衷,大概你也知道。”说到这里,宋耀如禁不住叹了一口气:“可形势不由人啊!国家已成这个样子……军阀大战,烽火连天,不消说搞经济啊,长此下去就连性命也难保全。自古国乱则民不安。眼下,爸爸已经与孙中山先生绑在一起了,以兴国立邦为旨,要铲除军阀割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