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原帝国(草原帝国史)-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在蚕食毛夕里〔摩苏尔〕,乌畏思·札剌儿把他们从毛夕里赶出去(大约1336年)。1374年乌畏思死时,黑羊部首领拜拉姆·瓦加又占领毛夕里和赞詹。他的孙子哈拉·玉素甫从札剌儿人手中夺取了桃里寺,由此奠定了其家族的命运,直到帖木儿来到前他们一直留在桃里寺〔163〕。
  在塞尔柱克家族(约1304年)和波斯汗国的宗主权先后消失以后,小亚细亚的塞尔柱克国已不复存在,在该国的旧址上,两个土库曼公国正在争夺卡帕多细亚。在锡瓦斯和开塞利是阿尔特纳-乌鲁氏族,从1380至1399年,该族的统治者是著名的诗人王子布汉哀丁〔164〕,1400年由另一支土库曼氏族,被称为白羊的氏族(阿克·科雍鲁)取代〔165〕。在拉兰达(今卡拉曼)建立起卡拉曼异密们的王朝(同样是土库曼人的王朝),在一个时期内他们曾为小亚细亚霸权和塞尔柱克国的遗产与比斯尼亚-弗里吉亚边境上的奥斯曼突厥人作战〔166〕。
  以后,帖木儿将加入到这些激烈的角逐之中。
    注 释  
    〔1〕关于绰儿马罕,参看伯希和《蒙古人与教廷》(《东方基督教评论》1924年第247页,〔51〕)。
    〔2〕《东方基督教评论》1924年,第244页,〔49〕。
    〔3〕关于拜住,参看《蒙古人与教廷》第303页以下(109页以下)。
    〔4〕在亚美尼亚文和拉丁文史书中,蒙古人的夏季大本营称为锡西安,似乎是在锡尤尼和阿特沙赫之间的哈本德地区,“在正对着哥克察湖东岸的山区。”参看伯希和《蒙古人与教廷》第302页(106)。
    〔5〕关于野里知吉带,参看伯希和《蒙古人与教廷》(1931932年)第33页(171)。
    〔6〕关于艾伯格和萨吉斯,参看《蒙古人与教廷》(1924年)第327(131页)。
    〔7〕《蒙古人与教廷》(1931932年)第172(174)页和第193(195)页。格鲁塞《十字军史》III,520。
    〔8〕伯希和《蒙古人与教廷》第175(177)页以下。格鲁塞《十字军史》III,521。
    〔9〕野里知吉带之子阿尔哈森阴谋反对蒙哥,已经在蒙古地区被处死。
    〔10〕伯希和《蒙古人与教廷》(1931932年)第65(203)页。
    〔11〕米诺尔斯基《伊斯兰百科全书》“Tiflis”条目,第796页上的书目(谷儿只和亚美尼亚史料和志费尼书)。
    〔12〕参看《伊斯兰百科全书》“Kaiká'ús II”第677—678页。
    〔13〕参看多桑《蒙古史》III,10307(据志费尼记)。
    〔14〕志费尼的父亲贝哈哀丁被蒙古首领库尔布鲁特囚禁在图斯。他受到优待,并作为呼罗珊的理财大臣进入蒙古机构。到1253年他在伊斯法罕去世前一直是蒙古官员。参看巴托尔德《伊斯兰百科全书》“Djuwaini”条目,第1100页。
    〔15〕多桑《蒙古史》III,11617(据志费尼)。
    〔16〕多桑《蒙古史》III,180。
    〔17〕志费尼及其父在任蒙古政府官员时听命于阿儿浑阿塔,但志费尼抑制不住地强烈反对畏兀儿学者们对阿拉伯—波斯人的优势:“在刚发生的、震动世界的革命中,学院被毁,学者被屠杀,特别是在呼罗珊,它是启蒙的源泉和学者聚会之地。国内有识之士都被剑砍死。再没有什么地方能产生创造物,畏兀儿学者们关心的只是以畏兀儿文和畏兀儿语来取代之。”上引书,I,XXV。
    〔18〕据志费尼和拉施特,参看多桑《蒙古史》III 12128。
    〔19〕多桑《蒙古史》,III,12931。
    〔20〕多桑《蒙古史》III,131。米诺尔斯基《伊斯兰百科全书》“Kutlugh…khan”,第1238页和T。 W。 Haig 的“Salghurides”条目,第109页。
    〔21〕旭烈兀(Hulagu)一名来自蒙古语词根hüla…或üla…,意即“超过”,在波斯语中是Hulaku。参看伯希和(《亚洲杂志》1925年,第236页)。
    〔22〕《史集》卡特勒梅尔译本,第145页。多桑《蒙古史》III,139。
    〔23〕1256年旭烈兀渡过阿姆河后,波斯与高加索的小国君们纷纷投诚,其中也有刺客派的头目,刺客派的名声早已一落千丈,但仍占据许多非常强固的堡垒。鲁克赖丁是该派的最后一位头目。旭烈兀没有接受他作为属臣,他在遭拒绝后,在麦门底司堡中坚持抵抗。——译者
    〔24〕《史集》卡特勒梅尔译本,第217,219页。多桑《蒙古史》III,197。
    〔25〕参看阿卜尔·菲达的《十字军史评论》(《东方史家集》I,136)。拉施特《史集》,卡特勒梅尔译本,第247页。多桑《蒙古史》III,212(据瓦撒夫的记载)。格鲁塞《十字军史》III,568。
    〔26〕《史集》第231页。
    〔27〕多桑《蒙古史》III,217转到《史集》。
    〔28〕参看格鲁塞《十字军史》III,571。
    〔29〕阿卜尔·菲达《十字军史评论》I,136。
    〔30〕《史集》卡特勒梅尔译本299页。基拉罗斯(《亚洲杂志》I,1858年,489页)。
    〔31〕参看基拉罗斯(《亚洲杂志》1858,491页)。(多桑《蒙古史》汉译本第四卷第五章页87中记:“报达之掠杀,延续有七日。……计死者八十万人。”——译者)
    〔32〕阿卜尔·菲达《十字军史》第137页。
    〔33〕基拉罗斯(《亚洲杂志》I,1858年,第493页)。
    〔34〕瓦尔坦《亚洲杂志》II,1860年,第291页。
    〔35〕多桑《蒙古史》III,270。参看海顿和尚的报导(《十字军史评论》中所收《亚美尼亚史料》II,16970)。格鲁塞《十字军史》III 574'TXT小说:'75。
    〔36〕基拉罗斯(《亚洲杂志》1858年,第492页)。
    〔37〕格鲁塞《十字军史》III,575'TXT小说:'76页。
    〔38〕即王罕弟札阿绀孛的女儿。
    〔39〕《史集》卡特勒梅尔译本,第145页。
    〔40〕《史集》第94—95页。
    〔41〕瓦尔坦(《亚洲杂志》II,1860年,290,309)。参看《十字军史评论》收集《亚美尼亚史料》I,433。
    〔42〕瓦尔坦《亚洲杂志》II,(1860年)300—301页。
    〔43〕瓦尔坦《亚洲杂志》II(1860)第302页,这话得到了拉施特的证实,《史集》第393页。
    〔44〕巴托尔德《伊斯兰百科全书》“Hùlagü”条目,第353页。
    〔45〕《史集》第225页。基拉罗斯(《亚洲杂志》I,1858年,第484页)。多桑《蒙古史》III,第262页。
    〔46〕格鲁塞《十字军史》III,第548,515页。
    〔47〕格鲁塞《十字军史》III,第515页。
    〔48〕格鲁塞《十字军史》III,第579页。
    〔49〕格鲁塞《十字军史》第577'TXT小说:'78页。
    〔50〕瓦尔坦(《亚洲杂志》II,1860年,第294页)。
    〔51〕基拉罗斯(《亚洲杂志》I,1858年,496)。《史集》第330—331和350—375页。
    〔52〕海顿(《十字军史评论》收在《亚美尼亚史》II,170)。瓦尔坦(《亚洲杂志》II,1860年,293)
    〔53〕《十字军史评论》收《亚美尼亚史料》第751页。格鲁塞《十字军史》III,第581页。
    〔54〕巴赫布拉攸斯,看多桑《蒙古史》III,第316页。
    〔55〕多桑《蒙古史》,III,第308—309页,格鲁塞《十字军史》III,第581'TXT小说:'82页。
    〔56〕阿卜尔·菲达《十字军史评论》I,140。
    〔57〕巴赫布拉攸斯,《叙利亚编年史》第533页。海顿(《亚美尼亚史料》II,第171页。)格鲁塞《十字军史》III,第583页。
    〔58〕阿卜尔·菲达《十字军史评论》第141页。《十字军史评论》中《亚美尼亚史料》II,751。格鲁塞《十字军史》III,第586页。
    〔59〕阿卜尔·菲达上引书,第143页。
    〔60〕《十字军史评论》(《亚美尼亚史料》II,751)。多桑《蒙古史》III,第325页。格鲁塞《十字军史》III,第589页。
    〔61〕多桑《蒙古史》III,第377页。巴托尔德《伊斯兰百科全书》“Berke”条目,第725—TXT小说:…—26页。
    〔62〕基拉罗斯《亚洲杂志》I(1858年)498。海顿(《亚美尼亚史料》II,173)。
    〔63〕《亚美尼亚史料》第174页。
    〔64〕德拉博德的文章(letters des chrétien de Terre Sainte; 1260)(《东方拉丁评论》II,1894年,214)。格鲁塞《十字军史》III,第584页。
    〔65〕海顿(《亚美尼亚史料》第174页)。Gestes de Chiprois 第752页。格鲁塞《十字军史》III,第594页。
    〔66〕《史集》,余大钧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三卷第79页。有异密拜答儿。此处误为拜巴斯。——译者
    〔67〕Gestes des Chiprois 第753页。Rothelin 手稿(《十字军史评论》第637页)。格鲁塞《十字军史》III,第601—603页。
    〔68〕基拉罗斯(《亚洲杂志》I,498)。
    〔69〕《史集》余大钧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三卷第81页。——译者
    〔70〕《史集》德弗雷梅里译本,第393页。参看瓦尔坦(《亚洲杂志》II,1860年,302)。
    〔71〕参看巴托尔德《伊斯兰百科全书》“Berke”条目,第726页。海顿《亚美尼亚史料》II,176。
    〔72〕《史集》卡特勒梅尔译本,第399页。多桑《蒙古史》III,第380—381页。
    〔73〕多桑《蒙古史》III,第362,370—374页(据拉施特和巴赫布拉攸斯记)。
    〔74〕多桑《蒙古史》III,397—404(据拉施特和米尔空记)。参看T。 W。海格《伊斯兰百科全书》“Salghurides”条目,第109页。
    〔75〕《史集》卡特勒梅尔译本,第403页。米尔空《伊斯兰百科全书》“Kutlugh…khàn”条目,1238页。
    〔76〕多桑《蒙古史》IV,第148页。
    〔77〕多桑《蒙古史》,IV,第281页。
    〔78〕巴托尔德《伊斯兰百科全书》“Djuwaini”条目,1100页。
    〔79〕多桑《蒙古史》III,第407—408页。
    〔80〕马·德赫任主教时期是1266281年,后由马基哈继任。
    〔81〕W·巴奇《忽必烈汗时期的僧侣》第13940页。
    〔82〕《马·雅巴拉哈》,J。 B。夏博译,《东方拉丁杂志》(1893年)第593'TXT小说:'94页。
    〔83〕他们约于1275年离开中国,约于1278年抵达美索不达米亚。
    〔84〕巴奇《忽必烈时期的僧侣》第148页。
    〔85〕《马·雅巴拉哈》第607—608页。
    〔86〕《马·雅巴拉哈》第609—610页。
    〔87〕多桑《蒙古史》III,第416—419页。
    〔88〕多桑《蒙古史》III,第432—449页(据拉施特记)。
    〔89〕多桑《蒙古史》III,第441—442页;IV,第17983页。
    〔90〕阿卜尔·菲达《十字军史》I,155。海顿《亚美尼亚史料》180页。多桑《蒙古史》III,481—488,格鲁塞《十字军史》III,694页。
    〔91〕海顿《亚美尼亚史料》第18081页。
    〔92〕参看阿卜尔·菲达《十字军史》I,第15859页。海顿《亚美尼亚史料》第18384页。巴赫布拉攸斯《叙利亚编年史》第592'TXT小说:'93页。多桑《蒙古史》III,第524页。R。罗里希特的文章(Les batailles de Homs)(Archives de l'orient Latin)I,第638页。格鲁塞《十字军史》III,第699页。
    〔93〕在蒙古语中是“Taghüdar”。
    〔94〕海顿《亚美尼亚史料》185页。
    〔95〕《马·雅巴拉哈》第75—TXT小说:…—7页。
    〔96〕参看多桑《蒙古史》IV,第31—38,49'TXT小说:'7页(据瓦撒夫记)。
    〔97〕夏博的文章(Relations du roi Argoun avec L'occident)(Revue de L'orient Latin,1894年,571页)。穆勒《在中国的基督教徒》106页。格鲁塞《十字军史》III,第711页。
    〔98〕《东方拉丁杂志》1894年,第82—83页。
    〔99〕上引书,第89页。
    〔100〕夏博《东方拉丁杂志》1894年,第91页。参看格鲁塞《十字军史》III,第715—TXT小说:…—16页。
    〔101〕上引书,第104页。
    〔102〕上引书,第10611页。格鲁塞《十字军史》III,第717—TXT小说:…—18页。
    〔103〕夏博《东方拉丁杂志》,第11314页。
    〔104〕上引书,112页。格鲁塞《十字军史》III,第720页。
    〔105〕夏博的文章(Relations du roi Argoun)第576'TXT小说:'91页。
    〔106〕夏博《东方拉丁杂志》,第12122页。列班·扫马又活了四年,于1294年1月10日死于巴格达。
    〔107〕夏博的文章(Relations du roi Argoun)第604,611,612页,穆勒《在中国的基督教徒》第11718页。格鲁塞《十字军史》III,第724页。
    〔108〕夏博(Relations du roi Argoun)第617,618页。
    〔109〕多桑《蒙古史》IV,第42—49页。
    〔110〕多桑《蒙古史》IV,第42页,巴托尔德《伊斯兰百科全书》“Mangù Timur”条目,第260页中修订了他关于Arghùn 的另一篇文章。
    〔111〕原书如此。——译者
    〔112〕多桑《蒙古史》IV,第10106页。巴托尔德《伊斯兰百科全书》“Gaikhatu”条目,第135页。海合都是从忽必烈派往波斯宫廷的使者孛罗丞相那里知道“钞”的情况。
    〔113〕夏博《东方拉丁杂志》,1804年,第12728页。
    〔114〕指海合都的大臣阿赫麦德·哈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