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棺记-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未等众人明白过来,双手齐拔,那黑血随针,喷涌而出。
  小梅“啊”地一声大叫,口中黑血一呕尽出,随即两手一松,金七杨珠的手,竟是给她放开了。
  鲁先生将紫黑的银针丢在地上,道:
  “慢慢的喂些热汤水罢。七儿,过来,找僻静处,我嘱咐你几句话。”
  21 刺绣
  桃花村的冬天,并不是很冷。村人的屋子造得墙壁颇厚,足以抵挡风寒;储存过冬的菜蔬,放在屋子里,不上冻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取暖的柴禾,便省了很多。
  金七家是从来不省的。
  金家富足,金家的柴禾也从来不缺。金家先是有老太太在,后来添了宝儿,每年都是把屋子烧的暖暖和和的。初冬老刘就修整好铺炕,金家的屋子是村子里最暖和的。
  这个冬天更是要暖和才行。
  小梅苏醒后,众人按照鲁先生留的方子,抓药来熬,一日要她喝几大碗。毕竟是小女孩儿家,小梅渐渐的烦了吃药,不肯喝那黑苦之汤,先是要杨珠劝着哄着,后来是金七也一起来劝,再后来,全家上下,居然无人能劝。而小梅身子,似乎是全靠这药护着,偶有一碗不喝,就神情呆滞,木头人一般,偶有一日不喝,夜里便惊叫诞语,甚至抽抽答答啼哭,仿佛见鬼一般。本来她身子病得虚弱,再如此闹,怕是又会往不好处走。教老刘去请鲁先生,鲁先生却不肯再来,说是方子已开,照着吃药即可,如有他事,鲁先生是已经嘱咐金七话了,只问金七便可。
  杨珠的卧室,便是小梅养病的屋子,这个冬天更烧得热热的,唯恐她受了半丝寒气,本就虚弱的身子再添他病。杨珠是日夜守着,怕有闪失,宝儿便放在外家不曾接来,一怕接来添事,再者也怕小梅其病古怪,孩子见了不好。杨珠昼夜只是守了小梅,金七则睡去大书房,每日白天来探看小梅。
  白葵与那老妇的尸身,金七出钱,两口薄棺埋在村外荒郊,做了标记,防备他年有人来认领。这二人死的虽有蹊跷,所幸无人借此闹事,那里正素与金家友善,便大家商议了,说成金七好心收留乞丐,不料二人争斗,老妇猝死,白葵惧罪自尽,事出有因,与金家绝无干系。此等言语,合村写了字据,手印花押,都是年老有德的人写画。金家本是善门大户,和村人世代友好,加之里正做主,此事又没人挑头敲诈,便安安稳稳了解,一应事情,都是里正跑腿去办,做成桃花村义葬无主尸首,断不是私埋人命。直忙了一月有余,这才消停。金七感激众人,少不得邀请饮酒。如此夜夜酒宴,又闹了半月。
  诸事将妥,只是小梅不肯喝药,哄她骗她都是无用了。都怕她停了药身体要坏,谁知这小梅竟饮食加多,身体见好;只是神情偶尔痴呆,偶尔伶俐,教人捉摸不定。如此半月有余,小梅身体强壮,居然下地走路,只是夜里闹的更凶了些。看她此时光景,断无再逼了喝药的道理,而鲁先生开的方子,却教一直喝药,万万不可停顿的。金七杨珠两个,倒是无计可施。
  再过些时日,小梅夜里闹的渐轻,日间却又古怪起来。她自幼长在金家,其言谈举止,金家人无不熟悉,自有此病,她行动说话,竟与以往不同。众人都说是吓的,杨珠却觉得其怪异有所来历。思索一回,又不知怪异何来。无奈,只得好生照看她而已。
  杨珠日夜看护小梅,家务活计便搁置许多。小梅身体渐好,杨珠不必日夜亲自守着,便想起针线活计尚有必做的,这一日天气晴和,杨珠向箱笼里翻检针线,那小梅无事,便在一边闲看。
  只见杨珠将那布帛绸缎,针线剪刀,一件一件翻出来,箱底忽见一大红绣件,描画甚好,却未开绣。杨珠拣了出来,含笑展看。小梅便问:
  “这是绣给谁的?”
  杨珠笑道:“你忘记了,这个是我家姐妹们闲话时的玩笑,要比比谁的绣工精致呢。这些时候一忙,就忘了做它。”忽又想起:“小梅,你那吉州绸缎,这冬天是做不得了。等来年春天,我替你裁。”
  小梅道:“那是最好。”一边接了绣件,去窗前仔细观看。
  杨珠见她看那绣件,不觉心中一动,笑道:“你看它做什么,我也没心思绣它了,你要玩,就拿了它去。”
  小梅:“这个描得不甚好,我来改了绣成它,你看怎样。”
  杨珠听得此言,不禁大惊。面上却不动声色,随手递了针线给她,道:“这花样是姐妹约好了绣一样的,才好比试。咱们改了,就没法比了呢。你既喜欢,你去绣了就是。”
  小梅见杨珠所送针线,皱眉道:“这线怎么都是一般粗细?这绣件的图样,是要有粗有细的线都用,才见好处。”
  杨珠更吃惊不已。哄她道:“用一样的针线,也是姐妹约好了的。”
  小梅道:“约好针线?这个好玩。等我绣去。”拿了东西,跑去窗下坐了,上了绷子,一针一线竟是用功起来。
  杨珠走去,站在小梅身后,眼看她手指灵活,针法娴熟。忽然想起一事,不禁心中惧怕。原来这小梅的刺绣,竟然是像极了一个人。当下也不言声,任由她绣得用功,自己侧面细心看她,这下恍然大悟这小梅举动怪在何处:她种种神态,十分里有五分竟是酷似死了的白葵。
  22 遇旧
  石头城里第一场大雪,下得房屋地面皆白。真个是天道公平,无论贫富贵贱,琼楼茅舍,都银灿灿地妆点一新。好在近年兵戈不起,四乡丰足,虽是雪天,那冻饿饥馑之事,却也甚是少见。这石头城城里城外,本就有上好景致,此一番大雪,更是平添无数好看去处。时逢太平,等闲便有富贵人家,羊羔美酒,檀板金樽,又有一干风流人物,趁兴踏雪寻梅,吟诗作赋,最不济的,小门小户,也要红泥火炉,饮酒看雪。
  这日正是腊月初八,快雪初晴,红日温柔,薄云蔼蔼,虽冰天雪地而不凛冽苦寒。石头城的风俗,都要在这一天烧香供佛,献花献果,施金舍银,做各种功德事情。因这天乃是释迦摩尼灭度日,凡有好佛事,在这天做就最得佛心。因此上,石头城各庙里香火鼎盛,善男信女无数,念佛声闻于天外,一派太平风光,虔诚盛事。
  石头城南,最有好风景的去处,唤做金山,那山下好大一座丛林,名字叫做金山寺,乃是先皇时候建造,御笔题的大殿牌匾,至今犹挂。因沾了皇恩,这庙的菩萨神佛,分外灵验,香火也比别处旺盛许多。寺内高僧无数,挂单也多,讲论佛事,最为高深,每隔几年,都有大德高僧被宫中请了去说法,这等殊荣,别处寺院再难求得。今日腊月初八,寺里照例有大法会,盛况空前,香客拥挤,不远千里来的都有。一番热闹,笔下纵然千言万语,也是描述不尽。
  这金山寺座落在金山脚下,红墙显著,衬着白雪皑皑,分外的好看。寺后,本是大片草地,冬来草枯,落了厚雪,其坡势缓,看去就如白毡一般。坡的尽头,就是那金山寺了。众香客进香,都不走这后坡,只走前面山门台阶的,因此这如毡白雪,竟是不曾践踏过。
  时近中午,众香客都在这金山寺里看法会,正热闹处,声潮一浪高过一浪,都以得见大德高僧为荣。此时偏有那不识趣的,独自一个在寺后雪坡,闷闷无聊。
  这人年纪轻轻,长身玉立,天生一副富贵尊严模样。银冠素袍,玉带缟衣,竟是其人如雪,雪如其人。手持一管紫竹笛子,却是不吹,只当它是一支无毫之笔,只管向雪地上划去。那雪地上,早已字迹缭乱,如鸟兽奔驰过一般。
  他只顾闷闷的画字,对近在身边的盛大佛事充耳不闻一般。写到伤心之处,不由得一声长叹,竟然举手揩泪,仰望高天,口中呼啸。几个跟随的人,都远远的躲着,不敢过来。
  长叹一声,究竟还是伤心无聊,索性坐在雪地上,横笛赋愁。
  呜咽梗塞,曲不成调。才只半曲,忽然有人笑道:
  “裘公子,别来无恙!”
  这裘公子定睛一望,不由喜道:
  “金兄,原来是你!”
  金七满面含笑,不远处负手而立,一见裘公子应声,便连走带跑,踏雪而来。
  23 酒楼
  二人相见,击掌欢笑,都说:“不料多年后,仍是在此地相会!”
  那裘公子,乃是本朝开国元勋,先皇敕封淮南王爵,世袭毋替的淮南王府的二公子,名字唤做裘青,字子青。生来非但姿容俊美,更秉承乃祖遗风,自幼习得弓马娴熟,又兼辞赋风流,为人仗义,性情豪爽,这石头城里,多少豪门子弟,都喜与他结交。也多亏他排行第二,那承袭王位的自有其兄,他乐得不问世事,每日只是尽兴饮酒看花,击剑吟诗,其乐无穷。淮南王府本是武门,自古没那多规矩约束,因此也无人管他。
  当下二人见礼已毕,裘青的几个奴仆,和跟金七的小刘,都赶紧过来,等听吩咐。裘青看看天色,笑道:
  “不如还是拣旧年的酒楼,你我喝两杯,叙叙旧事也好。”
  金七道:“小弟这次来,少不了要打扰裘兄,况且还有大事相求。就听裘兄吩咐了。”
  众仆人见他二人说好,忙去拉马备鞍。霎时安排齐整,裘、金二人在前,众仆从有飞马先去安排的,有随后缓步跟从的,一起奔那酒楼而来。
  裘青所说酒楼,,也在金山脚下,只是和金山寺相去甚远。此楼地理,靠山临水,气势开阔,建时就打算做出城游玩人的生意,因此才选在这金山,名为“山水楼”,那意思是风雅高深的很,讲的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裘青指名来此,颇有怀旧心思,因当年结识金七,便是在金山寺里,与这酒楼也大有渊源。
  当下二人弃鞍登楼,未进门,早有山水楼主人黎掌柜亲自在阶前笑脸迎候,满口的称呼“裘爷”、“金爷”——这黎掌柜志气非小,一心想着做大生意,见裘府家宴无数,早用心巴结了管事之人并要紧家仆,因此今日裘青未到,先有仆人飞马而来,告知金七姓氏,言说与裘青关系非常,故此黎掌柜叫得出“金爷”二字,楼上雅座,也赶紧着派能干伙计张罗停当,一俟裘青金七到来,竟是样样整洁齐备。只有跟金七来的小刘,满心好奇,左右寻思也想不出为何这酒楼老板识得他家七郎。
  二人皆豪爽,不怎揖让,即落座。此座位靠敞亮窗户,窗下河水半冻半流,积雪漂浮,远处可见如云白雪中金山寺一角红墙,在夏日,便是看景好去处,在冬日,也有几分颜色可瞧。
  黎掌柜亲自奉了裘青所喜的茶,悄声告退,只留精干伙计二名门外伺候。裘府家仆,也都在外间侍立,凝神倾耳,生怕漏听了招呼。那小刘,本未见过什么场面,此刻也肃静而立,只一双眼睛滴溜打量裘府众人。
  金七笑道:“裘兄多年不见,风采更胜当年。”
  裘青举茶一嗅,稍尝即放:“金兄,你还记得那年金山寺开光的情景么。”
  金七见他神色黯然,似是触动前情,便道:
  “怎么不记得!那年弟随先父来此,恰好遇见金山寺开光,当时年幼好奇,便挤了去看。若非如此,也不认得裘兄。”
  裘青眼望窗外:“那日金山寺开光,石头城多少人家的女子,都来布施,要结佛缘。金珠财宝,奉献无数,唉!”说罢,高声叫道:“黑奴儿!”
  只见一面色黝黑的家仆,应声而入:“爷有何吩咐?”
  裘青:“你这就拿我的马,去金山寺寻见越姑娘,叫她不要赶素斋了,赶紧来这山水楼上,一起用饭。就说是当年的金七爷到了!”
  黑奴儿一声“是”,飞身去了。这里金七诧异,问道:
  “裘兄,请问这位越姑娘是?”
  裘青面色更加阴暗:“她就是当年卢小姐的女侍,越东山。”
  金七惊的两眼睁大了半寸,笑道:“裘兄,原来如此!我在僻远之地,恍惚听得卢小姐种种消息,只道是说谎,今日才晓得原来果真是谎言。”
  裘青低头道:“金兄,市井流传,往往不差。那卢家小姐,已经弃世四年了。”
  24 往事
  金七闻言,不由伤感无言。
  裘青双目含泪,续道:“想当年在这金山寺里,众人布施钱财,都要争个乐善好施的名头。那些官宦家眷,金珠玛瑙,镯钏钗环,奇珍异宝抛掷无数。只这卢家小姐,素衣而来,竟是簪环都无,银两也没有。”
  说到这里,裘青住了口,往窗外看那远山的寺院红墙。金七知他追想往事,便接着说道:“那时小弟随先父来此,最喜热闹,有幸得见当年金山寺人山人海风景。卢小姐在众人群里,真如白鹤一般。”
  裘青也不看金七,喃喃的道:“只有卢小姐不舍银两,不施首饰,单单的要了笔墨,在随身素帕上题了一个‘佛’字,她随身侍儿,扬言道,此字即是布施,卖得多少钱财,就是布施多少了。”
  金七微笑道:“当时小弟身边,只有白银一两,立即掏摸出来,抢上前去,大叫大喊,说要了此字。”
  裘青面色温柔,嘴角微笑,道:“可惜弟在那里,早备下黄金百两,卢小姐之帕,金兄只摸了一下而已,还是归了我。”
  金七:“卢小姐风致,恐怕本朝找不出第二个来了。那日她对我,深深万福,相谢那一两白银,对裘兄你的百两黄金,却是看也不看。想来是早知晓裘兄你的心思了。”
  裘青:“那时候,当今圣上才立储君,卢小姐是候选东宫的淑女之一。弟等候良久,终于天从人愿,卢小姐未得入选东宫。”
  金七:“小弟只和裘兄一面,竟成至交,是因卢小姐而起。自那年在这山水楼一聚,阔别多年,不想今日还是在这里相见。弟处偏远之地,卢小姐备选东宫,以及后来的事情,竟是一点也不知道了。”
  裘青叹道:“你还是不知道的好。后来我请了家兄,亲自上卢府求亲,几次三番,卢府微有许诺之意。不料就在此时,卢小姐忽然亡故。个中缘由,蹊跷的很。”
  金七:“卢小姐仙去,还有什么蹊跷?”
  裘青:“卢府只说小姐病故,发丧甚急,却又不请任何亲友,连我淮南王府,也是几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