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里面大有问题。

    碍于史料不足,笔者推理出的结果是,孙策告诉了张纮自己手里有父亲留下的传国玉玺。即便袁术不肯交换,也不愁找不到别的买主。这无疑增加了三步走战略的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这么大的秘密都跟你说了,你不跟我走,小心我把你……

    《后汉书》和《山阳公载记》都说袁术抓了孙策他娘吴夫人得到了传国玉玺,笔者认为这个说法是靠不住的。理由如下:

    袁术称帝时,孙策是先写了一封信劝他无果后才和他断绝关系的,这说明孙策与袁术的关系并不是太糟糕。袁术称帝前两年,孙策已经相当强大,袁术怎么抓吴夫人?就算派武林高手偷偷抓了,孙策也早和他翻脸了。如果再往前推几年,孙策的确弱小,但以孙策的性格和孝顺程度,袁术要是干了这事儿他怎么可能再给袁术打工?

    真相只有一个,玉玺是孙策主动交给袁术的。

    听了张纮的一席话,孙策马上动身去找袁术,他留了个心眼,没有亮出底牌,先试探一下对方的态度。万一这位袁叔叔够意思玉玺就可以省了。

    可袁术真不愧是汉末人气最低的军阀,他满嘴打哈哈,什么年轻人你真是一表人才啊,我要是有你这么个儿子就死而无憾啦。你的舅舅和堂兄都被我任命了官职啦,你想要兵可以去找他们嘛。

    孙策明白了袁术既不会白给他股份又想让自己为他效力。生意可以谈,但孤身一人谈这么大的买卖太不安全,于是顺着袁术的指示找舅舅去了。

    舍我其谁

    19岁,孙策带着几百名保镖去见袁术。谈判中,孙策坐地起价,袁术就地还钱。最终的结果是袁术得到了玉玺,孙策答应为他效力。孙策得到了九江太守的空头支票以及孙坚几千旧部中的一千多名。看起来很吃亏,但这一千多人里还包括程普、黄盖、韩当这些老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毕竟主动权还是在袁术手里,谈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孙策的兵力虽然不多,但这千把来人当初在孙坚麾下能够屡次击败西凉铁骑,更难得的是在袁术糟糕的指挥艺术下居然还能活到现在,真可谓精锐中的精锐啊。到处溜达的朝廷使者是个识货的,一看孙策有这样的实力赶紧拉拢,任命他为怀义校尉。

    袁术许下的九江太守当然没有兑现,不过这一点孙策也不会太在意,因为袁术的大本营寿春就在九江郡,在人家眼皮底没法搞小动作。袁术为了让孙策出力,又许愿说只要你打下庐江郡,一定让你当太守哦。

    孙策曾经拜访过庐江太守陆康,出身于吴郡四大家族的陆康没把他当回事儿,只派秘书出来接待,心高气傲的孙策就此怀恨在心。在利益和私仇的双重驱动下,孙策围攻庐江两年终于破城。陆康一家百余口在战乱中死了一半,活下来的人中就有在孙策死后做了他女婿的陆逊。

    孙策把他宝贵的两年(他一共才活了25岁)耗费在在了庐江城外,袁术竟然再次食言而肥,把庐江太守的位置交给了自己的亲信刘勋并且不做任何解释,连忽悠都懒得忽悠了。孙策明白了对袁术不能抱以任何幻想。

    孙坚的老部下,吴郡都尉朱治早就发现跟着袁术没前途,在庐江之战时把孙策的母亲和弟弟接来保护,使孙氏一门免遭扬州牧刘繇的伤害。此时他又找到孙策,劝他趁江东混乱的机会单干算了。朱治的支持可不只是说说,作为吴郡都尉,他手上是很有些兵力的。朱治是孙氏众臣里最会谋身的一个,东吴后期腥风血雨、人人自危,朱治和他的养子朱然却丝毫没有受到过打击,一生安安稳稳高官厚禄。这样的一个人选择在此时向孙策表忠心,说明离开袁术单干的时机已经成熟。

    谁与争锋

    20岁,孙策向袁术申请到江东拓展业务,袁术当然知道他想干啥但考虑到江东的那几位敌人都是硬茬儿,让这个麻烦的年轻人去和他们对耗也不错就同意了。

    孙策率领父亲留下的一千多名旧部和自己的数百名门客出发(这个数字说明在之前的庐江战役里伤亡的都不是孙策自己的兵)。一路上不断有人报名参军,到达吴景驻地历阳县(今安徽马鞍山市和县)时队伍已经壮大到五六千人(笔者认为这些人在这个时候投奔孙策主要是为了脱离袁术横征暴敛的统治,孙氏的成功离不开袁术客观上的帮助,难怪袁术败亡后,孙权还娶了他的女儿)。

    孙策写信通知他的铁哥们儿周瑜前来会合。周瑜当时无职无权,但他的堂叔丹阳太守周尚不知是何原因,简直就是周瑜的傀儡,于是丹阳郡的精兵就在平头百姓周瑜的带领下扛着军需物资加入了孙策的队伍。

    孙策首先攻下了扬州牧刘繇的粮仓和武器库。刘繇能够从可怜巴巴地寄人篱下到翻身刺史把歌唱倒过来欺压吴景、孙贲,晋级为扬州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两个从徐州南下的流亡诸侯奉他为盟主。这俩人儿虽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大敌当前倒也团结一致。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以孙策的这点兵竟然在三股势力中所向无前,又是斩敌五万又是俘虏一万的,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战斗中有一个小插曲:孙策大腿上中了一箭,无法骑马,被抬回去休养。敌人以为他阵亡了,高喊:“孙大帅哥(孙郎)被射死喽!孙大帅哥被射死喽!”孙策实在是帅得不行,虽然有官位但就连敌人都喊他孙大帅哥。

    孙策一听,干脆诈死,派几百骑兵假装溃败把敌人引进了埋伏圈,聚歼追兵后乘势掩杀并让士兵们齐声呐喊:“孙大帅哥厉害不?孙大帅哥厉害不?”声撼敌营,地动山摇,吓得不少敌兵连夜奔逃。

    由于扬州牧刘繇、会稽太守王朗、吴郡太守许贡、地方豪强严白虎这些对手基本上就是被孙策碾压式的花样吊打。如果一直写孙大帅哥砍了多少人、征服了多少地想来也没什么意思,不如再讲一段小故事好了。

    地头蛇严白虎被孙策军包围之后派他高大威猛的弟弟严舆求和。会面时,孙策突然拔戟相向,严舆躲了一下不敢还手。孙策笑呵呵地说:“我听说你坐着就能跳起来,所以跟你开个玩笑。”严舆不敢顶撞孙策,说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也有和常人一样的本能反应。孙策觉得这货真是窝囊,抬手就把他杀了。以常理来说,敌人无能总归是一件好事,但孙策特别厌恶这些徒有虚名的英豪,在平定江东的过程中,多有杀戮以致树敌无数。

    22岁,孙策与袁术决裂,理由是袁术大逆不道悍然称帝。

    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袁术称帝的前一年,孙策向朝廷上贡礼物,这已经摆明了要独立了。

    袁术称帝历来为人们所嘲笑,其实就算他不称帝,袁绍、曹操以及一天天坐大的孙策哪个会放过他?袁术一天天老去,地盘也不断地蒸发,早死晚死都得死,不如过把瘾再死。

    袁术称帝给孙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给袁术打工好说不好听,但是贸然翻脸又会背上叛将的骂名。趁袁术称帝的机会与其决裂,摇身一变就成了捍卫皇室的回头浪子。曹操控制下的朝廷派出使者封孙策为骑都尉。孙策说小爷我有这么多手下让我当个骑都尉合适吗?使者也真是个机灵人,当即拍板儿让孙策代理了明汉将军的职务。

    23岁,趁袁术被曹操和吕布夹击,孙策暂停了南下的步伐,调转枪头,赶走了袁术任命的丹阳太守并且加倍向朝廷上贡。朝廷的实际掌控者曹操此时要把主要精力用来对付袁术和吕布,也有意与孙策搞好关系。孙策加官进爵,出任讨虏将军,封吴侯。

    公元199年是孙策的大喜之年,24岁的他取得了五大成果:

    1。张紘奉献奏章到许昌,进一步巩固了孙策与曹操的关系。

    2。孙策厚葬扬州牧刘繇的举措得到了不错的风评。刘繇的旧部归降孙策。刘繇的儿子刘基成了江东孙氏的一块活招牌,后来在吴国官至大司农。

    3。袁术呕血而死,其残部在投奔孙策途中被庐江太守刘勋俘获。刘勋的兵力骤然强大以致粮草不足。孙策骗刘勋一起出去抢粮食,在刘勋外出后发动偷袭,占据庐江郡,俘虏三万人,缴获一千多艘战船。刘勋投奔曹操,两年后被曹操所杀。

    讲到这里,顺便给一位知名度不太高的人物插一段广告。汉末三国汉室宗亲中的头号战略家,神算子刘晔当时正在刘勋手下,他看破了孙策的图谋,只可惜刘勋不听。刘晔是三国唯一一位被后世称之为战略家的人物,到了孙权时代就能看出他的智慧有多么的恐怖了。

    4。孙策在庐江意外收获了一对国色天香的姐妹花——大乔小乔。常言道,男人可以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也可以为了女人插朋友两刀。孙策抵制住了揽二乔入怀的诱惑,有福同享,和周瑜做起了连襟,这是多好的朋友啊。

    5。这一年,江东只剩下豫章郡还没有姓孙。孙策没有强迫症,以在庐江缴获的一千多艘战船为资本,直奔杀父仇人黄祖镇守的荆州江夏郡。黄祖损失兵力上万、仅以身免、六千余艘战船被孙策缴获。江东水师的基础就此奠定。

    25岁,豫章太守华歆投降,孙策从豫章地界上分出了庐陵郡,从此有了世人所熟知的江东六郡。面临袁绍压力的曹操感到孙策这个年轻人难与争锋,再次笼络,专门安排扬州刺史严象举荐孙权为茂才、将曹仁的女儿许配给孙坚第四子孙匡,还为儿子曹彰迎娶了孙贲的女儿。

    双重标准

    攻城略地之后当然需要一批知识分子的辅佐。在用人方面,孙策采用了明显的双重标准。

    对于非江东籍知识分子,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和宽容。

    最受器重的是张昭,他与周瑜一文一武,是孙策最重要的帮手。张昭位高权重又深得人望,常常感到不安。孙策半点儿不猜忌,像齐桓公对管仲那样把所有政务都交给他打理。

    王朗曾经是会稽太守,战败投降后无论如何不肯为孙策效力。孙策没有为难他,将其礼送出境。王朗归了曹操后还专门写信赞扬过孙策。许多年以后,王朗成为了曹魏最有名的文臣(就是演义里被诸葛亮骂死的那个司徒王朗)。

    华歆曾经是豫章太守,在当地人望极高。投降后孙策待之以上宾之礼。孙策遇刺后他跟了曹操,后来成了曹丕的开国丞相。

    对于江东本地的士族,孙策则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面孔。

    虞翻,出身于会稽郡第一大家族,著名学者。曾经在王朗手下担任过会稽郡功曹(太守的主要助手,主管人事,参与机要)。追随孙策以后,虞翻忠心耿耿,劝降了华歆,还总是替孙策的安全着想劝他不要老是不带保镖就出门。孙策对他客客气气,还看望过他的老母,但一直没有给他升官儿。

    魏腾,出身于会稽郡第二大家族,也曾经担任过会稽郡功曹。由于为人耿直说话不委婉,触怒了孙策,如果不是吴夫人以投井相威胁,孙策就把他剁了。

    高岱,吴郡人,因精通《左传》而出名。请高岱上门之前,一向不怎么看书的孙策为了和他找到共同语言专门翻了翻《左传》。但派去请高岱的人不知是何居心,竟然挑拨离间两头儿骗。这个使者跟高岱说我们将军最讨厌别人比他强,他要是问你《左传》里的问题你就说不知道,高岱说明白明白。使者回头又跟孙策说:将军,我觉得高岱这家伙对您不够尊重,要是您问他什么他都说不知道那就证明我说的没错啦。

    于是被蒙蔽了的孙策就把一问三不知的高岱关进了监狱。为高岱求情的人足足跪了好几里地。孙策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更加愤怒,下令杀死了高岱。

    吴郡四大家族——顾陆朱张,全部对孙策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孙策也懒得搭理他们。

    孙策与孙坚的相同点是英勇善战,不同点在于孙坚麾下没有一个知识分子,而孙策非常重视这些文化人。孙策深知,像张昭这样逃难来的外来户对他构不成威胁,尽可以放心任用。而同气连枝、盘根错节的本地士族既不欠他什么恩情又从骨子里看不起他的寒门出身,要想让这些人听话要么来软的要么来硬的,孙策选择了来硬的。

    至刚则断

    孙策明白单凭兵强马壮不足以征服江东士族。

    在思考对策时,孙策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了北方,那里有一位同样出身寒门,打压士族的牛人——曹操。曹操能得势,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他“奉天子以令不臣”,因为皇帝这张牌在世代修习儒学的士族那里尤其管用。

    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的大战一触即发,曹操的大本营许昌空虚,孙策开始着手制定偷袭许昌,挟持皇帝的计划。

    孙策有一个习惯,喜欢一个人在野外走走,他觉得这样更有助于他思考问题。劫持皇帝这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当然需要仔细考虑。至于安全问题,他对自己的武功有足够的信心。

    公元200年4月,正处在事业高速发展的上升期,年仅25岁、前途无量的孙策遇刺,身受重伤。临终前他指定18岁的孙权为继承者。在向张昭托孤时,孙策悲观地说:“如果孙权不能胜任,您可以取代他,如果实在保不住江东的基业,就回老家去吧,不用觉得对不住我。”

    杀害孙策的凶手是前任吴郡太守许贡的三名门客。许贡曾经上书朝廷说孙策是一个项羽式的人物(江东小霸王的由来),应该召他入京,给他富贵、不能让他在外掌握实权。这份文件被孙策截获,许贡因而被绞杀。

    按说这事儿也算冤有头,债有主。可《三国志·郭嘉传》里提到,曹操的手下们担心被孙策偷袭,一个个忧心忡忡。郭嘉却说孙策这个人,仇家众多又不注意个人安全,就算有百万大军也等于是一个人在战斗,早晚会死在无名小卒的手里。

    孙策仇家众多、不注意个人安全又不是两三天的事儿,这么多年也一直活得好好的,郭嘉凭什么断定孙策会在偷袭许昌之前就遇刺身亡?万一孙策遇刺后大难不死,从此注意安保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