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非主流清穿-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鲁特氏很得意,从进门开始,她就发现关氏的眼睛往自家女儿身上看了好几回。西鲁特氏又得意地看了一眼女儿,不错不错,虽然不是绝代佳人,倒也有几分沉静安娴。笑道:“她也大了,打扮着能看罢了。”
关氏又夸了好几句,西鲁特氏很高兴,又说一回四老太爷高升,实在是一门的荣耀一类的话,关氏也很高兴。两人就此番贺礼问题展开了探讨,两广地处南方,多米少面,西鲁特氏建议多弄些面粉:“虽说在南边儿呆得惯了,吃米吃顺了口儿,到底也是北方人,说不定想吃呢。”
商议了半天,定了案。关氏谢了西鲁特氏提醒,两人开始八卦,淑嘉眼观鼻、鼻观心,作淑女状,耳朵却竖得老长。石文英是侍卫,知道的八卦自然多一点。比如,康熙从江南带美人回来了……
淑嘉张大了嘴巴:张国立大叔拍的电视剧是真哒?
还没惊讶完,石文英那里的管事媳妇飞奔来报:“太太,宫里传信出来,皇贵妃主子不好了。”
康熙二十八年,秋七月,癸卯,册立贵妃佟氏为皇后。甲辰,皇后崩,谥曰孝懿。
办皇后的丧事,大家都是熟练工了。不管是流程安排还是人员安排,不管是礼部工作人员还是各群众演员,真是信手拈来。很快,丧事就顺利办完了。完全没有可以特别叙述的事情,西鲁特氏去宫里当群众演员,家里交给儿媳妇和女儿掌管,一切平静。
对于石家来说,死一个皇后的影响,还不如九月里康熙让石文炳去做福州将军来得大。
家里都开始打包了,西鲁特氏临行给皇太后请安。皇太后说:“你们家那个小丫头我很喜欢,就别带走了。”
父母启程去福建
石家人完全不理解这位皇太后的大脑构造,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连夜召开家庭会议,两位男性家长拿出开办军事法庭的劲头,把淑嘉从头审到尾。问题包括:见过皇太后几次、每次都有什么人、你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动作……
淑嘉自己也莫名其妙,不用他们问,她也要来回想几遍我都做了什么呢?
淑嘉真的很冤,跟大家一起晋见的那几回,完全是很标准的应对。后来被单独召见,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被‘舅老太太’博尔济吉特氏给推荐的。皇太后看到博尔济吉特氏的荷包,又让淑嘉进宫,然后挑荷包,遇上大福晋的事儿。
全家人来回倒带几遍,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西鲁特氏坚持认为是涉及到了皇家家庭纠纷,淑嘉差点翻白眼:“额娘,那里头的人想收拾我,不用这么费劲吧?”都主子奴才了还用绕这么大弯子么?
西鲁特氏默。
除此之外,完全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释皇太后为什么会冒出那样一句话来。
跟吴三桂手下挽袖子干了八年、在朝廷里厮混了几十年至今完好无损的华善,少年袭爵、凭本事混到一旗都统、军区司令的石文炳,完全没辙了。综合分析也没有任何失误的地方,实在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岔子。
也不能再去找皇太后问个清楚,最后只能让淑嘉留下来。西鲁特氏特地叮嘱了很多注意事项,其中一条就是:“以后再见皇太后,万不许胡说八道。”淑嘉点头。西鲁特氏又额外说了大儿媳妇很多,最后叹道:“原本打算今年给庆德办喜事儿的……”
西鲁特氏想骂娘,太皇太后丧期差不多过了,皇帝都千里迢迢地找小老婆了,她给儿子娶媳妇儿应该没事儿了吧?人都看了好几个,差不多要定了……皇后死了!做人遇上康师傅,真是一把辛酸血泪在心头。
你总不能在大行皇后尸骨未寒的时候给自家儿子吹吹打打办喜事吧?西鲁特氏万般不放心、十分不情愿地把儿媳妇候选名单交给了华善,华善很乐:“都放心吧,看老二媳妇,娶得也不错么……”他这说的是石文焯,那位妯娌西鲁特氏都没打上照面儿。
西鲁特氏突然觉得前途一片灰暗。全家都很沉默,庆德也老大不小了,本来给富达礼办完喜事之后,他的事情就该提上议事日程的,不幸遭遇了太皇太后崩逝,刚刚缓过来吧,又挂了一个皇后。淑嘉只觉得康熙的胡子彻底蓝了。
西鲁特氏把儿媳妇和女儿叫到跟前:“老大媳妇管家也有些日子了,咱们家与别家不同,他们兄妹玛嬷去得早,你们婶子又不在,你们得互相扶持着。老二媳妇……”你们多担待,千万别叫你们玛法抽风啊!
大家多少对华善有点了解,一齐点头,淑嘉安慰她额娘:“额娘放心,玛法看着高深莫测了些,可做出来的事儿,哪件于家里无益了?”西鲁特氏想想也是,点关道:“反正,你们俩得小心看好后院儿了。二丫头对家里明白些,你嫂子有不知道你,你须得都讲说分明了。老大媳妇……”
总而言之,关于未来二儿媳妇的人选,温都氏要帮忙把好关,淑嘉也必须帮忙相看一下未来二嫂,要是出了什么岔子,唯二人是问。温都氏要管好家里的事情,有不熟悉的地方问淑嘉,淑嘉必须有问必答。同时,温都氏必须照顾好淑嘉。
两人一齐应下。西鲁特氏还不放心,临走前又把两个儿子给拎了过来,一是让富达礼对弟弟婚事重视起来,二是让庆德要有大人样子不许再COS他玛法,第三,两人必须同心协力,最后,你们要照看好你们妹妹。再两年半她要大挑了,出不得纰漏。
石文炳临行前也把两个儿子拎了过来,谈话重点是要为君尽忠、为国效力,要做纯臣,不要跟朝中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玛法抽风的时候要拦着,你们要跟着抽风回来我抽你们。然后才是家庭内部问题,首先也是庆德的婚事,其次是淑嘉。
富达礼请石文炳给孩子给个正式的名字,石文炳道:“不必过于讲究,叫和喜吧。”富达礼念了两遍,点头。淑嘉听了,险些喷出一口鲜血这名字给丫环用也行啊……
石家忙作一团。
此时,宁寿宫。皇太后一脸慈爱地看着皇五子胤祺:“今天师傅讲的难不难懂?不好懂也不要急,咱不用学那个。这个是今天钟粹宫那里孝敬来的,好吃不?”
她老人家一句话把小姑娘留下来之后,就把这事放下了留都留下来了,以后有见的时候,不必急着叫来说话,眼前乖孙子比较重要一点。
所以说,肠子十八弯的人遇到单细胞的时候,郁闷的肯定不是后者。
临行前,西鲁特氏还是不放心女儿,把女儿托付给儿媳妇之后,又与女儿长谈:“如今额娘随你阿玛南下,家里虽有你玛法和你哥哥,毕竟是你嫂子主事儿,男人管不到后院儿,你自己小心。对你嫂子要敬重,可嫂子毕竟与额娘不同,你有什么不周的地方额娘能容你、指点你,嫂子那里就不好说,知道么?”
淑嘉点头,人情世故,一半是磨练出来了一半也是重新拾起起穿越前的技能了:“额娘放心,我知道的。”西鲁特氏叹道:“管好你自己院里的事儿,旁的你先冷眼瞧着,可管可不管的,你自己拿捏好,实在不行……禀你玛法或与你二哥说说,你大姐姐那里不要断了往来。还有你舅舅家、舅老太太那里……你弟弟这回不跟我们去……”
这一回并没有带观音保走,观音保七岁了,用不两年就可以入官学读书了。在旗子弟,读书也是扩展人脉的一种方式,故尔留在京中。
淑嘉一一记下。西鲁特氏又与四位姑姑好好交待了一番:“她阿玛还不定在任上多久,兴许大挑的时候我们未必能回来,再回来就是她出门子了,一应事情都托付给几位了。”姑姑们自然是答应了,顺便报告了一下接下来直到下次大挑时候的课程。
西鲁特氏又把淑娴给接到家里来住了一天,顺便关心一下她的婚后生活。可以说淑娴嫁得还是不错的,以石家的门第,去年还入籍满洲了,只要她不跟迎春似的或者是遇着个JP老公,怎么着也还过得下去。
只是依旧没有孩子,让西鲁特氏跟着着急。晚间姐妹一处说话,淑娴眉宇间亦有轻愁,等到蒋家仆妇来回话,淑娴眼风一扫表情一变,又是一个端庄主母。淑嘉暗叹,这年头做女人可真难,不过,目前是不用为淑娴担心了。
石文炳办好了手续,到康熙那里辞行,回来之后对大家说:“万岁爷没说什么旁的话,一切都好。”看来把淑嘉留下来是皇太后自己的意思,淑嘉又不在国家公务员序列,完全不需要报备。
离别与上一回的程序差不多,向华善辞行后子女们送父母离开。
富达礼和庆德都请了假,拖家带口地送石文炳夫妇离开。这一回带的人不算特别多,儿女一个没带,张姨娘还留在京中了她比较乐意跟淑娴靠得近些。临别前又是一番叮嘱,石文炳告诉儿子,真有大事也可以找石文英商议,尤其他们仨的工作地点很近、性质也差不太多。
临别洒泪,淑嘉还是受周围影响才红了眼睛。回家的路上,她们的车在街口遇到了徐家老太太的车,淑嘉还有心情想,这老太太真是倒霉,还把老太太的倒霉儿子的履历给八了一回。
老太太家跟淑嘉她们家是邻居,老太太的儿子叫徐元梦,满人,虽然有个听起来像汉人的名字,他姓舒穆禄氏,满洲正白旗人。跟康熙差不多大,康熙十二年进士,和纳兰性德是同届同榜。后改庶吉士,散馆授户部主事。康熙二十二年迁任起居注官,复任侍讲。
很风光的履历,光看这个就知道康熙应该很喜欢他,他又是满人,大好的前程在等着好青年徐元梦。不幸噩梦开始了!今年跟汤斌他们差不多的时候,他被康熙慧眼识中,做了皇子老师之一,前两天儿,康熙考儿子的时候顺便考老师,觉得徐元梦骑射没有达到他心中的理想境界,非常生气。徐元梦辩解了两句,康熙火了,当场拉下去一顿胖揍,还要把人全家发配了。
然后当天晚上,康熙的脑子不知道怎么转过筋来了估计是因为之前他们父子已经消耗掉了仨老师了,这个要再玩儿完了人手该不够了,康熙又抽风地派人来给徐元梦治伤……搅得一个街区都没睡好觉!搅得各家的狗直汪汪。
本来不知道徐元梦受罚事情的邻居现在也都知道了,淑嘉也就是在这时候才知道的,估计各家深闺里面也都知道了。
淑嘉无声地笑了,看来当太子老师跟当皇子老师风险是一样存在的,当皇子老师还更惨一点,汤某人还没挨过板子呢,如此看来,毛病是出在康熙身上啊!让文化课老师练骑射,哪怕他是旗人也不能样样精通吧?简直是让帕瓦罗蒂练劈叉、让铁道部说实话、让郭小四长高个儿……
回到家里,才觉得情况不太对,心里空落落的。淑嘉发现,她想阿玛额娘了。
已经熟悉到离别会难过了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淑嘉坐在房里呆呆地发愣,直到红袖过来说可以吃晚饭了。
“大奶奶说,忙了一天也都累了,叫厨房把饭送过来了。”如今家里就剩两个女主子,一个温都氏一个淑嘉。自西鲁特氏去后,是想吃在一起都很困难。
淑嘉抹抹脸,扒了两口饭。就听到外面婆子的声音:“大奶奶来了。”然后才是掀帘子报信,姑姑们的眉毛抽搐了一下。
淑嘉等温都氏进了门儿,起身让她坐:“嫂子怎么有空过来?和喜睡了?”温都氏一脸笑意道:“他有嬷嬷们带着呢,不用挂心。我来看看妹妹,想额娘了么?”淑嘉鼻子开始酸,弄不清楚这股情绪从何而来,明明……跟额娘相处得很标准的说。
温都氏叹道:“听你哥哥说,你自生下来就没跟额娘分开过,也难怪……”
太煽情了……淑嘉终于明白,被煽情不是对方段位高,而是你的情绪,它到了。
温都氏终于说了来意,石文炳夫妇去后,家中格局一变,最明显的是饭要怎么吃?淑嘉吸吸鼻子:“嫂子怎么说?跟哥哥商议了么?玛法那里呢?”温都氏道:“原本咱们这是一拨一拨的,额娘南下了,我得伺候完你哥哥、看完你侄儿才能吃,就怕耽误你用饭。要不……便立小厨房如何?”
淑嘉心心念念的小厨房到手了,人却高兴不起来了。
忙碌中的磨合期
温都氏见淑嘉情绪不高,没有马上答应,又解释了一番:大厨房里做爷们的饭食,华善带着孙子们一道吃,温都氏带着儿子在她的小厨房里吃,另给淑嘉开一个小厨房,淑嘉的小厨房还有一个用处让她练习一下煲汤的基本手艺。
一旦淑嘉答应了,温都氏就解脱了。她个做嫂子的,不可能在婆婆离家之后再给小姑子立规矩、伺候小姑子吃完了她再吃以往淑嘉、淑娴跟着西鲁特氏吃饭的时候温都氏确实还要照顾一下小姑子,等她们吃完了才能去吃饭。
她觉得这样太直白说出来,显得自己太过迫不及待,索性拿小厨房当个遮掩。也是给淑嘉开个方便之门:你爱怎么折腾都随你,报账就行,如果折腾得过了,也是你没道理温都氏也认为还到不了那一步。
同时温都氏还有另一个目的通过这样的人员调换往家里安插一点自己的人手,这需要淑嘉点头,她才能做得好看。如果婆婆一走,就强硬地下命令,对象还是小姑子,说出去也不好听。如今九月末了,她再不上手家务,等到年底大忙的时候该让人看笑话了。
温都氏的安排也算周详了,淑嘉只要说一个“好”字,从杭州开始就有的家庭梦想就实现了。现在她只是眨眨眼:“单从大厨房拨人过来还是另选?大厨房的人手够使么?我这里叫谁来?东西是从大厨房拨么?还是单买另立账?”还有话她没说出来,一应的费用、份例要怎么算?
纯粹是条件反射,从在杭州开始,淑嘉也管过不少事儿,现在有一件事放到她跟前了,她首先想的不是自己喜不喜欢,而是连锁反应问题。如果拨了人来,原来的缺是谁的,这里的账目要怎么管,怎么样才能清清楚楚……
这一反应,她暗暗警惕了,温都氏这……不会是开始对家里进行改造了吧?有件事情转移注意力果然是好的,淑嘉的离愁淡了许多。
温都氏一时语塞,这小姑子还真难缠,或者说想得太周到了。
淑嘉皱眉,谁都知道规模效益,有些事情越放到一起就越节约成本,比如做饭,至少放到大厨房里可以节省不少柴火钱当然在石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