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手会说话-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婴幼儿期”调养
此期为稚嫩之时,形气未充,神气未定,易饱易饥易惊易为邪袭,疾病传变迅速,调养应适其寒温、多见风日、合理饮食,待之以慈祥、安和、愉快,使婴幼儿发育结实、稳定。“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时父母的情绪变化,可以潜移默化地给孩子强大的心理暗示,决定孩子的性格。所以初为父母者,一定时时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千万不要认为孩子不懂事,而随意而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这个时期父母的言行孩子都明白,只是不会说话表达而已,不信,你们夫妻只要吵架,小孩子一定会凑热闹地大哭,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什么都懂,他在担心你们的争吵对他的威胁,于是他就以痛苦的哭闹来参与你们的战争!希望你们停止吵架,来关注他。所以,这个时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关键时期,你们的表率作用,决定了孩子终身的性格基础。我希望当一对夫妇决定生养一个健康的孩子时,不要先忙于体格检查,而是应该首先要签署一个孩子三岁之内的“家庭和谐公约”。否则,谁也不能保证,你养育的孩子是“健康”的。
◎10岁左右“儿童期”掌纹与心理
“儿童期”心理表现
现代社会中,儿童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很多年轻的父母面对孩子出现的异常行为,往往感到疑惑,不知道是否属于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否该求教心理医生。下面就孩子常见的心理疾病给大家作个介绍:
1。咬指甲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2。吮吸手指吮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
3。屏气发作 是指婴幼儿在受到刺激哭闹时,在过度换气之后出现屏气,呼吸暂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严重者可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短则半分钟到1分钟,长则2分钟到3分钟。多见于2岁以内的孩子。
4。口吃是指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是儿童期常见的语言障碍。约有半数口吃的儿童在5岁前发病。
5。言语发育延迟是指儿童口头语言出现较同龄正常儿童迟缓,发展也比正常儿童缓慢。一般认为18个月不会讲单词,30个月不会讲短句者均属于言语发育延迟。
6。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获得语言能力的孩子,因为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保持沉默不语。如在学校里不讲话,但在家里讲话。这种心理问题多在3…5岁时起病。
7。遗尿症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自己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多见于5…10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8。抽动症指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出现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咂嘴、伸脖、摇头、咬唇和模仿怪相等,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9。入睡困难是指儿童在临睡时不愿上床睡觉,即使是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动,或反复地要求父母给他讲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强入睡。
10。夜惊指在睡眠中突然惊醒,瞪眼坐起,惊慌失措,表情痛苦,常伴有哭喊、气急、出汗等症状,多半发生在入睡后2小时内,醒后不能回忆。以5…7岁的儿童最为常见。
11。睡行症指睡眠中突然睁眼,坐起凝视,下床走动。多半发生在睡后2小时内,醒后不能回忆。见于任何年龄的儿童,多见于5…12岁儿童。
12。梦魇指从噩梦中惊醒,能生动地回忆梦里的内容,使孩子处于极度紧张焦虑状态的一种睡眠障碍。多发生在后半夜,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13。偏食是指儿童不喜欢或不吃某一种食物或某一些食物,是一种不良的进食行为。偏食在儿童中很常见,在城市儿童中约占25%左右,在农村儿童中约占10%左右。
14。拔毛癖是指儿童时期出现的经常无缘无故地拔自己的头发、眉毛、体毛的不良行为。多见于4…5岁以上的儿童。
15。攻击行为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总体来说,攻击方式可分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两大类,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16。退缩行为是指胆小、害羞、孤独、不敢到陌生环境中去,不愿意与小朋友们玩的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对新事物不感兴趣,缺乏好奇心。
17。依赖行为是指儿童对父母过分依赖,并与年龄不相符的一种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如果父母不在,便容易发生焦虑或抑郁。
18分离性焦虑是指6岁以下的儿童,在与家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男女儿童均可得病,与患儿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的过分依恋有关。
19。神经性尿频指每天的排尿次数明显增加,但尿量不增加、尿常规正常的一种心理疾病。排尿次数可以从正常的6…8次增加到20…30次,甚至每小时十多次,每次排尿很少,有时仅几滴。以4…5岁的儿童为多见。
20。神经性呕吐指一种反复的餐后呕吐,但不影响食欲、体重的心理疾病。常常具有癔症性格,自我中心、暗示性强,往往在明显的心理因素作用下发病,以女孩为多见。
21。性识别障碍是指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识与自己真实的解剖性别相反,如男性行为特征像女性,或持续否认自己具有男性特征。多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
22。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反应为特征的疾病。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4:1或5:1。
总而言之,不管孩子多大,只要是发现孩子出现行为异常、学习困难、睡眠障碍、性格缺陷、情感障碍、社交不良、性角色偏差等情况,都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儿童心理门诊,请儿童心理医生和你一起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10岁左右的健康儿童,手掌是红润的,掌上1、2、3线清晰,十指皮肉相裹,关节不突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部位没有某一部位的特别隆起或者塌陷(手掌上的八卦部位分布见图)。但是,由于性的发育尚不成熟,所以,大鱼际往往高于小鱼际。同时拇指根部的褶纹呈锁链状,古人称之“孔目”状,掌上没有青筋暴露,如果孩子出现这些掌纹特征,表示这个孩子很健康。
■ 遗尿症
■ 依赖行为、分离性焦虑
■ 孤独症
■ 神经性呕吐
■ 神经性尿频
“儿童期”心理指导
此期特点是生长迅速,智力、体力大增。精神方面应对其和蔼、关怀,指导其明事理、辨善恶。这个时期的孩子如果已经形成了心理疾病,就像上面所说的那些症状,那么,最好寻求心理医生调整,或者,由父母来担任孩子的心理医生,因为这些症状,仅仅靠药物,是难以解决的,我经常是要求身为父母者,从自己的养育方法上找出原因,先纠正“家教”环境。我发现在孩子儿童期处于一个“闹离婚”的家庭中,儿童逃学的心理障碍性疾病最多。由于父母的“战争”使得孩子从想逃离“战场”的心理转为逃离“学校”的行为,这种潜意识的“逃离”行为实际是对于父母常年“战争”状态的家庭的报复心理所致。当然,孩子没有什么学习“成绩”可言。“逃跑”使他产生一种“解脱”的快感。就像上瘾一样,那是因为他小时处于父母“战争”中,而因为年纪小,无法跑,现在,他终于可以跑了,而且这种跑,还会使父母“无奈”“痛苦”,就像小时他面临父母战争时的无奈痛苦一样,他从中得到报复的快感,所以,他就无法控制自己“逃学”,尽管他知道逃学不对,他还是选择继续“逃学”,这就是心理疾病已经形成了。如果你的孩子出现这种病,做父母的应该首先调整家庭的“环境”。
◎20岁左右“青春期”掌纹与心理
“青春期”性心理变化特征
步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由于身心健康趋于定型的时期,是走向成年的过渡阶段,亦是性意识萌发和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因而,在他们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产生心理失误,甚至心理滑坡。
1。好奇、好胜、片面的虚荣心理。
2。 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满心理。
3。 不成熟的恋爱心理。
4。 性神秘和性冲动心理。
5。 贬低自己的自卑心理。
6。 是非曲直的模糊心理。
青春期是一个很敏感的成长阶段,青少年朋友应该注意调节和平衡这一时期的许多心理误区。我们应加强自身的社会文化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如果自己有什么不良心理,发现后就应该拿出勇气和毅力来克服和摆脱,力求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材。
20岁左右男女的掌纹特征'電子书下载…Tao shu ke'
20岁的人,身体内脏的发育基本成熟,这时手掌上的1、2、3线随着身体的发育变得深而且长,手掌色泽红白匀称。十指圆润有力,拇指根部的褶纹深长。由于性腺的成熟,体内出现性激素的正常分泌,所以大鱼际和小鱼际都相对比其他部位隆起,而且这两个鱼际的高度遥遥相对,八卦的各部位也开始丰满起来了。骨肉相裹而均匀。手掌上没有青筋显露的现象。这些表示是健康的年轻人。
■ 青春期少年逆反心理、反抗性极强。他们常常爱激动,乱发脾气,与大人唱反调。
■ 青春期少年少部分会表现出严重厌学、社交障碍,离家出走等现象。尽管这些症状不属于严重的心理异常的范畴,如果不能迅速地走出这种心理误区,则有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 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产生劣等感,变得孤僻。
■ 易产生怨天尤人的不满情绪和缺乏自信感。
“青春期”性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肩负着养育孩子的重任,在性教育方面应做到以下调整:
■ 了解孩子在各个不同的成长阶段的性知识的渴望,大胆地回答孩子提出的有关性的问题,性启蒙教育很重要,家长大可不必遮遮掩掩,更不能轻描淡写或训斥打骂。家长往往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因此以身作则很重要。
■ 青春期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让孩子知道处于青春期时身体上的变化,比如:女孩子的月经初潮,性器官的卫生与保健,第二性征的出现,以及女性成熟的特点,生育避孕等知识等等。男孩子知道身体的变化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毛发开始发达,喉结的出现,声带明显变化,生殖器的卫生等等。
■ 给孩子买有关性知识方面的书籍,让孩子通过正常的渠道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和孩子交谈有关困惑不解的问题。
■ 鼓励孩子正常交往异性朋友,有的家长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许和异性同学接触,这是错误的,依靠回避、拦堵只能给孩子激发探求未知的欲望,因为人的本性就有探索神秘的特性。只有正常和异性交往,建立正常的友谊,才能在与异性交往时有正常的心态,培养他们矜持理智的自制力。
■ 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了解爱情的真谛,树立人生的远大目标,避免孩子把“练爱”和恋爱相混淆,过早地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因而影响学业和前程。
◎30岁“而立之年”掌纹与心理
30岁人的心理变化
过了30岁生日以后,大多数女性开始不盼望过年,不想过生日,也害怕别人问年龄。女人对自己这种一天天长大、一年年变老的恐惧和抵制几乎是一致的,在现代白领女性中尤其如此。一位在外企工作了十年的张小姐,已经做到了中层职位,操一口流利的英语,拿着近万元的高薪。然而在优雅自重的外表下,藏着的是深深的忧虑:外企老板更注重效益,给她的工资可以聘用两个年轻的新人。在老板随时有可能炒掉她的今天,想出去另谋一份稳定的职业已不大可能,因为如今几乎所有的招聘广告都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
“年龄恐慌症”近年在中年白领女性中有弥漫的趋势。一位中年女作家写道:“中年就是发现第一根白发,赶快拔掉,第二天就钻出了十根,你正犹豫还要不要拔,仿佛就在一夜之间,一头乌发就被白雪点染。”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形容中年女性是“被约束的一代”———她们的角色游移在子女与父母、上司与下属之间的狭缝中,承受着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因而面临着的是“角色危机”与“健康危机”。女人过中年,经历了成长、升学、择业、婚嫁、生育等关隘,抬眼望去,前途依然布满坎坷与艰难,不可预测的外界变迁,诸如跳槽转行、下岗失业、婚姻红灯……无情的竞争,像一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使中年人匆忙的节奏始终像绷紧了发条的钟表。生活节奏一天天加快,工作压力一天天加重,而自己的身体机能却在一天天衰退,这就是很多中年人所面对的生存状态,厌倦甚至厌世使不少中年女性心理失衡。
美国加州大学的赫伯格教授研究发现,进入中年期的男性容易产生一种与更年期病症不完全相同的综合征。其特征是性格和心理发生突变,感到焦躁不安,郁郁寡欢,缺乏决断,而自己却否认有任何毛病。这就是“灰色”心理病。
这一特殊病症主要起因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在生理上,人从童年、少年、青年到壮年,一直是在成长中度过的,因而有一种“永无止境”的感觉,进入中年后,成长由缓慢变为停止,甚至出现衰退。即使身体没有毛病,通过一些小的变化,也有力不从心的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