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战全景纪实-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9月13日、14日,德意志党党徒在苏台德区暴动,与政府保安部队展开肉搏战,到15日才被捷克政府派来的部队镇压下去。
在希特勒演说的第二天,即9月13日,法国内阁开了一整天会。
21。幕后交易(7)
阁员们一致认为德国进攻捷克斯洛伐克已迫在眉睫。
但他们在法国应否履行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问题上意见严重对立,无法统一。
当天晚上,达拉第召见英国驻法大使菲普斯,要求他转告张伯伦,立即设法同希特勒谈判,并尽可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
张伯伦早就想与希特勒直接谈判。
所以他一接到达拉第的请求,就立即于当晚11时给希特勒发了一份特急电:“鉴于局势日益严重,我提议立即前往见你,以寻求和平解决办法。
我提议乘飞机前往,并准备于明天启程。
请赐告你最早能在什么时候见我,并告会面的地点。
盼尽早赐复。“
这份电报及时转给了希特勒。
22。捷克斯洛伐克的悲剧(1)
希特勒在伯希特斯加登别墅收到张伯伦的电报,不禁大声呼道:“我的天哪!难道这是真的吗?”一位大英帝国命运的操纵者、69岁高龄的知名政治家肯屈尊到德国来向他希特勒央求和平,这怎么能不使他希特勒感到喜出望外呢?希特勒估计,张伯伦这次来一定会向他重申,英、法不会为援救捷克斯洛伐克而出兵干涉。
因为张伯伦害怕发生欧洲战争,他现在有求于德国。
所以,希特勒决定不回柏林,就在伯希特斯加登接待张伯伦来访。
张伯伦得到希特勒的答复,于9月15日第一次乘飞机飞抵慕尼黑机场,然后不顾疲劳坐上一辆敞篷汽车来到火车站。
再从那里坐了3个小时的专列,于当天下午4时许到达伯希特斯加登。
这时天空一阵黑似一阵,乌云满布,突然下起雨来。
张伯伦从清晨赶路,这时已疲惫不堪,但仍然冒雨向希特勒的别墅赶去。
希特勒并没有到伯希特斯加登火车站去迎接贵宾,而是在他的别墅高高的台阶上等候着。
他看着比他年长20岁的张伯伦弓着腰在雨中艰难地爬着上山的台阶,感到十分滑稽可笑。
希特勒和张伯伦在一楼会客厅喝过茶之后,来到二楼希特勒的书房。
希特勒首先发言,长篇大论地吹嘘他对德国人民、对国际和平、对德英亲善作出的“巨大贡献”。
说他现在已下定决心,不论用什么方法都要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让捷克斯洛伐克境内300多万日耳曼人“重返”德国。
他说:“我希望任何人都不要对我的决心产生任何怀疑。
我决不能容忍一个小小的二等国家把有1000年历史的强大的德国看作仿佛是次一等的国家。
我今年49岁。
如果德国为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卷入一场世界大战的话,我希望我能以壮盛之年的全部精力领导德国渡过危难。
当然,如果由于这个问题而竟然引起世界大战,我将不胜遗憾。
不过,这种危险决不能使我的决心有任何动摇。
我为此准备迎接任何战争,甚至世界大战。
世界上任何国家爱怎么办就怎么办,我决不后退一步。“
“如果元首已决定用武力来解决这个问题,甚至根本不想在我们之间讨论一下的话,那么为什么还要让我来呢?我浪费时间了。”
张伯伦突然打断了希特勒滔滔不绝的讲话,很不耐烦地说。
希特勒没想到张伯伦会和他顶嘴,正欲发作,又一想,这位是大英帝国的首相,不好轻易得罪,遂平静下来,缓和地说:“我们可以讨论一下,看是否还有和平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
如果按民族自决的原则做出割让的话,英国是否同意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这是问题的核心。“
张伯伦对希特勒明目张胆的领土扩张要求不仅不感到震惊,而且表示满意,说:“我可以代表个人说,我承认苏台德区脱离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则。
我希望回到英国向政府报告我个人的态度,并且取得政府的批准,同时还要和法国人商量。
在此之前,我不能把话说死。
我希望我们在最近能够再会商一次。
在我们再次会商前,我希望元首不要采取任何军事行动。“
“我期待着尽早与首相先生再次会见,”希特勒说,“在此期间,我不会采取军事行动。”
实际上,德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准备工作仍在加紧进行:9月16日,最高统帅部与宣传部共同制定了一项军事侵略与舆论宣传相配合的计划;17日,希特勒指定最高统帅部派人去协助汉莱因组织“苏台德自由团”,并命令这个团要不断制造与捷克当局的武装冲突和纠纷。
19日,最高统帅部向准备参战的5个军群(共36个师)下达了行动时间表。
张伯伦9月16日回国后,立即电召伦西曼勋爵从布拉格返回伦敦。
当晚,他召集内阁会议,传达了伯希特斯加登会谈的情况及希特勒的建议,并让伦西曼介绍有关情况和提出建议。
伦西曼的建议让人大吃一惊,因为他的建议比希特勒提出的要求更加干脆:他主张把苏台德区立即移交给德国,根本不必费事举行什么公民投票。
他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在苏台德区并入德国后还要改变其外交政策,“使各邻邦相信它决不会向它们发动进攻或者由于对其他国家所负的义务而参与反对它们的任何侵略行为”。
伦西曼在这个时候居然担心一个残存的捷克斯洛伐克会对纳粹德国有发动侵略的危险,真是不可思议。
但这种建议却给张伯伦内阁留下了深刻印象,坚定了张伯伦打算满足希特勒要求的想法。
应张伯伦的邀请,达拉第和他的外交部长庞纳于9月18日到达伦敦,与张伯伦商讨如何答复希特勒的要求的问题。
双方没有花多长时间就达成一致,共同提出了一项非要捷克政府接受不可的建议。
这项建议是:凡居民半数以上为苏台德日耳曼人的领土必须交给德国,以保证“和平得以维持,而捷克斯洛伐克的根本利益亦得以确保”。
英国和法国则另外同意一起做出一项“担保捷克斯洛伐克新边界不受无端侵略的国际保证”;这种保证将代替捷克斯洛伐克与法国和苏联之间现有的互助条约。
22。捷克斯洛伐克的悲剧(2)
最后,双方决定共同向捷克政府发一份正式照会。
9月19日,英、法驻捷克公使一起向捷克政府递交了这份照会。
照会写道:“法、英两国政府明白,为了和平事业而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做出的牺牲是何等巨大。
但是,这一事业既关系到欧洲全体,也关系到捷克斯洛伐克本身,法、英两国政府认为有责任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坦率提出获致和平必需的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将苏台德区划给德国。“
照会最后写道:“张伯伦首相必须立即与希特勒先生重新会谈,至迟不得超过星期三(9月22日),若有可能,越早越好。
因此,我们请求你们尽早答复。“
捷克政府于9月20日复照拒绝了英、法的建议。
照会说:“接受这个建议将使捷克斯洛伐克迟早置于德国的完全统治之下。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提请法国政府注意它所承担的条约义务。
并提请法国注意,一旦捷克斯洛伐克屈服,法国在欧洲将处于不利地位。“
英、法驻捷克公使于20日下午接到这份拒绝照会,便警告捷克外交部长克罗夫塔:如果捷克政府坚持己见,英、法将不再关心捷克的命运。
张伯伦一收到捷克政府的照会就立即召集核心内阁会议,并且用电话与达拉第和庞纳进行联系。
双方同意继续对捷克政府施加压力,告诉他们:如果一意孤行,捷克斯洛伐克就只能单独对德作战,不必指望得到法国或者英国的援助。
9月21日凌晨2时一刻,英、法驻捷克公使把贝奈斯总统从床上叫起来,口头传达了两国政府的要求。
贝奈斯深深感到他的祖国被卑鄙地出卖了。
他想给历史留下个见证,因此要求法国公使把法、英两国政府的要求写成书面文字。
9月21日上午,贝奈斯同内阁成员、各党派领导人和高级将领进行磋商;他们也无法挽救局势。
这时,他得到消息说,苏联外长李维诺夫在日内瓦发表声明表示,苏联将信守与捷克斯洛伐克之间的条约。
他立即召见苏联驻捷克公使进行核实;公使重申了李维诺夫表达的立场。
但苏捷条约规定:苏联只有在法国出兵支援捷克斯洛伐克的情况下才能出兵。
而法国已明确表示不准备履约了。
9月21日下午,捷克政府屈服了,接受了英、法政府的建议。
次日,捷克斯洛伐克霍德日阿内阁辞职,陆军总监扬·西罗维将军受命组成“民族集中政府”。
张伯伦的建议先后得到法国和捷克的认可,因而有三分得意。
9月22日,他乘专机先到戈德斯堡机场,然后驱车赶到他下榻的彼得霍夫旅馆,下午坐渡船渡过莱茵河到德莱森饭店去见希特勒。
张伯伦精神极好,一见面就向前紧走几步握住希特勒的手;而希特勒眼圈发黑,显得十分疲倦,敷衍地握握手,让张伯伦入座。
这次是张伯伦滔滔不绝地先讲。
他首先讲了他如何向英、法两国内阁做工作以及如何压服捷克政府同意了希特勒的要求;然后着重介绍了实现希特勒要求的办法:准备使苏台德区不经公民投票就转交给德国;至于日耳曼人与其他民族杂居地区,可交由一个德国人、一个捷克人和一个中立国家的代表三人委员会来决定。
同时,捷克斯洛伐克与法国、苏联的互助条约将由一项国际担保来代替,担保的内容是:捷克斯洛伐克保持中立,主权不受侵犯。
张伯伦洋洋得意地说了近一个小时,然后停下来希望得到希特勒给予肯定的评价。
“我是否可以理解为英国、法国和捷克政府已协议把苏台德区转交德国?”希特勒不阴不阳地问。
“是的。”
张伯伦微笑着回答。
“我极其抱歉,”希特勒沉下脸说,“由于过去几天形势的发展,这个计划已经再也没有用处了。”
张伯伦一听这话吓了一跳,猫头鹰似的脸顿时涨得通红。
过了一小会儿,他哭丧着脸说:“我既感到失望,又感到奇怪。
我认为元首已经从我这里得到了你所要求的一切了。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把我的政治生命孤注一掷。
我被英国某些人士指责为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向独裁者屈膝投降。“
希特勒的铁石心肠并没有被张伯伦的表白所打动。
他要求:苏台德区必须由德国予以军事占领,而且最迟要在10月1日完全地、最后地解决这一问题。
张伯伦心头充满了凶事临头的预感,结束与希特勒的会谈,颓唐地回到彼得霍夫旅馆,然后用电话分别向他的阁僚及达拉第、庞纳报告了希特勒的新要求。
他们都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9月23日吃过早饭后,张伯伦坐在旅馆房间里给希特勒写了一封信,说他愿意把希特勒的这些新要求转告捷克政府,但他们不一定会接受;他愿意向捷克政府建议,在苏台德区正式移交之前,由苏台德日耳曼人自己来维持当地的法律与秩序。
希特勒于当天傍晚复照张伯伦,断然拒绝改变自己的态度,并说“看来只有战争才能解决问题了”。
22。捷克斯洛伐克的悲剧(3)
张伯伦看了希特勒的照会,觉得再在戈德斯堡呆下去也没用了,因此打算回英国。
在回国之前,他于9月23日10时30分再次来到德莱森饭店,同希特勒举行此行最后一次会谈。
希特勒首先以“备忘录”的方式提出了他的要求并且附了一张地图。
张伯伦发现,希特勒的新要求已不是10月1日而是9月26日要捷克人开始撤离割让地区,9月28日撤退完毕。
“这不是下最后通牒吗?”张伯伦问。
“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希特勒立即辩解说,“请看,文件上明明写着是‘备忘录’。”
这时,一个副官给希特勒送来一份急电。
他看了一眼就叫翻译念给张伯伦听。
翻译念道:“贝奈斯刚刚在电台上宣布捷克斯洛伐克实行总动员。”
会谈顿时停下来,一片死寂。
还是希特勒先开口:“现在一切都定局了。
捷克人根本不想把任何领土割让给德国。“
张伯伦不同意希特勒的看法,双方争论到9月24日凌晨1时多。
最后,张伯伦问:“元首的备忘录是不是没有商量的余地了?”希特勒说:“是的。”
张伯伦觉得再谈下去也于事无补,便起身告退。
希特勒不愿意让张伯伦脱钩而去,便让张伯伦再坐下。
然后,他说:“我很少对别人做过这样的事情,你是难得的一个。
我准备给捷克人撤退再规定一个日期——10月1日——如果那样能便于你完成任务的话。“
张伯伦松了一口气,说,他不能对这项建议表示拒绝或接受;他只能转达。
会谈在凌晨1时半结束。
张伯伦于9月24日返回伦敦,立即召集内阁会议,试图说服阁僚们同意希特勒的新要求。
不过,这次大多数阁僚们反对他的意见。
法国政府也不同意张伯伦的意见,并于9月24日正式拒绝了戈德斯堡备忘录,还下令部分动员。
9月25日,达拉第率领部长们到达伦敦。
这时,英、法两国已经得知捷克政府拒绝了戈德斯堡备忘录。
达拉第对张伯伦说:“面对希特勒的新要求,我们政府只能重申对捷克斯洛伐克承担条约义务了,因为除此之外别无出路。”
张伯伦见法国政府态度明确,无可奈何只好给希特勒写了一封亲笔信,并于9月26日下午派心腹霍拉斯·威尔逊作为特使乘专机送到柏林。
威尔逊于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