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因缘-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这样的基础,即使嘴上说得再漂亮:“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实际上也是心口不一、名不符实。有些人只是因为经书上是这样写的,所以才鹦鹉学舌般地跟着念诵,心里却没有丝毫菩提心的影子。我们修发心的时候,发心的偈子要念十万遍,如果你的心里没有配合,光念偈子有什么用呢?没有用。只有心里有这样的决心,口中也如是念诵,才能使发心更坚固、更稳定。所以,我们要真诚地念诵发心偈十万遍。这样念不仅是有很大的善根,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巩固我们度化众生的发心。
这样修并不是自我欺骗,而是在明了真相以后,将以前因愚昧而导致的各种错误尽力挽救,改邪归正而已。刚才所讲的都是确凿的事实。以前我们因为盲目无知而没有平等的慈心和悲心,现在恍然大悟以后,就会生起平等的慈悲心。
在修完外加行和皈依以后,一定要下功夫修菩提心。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不是别的地方,而是轮回。即使是轮回中的天堂或者人间,也都是非常可怕的。既然想从这个恐怖的地方逃出去,当然要下一点功夫,想轻轻松松地逃脱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接受这些修法。
放下自私心、生起利他的平等心,这虽然有一定难度,但也不是常人力不能及的。前面讲过,这不是神仙、登地菩萨以及佛才能做的,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像我们这样的人能做的事。很多人去做了,也成功了,他们已经做出了表率,我们只要愿意,做到这一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有些人会想,这些太麻烦了,只要求求福报就行了。为了求福报而信佛当然比不信佛好得多,但这绝对不能解决生死轮回的根本问题。现在讲的都是能让我们解决根本问题的一些修法,所以难度当然会有。你们每一个人都知道,办企业、上班以及从事一些创造性的工作,也会有难度,但还是要去做。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钱。既然为了钱都愿意这样吃苦、这样努力,那么,为了解脱、为了全体众生的解脱又怎么能不付出呢?
发菩提心的这些修法,是佛菩萨为大乘佛子指引的必经之路,除非你觉得轮回好,不需要解脱,不做也可以。可是,你现在觉得好不等于以后觉得好,来世转入三恶趣时的境遇更是不堪设想。到那时,好与不好已无力扭转,趁现在有办法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抓住时机。
前面也曾讲过,发出离心并不意味着从此以后就什么都不能做:不管家庭的事,不管孩子的事,不管单位的事……,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家庭事务、孩子的教育、自己企业的发展等等,可以照样去做,而跟普通人不一样的是什么呢?普通人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发财等世间利益,这些就是他们最崇高的理想;学佛的人一旦发起无伪的出离心,就不会觉得这些是最好的,他们了解还有更崇高的人生意义,虽然这些世间事务暂时要去做,但只是一种临时的谋生方法而已。
现在尽管发了菩提心、出离心,可还是人呀,人要活在这个世上,就要吃、要穿、要生活,这些生存条件当然要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佛也没有对在家人要求自从发出离心的第二刹那起,一切都要放下。但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这些,而是求解脱,这样的观点叫出离心,这是每一个学佛的人应该做到的。佛不会勉强每一个人都要发出离心、菩提心,但是,如果你想解脱,就要接受这些修法;若不肯接受、不这样去想、不这样去做,就无法解脱。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解脱道,若不接受,就等于是拒绝解脱。除此以外,佛也没有告诉我们第二条解脱道。
象菩提心这样伟大的发愿,是只有在佛陀教法下的修行人才可能具备的。其他世间的鬼、神,或是任何一个未修法的凡夫,不但白天没有这样的念头和实际行动,即使连做梦都梦不到。菩提心是非常高尚的一种发心,这一世我们有机会去感受这样的发心,去修习菩提心,实在是千载难逢,应该值得庆幸。所以,外加行修完以后,一定要去体会、去感受这些大乘佛教的精髓。
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就是这些。念咒、磕头、烧香、拜佛是不是大乘佛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衡量的标准取决于有没有这样的发心。所以,四无量心的修法至关重要。
凡是想修大乘法的人,就要这样修,就要有这样的发心。没有这样的心,就放不下自私心;有自私心,就不会为众生付出什么,即使付出,也是有条件的,希望自己能有所回报,这样的付出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我再三讲过,大乘菩萨要付出,而且要无条件地付出,这才叫作无缘大悲,这是很重要的。
总结归纳从外加行到发菩提心的这些修法,我们应该明白:有三种心行一定要放弃,若不舍弃,便无法修学大乘佛法,无论念佛、参禅或修密……,都绝对不是大乘行者,亦非小乘行人,这种“修行人”该如何称呼呢?简单地说,只能称为信佛的人,但不是学佛的人。我们讲过,信佛、学佛是两回事。信佛是指,你觉得佛陀很伟大、佛说的是真理,你不反对,自己却不去行持佛法,这叫作一般的信佛。而学佛是指,佛陀怎么做我也一定要这样去做,虽然现在我不能具足佛陀的一切功德,所作所为无法与佛陀一模一样,但是要有这种决心,这才是学佛。那么,在修行过程当中,我们要断除哪三种心行呢?
第一要放弃追求世间圆满的欲望。这种贪欲若不肯放弃,那么烧香、拜佛、念佛、打坐、做功课等,都是为了获得世间的圆满,就根本与解脱无关。贪图这一世的健康长寿或者下一世的人天果报,都叫世间法。
不能贪求世间法,并不是指从今以后不要去工作,不要去发展自己的企业等等,但是,只能将这些当作临时的生存手段。做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的人生目的和价值不是这些,而是在轮回里寻求一条非常安全的出路。所以,第一个要放弃的就是贪求世间的念头。
如果你割舍不下,就只能算是修人天福报,与解脱还相差万里。若是这样,不修五加行也可以,只需在自己家中设置佛堂,供养供养佛,或者去庙里烧烧香、拜拜佛。或许你能得到今生的健康长寿以及后世的人天福报。珍宝的人身如今已经获得;难遇的佛法如今已经听闻,却连这么一点蝇头微利都不肯放下,那么,你要等到哪一天才能真正开始走解脱道呢?追求世间圆满的结果对你来说,只能意味着:长劫轮回在所难免,解脱之日遥遥无期。因此,一定要放下贪着尘世之心。
第二要放弃的是自私心。很多人虽然在念佛、磕头,但其目的只是为了自己解脱轮回。比如一些人也在精勤地修五加行,若问他们:“你为什么要修五加行?”很多人都会想:“如果不修五加行,以后我就不能听大圆满或是其它密宗的修法。”“你不能听密法又会如何呢?”“没有机会听大圆满或者大手印的法,我就不能成就。”“你不能成就又怎样呢?”“我不能成就,就会永远呆在轮回里,那多苦呀!”他们修五加行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自己脱离痛苦。若是这样,就说明这种五加行,从名称上看是大乘佛法,但实际上却不是,因为他们只是为自己而修,没有考虑其他众生的解脱,所以这不是大乘的修法。因此,第二个要放下的就是自私心。
有人又会提出疑问:如果没有自私心,是否便不用忏悔自己的罪障?从今以后也不必为了清净自己的罪业而修法,金刚萨埵也不用修了?不是这样的,这些修法都需要,修的时候也可以观想清净自己的罪业,但这不是出于自私心。因为要度众生,必须有度众生的能力才行。怎样才能让自己有能力呢?就要先修金刚萨埵的修法,清净自己的罪业;再修曼茶罗的修法,增长自己的资粮。这样把自己的身心调整好了,才能具备度化众生的能力。之所以强化自己的这些修行能力,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将来度众生。因此,我们也不必有这种疑惑。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若菩提心真正生起,其本身就有清净罪业的能力,如五无间、谤法等很严重的罪业都能因此减少,而普通的杀生、偷盗等十不善业就可彻底清净。如果不修其它法,仅修菩提心,也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再有其它修法的帮助会更快。所以,第二个要放下的就是自私心。
第三个要放下的是什么呢?等到把加行修完之后,就要去领悟、去感受无我,即修密宗或者大圆满正行修法,其中所讲的重点就是证悟空性的修法,那时,我们要放下我执,这也是为了能够更圆满无私地度化众生。第三个要放下的就是我执。在修加行的时候,暂时不必急于修空性,此时的机缘还没有成熟。
修出离心时,要放下世间;修菩提心时,要放下自私;修无我时,要放下我执。这些若不舍弃,所谓的出离心、菩提心就都是空话,不可能生起,所以要把它们放弃。
今后,在修行过程当中,要时刻观察自己有没有进步,如何观察呢?
第一、修外加行时要观察:在没有闻修此加行法时,我们对世间有何看法、有何贪执;修了外加行中人身难得等一系列修法后,对世间又有怎样的看法,如果前后毫无改变,一切还是为了自己世间的健康、长寿、快乐等,便可确认自己的修行没有任何进展、没有任何收获。
第二、修菩提心时,同样要反省:在听闻修持菩提心修法的前后,我的自私心有没有变化?如果修法之前,一切只为自己,对他人的苦乐无动于衷;修法以后,虽然口里天天在念发菩提心的颂词,哪怕念了十万遍,但内心深处还是认为其他人的好坏都无关痛痒,只盼自己能早日得解脱、自己能早日明心见性、自己能早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等等,仍然没有为众生着想,那就可以确认,虽然听了加行、修了加行,自己却没有任何大乘法的收获。
放下我执,对我们来说还有一定距离。虽然在修加行的过程中,根基好的也有可能明心见性,但对一般人而言这是比较难的。所以,对这一点暂时还不能要求。
总之,第一要舍弃世间,第二要放弃自私心,但不能产生误会,认为出离心是消极逃避,菩提心也是不能实现的妄想等等。一旦有这样的想法,就会成为修行的障碍。如果如理如法地去修,这些修法与你们的工作家庭没有任何矛盾。在佛住世时,印度的很多国王在治理江山、管理天下的同时,也在发菩提心,根本不相抵触。所以,你们不能以为一旦发了菩提心,就没办法生活和工作。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菩提心和出离心,绝不能认为出离心、菩提心可有可无,从而放弃这万劫难遇的修行机会。从无始以来,我们已经历了成千上万次不可思议的生死轮回,直到今天还是一个普通人,再过几十年告别人世时,如果没有加紧修行,只能再次空手归去,除了所造的如山般的黑白业外,其它什么也带不走。所以,在整个生命轮回的过程当中,这一世是非常关键的。无情的事实就是这样,珍不珍惜这个机会,全凭自己作主了。
三、菩提心的修法
四无量心修完后,就要正式修菩提心。
首先,我们要认清菩提心的概念是什么?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菩提心,在这里就是为一切众生的解脱,自己发誓修此觉悟的智慧。
菩提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对所有众生的无缘慈悲心——大慈大悲。在大悲心生起后,就会自然而然发起想去帮助众生的心。
如果已经有了这样的发心,那么度化众生、帮助他人用什么样的方法最好呢?搞一些慈善机构、帮助人们解除一些现世困苦,当然也是菩萨的行为,但这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根本性的问题要怎么解决呢?以前讲过,最重要的是让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自己去认识轮回的真相、人的特质以及怎样从轮回里找到出路……,也就是,为他们指路最为重要。为了让他们明白这些道理,首先我们自己要有智慧。若想为众生指引一条完整的路,就要自己成佛,成了佛才能有这样的智慧。所以,要为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这就是第二个条件。
具备以上两个条件才是真正的世俗菩提心。
我们每次修法之前都要发菩提心:为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为了获得佛的果位,所以我听法、所以我受戒、所以我皈依、所以我做功课、所以我去放生等等,这就是大乘菩萨最重视的菩提心。
菩提心的前提是四无量心。然而,若只有四无量心,对一切众生都非常慈悲,有极其难忍的慈悲心,却没有考虑为一切众生而成佛的话,就缺少了利益他们的方法,两个条件中就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就不能称之为菩提心。
另有一些人认为:佛已经断除了所有的障碍和过失,圆满具足了一切功德,很伟大,所以我要成佛。他虽然有成佛的心愿,但没有考虑到众生的解脱。因为缺少第一个条件,这也不是菩提心。只有具足了完整的动机,才能叫作菩提心。
初发菩提心时,因为慈悲心的程度不同,所发的菩提心就有以下三种差别:
第一是国王似的发心,也是最差的一种。世间国王必须自己先登上国王的宝座,之后才能治理天下。同样,自己要首先成佛、成佛以后再度众生的发心,就叫作国王似的发心。
第二是船夫似的发心。船夫总是和船上的乘客一起到达彼岸,他既没有办法先走,也无法令客人先走。有些慈悲心比较强的人也会这样发心:如果我先成佛,再度众生,就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利益他们,为不让众生长劫等待,在众生没有成佛之前,我也不应该自己先成佛,我只能在他们成佛的同时和他们一起成佛。这就是中等的菩提心。
第三是牧童似的发心。牧童总是将放牧的牛羊驱赶在前面,而自己走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