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蜀汉儒将-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倒不是没有道理,荀彧闻言也有些默然,正待出言反驳,却听得曹操继续道:“我曹操自问生平功劳,纵观大汉四百年无人能及纵然是高祖再世,亦会封我为王我匡扶社稷,造福万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漫说是当个魏王,就是”自顾自地说到这里曹操也是意识到这些“豪言壮语”有些不妥,只得戛然而止,再看荀彧却见他一脸平静,并没有驳斥什么,反而是还点了点头,这让曹操很不适应。

“主公,刚刚夫人派人来报,小公子身染重病,已是昏迷过去了”就在这时一名内侍忽地来报,这也让僵持着的二人似乎都松了口气。

“文若,你先回许昌吧,我随后就到”匆匆交待完之后,曹操赶紧回家看儿子去了。荀彧一脸平静地点了点头,恭送曹操离开。

待到曹操离开大殿,荀彧似乎一瞬间失去了全身的力量,开始弯下腰剧烈地咳嗽起来。“哇”的一声,荀彧竟是咳出一口鲜血来。

“荀大人 ?'网'来人,快,快叫太医啊”一旁的内侍看见荀彧吐血,连忙急声叫道,自己上去扶住荀彧。

“没事的郭公公,老毛病了,回家吃药就是了”荀彧制止住郭太监兴师动众,自己慢慢地站直了身子。

“荀大人,您可要保重啊,国家大事,可不能没有您荀大人啊”这个郭太监还算是个有良心的人,一边搀扶着荀彧出门,直将他扶上马车,放下车帘之前还苦苦劝了一句。只是以他的见识,哪会明白荀彧的病乃是心病,好不了了。

“唉”马车里的荀彧长叹一声,低头靠在车边上,嘴里喃喃地道:“陛下啊,老臣真的无能为力了曹公,他已经不是从前那个曹公了”接着再次剧烈地咳嗽起来。

“呼”此时曹操却是刚刚长出了一口气,小儿子仓舒的病情总算是稳定下来了。自己所生十几个儿子,最疼爱的还是这个聪慧的小儿子,他六岁就能想出称象的方法。可惜的是他自幼体弱多病,曹操最担心的还是他能不能长大成人。

“主公”曹操刚刚走出府中,却听得有人来报,说是华歆求见,连忙令他进来。

“主公,这是河东、河内、弘农各郡的宗族之长、饱学士子的上书,恳请主公进位魏王”华歆待见礼之后,又将一大堆文件递给曹操。

“子鱼辛苦了”曹操接过之后也是口头奖励了一句。最近这场曹操进位魏王的劝进活动,背后造势的基本上就是华歆和司马懿了。这种舆论宣传说麻烦也不麻烦,但也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最近华歆当真是忙得废寝忘食了。

华歆被曹操这么一称赞,顿时感觉浑身骨头似乎都轻了几两。“主公,眼下雍州、司州、冀州、兖州、幽州、并州、青州等七州官民士子都对主公进位魏王翘首以待,还请主公早日进位,以免冷落了众人之心啊”华歆继续劝道,当真是忠心耿耿啊

“子鱼,可是也有不少人反对我进位魏王啊昔日高祖曾言,非刘姓者不得封王啊”曹操故作难色地道。他知道,以华歆之善于体察上意的本领,绝对可以为他找个合理的借口。

“主公啊”华歆激动地道:“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啊,昔日高祖之所以斩白马盟誓,只因异姓之王如韩信之辈功高震主,这才寻此借口除之。韩信不停蒯通之言,这才有未央宫之祸。主公今已是功高盖世,若是不进位为王,令众人与蒯通一般失望,最终难免落得韩信一般的下场,岂不令天下人同悲?”

“嗯”曹操也是点了点头。匡扶汉室,还政与天子,这些口号当初喊喊也就罢了,真要把权力还给天子,曹操知道自己会有什么下场。

“再者,魏公此番进位为魏王,还有两桩好处。”华歆压低嗓子继续道。

“子鱼直言。”曹操连忙示意华歆不要藏着掖着,有话直说。

“第一,主公虽然已是威震四海,但是朝野之中,尚有些心怀叵测之辈,对主公心怀怨望。只是这些人潜伏得很深,一时间难以察觉。如今主公进位为王,此辈中人必然按捺不住,定要出来反对,届时主公便可将其一网打尽了”华歆低声道。

“嗯?”听了华歆的话,曹操也是有些怦然心动,虽然曹操谋略已是当世第一流,但是论阴谋,还是不如华歆这种职业的阴谋家。稍一沉吟,曹操又问道:“那第二桩好处呢?”

“第二桩就是,眼下主公所面临之大敌,唯有刘备。主公称王可以大为振奋士气,趁势南下一举剿灭刘备,岂不易如反掌?”华歆笑道。

“嗯,子鱼所言不差。”曹操嘴上应付道,但心里却对华歆口中的这个好处有些不太以为然,刘备岂是易如反掌就能剿灭的?看来这个华歆虽然善于体察上意,也会搞阴谋,但是轮到军国大事,可就不大擅长了。

这些念头都只是在曹操脑海中一闪而过,便面上不动任何声色,转头对华歆道:“子鱼啊,明日随我一同前去许昌面见天子,商议迁都事宜。”

“是”华歆大喜,连忙应诺道。就在这时忽见贾诩急匆匆走进来,朝曹操施了一礼之后递上一份紧急军情道:“主公,西凉急报。”

“嗯?”曹操接过之后打开一看,表情看不出是喜是悲,看完之后却是淡淡地道:“韩遂突袭马腾,马腾与其子马超逃入汉中。凉州八郡,眼下已尽为韩遂所得。妙才率军进驻陇西,以镇西凉。”

“马腾垮台,西凉不足为虑啊”华歆喜道。曹操却是皱了下眉头,半晌才开口道:“文和,你久在西凉。依你之见,马腾父子若是得刘备之助,重夺西凉是不是难事?”

“丞相,以马家在西凉之根基,若得刘备相助,重夺西凉确是易如反掌。但是韩遂也不是等闲之辈,马腾纵然能重夺西凉,也必是元气大伤。且陇西三郡已被夏侯将军占据,马腾父子纵然能重夺西凉,也难有所作为。”似乎猜到了曹操所担心的是什么,贾诩半是解释半是安慰地道。

“那便好”曹操稍微松了口气,虽然没能一举剿灭马腾,但是这招离间计效果已经相当不错了,曹操想想也就知足了。算算日期,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六了,紧赶慢赶还是来得及在年前赶至许昌,然后趁着岁末朝议的时候将迁都的事情定下来。

“文和,依你看来,迁都之后,是不是就可以和刘备决一死战了?”曹操问道。

“诩认为可行,河北民生已经得到一定的恢复,眼下主公除去镇守北疆的戍边的军马,至少还能再调动四十万大军,加上粮草辎重亦是不缺,足以将刘备一举击破。”贾诩信心十足地道。

“只是这个大耳贼现在也非同小可了啊”曹操叹道,这可是一个从黄巾时代存活至今的生命力极为顽强的家伙,曹操知道,想对付他比对付袁绍什么的可是难多了。

似乎猜到了曹操在担心什么,贾诩继续谏言道:“主公,刘备军势虽盛,但是却有一明显缺陷,我军只需避实就虚,足以将其击破。”

“什么缺陷?”曹操连忙示意贾诩明言。

“骑兵”贾诩言简意赅地道,接着详细解释道:“前日细作来报,赵峰在汉中,用粮草与马腾换取马匹,共计换取了两三千匹。纵然如此,刘备麾下骑军,总计也就三四万。一旦在平原开战,以其步兵对阵我军之骑兵,极为不利。眼下幽州与并州以及关中等产马之地,均为主公所有,凉州亦为韩遂占据。刘备纵然本领再大,也变不出骑兵来。”

“确是如此”曹操点头表示赞同。以贾诩之智,也绝对想不到,刘备正在通过海上通道从辽东袁谭那里弄马匹。当然了,就算他知道了,也不会当一回事的。每次几千匹战马,曹操哪会把这点小数目放在眼里。

“对了文和,难道刘备让赵峰驻守汉中?”曹操突然想什么,连忙向贾诩问道。

“正是”贾诩点头道。

“此人在汉中,则关中只怕日后再也不得安宁矣”曹操却是叹道。华歆闻言不知所措,贾诩稍一沉默,却是开口道:“诩有两条计策,或可对付此人。”

风起云涌 第九十九章 傀儡的悲哀

“文和快讲”曹操闻言大喜,连忙示意贾诩快讲。

“自古以来,人可共患难,却难同享乐。赵峰此人跟随刘备十余年,屡立奇功,官职至今不过为一太守,难免其不心存怨望。若是从此处下手,或可有所作为只是刘备非不识人之人,赵峰亦非反复之人,此举未必能有效。”贾诩说的比较谨慎。

“嗯。”曹操也感觉挑拨离间可能性不大,随即又问道:“除此之外,可有他法了?”

“西川之人甚是排外,如今赵峰身在汉中,西川必有人对此耿耿于怀。若能挑动西川中人对其不满,或可从中取事。只是益州军战力羸弱,虽然人多势众,却未必能奈何得了赵峰。”贾诩想了想道。

“此二法未必可行,但试试看还是无妨的。却不知何人愿去汉中,游说赵峰呢?”曹操想了想,向贾诩问道。

“侍郎辛毗,此人口才练达,或可担此重任。”贾诩想了想道。饶是贾诩智计过人,他也万万没有料到,这个赵峰是个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穿越者,到最后这件事情竟然是弄得极为狼狈。

次日,曹操与贾诩等数人离开邺城,赶赴许昌,为迁都作最后的动员。或者说,将最后的阻力给清除掉。还没到许昌,曹操就接到许昌太守满宠派人快马送来的消息,称尚书令荀彧自回许昌之后,连夜吐血重病,已经告假在家,至少今年过年的大宴是不能来了。

“不能来就不能来吧,也不少他一个吃饭的。”曹操心里有气,这语气也就不大好了。当天晚上到了许昌稍微休息了一下,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曹操就和众人一起上朝了。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太监那特有的尖锐的嗓音,在空旷的大殿上听起来是那么的刺耳。随着这声音的落下,华歆第一个出列道:“陛下,近日有麒麟现于邺城西郊,祥云现于平阳之南。种种祥瑞之兆,不一而足。依臣之见,如今天降祥瑞之兆于河北,必然是天子龙兴之意。故请陛下顺天意,从人情,迁都于邺城”

“又来了”坐在帝位上的汉献帝刘协听了华歆这话,一时间甚至有种头脑眩晕的感觉。看了看眼前这群大臣,又看了看一旁坐着的曹操,刘协心中的无奈感当真是难以用语言形容。

九岁登基,至今已满十四年。但是刘协自问这十四年里,真正快乐的日子就算加起来,只怕也不到一天。从董卓到李傕,再到曹操,每个人都把他当做最大的政治筹码。自己不过活了二十多岁,当傀儡倒当了十四年。

自从去年开始,朝中不断的有人开始上表建议迁都邺城。刘协虽然是傀儡,但是并不是太傻的人,他知道迁都为的是什么。恰好当时曹操人不在,所以也就乐得以此为借口,给拖了下来。只是现在曹操回来了,这个借口似乎有效期已经到了。

虽然如此,刘协却还不甘心就这么就范。故作沉吟一下,刘协开口道:“朕自从十年前来到许昌,幸得丞相与诸位爱卿辅佐,这十年来总算是平安无事。况且祥瑞之事,难以作准,未可轻信啊。有曹丞相与诸位爱卿在,朕在许昌也是稳若泰山啊”

要说这刘协也不是没脑子的人,他这一番借口至少说起来还算是合情合理的,而且还顺带着捧了曹操一把。只是他这点小伎俩,岂会影响曹操迁都的决心?

“陛下”这时满宠急匆匆出列谏道:“眼下逆贼刘备不思报效国家,反而拥兵自重于南方。许昌虽是坚城,但是距离刘备太近。为陛下安全计,还是迁往河北以策万全。待臣等剿灭刘备叛贼之后,再回许昌不迟”

等剿灭刘备,只怕我最后的一点利用价值也就没有了吧。刘协心中雪亮,嘴上却说道:“刘备乃是朕的皇叔,如何会图谋篡逆呢?满爱卿莫要冤枉了。”

“哼”一直闭着眼睛听着刘协和朝臣们打哈哈的曹操突然哼了一声,声音并不大,但是刘协听了竟是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就在这时却见一人急匆匆从殿外赶来,却是曹洪。

“启禀陛下,匈奴单于刘豹前日追击鲜卑部落,已将鲜卑王轲比能斩首。刘豹特遣使入朝来贺”曹洪颇有些兴奋地道。朝中众人一听也都是喜形于色,毕竟这种大涨国威的事谁不喜欢呢?

“陛下,鲜卑覆灭,魏公功不可没。近来众人均有推遵魏公为魏王之意,还请陛下恩准”这时华歆又上前道。

“自当如此,来人,拟旨”刘协只求不要迁都,现在有人为他岔开话题自然是求之不得。封曹操为魏王并没哟那么不能接受,而且刘协清楚,就算自己不做这个顺水人情,曹操也会自封的。

拟旨,受封,曹操再亲自拜谢。待这一切完成之后,曹操也是开口道:“陛下对老臣恩重如山,老臣自当竭尽全力,以报陛下,以保汉室江山”

“爱卿乃国之栋梁,朕之股肱,向来是国家之栋梁”刘协扶起曹操,堆起笑脸勉强道,心里却是冷笑:你少为难我我就烧高香了,指望你来保我,下辈子吧。

“陛下如此厚爱,臣怎敢不尽心竭力陛下,眼下刘备逆贼屯兵与汝南和南阳,时刻来犯,还请陛下移驾河北,以策万全。待臣剿灭了刘备,陛下再还都洛阳或是西京。”曹操“感激涕零”地道。

听完曹操这话,刘协脸上原本挤出来的笑容顿时僵住了。他总算明白了,曹操迁都的目的达不到,神马都是浮云。

“呵呵,刘备乃是朕的皇叔,应该不会吧”刘协不放弃最后的努力,还想做一些辩解,就在这时曹操忽然一把抓住刘协的右手。

“哧”虽然曹操近年移驾很少亲自动手,但是他的手劲比起养尊处优的刘协,大了不是一点半点。这用力一捏,差点捏得天子当堂惨叫。

“陛下天性仁厚,不知刘备那厮何等歹毒。此人心机深沉,实乃当世第一逆贼。陛下留在许昌,实在是危险之至。待臣破了此贼,再论其他”曹操捏着刘协的一只手沉声道。

“好好,就依魏王所言”刘协被捏得差点眼泪都留下来了,当下连声答应不提,曹操这才将手松开。刘协用求助的眼神看了看堂下的诸臣,尤其是孔融他们几个,他所能信赖的人基本上也就是这几个了。

令他失望的是,孔融他们都沉默了。面对强权,沉默的永远是大多数。

“陛下既已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