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皇帝全传-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闰五月,徐寿辉的部军陈友谅在江州(今九江)杀死了徐寿辉,并宣布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汉。陈友谅立国称帝后,马上就同张士诚合谋共同举兵,进攻应天,企图顺江而下一举消灭朱元璋的队伍。

这场战役持续了36个日日夜夜,朱元璋昼夜和将士们战斗在一起。他白天用旗帜,夜晚用灯笼,沉着指挥,激励将士。有时他乘坐的指挥舰被击中,马上换只船继续指挥。不久,朱元璋终于取得了鄱阳湖决战的重大胜利。陈友谅死于乱箭之下。

鄱阳湖之役后,朱元璋的领土已扩大到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地广兵多,局面打开了。这样,朱元璋称王称霸的欲望也就随着膨胀起来了。在部下的再三劝说下,朱元璋于1364年正月,在应天自称吴王,设置百官,建中书省,以李善长为右丞相,徐达为左丞相。是年二月,朱元璋乘胜亲征武昌,陈理举国请降,汉政权灭亡,湖广遂划入朱元璋统治的版图。

朱元璋灭亡了汉政权后,又开始向新的目标挥师进军——消灭张士诚。张士诚出身私盐贩子。其基干队伍也是一些盐贩子、盐丁、中小地主和部分贫苦农民。他们由于不堪忍受元朝统治者的压迫凌辱,奋起起义,作战十分勇敢。但其领导集团没有远大目标,腐败得很。也自封吴王的张士诚无大志,无主见。终日不理政事,与一批地主文人谈古论今,舞文弄墨,只图享乐。其属下的将军大臣们也争相修花园,玩古董,养戏班子,整日寻欢作乐,有的将军甚至打仗还带着舞女作伴解闷,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1366年底,朱元璋在逐步攻占了张士诚所属各城镇后,率军将其都城平江围得水泄不通。张士诚的大将吕珍、李伯升见势不妙,先后投降。平江城十分坚固,一时难以攻克。朱元璋想起了几年前海宁人叶兑献的“锁城法”,便命令士兵在平江城四周筑起长围,搭架三层木塔,登上塔顶,由此城里敌人的活动看得清清楚楚。他们又在塔顶架起弓弩火铳和铁炮,日夜轰击。不久城破,张士诚自缢身死。

朱元璋攻占了张士诚盘踞的长江下游大片地区后,又制服了浙东的方国珍,平定了福建的陈友定,并乘胜南进,攻克广东、广西。在实现了除四川、云南外的整个南部中国统一后,朱元璋不失时机地调集精锐部队实施北伐,同元朝封建政权展开最后的大决战。

这时的元朝政权在红巾军连续的沉重打击下,加之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已是摇摇欲坠,日趋瓦解了。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月,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率师北伐。大军出发前朱元璋亲自制定了一整套周密的作战计划:先取山东,拆除大都的屏障;再挥师河南,剪除其羽翼;然后夺取潼关,占据门槛。如此一来,天下形势全为其所掌握,最后进兵大都,元军势孤援绝,可不战而克。

北伐战争几乎完全按照朱元璋的计划顺利实施了。1367年十一月徐达率军挺进山东,3个月后,平定山东全境。继而兵分两路,胜科进军河南。到1368年四月间,北伐军包围大都的战略目标已告完成。

在北伐军横扫中原,直逼大都的时候,元军却在因皇位的争夺而忙于内战。待潼关失守,元顺帝才慌忙调集正内战不休的扩廓帖木儿(王保保)、李思齐的队伍,南下迎战。但腐败的元军哪里还有战斗力,逢战必溃。元顺帝眼见大势已去,深夜带着后妃太子狼狈逃往上都(今内蒙多伦)。第二年八月,徐达统领大军攻进大都,元朝政权宣告败亡。

接着,徐达、常遇春乘胜挥兵四进,攻占了北方诸省。1371年朱元璋又遣水陆两军,平定了四川。1382年平定了云南。1387年元朝丞相纳哈出降辽东。至此,除漠北新疆外,统一全国的大业已基本实现。

元至正二十八年正月,正当北伐军胜利攻克山东的时候,40岁的朱元璋在文武百官的欢呼声中,于应天正式登上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为南京。立马氏为皇后,长子朱标为皇太子。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就这样,一个牧童和穷和尚,经过艰苦奋斗,终于成了我国历史上继刘邦之后,又一位出身布衣的开国君主。

还是在大明王朝建立的前夕,朱元璋将文武百官请到自己的身边,给大家出了个题目:元朝为什么会迅速土崩瓦解?不久将诞生的新王朝当务之急是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高参刘基首先进言:“宋元以来,宽纵日久,当使纪纲整肃,然后才能实施新政。”

朱元璋感到言之有理,也深感大明朝的当务之急,应是制定法律,以法治国。根据朱元璋的命令,法律的制定工作加紧进行,到1397年正式颁布了几经修改的《大明律》。《大明律》简于《唐律》,严于《宋律》。《大明律》规定“谋反”、“谋大逆”者,不管主、从犯,一律凌迟,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的人,只要年满16岁的都要处斩。对官吏贪污,处罚也特别重。犯有贪赃罪的官吏,一经查清,一律发配到北方荒漠中充军。官员若贪污赃银60两以上,将被处枭首示众、剥皮实草之刑。命在各府州县衙门左侧设皮场庙,就是剥皮的刑场,贪官被押到这里,砍下头颅,挂到竿子上示众,再剥下人皮,塞上稻草,摆到衙门公堂旁边,用以警告继任的官员。

朱元璋对自己制定的法律满怀信心,带头实行,而且执法是相当严厉,这在中国古代封建皇帝中是少有的。他的女婿、驸马都尉欧阳伦,凭着自己是马皇后亲生女儿安庆公主的丈夫,不顾朝廷的禁令,向陕西贩运私茶。后来河桥巡检司的一位小吏向朱元璋告发了此事。朱元璋立即下令赐死欧阳伦,同时还发了通敕令,表扬那位小吏不畏权贵的斗争精神。

朱元璋惟一的亲侄,开国功臣朱文正亦违法乱纪,他毫不留情废了他的官职。开国功臣汤和的姑夫,自以为有硬梆梆的靠山亲戚,就隐瞒常州的土地,不纳税粮,朱元璋也将他依法处死。

朱元璋还公开镇压了几起大贪污案,其中最大的是郭桓案。郭桓案发时为户部侍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御史余敏等告发北京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官吏李彧、赵全德等人,伙同郭桓贪污舞弊,吞盗官粮。朱元璋抓住线索,命令司法部门依法严加追查。这个案子后来又牵连到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杰、工部侍郎麦志德等高级官员和许多布政使司的官员。贪污盗窃的钱折成粮食达两千四百多万石。案件查清后,朱元璋下令将赵瑁、王惠迪等人弃尸街头。郭桓等六部侍郎及各地方布政使司以下的官员有上万人被处死。有牵连的官吏几万人被逮捕入狱,严加治罪。各地卷入这个案件的下级官吏、富豪,被抄家处死的不计其数。

为了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控制,朱元璋专门设立了巡检司。当时,全国各府县的关津要冲之地,都由巡检司负责把关盘查,缉捕盗贼,盘诘奸伪。百姓如果要到百里之外去,事先必须办妥路引,否则就通不过关卡。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又正式把自己身边负责警卫事务的亲军都尉府(前身是拱卫司)改为锦衣卫。秘密侦察大小官吏的活动,随时向朱元璋报告社会上不公不法之事。同时,还授予锦衣卫以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的一切大权。在锦衣卫内设立了特殊的法庭和监狱。将锦衣卫变成了正式的特务机构。

朱元璋在位的三十多年间,特务多如牛毛,遍布街巷路途,严密监视着朝野内外、文武官员的活动。吏部尚书吴琳已告老回到自己的家乡,但朱元璋对他仍不放心,便派特务到吴琳家乡去侦察其活动。特务来到稻田,只见一个农民模样的老人从小凳上站起来,便上前问道:“这里有个吴尚书吗?”老人回答:“敝人便是。”朱元璋听了特务的这一报告后非常高兴。

大学士宋濂一次在家设宴招待客人,第二天朱元璋问他,“昨天请客,喝酒了吗?做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做了回答。朱元璋笑道:“说得对,没骗我。”

国子监祭酒宋讷一天在家暗生闷气,偷偷监视他的特务竟把他这时的样子画了下来,上报皇上。朱元璋见了宋讷问道:“昨天你在家生什么闷气呀?”宋讷照实做了回答。他吃惊地问朱元璋如何知道此事,朱元璋将画像递给他,他展图一看,方才醒悟,慌忙磕头谢罪。还有一大臣一日无事,在家与妻妾玩麻将,无意中丢了一张二万,怎么找也找不着。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这个大臣昨天在家干什么,该大臣如实说是在家与妻妾玩牌,请皇帝恕罪。朱元璋听后说:“卿不欺我,朕不怪也。”说完从袖中摸出一张二万扔给了他。

朱元璋害怕受廷臣蒙蔽,常常和侍从易服微访,对臣僚进行私察。弘文馆学士罗复仁原是陈友谅的部下,刚正不阿,投奔了朱元璋后,常常犯颜直谏。朱元璋对他一直很不放心。一天,朱元璋亲自来到城郊的罗家私访。不巧,这天罗复仁和他的妻子正在家粉刷破旧的墙壁。他一见皇帝驾到,急忙叫妻子搬过小凳,请皇上坐。朱元璋环视了罗家的房舍家俱,见家贫如洗,十分感动,说:“贤士怎么能住这样破的房子呢!”马上下令赐给他一座城中的大宅第。

三、加强集权铲除功臣

建国以后,朱元璋借鉴历史上成败治乱的经验教训,大刀阔斧地开始了以改革旧制、建立高度中央集权为目标的宏伟事业。

朱元璋的体制改革是首先从地方机构开始的。元朝地方设置的行中书省,是从中央的中书省分设出来的。职官的设置同中央中书省一样,掌管着一个省的军政、民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地位显赫,权力很大。实际上一个行中书省,就是一个独立小王国。想当年,朱元璋还在奉小明王为主的时候,也做了几年江南行中书省的平章(丞相),所以他对设置行中书省的弊端看得最深切。

在一番准备之后,朱元璋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下令废除了地方上的行中书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其权力范围也只限于民政和财政,按照皇上的意志管理地方政事。当时全国共设13个布政司。同时,地方上还设置了管理军事的都指挥使司和管理司法的提刑按察使司。三个机构彼此既各自独立,又相互牵制。同时直接听命于朝廷的指挥。

实现了对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之后,朱元璋又开始集中精力对中央政府机构实行改革,首先是总揽天下政事的中书省。本来中书省在中央的各个权力机构当中,位置最高,其行政长官左、右丞相,又负有统率百官之责。这样君权与相权、皇帝与丞相的矛盾最易激化。明初的第一任左、右丞相分别是李善长和徐达。李善长为人处世向来以小心谨慎著称,徐达则较多时间是带兵征战在外。他们都没有与皇上朱元璋形成大的矛盾冲突。但相位传给胡惟庸之后,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胡惟庸是定远人,是开国第一号功臣李善长的女婿。他依仗着李善长这个后台当上了左丞相,在朝中大权独揽,独断专行,官员升降、生杀大事,都自作主张,不向朱元璋请示;朝野内外的报告,凡对自己不利的全扣下来;想做官、升官的人,失意的功臣、武将,都奔走他的门下;收受金银、绢帛、名马、玩物不计其数。他四处网罗自己的党羽,培植自己的亲信,组织自己的小集团,打击异己力量,称霸于朝。

胡惟庸如此胡作非为,不仅必然危及明王朝的安定,而且和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也必然会发生尖锐的冲突。朱元璋下决心寻找机会要除掉这个心腹大患,以巩固皇权。一天,胡惟庸的儿子乘马车在南京城里招摇过市,不小心从车上跌下来摔死了,胡惟庸将车夫私刑处死。朱元璋知道后,十分气愤,他非要胡惟庸偿命不可,胡惟庸请求,向车夫家人赔偿金帛以了此事。朱元璋坚决不准。胡惟庸听了十分紧张,遂坚定了起事政变的决心。

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入奏,诡称其住宅中井出醴泉,请朱元璋去观看。朱元璋好大喜功,信以为真,也就匆匆驾出西华门。他正行进中,突然内使云奇冲上跸道,拦住车马,慌忙中一时几不成声。朱元璋以为不敬,即令左右侍卫棍锤乱下。云奇右臂顿时被砸断,但他仍用左手指点胡惟庸的宅第。朱元璋猛悟,急忙返驾登城,远远望见胡惟庸宅第中绕有兵气,以此定胡惟庸谋逆,立即发羽林军逮捕胡惟庸,将其抄家灭族。同时宣布撤销中书省,罢除丞相,提高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的地位。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上负责。并且规定,后代皇帝不得再立丞相,大臣中如果有奏请再立者,处以重刑。

胡惟庸被诛后,朱元璋顺藤摸瓜,借题发挥,将那些行为跋扈的、心怀不满的、危及皇家统治的,都统统被罗织为胡党罪犯,处死抄家。胡惟庸案株连蔓引,先后持续了数年。前后共杀掉了官员3万多人。连位居“勋臣第一”年迈退休在家,已77岁的李善长,及全家70多口人也一起被杀。

朱元璋在继废中书、罢丞相之后,又对中央监察、审判机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原先,中央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洪武十五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改为都察院,下设13道,110名监察御史。其职权是纠劾百官,辨明冤枉。凡是大臣奸邪,小人构党,擅作威福,扰乱朝政的;或是贪污舞弊,心术不正,变乱祖制的,都要检举弹劾。

这些监察御史本来只是七品官,但在朝可监察一切官僚机构,出使到地方则是代表皇帝出巡,小事立断,大事可直接报告皇上裁决。

经过这样一番改革整顿,朱元璋的皇权确实是强化了。但皇帝的政务也随着繁重起来了。过去政务有丞相协助,现在朱元璋一人独揽大权,事无巨细,从清早到深夜,他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处理政务和批阅文件上,就是吃饭他也在想着政务,每想到一事,就顺手写在纸上,别在衣服上。有时事情记得多了,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