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素之一。
最后要提的一点是:假如没有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西蒙·玻利瓦尔和托马斯·爱迪生,其他人也会发现美洲大陆、解放南美和发明电灯。但是如果没有成吉思汗,看来不可能出现任何可以与蒙古人在十三世纪所进行的大规模征服相提并论的事件。蒙古各部落之间在十三世纪以前从未能统一过,并且也从未能再度统一。由此看来,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真正的原动力之一。
①花剌子模(Khorazm ) 旧译“火寻”。古国名,位于阿姆河下游,古代为波斯帝国的一个省。约公元700年前后为阿拉伯人征服。十一到十三世纪受塞尔柱突厥统治,领土扩大到波斯、阿富汗一带,继成吉思汗的征服后,1388年又为帖木儿征服。十六世纪属乌兹别克,1873年为俄国所并。
22。欧几里德
最享盛誉时期约公元前300
象伟大的希腊几何学家欧几里德这样千古流传的人物在本册中寥寥无几。虽然象拿破仑、亚力山大和马丁·路德这样的人物在他们的生涯期间的名气要比欧几里德显赫得多,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也许远不如他流传久远。
虽然欧几里德大名鼎鼎,但是有关他生活的详细情况我们都几乎一无所知。我们只知道他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是积极活跃在埃及亚历山大省的一位教师。我们不知道他的生卒年,甚至不知道他诞生在哪个大陆,更不用说在哪座城市了。他的名气主要在于他编写的伟大的几何教科书《几何原本》。他还写了几本书,其中有的被保存下来。
《几何原本》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所论证的哪条具体定理,书中几乎所有的定理和证法在欧几里德以前就为人所知晓。欧几里德的伟大贡献在于他对教材的编排和大纲的制订。
他首先涉及到要挑选一套定理和公理,接着就认真地编排这些定理和公理,循序渐进,逻辑性强。他在必要的地方补充了缺少的步骤,提出了缺少的证据。值得注意的是,《几何原本》虽然主要是对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发展,但是也包含着大量的代数和数论内容。
《几何原本》作为使用了两千多年的教科书,不容置疑是曾经出现过的最成功的教科书。他编写的这部著作臻于完美,刚一问世就取代了所有先前的教科书,使它们很快就被人遗忘了。《几何原本》最初用希腊文写成,后来被译成许多种其他文字。该书的首次印刷版出现在1482年,仅在古腾堡发明印刷术约三十年之后。从那时起已经出版了一千多种不同的版本。
《几何原本》起到了锻炼人们逻辑思维的作用,其影响远远超过了亚里士多德的任何一篇逻辑论文。它是严谨的逻辑推理体系的杰作,因此自从问世以来对任何伟大的思想家都具有巨大的魔力。
欧几里德这部巨著是现代科学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说法不无道理。科学不只是准确的观察和精辟概括的集合。现代科学的伟大成就一部分是经验论和实验法相结合的产物,另一部分是认真分析和逻辑演绎相结合的产物。
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科学为什么出现在欧洲而不是中国,但是可以有把握地认为这并非仅仅出于偶然。当然象牛顿、伽利略和哥白尼这样的杰出人物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这样的人才在欧洲大量涌现看来是有其内在的原因的。欧洲朝着科学方向发展最明显的历史因素也许就是希腊的唯理论和希腊人遗赠西欧的数学知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虽然有不少世纪在技术方面都比欧洲先进,但是却从未掌握西欧的数学理论基础。没有哪一位中国数学家可以和欧几里德媲美。中国人有很好的实用几何学知识,但是他们的几何学知识却从来未形成推理体系。
从几个基本物理学定律可以推导出任何其它定律,欧洲人认为这种思想是天经地义的,因为在他们面前有欧几里德这样的权威。一般说来欧洲人并未把欧几里德几何仅仅看作是一个抽象的体系,而是认为欧几里德公理和定律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世界。
欧几里德对艾萨克·牛顿的影响尤为突出,因为牛顿的伟大著作《原理》是用“几何”形式,即用《几何原本》相类似的形式写成的。许多不同的科学家都竭力效仿欧几里德,他们试图把自己所有的结论都合乎逻辑地从少数几个原始前提下推导出来。象罗素和怀特默德这样著名的数学家和斯宾诺莎这样的哲学家都做过这种尝试。
今天的数学家终于明白了欧几里德几何并不是可以设计出来的唯一统一的几何学体系。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中,建立了许多门非欧几里德几何学。实际上自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被公认以来,科学家就认识到在客观的宇宙中欧几里德几何并不总是成立的。例如在黑洞和中子星相邻的区域内,重力场非常强,欧几里德几何学不能准确地描述出那个世界的模样,如此看来它也不能把宇宙作为整体来加以正确的描述。但是这些例子很特殊,欧几里德几何学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非常逼真地反映客观现实。人类知识的这些新的进展无论如何不能减少凝聚着欧几里德智慧的成就,也不能削弱他的历史意义。
23。马丁·路德
公元1483~公元1546
马丁·路德坚决抗议罗马天主教会,发动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1483年他出生在德国的艾森斯莱市。他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曾一度攻读法律(显然是根据他父亲的建议),但是中途辍学,成为一名奥古斯丁教团教士。1512年他从维腾贝格大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此后不久就在该校任教。
路德对天主教会的苦衷是逐渐产生的。1510年他去罗马旅游,耳闻罗马牧师的贪污腐化和世俗观念,他感到震惊;目睹天主教会实行的受贿赎罪,他极其愤怒,公开表示抗议(赎罪是天主教会赐予的对罪犯惩罚的一种宽恕;包括减少罪犯必须炼狱的年限)。1517年10月31日,路德把他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在维腾贝格大学教堂的大门上,在该书中他深刻地批判了罗马教会的贪污腐化,特别是维恕罪行为。路德把《九十五条论纲》送给美因茨市大主教一份,此外还把论纲印刷出来,在该地区进行广泛散发。
路德抗议教会的范围迅速扩展,他很快就否定了教皇和总教会会议的权威,坚持只接受《圣经》和公理的指导。可想而知教会是不会仁慈地看待这些观点的。路德被传叫到教会官吏面前,经过多次审判,将他解职,并根据他的《蠕虫的饮食》一书(1521),最终宣布他为异端分子和犯法分子。他的著作均被查封。
按照惯例路德有遭受火刑的危险。但是他的观点在德国人民和许多德国王亲中赢得了广泛的支持,这种支持足以使他避免遭受任何严重的犯罪刑罚,不过,他还是不得不隐藏了大约一年时间。
路德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许多作品都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圣经》的德泽本。这无疑会使任何识字的人都有可能亲自学习《圣经》,而不依赖教会及其教士们(顺便提一下,路德把《圣经》译成了华丽的散文,对德国的语言和文学产生了影响)。
当然路德的神学不是用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他的主要思想之一就是只信仰释罪①学说,一个源自圣·保罗作品的思想。路德认为人生下来就会因犯罪而身败名裂,因而只靠优秀的作品是不能把他从永久性的身败名裂中拯救出来的。灵魂的拯救只有通过信仰,只有靠上帝的慈悲才能实现。如果是这样的话,靠行贿来赎罪显然是歪门邪道,毫无用处。传统的观点认为教会是基督教徒个人和上帝之间的必不可少的调停者,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错误的。如果人们遵循路德的学说,就会即刻从理论上使罗马天主教完全无立足之地。除了对教会的主要作用提出质疑外,路德还对教会的许多具体信仰和实践提出反对意见。例如他否定了炼狱的存在,否定教士应该过独身生活。他自己于1525年与一个先前的修女结了婚,他俩共有六个孩子。1546年路德在对家乡艾森斯莱市的一次访问中去世。
当然马丁·路德并不是第一位抗罗教的思想家,早在他一个世纪以前就有波希米亚的简·赫斯和十四世纪英国学者约翰·威克利夫。实际上十二世纪法国人彼得·瓦尔多也很可能被认为是一位早期的抗罗教徒。但是在这些早期的运动中,无论哪一个的影响都基本上局限在本地区。1517年,对天主教会的不满情绪非常普遍,以至路德的话如同燎原的火种,立刻点起了抗议的烈焰,迅速遍及欧洲许多地区。因此路德理应被认为是宗教改革运动的主要发动者。
当然,宗教改革运动所带来的最明显的结果是建立了各种不同的新教派。虽然新教团体只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而且不是它的最大的分支,但是它的信徒仍比佛教多,事实上比大多其他宗教都多。
宗教改革运动所带来的第二个重大结果是随之而来的在欧洲广泛进行的宗教战争,其中有些是叫人难以相信的血腥战争(例如从1618年到1648年的德国三十年战争)。即使不考虑这些战争,在随后几个世纪中的欧洲政治舞台上,天主教徒和新教教徒之间的政治斗争都起着一种主要的作用。
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带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还有一点也值得一提。在列入本册的人物中,来自英国的比来自任何其他国家的都多,德国屈居第二位。从整体来看,本册的确主要是被来自北欧和美洲的新教国家的人物所占据。但是人们可以看到,其中只有两个人(古腾保和查理曼)生活在1517年以前。在这个日期以前的列入本册中的大多数人物都来自世界其他地区,而生息在今称新教国家的各族人民对人类文化和历史做出的贡献比较小。这显然表明在过去的四百五十年中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量杰出的人物,而从某方面来看,这一事实是由新教即宗教改革运动所引起的。也许在这些地区实行较多的思想自由是一个重要因素。
路德并不是一位完人。虽然他自己是一位宗教信仰的叛逆者,但是他却丝毫不能容忍在宗教问题上和他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也许就是在一定的程度上由于路德不容异说的榜样,才使得宗教战争在德国远比其他国家如英国激烈和残忍。此外他凶狠野蛮地反对犹太人。他极其恶毒攻击犹太人的作品也许有助于为二十世纪德国的希特勒时代开辟道路。
路德经常强调服从合法民权的重要性。也许他提出这一点的主要动机是反对教会干涉政事(人们应当记住宗教改革运动不仅仅是一场神学论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民族主义德国对罗马的一次反抗。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这种原因路德才赢得了德国皇帝的大力支持)。但是不管路德的动机如何,他的声音看来使许多德国新教徒在政治问题上接受了专制主义,这样路德的作品也可能为希特勒时代开辟了道路。
有些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把马丁·路德的名次在本册中排得更高些。首先,虽然路德在欧洲人和美洲人看来很重要,但是在亚洲和非洲的居民看来却远非那么重要,因为相对说来他们当中没有什么基督教徒。就大多数中国人、日本人或印度人而论,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间的分歧是完全无足轻重的(同样,也没有很多欧洲人去关心伊斯兰教的逊尼教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分歧)。其次,路德在历史上相对说来还是位近期崛起的人物,他所影响历史的跨度远远小于穆罕默德、释迦牟尼或摩西;而且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宗教信仰在西方一直在走下坡路。在今后的一千年中,宗教对人类事物的影响有可能会远比上一千年小。如果宗教信仰继续走下坡路的话,那么路德对未来的历史学家就有可能远不如今天这样重要。
最后人们还要记住,从长远的观点看,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的宗教论战所影响的人数实际上不如出现在同一时期的科学进展上的那么多。事实上,把路德排在他的同代人哥白尼之前,其主要原因是路德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个人所起的作用确确实实要比哥白尼在科学革命中个人的作用要大些。
①释罪:(神学)由于义所当然犯罪可不受谴责。
24。尼古拉·哥白尼
公元1473~公元1543
伟大的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波兰名为Mikolaj Kopernik)出生于波兰维斯杜拉河畔的托兰市的一个富裕家庭。年轻时就读于克莱考大学,学习期间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二十多岁时他去意大利留学,在博洛尼亚大学和帕迪尔大学攻读法律和医学,后来在费拉拉大学获宗教法博士学位。哥白尼成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费劳恩译格大教堂任职当一名教士。哥白尼并不是一位职业天文学家,他的成名巨著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
在意大利期间,哥白尼就熟悉了希腊哲学家阿里斯塔克斯(前三世纪)的学说,确信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这个日心说是正确的。他大约在40岁时开始在朋友中散发一份简短的手稿,初步阐述了他自己有关日心说的看法。哥白尼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终于完成了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
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提出了他的学说的要点,并未遭到教皇的反对。但是甚至在他的书完稿后,还是迟迟不敢发表,怕遭到教会的反对。直到在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去逝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
在书中他正确地论述了地球绕其轴心运转;月亮绕地球运转;地球和其他所有行星都绕太阳运转的事实。但是他也和前人一样严重低估了太阳系的规模。他认为星体运行的轨道是一系列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