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迷红楼-第8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老夫听闻捷报传来时,真真是……哭笑不得!
  却不知代善公若在,当喜,当怒耶?
  不过,那个胆大包天的坏小子,也只有陛下能用,敢用……
  他对陛下,对朝廷,当算得上是忠心耿耿!
  孝先,衡臣,你们以为如何?”
  孝先,是张伯行的表字,而衡臣,是张廷玉的表字。
  两人如今在内阁,仅次于首辅李光地。
  李光地年事已高,常年不上朝,也不理朝政,只如定海神针般定着朝局。
  实际上的内阁首辅和次辅,便是二张。
  而张伯行亦有自知之明,他自知在庶务处理上,不及张廷玉有天赋。
  因此,除了掌控兰台寺和太常寺外,其余例如吏部、户部等实权大部,皆由张廷玉一手掌控。
  两人炙手可热,敢这般称呼二人表字的,满大秦屈指可数。
  李光地自然在这行列中。
  只是,听到李光地的话,无论是张伯行还是张廷玉,都不知该说什么好。
  纵然两人对贾环都没有恶意,张伯行甚至还极喜欢这个很有灵气,心中有国事的勋贵小子。
  可是,贾环的所作所为,他最多只能做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若是让他在这方面说好话,那是在侮辱他的职业操守。
  那般肆无忌惮的破坏官场规则,礼数教法,若他偏袒之,那他如何还能掌控兰台寺御史阁?
  见两人都只是赔笑不言,李光地也不在意,对隆正帝道:“陛下,江南灾荒已解,西域河山归复,大秦江山稳固,也到了休养生息的时候了。
  老臣年近过百,耳聋眼花,空占着内阁首辅之位,在朝政上却无半点建树,愧对君王黎庶。
  因此,老臣今日乞骸骨,想回福州老家,叶落归根!
  望陛下恩准……”
  说罢,李光地颤巍巍的,伏下那枯瘦如柴,枯骨一般的苍老身躯,跪地行礼。
  满场皆惊。
  任谁也没有想到,最先为贾环出头的,竟然会是此老。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竟以这种近乎于决绝的方式,来为贾环声援!
  众人此刻心中只有一念:贾环庶子,到底何德何能,竟得国老李光地这般爱护?
  隆正帝也木在了原地,怔怔的看着地上,瘦的几乎只剩下一捧的老人,不知,该如何回答……
  ……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如意
  “国老,何至于此?”
  紫宸上书房内间,隆正帝坐于御案后,看着侧面藤椅上的老人,感慨问道。
  老人身旁,苏培盛取了一件绒毯,替他盖住了枯瘦的双腿。
  另一侧,忠怡亲王赢祥亲自斟了一碗参茶奉上。
  老人自然便是为赢秦效命超过一甲子年,功高勋著的李光地。
  他并没有诚惶诚恐的推辞,而是坦然接受。
  看了眼腿上的绒毯,又接过赢祥手中的茶盅,对赢祥笑着点了点头,喝了一口后,李光地布满老年斑的脸上似乎多了分生气,舒服了许多。
  他眯着浑浊的眼睛,看向隆正帝,声音依旧颤巍,道:“陛下,老臣所言非虚言。
  老臣实在是太老了,已经快糊涂了。
  不趁着头脑还有些清醒赶紧退下,怕是要晚节不保啊。”
  隆正帝眉头微皱,摸不清这位国朝元老巨擘的心思到底是什么,便道:“国老,纵然身体暂时不适,也只管安心修养便是。
  朕再派两名御医常驻相府,所需药材,只管从内务府里取。
  内务府没有,缺什么便让各地贡上。
  只是国老莫再说什么乞骸骨之事了,国老国之柱梁,朕离不开国老,朝廷,也离不开国老。
  若无国老坐镇,稳定朝纲,大秦的江山,现在是什么样都不知道……”
  这句话,隆正帝说的是真心实意。
  太上皇赢玄骤然驾崩,死的不明不白。
  隆正帝上位,初掌大权,然而武将不亲,文臣敌视。
  这种情况下,说他的皇位危若累卵都不为过。
  是李光地在奉先殿发下话来,让神京都中各堂、各部、各司、各衙门口按部就班,照常运转,不得有任何人妄言妄动。
  谁胆敢在这个时候借故生起风波,想浑水摸鱼,李光地便要取此人的项上人头,以镇江山。
  正是这番话,才让满朝皆敌的隆正帝,坐稳了龙椅。
  让那些心怀叵测之辈,不敢轻举妄动。
  对于李光地之恩德,隆正帝打心底里感激。
  听出隆正帝的肺腑之言,李光地呵呵一笑,道:“又何须如此?太医多了也无用,药材家里也堆了很多,怕是到死都用不完喽,又何须再赐?”
  说着,他微微转头,看向站在后面些,始终沉默不语,穆然肃立的张廷玉,道:“老臣说陛下颇有识人之能,却不是谄媚之言。
  衡臣沉稳大气,不骄不躁,才华惊艳,手段老辣。
  处理江南粮荒之策,让人拍案叫绝。
  陛下爱民如子,乃明君也。
  衡臣干练忠勤,乃贤臣也。
  明君贤臣相合,大秦盛世可期。
  而老臣暮朽之年,能放心无忧的安享太平晚年,亦是一大幸事。
  还请陛下答允……”
  说着,李光地又想起身行大礼参拜。
  隆正帝连忙让苏培盛相扶,又让张廷玉亲自搀扶着李光地重新坐稳后,他与赢祥对视了眼,眼神闪烁。
  若说李光地致仕,隆正帝心里的真实心情,其实还是喜多于忧的。
  李光地威望太高,德行太隆,门生故吏遍布大秦各省各州。
  若非如此,当初他也没有底气发出那番稳定江山、杀气腾腾的镇天之语,让社稷都为之安定。
  在那个时候,隆正帝自然极为需要他的相助。
  可是,到了现在,江山平定,皇位稳固之时,有这样一个威望盖主的元勋巨擘存在,连他这位皇帝都要陪着笑脸,就让人心里不那么舒服了……
  当然,李光地本人若没有坚定的想要致仕,那隆正帝也绝不会有任何动作。
  因为李光地太老了,且极少干政。
  可既然他想彻底退出……
  也是好的……
  不过,隆正帝还是摇了摇头。
  李光地见之,已经掉光牙齿的嘴巴张开,嚯嚯笑道:“陛下非流俗帝王,老臣也非沽名钓誉之人,就不要作三辞三留之态了。”
  隆正帝闻言黑脸一红,他确实有这个打算,却不想李光地这么光棍儿,直接撩开……
  心里腹诽一句后,隆正帝道:“既然如此,国老就好生在相府养老便是。食亲王双俸,每年贡享。
  朕也希望,能请国老常进宫说说话,得到国老的教诲。
  至于怀德……”
  怀德,李怀德,是李光地老来子。
  李家独此一根独苗。
  进士出身,如今在翰林院打熬资历。
  听隆正帝的语气,分明是想加恩李怀德。
  李光地忙摆手道:“陛下,如意这孩子,天资平庸,能得进士,已经得到陛下莫大的恩典,岂可再有贪望?
  如意能为不足,强登高位,对他而言,是祸非福。
  老臣并无望子成龙之心,只要他无灾无难,无饥寒困顿之忧,平安到老就足矣。
  此乃老臣肺腑之言,还望陛下体谅老臣护子之私心。”
  隆正帝自然能听出李光地此番言语之真诚,却更让他感动莫名。
  什么是真正的国之纯臣?
  什么是真正的高风亮节?
  多少名臣,到了致仕时,最担忧的,便是自家门楣府第,是自家的儿孙前程。
  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纵然不为过,也让人心中不喜。
  而且,这样的人家,也没见真能富贵几代。
  德行不足,纵然靠着恩典登上了高位,却也成了埋祸之举。
  要知道,位置就这么多,不知多少人在这个圈子里拼搏厮杀,只为登高。
  一切挡在前面的人,都是他们的敌人。
  致仕之臣活着时还好,还能靠门生故旧庇佑一二。
  一旦死了,家族倾倒不过弹指间。
  但是,纵然如此,世人最终还是看不透。
  真正是活出了智慧啊!
  隆正帝语气坚定道:“国老放心,怀德此生定然无忧。”
  说着,又对苏培盛道:“去将朕的如意取来。”
  苏培盛闻言眼睛一睁,却不敢耽搁,悄无声息的去了阁间,未几,托着一黄锦垫底的托盘出来,托盘上,放着一把纯白莹润的如意,雕纹飞凤。
  隆正帝从托盘上拿起如意,看了看,脸上挤出一抹笑意,道:“这柄如意,是朕的母后当年送给朕的,朕心爱之。
  今日,朕就将它赐与怀德。
  他小名既然叫如意,朕就让他如意一生又如何?”
  隆正帝口中的“母后”,自然不是慈宁宫中人事不知的那位。
  而是太上皇的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无出,抚育隆正帝长大,视若亲子……
  “陛下……”
  到了李光地这个境界,纵然心中感动莫名,也绝不至于太过失态。
  只是,到底还是露出一抹震动感慨之色。
  嘴角动了动,却不知该如何谢恩。
  隆正帝见之笑道:“相比于国老为朕做的,朕所赠之,实在微不足道。”
  李光地闻言,欠了欠身子,道:“陛下乃明君也。”
  此言说罢,上书房内忽然陷入了一阵安静中。
  该说的,都说罢了。
  不该说的,也该说了……
  最终,还是隆正帝想要掌控主动权,先开了口,道:“国老,关于贾环之事……”
  李光地摆摆干枯苍老的手,道:“老臣不是昏聩糊涂了,非要仗着一点老脸逼迫陛下赦免贾环之过……”
  赢祥、张廷玉二人听到这句话,眼角都微微眯了眯。
  李光地所言,是贾环之过,而不是贾环之罪。
  就听他继续道:“贾小子今年不过十四五,却已登绝高之位。
  他身份又有些特殊,虽早先吃过些苦,但后面却备受宠爱,甚至,得到太上皇和陛下两代帝王之圣眷,可谓一帆风顺。
  让他受些磋磨,对他而言,也是好事。”
  隆正帝闻言,轻轻松了口气,他还真怕眼前这位老者,提出一些让他为难之极,却无法拒绝的要求。
  他看了眼赢祥,又与爱臣张廷玉对视了眼后,对李光地道:“国老当真老成谋国,朕也是这般想的。
  朕视贾环若子侄,虽然怒他无法无天,却不会当真将他如何……”
  李光地笑了笑,他是真正在权谋算术中活成精的老狐,怎么会猜不到隆正帝的打算?
  他直白道:“陛下是想借此机会,解除贾环的兵权,甚至,想让贾环自此脱出武勋将门之列吧?”
  解除贾环的兵权好理解,罢免了他的官职也就是了。
  可后一句话,却是铺面而来的惨烈!
  除爵!!
  隆正帝闻言,面色一变,似心事被人道破,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
  倒是一旁的忠怡亲王赢祥开口道:“李相爷,皇上非要苛待于他。
  孝懿仁皇后当年留给皇上了一对龙凤如意,其中一柄玉凤如意赐给了令郎怀德。
  还有一柄,纹龙如意,便是要赐给贾环的。
  有这柄如意在,可保贾环百年富贵。”
  一直沉默不言的张廷玉这时也开口了,他面色肃重,声如金戈,道:“阁老,这一策,是下官为陛下所谋。
  宁侯身份着实太过特殊,军功又奇高,年不过双十,便已经战功赫赫。
  更兼,他与武勋将门子弟的关系,亲密之极。
  他便是这一辈将门子弟中当之无愧的核心领袖。
  同辈中,无论是义武侯世子还是彰武侯世子,亦或是蜀中侯世子,无人能与他抗衡。
  甚至不用等到下一代,就算是今日,宁侯在军中的分量,已然不逊于一名军机大臣!
  而他,今年才十四岁……
  下官不是怀疑宁侯的忠心,恰恰相反,下官最敬佩的,便是宁侯为国为民之心。
  但是,宁侯高处不胜寒,且吾等亦要为国朝谋百年之计。
  如此,陛下才万般无奈……”
  李光地侧目看着大义凛然的张廷玉,没等他说完,就摇头道:“衡臣啊,老夫只问你一句,此计正大光明否?”
  张廷玉闻言,面色一滞,脸上的大义之气渐渐散去,面色有些涨红。
  可是在李光地老眼的注目下,却又不能不答:“相爷,此计,非阳谋。”
  见自己的爱臣如此难堪,隆正帝忙解围道:“国老,此计策倒不是完全由张爱卿所为,其实这也是贾环之意。
  出征前,他便与朕说过此事,他亦觉得年纪轻轻,军功太重非好事。
  所以便与朕说,西域此次战功,可以舍去……”
  李光地雪眉一扬,道:“贾小子能有这份心思,倒是难得。只是……那叶道星当真为他……”
  “咳咳!”
  隆正帝尴尬的咳嗽了两声,道:“这倒不是,他原先供出的名头,是带小妾出征打仗……此行违反军规,再加上他在西域强占了万顷田地……
  可是谁知,叶道星却死在了他的手上。
  所以……”
  “所以臣便谏言陛下,趁此机会,让宁侯彻底脱离军伍,享一世富贵便可。
  如此一来,军中将会再次达成平衡。
  于朝廷,于宁侯,皆大欢喜。”
  张廷玉接口,又将责任担当了回来。
  他正视着李光地,沉声道:“李相,下官绝无半点私心,更无半点害人之心,天地可鉴。”
  李光地看着张廷玉,叹息了声,道:“老夫自然相信衡臣你的为人,你的所作所为,当得上舍身为国。
  只是……
  你却没有想过,你这样做,会让贾环怎么想。
  他的心思,也是忠于陛下,忠于大秦的。
  他为大秦所立下的功勋,衡臣,你比不上。”
  张廷玉闻言,沉默了,这个年代,还没有“为了大局”这句冠冕堂皇的话。
  即使有,张廷玉也说不出口……
  隆正帝脸色也有些不好看,道:“国老,朕会补偿贾环的。
  不管他身上有没有官职,也不管他有没有爵位,朕都要护他一世富贵!!
  而且,朕可以加恩他的子嗣……”
  李光地再叹息一声,道:“陛下,这世间,最难得的,不是荣华富贵,是人心,是情义,是信任。
  在这之后,才是利益。
  陛下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