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史上最强帝国崛起-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怕这两郡之前是天下最为富庶的郡县之一,也经不住这种折腾,全部人口加起来,如今大概也是70万左右。
而且以两郡对于利燕国的仇恨,指望他们给燕国当兵打仗,那还是不要妄想,真的这么做了,不倒戈一击才怪。
所以如今燕国的实力大概是人口在140万左右,军队人数15万,其中精锐大概在5万。
实力虽然算不上多强,但也对得起他战国七雄的身份了!
燕国南方的齐国,刚刚经过一番折腾,实力折损可以说最为严重。
之前联军在他的国土之上,打仗的时候,可是没有什么留守,完全是怎么狠,怎么来。
屠杀,抢劫,纵火,一切一切邪恶的事情,都在这片土地上发生。
也因此,使得原本人口在400万左右的齐国故土,人口少了2/3,令人触目惊心。
而齐国的领土,也从原本的五郡变成了现在的三郡。面积大为缩水,而且也没了原来黄河的地理优势,战略空间极度萎缩。
如今其国三郡人口,度过了一个寒冬之后,虽然饿死了不少人。但也召集了一些琉璃在各地的难民,回归故土安定。
稍加恢复,到了现在,全部加起来也有着120万左右的人口。其中因为男丁保存较多的缘故,军队大概有着25万,精锐大概在10万左右。
所以齐国的人口虽然很少,在各国之中几乎排不上名,但依旧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被天下各国忌惮着。
而与齐国来这边,还在与魏国交战的陶国,他的情况则更为恶劣。
陶国领地不过一郡,城池原本不过十七座,如今还丢了五座给魏国,更是不堪。
而人口虽然富庶,但经过战争的肆虐,已然流失了不少,如今也只有40万左右的人口了。其中军队还有着7万左右,精锐人数约为2万。
以这种国土、这种人口能够做到这种程度,仅仅比南方的越国差一点,也算不愧他身为一国的身份了。
再有就是秦国与赵国北方的云中诸国,这里是钟御之前分封的各个国家。
这些国家计有五个,一起平分的云中郡十个县的地方。整个云中的人口全部加起来,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养,再因为云中郡的安定,吸引了不少四方的流民,勉强达到了10万左右。
但这10万人却是五个国家一起平分的,每个国家到手,也不过一两万或者两三万人罢了。
相比于南方各个人口动不动就数十上百万的大国来说,根本不足为道。他们就仿佛还停留在数百年前的春秋时期,每个国家只有几万十几万的人口。
不过这么久的修养,云中郡的壮丁还是有着不少的,10万人口足足有着3万的兵马。其中精锐更多,足足有着2万。
是以,云中虽小,却被南方的秦赵两国视为一个硬骨头,长满刺的刺猬,倒也不敢轻易招惹。
这不是害怕云中,而是认为打下云中与所得到的相差太大,不值当罢了。
再说云中南方的秦国,作为天下曾经的霸主,有着一统天下能力的大国。哪怕他如今已经衰落,但依旧不容天下各国轻视。
秦国有着七郡之地,人口折损虽多,但多是一些男丁,战乱还远远不及不到关中与巴蜀的内地。
之前发生的一场大战,只不过是在秦国占领的六国故地上进行的罢了,所以关中保存的极为完善,除了一些男人因为当兵死亡,其他的一些人口,基本没什么损伤。
而且秦国内地粮草储存颇多,也没发生过什么饥荒,所以其他的一些人口折损的因素,倒也没有出现。
所以如今秦国剩余的人口足足还有400万,其中军队更是有着60万之巨,精锐在其中足足30万。
这等实力,尽管秦国削弱许多,但依旧是七国之首,傲视于关东六国。
在秦国的西面,陇西郡的旁边,还盘踞着一个新建的国家,凉国。
凉国国主是钟御之前分封的刘邦,这个刘邦走了****运,完成了钟御之前抛出的诱饵,最终一跃成为一郡之主,受尽了天下所有人的艳羡。
两国在刘邦接受的时候,国内豪强遍布,保持着国内上下的所有权柄。人口组成更是复杂,是由数十上百支游牧民族,再加上一些秦人共同构建了这么一个奇形怪状的凉国。
这么复杂的形势,任谁接手,都要为之头疼。
钟御也不例外,打下这个凉国之后,虽然不是不可能消化,但需要费很多的时间,消耗太多的精力,得到的也不知道究竟如何。
虽然也不是不可以直接用杀来压服一切不平,但这样得到的不过是一片废墟,终究没有任何利益,何必如此。
既如此,还不如把它扔出去,当做一个诱饵,吸引别人来为自己做事。
而得到这份大礼的人,如果不能够掌控凉国,那么没得说。好一点,就成为一个傀儡,任由国内的那些掌权者操控,差一点就直接身死异乡,无人能说什么。
而如果能够控制掌握这个凉国,那么更好,自己平白得了一个郡的助力。
要知道,凉国名义上可是御国的属国,在御国有命令的情况下,是有义务派兵出征的。
以御国的实力,也有这份威严来震慑凉国,让他不敢违抗,只能听从。
所以到时候,凉国能为御国增添四五万的兵马,也是一份两全之事。
不过刘邦终究是刘邦,极为擅长操纵权势,玩弄谋略。
尽管他上任的时候,手下只有数百名慕名而来投靠的豪杰,真正的人才更是只有自己原本手底下,那几个历史上原本就是他手下的人。
但刘邦还是通过一番拉拢分化,利益笼络,成功的掌握了凉国大权。
并且在这期间布施仁政,吸引四方人口,迅速的聚集了一大批慕名前来投靠的流民,使得凉国的人口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程度增长到了20万之巨。
并且其中青壮年人口无比之多,兵马足足达到了5万,精锐更是有着3万之多,堪称西域一小霸!
总的来说,天下所有的势力,实力大概就是如此了。
第338章齐国的卷入
帝元八年,3月初。
此时天下的各国,刚刚组织国内的平民耕种完今年的秧苗,然后刚刚腾出手来,解放了足够劳动力的野心家们,开始新一轮的野望了。
时间过去一年,经过这些时间的休养,原本大战的各国慢慢的恢复了元气,国内的粮草再次充足了起来,有了实力,再次发动新一轮的攻击了。
并且有这些时间的准备,足够他们进行各种合纵连横、阴谋策反。
首先,地处天下最中央,位于中原腹地的魏国,他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个动作。
魏国位于天下的中心,一举一动无不受尽瞩目。所以他刚开始有点动作,消息就很快的流传到了各国,引起了有心人的猜测。
魏国出兵15万精锐强军,国内只留下了10万普通士兵守卫,可以说除了基本的防卫,动用了一切的力量。
而这只让人感到惊惧的大军动向,赫然指向了自己旁边,与魏国有着深刻矛盾的陶国。
陶国惊恐,举国7万兵马纷纷开赴边疆,进驻这一年时间修建的三座大城重镇之内。
这三座重城,就是这陶国一年来的成果了。
陶国深知自己与魏国之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在任何一方先倒下之前,战争是永远不可能停止了。
而情况很显然,实力和国力远远不如魏国的陶国,怎么看都是先倒下的一方,几乎看不到例外。
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保存自己的设计,陶国不得不修筑了这三座重城,丝毫不顾自己国内已经哀鸿遍地,急需修养的现实。
成果也是显然的。
三座重城在陶国不管不顾,使劲压榨国力的情况下,终于赶在魏国进攻前修建完成。
这让陶国上下松了一口气。
有了这三座大城,陶国在魏国的攻击下,就可以坚持很长一段时间了。
这么一段时间,不管是拖延魏国的脚步,慢慢的耗到他粮尽退兵,或者后方发生变故,都是极好的。
又或者坚持时间,等待后方齐国这个盟友的支援,也是一个保命的生死时间。
如今,陶国就进驻三座大城。使得陶国的边疆,立刻稳固下来,国内的动乱也平息,恢复了安宁。
并且陶国在进驻之后,很快的就向齐国求援。
他们深知,哪怕就算有着这三座重城,以陶国兵马的战力,怕也很难抵挡人数足有陶军两倍以上的魏军。
“必须要有着外援,才能够保存陶国。”这是陶国上下的共识,也是他们坚信的真理。
于是乎,魏国的15万大军进攻了半月之后,后方听到陶国求援的齐国,很快就动员了大军赶到了前线,帮助陶国抵抗魏军。
齐国之所以如此动作迅速,除了想要保住一个盟友,让自己不至于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之外。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陶国正好位于齐国的西方,帮他阻挡住了来自韩魏两国方向的压力。
只要陶国存在,那么魏国和韩国这些想要从西面进攻齐国的大国,就必须要先拔掉陶国这个钉子,不然他们的腹部时刻会遭到陶国的威胁。
所以陶国的地理位置,在天下这种局势之下,加上他与魏国的先天因素,就天然的决定了陶国是齐国坚定的盟友,而且是不可能背叛的那种。
再加上以陶国的实力远远不如齐国,只能充当齐国的小弟,跟在身边摇旗呐喊。
所以对于齐国来说,这种对自己既忠心,又能够卖死力打仗的小弟,怎么都是不舍得丢掉。
因此,当齐国的10万精锐赶到陶国前线正在与魏国交战的战场之上,陶齐联军与魏军的实力,又平衡了起来,难分胜负。
经过这半个月的大战,陶国原本7万的兵马,只剩下4万人,折损了近乎一半。
同样,魏国的情况也不怎么好受。
因为是攻城一方,天然就有着劣势,所以哪怕魏军精锐,但也折损颇多。几天下来15万的魏军只剩下12万,死伤足足有3万人,损失惨重。
于是乎,双方因为伤亡的原因,都需要休养,慢慢回复士气与战力。
战场就又一次陷入了漫长而平静的对峙中,与去年如出一辙。
在齐国和陶国的心里面,都认为这一次肯定又和去年一般,谁都奈何不了谁,慢慢的耗到粮食不够,双方各自退兵。不只是陶齐两国,天下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然而,就在齐军到达战场1月之后,战争果然没有爆发,如同他们预料的一般,陷入了诡异的平静之中。
陶魏边境的战争没爆发,可是齐国境内,却爆发了一场更为恐怖的战争。
这一次战争实在太突然,太让人难以预料了。以至于天下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魏国北方的赵国,借道魏国,出兵精锐20万进攻齐国境内。
赵国先锋5万骑兵一人双马星夜南下,在大军出动的消息传开前,快一步赶到了齐国的薛郡。在薛郡守军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连战连捷,以突击战的优势攻下薛郡全境。
之所以如此的顺利,主要还是薛郡的守军太过于松懈大意了!
薛郡位于陶国的后方,前面有着陶齐两国联军的兵马正在抵挡这魏国,牵制着魏国所有能够调动的部队。
而薛郡南方的楚国,虽然与薛郡交壤,但楚国如今正在与越国大得如火如荼,听闻现在正在调动兵马,打算又一次发动与越国的战争,又哪有什么精力来招惹北方的齐国呢!
难道他就不怕齐国调动兵马,转而南下攻打楚国,与越国两面夹击他吗?
所以楚国进攻薛郡的可能性,直接被齐国否决了。
在剩下薛郡的另一边,就是齐国的琅琊郡了。自己的国都所在,更不可能出现什么敌人。
所以薛郡上下守军的心态很轻松,很惬意,完全就感受不了什么暂时的气氛。
在这种松懈的防备下,被赵国精心准备良久,早有谋划的突袭下,一举拿下全郡,也就不怎么意外了。
第339章目不暇接上
帝元八年,5月中旬。
在赵国精心策划的突袭行动之下,十分顺利的就拿下了齐国东部屏障,薛郡。
于是乎,齐国震惊、天下震惊,任何人都猜想不到赵国竟然会跨越魏国的领土,来侵略与自己并不接壤的齐国。
紧接而来的,就是齐国上下的惶恐,以及天下各国的心思暗涌了。
如今的形势看来,随着两次合纵结束之后,各国不但没有变得平静,反而越加的混乱,更加的诡异,难以琢磨。
这其中的汹涌,不由让得所有有心人注意起来,并且准备从中谋划着什么。
5月下旬。
拿下整个薛郡之后,20万赵军只留下了5万人驻守薛郡,准备用来阻挡即将疯狂归国回援的那十万齐国精锐。
剩下15万精锐马不停蹄的直扑齐国琅琊郡,只用了十天就拿下琅琊郡一半领地,兵锋直指齐国国都琅琊城。
此时的琅琊城,还在沉浸于赵国进攻的惊恐与难以置信当中,城内上下一片混乱,完全没有了丝毫的秩序。
当赵国的15万大军来到琅琊城下时,城内只有10万刚刚集结完毕,军心惶恐不已的5万齐国老弱士兵。
这等实力,相较于城外的赵国精锐,相差何以十倍计,不足一提。
赵国城外的主帅军神李牧相信,只要给他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拿下这座举城惶恐的琅琊城,彻底的扫平齐国最后的底蕴。
然后提兵北上拿下齐国剩下的胶东郡,为赵国的版图之上,再添加三郡之地,百万人口。
若是能够吞并齐国,那么赵国将一跃成为比肩秦楚的大国,成为在天下间举足轻重的一股力量。
于是乎,抱着这种野望的李牧,在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力量与士气达到了最巅峰的时刻,径直下令全军进攻,想要借此一战而下琅琊城。
围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