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卫公子-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道此处,卫娴这才想起手上还抓着毛笔,威胁似的举起要在卫宁脸颊上挥舞,道,“还有,父亲,我听说卫那小子进了父亲举办的国学,我一个人在家学文好无聊,不如让我也去国学里嘛!”
卫宁眉头一皱,道,“那毕竟都是男孩,你女孩家家的,怎好和他们一起?”
卫宁倒是没有他人重男轻女地想法,只是在弄个独立特性,少不得又让人多嚼舌根。
卫娴一听,耷拉着脑袋,本想再纠缠一下,却想到母亲严厉,无奈只能苦着小脸,却还是不依不饶嘟囔道,“明明就是教授学问地地方,为什么卫那小子能去。我便不能去了……”
卫宁摸了一下卫娴脑袋,宽慰道,“好了好了……你在府院中。便已经无法无天了,再使你去外面撒野,惹出祸事,又让为父如何收拾?改几日,若你还嫌孤单,我便让各家和你同龄小姐入府中来陪你玩耍如何?”
“不要……”卫娴那陶瓷般的小脸连连摇动,闷闷不乐道。“她们说话都是细声细气,软绵绵地,反弄得我更无聊了!”
倒是卫娴的话,让卫宁有了那么一点触动。虽然在这个社会是男尊女卑,甚至不少家庭只将女子作为家族利益的一个筹码而已。卫宁固然不敢再去刺激天下礼教,但如果只是女孩童子,学些知识,也未必不是好事。
假若要开设一些学社,专门教导女童,想来也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卫宁自然是不愿意让卫娴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在这样一座威严的宅门长大。活活泼泼才是他所希望。
想到此处,卫宁便还是多了那么点想法。便是这执行地人选,卫宁踌躇不定。看了看卫娴那长牙舞抓的模样,脑中不由闪过一人。
卫宁摸了摸卫娴的脑袋,这才微微一笑道,“好!为父改日,便专门为你修一所学舍,也让你不至于在家里闷得慌!”
“真地!?”卫娴却是没想到卫宁竟然会有此一说。不由得眉开眼笑,大眼睛砸巴砸巴,又生恐卫宁反悔一般道,“父亲说话当真么?别骗娴儿哟!”
“呵呵……当真,当真!”卫宁呵呵一笑,这才道,“既然你想陪我,那便一同去见你郭叔父吧,还有……你的一个姨娘!”
说道此处。卫宁伸出手来取下卫娴的毛笔递给侍卫。又取了手绢细细将卫娴脸颊,手心擦干净。也不顾身上同样沾着墨迹,便抱着卫娴缓缓出了宅门。
虽然卫宁不愿惊扰四里,但侍卫队长却不敢怠慢,暗中早使人加派了人手跟随,便在卫宁出门后,便涌出了数十来亲卫尾隔着数十步随在后保护,便好似出行一般。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卫宁了,且看一路走来,阵势浩浩大大,认出卫宁的行人,纷纷行礼避让,恭敬候在一旁。卫宁无奈,也便任由他们去了。
西市本就是贵族豪宅群,这些行人不是身有名爵,便是豪门家丁,见了卫宁出行阵仗,有机灵者也看出卫宁怀抱女儿,不过是心起游玩,更见那群保镖护卫凶神恶煞,也不敢上前打扰,只等卫宁走后,这才站起身来,或回府禀告自家主人,或继续要干的事情。
这西市便多透露了几分森严的等级气息,没有城北皇宫地森冷,也没有城东闹市的喧沸,更没有城南各部衙门的肃然,只多了几分贵气,也多了几分清净。
除了几家得到豪门支持的店面能够开设在这里外,便只有几家酒轩茶馆了。富丽堂皇的店铺,自然是那些世家贵族喜爱小憩聚集的地方,或有文人高歌辞赋,谈论国事,又或是有世家子弟,眉飞色舞。当然,若你是天下有名的士子,就算不是本地人,也能在这里得到相应的礼遇,首先条件,便是你有足够的名声,或许没多久,便会有人认出你来,而结好相谈。
西市,并不是普通人可以参入的。或有人从酒楼高处,看到卫宁地身影,却也不敢唐突下来求见,人人充满了敬畏,等卫宁过后,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将话题牵扯在这样一个传奇人物身上。
在这条贵族道上,最受世家子弟或是公卿贵族欢迎的,自然便是卫家开设地酒轩。在高层上,有卫宁昔日专享的座位,依旧打扫得干干净净,曾经的卫宁最喜欢坐在这个位子,可以恣意眺望街道的繁华和喧闹,观看过往客商的行走,不过,却在楼下那条大道变成贵族们专享的权利后,这个座位,也便没了往日地身影。但这个位子,却是一直留了下来,没有人敢觊越坐在上面。
卫宁不知道,在他走后,酒轩上本来高谈阔论的士子们都将话题牵扯在了他的身上,语气中多有羡慕,更多的却是崇拜。而在酒轩的一处雅阁中,却传来了一声冷笑。
只听一人道,“人称英雄。不过如此,沽名钓誉,世人趋之若鹜。好不可笑,哈哈!”
雅间中只得两人,闻得此人出声,听得此人出言,陪酒者本也有些醉意的脑袋霎时一冷,脸色微变,慌忙道。“正平,醉矣!”
“哈哈,文举莫非也是那泥淖之人否?我乃实言,又有何不妥?”那先前出声讽刺卫宁与堂外争先憧憬士子之人,狂放举起酒壶灌入嘴中,满脸通红,衣衫不整,嘴角翘起,看了劝阻他的孔融一眼,大笑道。
脸色微微起伏。孔融却是也举樽痛饮道,“正平远来,今日接风洗尘。再谈政事,岂不扫兴!?来来来,再与为兄痛饮三杯如何!?”
能与孔融交好,又狂傲无比者,自然便是那有名的狂生祢衡了。
那双醉酒猩猩地眼睛微微眯起,看了孔融一眼。蓦然笑道,“兄……变矣……!”
“天为天,地为地,酒亦是酒,孔融自然是孔融,有何变化?”孔融心中微动,又饮酒回道。
“天已非天,地亦非地,美酒泛苦。而兄嘛……嗝哈!”祢衡打了个酒嗝。昏软地身体几番欲抓酒樽,却没抓实。反而打落酒壶洒满整个酒桌,稀稀拉拉流个不停,祢衡索性便虚握一抓,好似酒樽已经在手,做了饮酒状,狂笑道,“而兄如今,却是已入了浊世,心变也!”
“天非天,地非地……”孔融终究没有祢衡那般猖狂地境界,心中犹如鼓响,环顾左右,已经吓得脸无血色,现在已是后悔不已,若在府中还好,但在这公共场合中,又是卫家地产业,听到这等言语,自然是吓了大跳,深怨自己一时心起竟在外为祢衡接风。
孔融见四下没有动静,勉强恢复了一下脸色,正要出口,回转头来,却见祢衡早已经醉得不省人事,趴在桌上了。
孔融摇了摇头,看着眼前这个狂傲不已地忘年之交,半晌只能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手,门外守候的家仆匆忙入内,孔融指着祢衡道,“将正平先生抬送府中吧!”
其中一名家仆应诺,慌忙上前将祢衡扶起,而孔融正要起身,却也是酒精上体,身体软了下,一个踉跄,索性便也便不准备挣扎起身了,倒是看了两名家仆一眼,道,“刚才可有闲杂人路过?”
两名家仆皆摇了摇头道,“回禀大人,小人守候在外,未见有人过来!”
孔融终于是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松了口气,这才凝声对那两名家仆道,“刚才我与正平所言,不可宣扬出去,否则……!”
两人心中微颤,连连道,“小人在外守候,如何听得懂两位先生高谈阔论?大人放心便是……!”
孔融满意的点了点头,却觉脑中醉意越发浓烈,便挥了挥手道,“来,扶我回府……!”
事实上,祢衡并不是初来,早在年后不久,祢衡便已经到了安邑。祢衡恃才傲物,本准备毛遂自荐,但他品行狂傲不堪,竟视河东所有人为冢中枯骨,自认为自己乃是经天纬地之才,便在安邑大方阙词,如此,惹怒所有人,反而让他难以容身。
孔融听闻,为了顾忌祢衡面子,诈做以为祢衡初来,方是为他接风洗尘,事实上,他对祢衡本是颇为欣赏,有意相助一番,但今日一宴,祢衡竟道破了忌讳之语,倒让孔融举荐之意淡了许多。
先前讥讽卫宁以及附庸在卫宁麾下的群臣也便罢了,或是能表达自己不受重视的愤慨,但后面所言,卫宁代天地禁忌,倒让孔融也心惊胆战起来。
不论何时何地,这样的言语,都是杀身之祸的起由,假若由他举荐祢衡,若在非常场合,再得祢衡如此大方阙词出来,岂不是也要同甘同罪?孔融虽然也自诩清高,但也素知卫宁决然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事实上,在卫宁最近一系列的措施下来,孔融可以说对卫宁也充满了不满,但前翻三州,被重兵镇压的当地世家,还有血淋淋的前科,孔融也自是不敢在这个时候轻易出头。
第四百零八章 陈登划谋
“元龙……你来了……”陶谦身体虚弱不堪,几乎就已经是进气少出气多了,孱弱的声音,几乎细不可闻。
元龙,自然便是陈登。
“见过主公……”陈登当即上前扶住陶谦,行了一礼。
看着陶谦那行将就木的模样,不禁闪过一丝悲色,徐州虽不是什么人间乐土,但陶谦坐镇十来年,让四方安定,却也是功劳不弱。下邳陈家是徐州大士族门阀,支持陶谦坐稳州牧之位,未尝也不是为了寻求一个安定的环境。这个乱世,陈家也并非没有想法,依附在陶谦麾下自然是为了寻个安妥,但假若有雄主,陈家也自然乐于依附。
可曹操初来徐州,尽屠数城,其中更有无数当地士族乡绅,这便已经足够让徐州的世族恐慌无比了。
而陈登虽然出身世家大族,但少有雅量,性格洒脱,桀骜却对百姓没有丝毫架子,自然也对曹操屠城的举动颇为愤怒。
即便已经看清楚了陶氏一族败亡是必然,但陈登还是忍不住来了这里。
事实上,陈登的到来,也让陶谦颇为惊讶。在他病倒的时日里,徐州各家大族,几乎已经放弃了对他的支持,转而谋划如何在曹操的屠刀下争取权益。陶谦心中悲哀,但却不得不默认这样的事实。
在这个乱世中,事实上,从北到南,却是南方的士族门阀权柄远远高于北方。从徐州起,一州州牧便多有分权与当地士族互相联系利益,到了江东,更出现了,若非当地门阀世家,几乎得不到重用的局面。
事实上,也正是这般环境,造就了日后东晋。士族力量高于君权的局面。
陈登的到来,仿佛让陶谦看到了一丝希望。他自然知道。徐州各家门阀所拥有的力量,倘若能够凝聚在一起,凝聚在彭城形成一股力量,未必便能让曹操得偿所愿。
而只要彭城不失。将曹操拖住。河北两大巨鳄迟早会磨刀霍霍架在他曹操地脖子上。
“元龙此来……元龙此来。莫非为我徐州基业否?莫非为我满城百姓否?元龙……可是你父亲遣你而来!?”念想到了此处。陶谦仿佛回光返照一般。脸上也多了几分血色。枯燥地手抓住陈宫衣袍。颤抖而希冀地问道。
陈登静静地看着陶谦那最后地神采。越发觉得心中愧疚。又或是悲哀使得陈登不忍对陶谦有所打击。
强笑了一声。陈登那总是桀骜地嘴角也终究缓缓磨平。这是对一个即将逝去地长者最后地尊敬。陶谦在任徐州牧。不谈有多少建树。但对他陈家一门算是不薄。在这个时节。陈家地立场却有些尴尬违心。
陈家毕竟不是陈登做主。他地父亲陈虽然已经卸任了官职。但赋闲在家。整个家族地权利依旧还在陈手中。或许因为他陈登地出色。陈会考虑他地意见。但上升在家族利益地高度。陈登也只能选择妥协。
很不幸。陶谦甚至是整个徐州。已经注定了被陈氏所放弃。
陈登自小便桀骜不顺,如此做法又如何甘心。此来见陶谦,虽不代表家族的利益,但却还是为了陶谦,或者是他自己最后的一点点骄傲坚持而做出反抗。
看到陈登默然不语,陶谦眼中那点希望之火,缓缓褪去,拉扯陈登衣袍的枯手缓缓放下。苦笑一声道。“曹军如今势大,恐怕不日便要兵临彭城之下了。曹操乃是世之枭雄。麾下猛将谋士不可胜数,以我彭城如今这不到两万兵马,各家士族皆不能同心协力……城破之日,恐怕也不在多远了吧……”
陈登心中尤有一紧,鬼使神差的一把抓住陶谦的枯手,踌躇了一下,苦笑道,“不瞒主公,曹操屠城之策,确是使得城中诸家大人人人自危,城中流言蜚语也是不曾断绝。加上主公两位公子……唉,我父亲对未来局势也没有乐观……”
“两个逆子!逆子!咳……咳咳……!”一提到自己两个儿子,陶谦咬牙切齿,抓住陈登的手也不知道从何而来的气力猛然拧了起来。
陶谦恨两个逆子如此不肖,更恨两个儿子不成气候,若能有两个虎子帮助他巩固基业,又如何会让徐州大半权柄被门阀士族所分摊?
陈登见陶谦因为愤怒又见咳嗽连连,慌忙将陶谦扶正,顺起手抚其背,半晌眼睛还是闪过一丝决然,看了周围一眼,唯有那先前小童还在伺立。
看了看陶谦,陈登犹豫了一下,还是出声对那小童道,“你且先退下,我与主公有要事相商,若有外人,可拦住!”
那小童有些不知所措的看了陶谦一眼,不知道该不该退下,反而是陶谦手臂一僵,眼睛退去的神色又仿佛重新回来了几分,当即点了点头,对那小童道,“退下吧!”
那小童这才退下,到门外,看护起来。
“元龙……莫非……有计交我?”陶谦这才回过头来,希冀地看着陈登,涩声询问道。
但在听到适才陈登所言,陈氏家族的决策便已经死去了大半心思,甚至已经有了投降曹操好为自己两个不成器的儿子留下一点活下去地资本,毕竟两个儿子虽不肖,却是他陶家最后的骨血。
而如今,见陈登神色肃然,陶谦心中也不禁有了几分希望。
陈登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一狠心,出声道,“如今曹操以屠城威慑徐州军民,固然世家大族心忧身家利害,但曹操乃是世之枭雄,如何能忍徐州士族门阀坐大限制权柄?而久之,则必然要削世家利益,而诸家不甘受削,必然群起反抗。这些利害,诸家并非不知,却是奈何曹军势大而不得不从……假若主公能寻一外援能或救于徐州,或攻曹腹背,则彭城世家见有望退敌。必然同心协力,共守徐州!”
陶谦眼中闪烁。却又徐徐退去光泽,苦笑道,“徐州如今已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