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操秘史-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曹操见到孔融,当面请教这出自哪个典故,孔融回答说:“是根据当时的事情,顺手现编的(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周公是武王的弟弟,妲己是殷纣王的爱妾,武王并没有把妲己赐给周公,所以曹操翻遍史书也找不出来这是什么典故,竟然是孔融这小子现编的,把曹操比做武王,曹丕比做周公,甄宓比做妲己。
  武王跟周公是兄弟,曹操跟曹丕却是父子,这里面似乎隐含着曲曲折折的暧昧之意,似乎暗示着甄宓原是曹操所爱,后来给了儿子。在这件事上曹操和曹丕父子不像父子,兄弟不是兄弟。
  而妲己更不是什么好女人,早已恶名远扬,用她来比甄宓,这种话也只有孔融一个人敢说。
  孔融确实敢说敢干,自始自终都是一个标准的老“愤青”,他终于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跟孔融一块被杀的,还有他的妻子和子女。孔融有两个孩子,儿子九岁,女儿七岁。据《后汉书孔融传》记载,孔融被杀的消息传来,他的儿子、女儿正在玩下棋,听说父亲被害的消息,这两个孩子表现出了成人都少有的风度:一动不动,继续下棋,就好像没有这件事一样。
  别人急了,说这两个傻孩子,你们的老爸都被杀了,你们还不赶快跑?这两个孩子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鸟巢都毁了,鸟蛋哪有不破的呢(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
  他们当时在别人家玩,那家人家里有肉汤,哥哥想喝,妹妹说:“有今日之祸,还能多活多久,还能知道肉味吗?”临死之前,妹妹对哥哥说:“如果死后有知,我们就能马上见到父母了,这岂不是我们所愿!”
  兄妹二人从容就刑,面不改色心不跳。
  也有史书记载说,曹操本不想把事做得那么绝,想免这两个孩子不死。后来听人报告说这两个孩子在家里突遭大难的情况下如何镇定自如,又说出了“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这样的话,曹操觉得太可怕了,还是把他们杀了。
  孔融被判的是“弃市”,就是在市场人多的地方公开处斩,之后尸体进行展览,不许收尸,不许悼念。
  这时有个人跑来抱着孔融的尸体大哭,一边哭一边说:“文举你舍我而去,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样子十分悲痛。
  这个人是孔融的好朋友脂习,此时担任太医令。脂习与孔融素来关系很好,他看孔融越来越跟曹操对着干,曾劝他收敛一些,但孔融不听,终于被杀。
  曹操大怒,把脂习关了起来,但过了两天怒气就消了,觉得脂习很讲义气,说明他为人正直。曹操一向欣赏这样的人,于是原谅了他,不过罢了他的官,让他迁到许县东土桥一带居住,算是惩罚。
  脂习后来还见过曹操,曹操称他为慷慨之士,询问他的生活情况,当得知脂习生活困难时,吩咐给他安排新的住所,还进行了赏赐。曹丕称帝后,给了他一个中散大夫的闲职,让他在家休养,八十多岁时死去。
  杀了孔融,曹操总算出了一口气,这时候他已经率大军逼近了荆州。
  荆州的刘表、刘备在干什么?他们会投降还是会拼命抵抗?曹操不知道,但他已志在必得,既然来了这一趟,就不能空着手回去。
  这一年他五十四岁,虽然还没有到“烈士暮年”,但也正在一天天接近了。因此,他没有太多的时间等下去,他要荡平荆州,继而江东、益州,他要统一整个国家。
  这件事秦始皇干过,汉高祖干过,光武皇帝干过,下一个就是他: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历史给了我这样的机会!
  荆州,你能成全我吗?
  第三部 烈士迟暮犹伏枥
  第一章 兵指荆州
  〔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立即挥兵南下,他要征服荆州,继而统一中国。在上一次艰苦的远征归来后,他甚至没有休整一下,就下达了进军的命令。毕竟年龄不饶人,他有点等不及了。但他或许没料到这略显仓促的荆州战役,将让他的统一大业就此止步。〕
  【一、志在必得】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
  对曹操来说,有北征乌桓的大胜之喜,也有诛杀华佗、孔融之怒,有痛失首席参谋郭嘉和爱子曹冲之哀,也有迎接故人之女蔡文姬回归之乐。
  但是,这一年真正的大事还没有上演,之前这些都只是序幕。这一年曹操五十四岁,作为军事家、政治家是一个成熟的年龄,但在当时寿命普遍偏低的情况下,这也是一个时不我待的年龄。
  经过十多年拼杀,陶谦、袁术、吕布、公孙瓒、袁绍等人纷纷谢幕,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堪称重量级的人物越来越少。虽然如此,但毕竟还有刘表、孙权、刘璋、公孙度、刘备这样的豪杰,并且势力也在一天天壮大,曹操有点着急。
  有时候事情总是这样的:一着急就容易办错事,曹操也不例外。这一年的七月,在许县处理完有关事务的曹操,来不及让人马做长时间休整,就正式发起了南征荆州的战役。
  在每次重大行动前曹操都会召开军事会议进行研究,听取各方面意见,每到这时,往往既有赞同意见也有反对意见。但对于这次南征荆州,曹操身边主要的参谋们却都没有反对。这一点也许跟大家印象中的情况相反,但事实确实如此。
  据《三国志荀传》记载,大军出发前,曹操曾向在许县主持朝廷日常事务(尚书令)的荀征求意见。荀认为:“如今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已平定(华夏已平),荆州那边肯定有危机感了(南土知困矣)。可以从大道大张旗鼓地南下,然后从宛县、叶县间的小道秘密疾进,以出其不意。”
  荀不仅同意此时发起南征,而且提出了具体的出兵建议,曹操也接纳了荀的建议。
  这实际上是曹操手下参谋们的共识,有人认为贾诩反对过出兵,这其实是误读。据《三国志贾诩传》记载,贾诩反对曹操进军的时间是在得到荆州之后,当时曹操决定顺长江东下,一口气灭掉孙权,贾诩表示反对。
  这次南下荆州,曹操最终大败而归,但失误发生在后半程。
  如果能一举拿下荆州,跨江而治,上可攻益州的刘璋,下可攻江东的孙权,将在战略上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如此,统一全国的目标就指日可待了!
  大家都看到了这一点,曹操看到了,曹操的对手们看得更清楚,其中不仅包括刘表、孙权和刘备,还有几位虽暂时置身局外,但丝毫高枕无忧不起来的人,比如刘璋、公孙度、马腾等人。
  刘璋接他父亲刘焉的班是在兴平元年(194年),曹操的父亲曹嵩也是死于那一年。十四年来,刘璋作为益州的实际控制者,过着相对偏安的日子,没有遇到大的战事,天府之土,民殷国富,兵精粮足,本可以成就一番霸业,但正如陈寿和常璩说的那样,刘璋“才非人杰”,不是个可以成大事的人,白白浪费不少机会。
  刘璋在家里排行老四,所以他字季玉。他的三个哥哥分别是刘诞、刘范、刘瑁,当年朝廷为了控制刘焉,把刘璋以及他的大哥、二哥作为人质留在长安,之所以给刘焉身边还留个了刘瑁,是因为刘瑁患有精神病。
  刘璋后来辗转回到益州,而他的两个哥哥因为卷进长安兵变被杀。刘焉死后刘璋继位,刘瑁虽然年龄比刘璋大,但因为是个废人,所以平时什么事都不管。刘瑁的夫人姓吴,应该是一位国色天香的佳人。刘备入蜀时刘瑁已经死了,刘家的旧部、刚刚投靠刘备的蜀郡太守法正把吴氏介绍给了刘备,成为刘备的吴夫人,这是后话了。
  曹操发起荆州之战时,刘璋判断刘表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于是派手下人阴溥前来表达敬意(致敬于曹公)。阴溥这个人史书上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他是河内郡人,《华阳国志》说他在刘璋手下担任类似于准将(中郎将)级别的军官。
  曹操应该在前往荆州的路上见到了阴溥,他很高兴,以献帝的名义任命刘璋为振威将军,刘璋的三哥刘瑁为平寇将军。此前,刘璋虽然把事业干得挺大,但头上只有一个从老爹那里继承来的益州刺史的名号。
  阴溥回去复命,刘璋也很高兴,觉得曹操看得起他,现在曹操那边有事,自己总得表示表示,于是派手下人张肃率三百名叟兵携带一批军事物资送往荆州前线,以示对曹军的支持。
  “叟兵”是从叟人中征募来的兵,叟人主要生活在汉至六朝时期今天的四川西部、云南、贵州等地,属氐羌系,他们作战勇敢,是一支劲旅。刘璋送三百名叟兵给曹操是动了脑筋的,送得太多容易引起曹操的猜忌:你是帮场子来的还是想趁火打劫?反正只是个象征意义,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而已。对于曹操来说,也乐得接纳,这时候曹军阵营里应该有匈奴人、乌桓人甚至鲜卑人,现在又多了几百名叟兵,更像一支“联合国军”了。
  曹操把叟兵留下,为犒赏张肃,以朝廷的名义任命他为益州辖下的广汉郡太守。这个张肃,就是被认为日后出卖了益州的那个张松的哥哥。
  刘璋的态度让曹操对西部防线放下一半心来,但西边除了刘璋,还有关中的马腾。在曹操发起并州战役期间,马腾以及儿子马超站在了曹操一边,立下功劳,马腾被拜为前将军,封为槐里侯,以槐里(今陕西兴平)为基地,成为关中最重要的一路势力。
  马腾父子在槐里前后驻守了十多年,根基很深,曹操总觉得不踏实,在南下荆州之前以朝廷的名义征召马腾到朝廷做官,让他把军权交给儿子马超。
  马腾虽然答应了,但十分犹豫。司隶校尉钟繇的助手张既恐怕他变卦,命令周围各县储备粮食物资,以备不测,同时发动在关中地区品秩两千石以上的官员前往迎送,弄得马腾没有办法,只得入朝。马腾被朝廷任命为皇城警备司令(卫尉),虽然属部长级的高官,但显然只是个名义而已。不仅如此,他在许县上班,家属却被送到了邺县,过起了两地分居的日子。
  马腾及一家老小成了曹操手中的人质,这样一来就不怕马超闹事了。
  当时,整个北方地区能够对曹操构成直接威胁的也没什么人了。当然还有一个人颇有实力,但他离得实在太远,曹操可以暂时不予考虑,这个人就是公孙康。
  就在前不久,公孙康大义凛然地杀了袁熙、袁尚,避免了直接与曹军刀兵相见,曹操以献帝的名义拜他为左将军,地位与马腾大致相当。
  听说曹军主力南下荆州,一向野心很大且善于把握机遇的公孙康觉得这似乎是个机会。他召集手下人讨论,没想到公孙太守手下尽是一群好战分子,在没有仔细评估自己实力的情况下,就纷纷嚷着要趁机给曹操后面来一刀,端了曹操的老巢邺县。
  在一片群情激昂之中只有一个人面带冷笑,表现得十分不屑。公孙康问他是怎么想的,这个人回答道:“现在海内大乱,社稷将倾,将军您拥有十万之众却没有什么作为,为人臣的怎么能这样呢?曹公忧国家之危败,虑百姓之苦难,率义兵为天下诛叛贼,功高德广,天下无双,他没有来问您的罪,您反而要举兵西向,这个事怎么样,将军您好自为之吧!”
  一番话掷地有声,把大家惊醒了。史书记载,众人听了这个人的话,都深感震动,半天没人吱声,后来公孙康说:“先生你说得对呀。”于是放弃了在背后偷袭的打算。
  这个人叫凉茂,字伯方,曾在曹操的司空府里当过处长(司空掾),后来以侍御史的身份出任泰山郡太守,前一阶段被曹操调到乐浪郡当太守。这个地方在今天的朝鲜半岛上,当时是公孙康的实际控制区。
  公孙康扣留了凉茂,不让他上任,但凉茂始终不为所屈。曹操的本意是派凉茂到公孙康的地盘上“掺沙子”,但发现公孙康护得很严,无从下手,后来就找个机会又把凉茂调了回来,担任魏郡太守。
  【二、刘表的苦衷】
  曹军大举南下,刘表在做什么?刘表病了。
  这一年刘表六十七岁,到荆州也将近二十年了。他曾经是一个党人,算是文人,也小有名气。但他一点都不文弱,颇有胆识和谋略,依靠老同事蒯越以及荆州蔡氏、马氏等大族的支持,迅速在荆州站住了脚。
  刘表治理政务、发展经济都有一套,是个实干家,这些年把荆州治理得不错,在一片纷乱扰攘的时局中,荆州一度成为中原人避乱的最佳地点,人才的大量涌入,又进一步推动了荆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但是,与曹操相比,刘表没有打过什么像样的大仗,大部分时间是在和平的环境中度过,舒舒服服过了二十年的太平日子。
  中间倒也打过几次不太大的仗,有一次孙坚打到了家门口,情况一度很危急,但刘表很幸运,孙坚突然离奇地死了,危机化解。后来,刘表在江南四郡跟叛兵也打过仗,但都没有什么规模,他占有压倒性优势。
  这是幸运,同时也是不幸。
  如今,当身经百战的曹操携统一北方的雄威率十多万大军向自己杀来的时候,刘表才明白,和平是美好的,和平得太久了也害人。
  刘表手下军队的人数应该也超过了十万,而且在水军方面优于曹军。但刘表心里明白,这是一支在和平年代里成长起来的军队,岂是能征惯战的曹军的对手?
  他明白了,但也有点晚了。刘表或许想过投降,那是很没有面子的事,但要硬着头皮打一仗,他又实在抖擞不起精神来,也没有任何取胜的把握。
  所以,刘表病了,而且病得挺重,一病不起。
  除了大兵压境,刘表自己的家事也让他烦心。
  刘表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琦,次子刘琮。据《后汉书》记载,刘表开始的时候比较喜欢刘琦,原因是刘琦长得像自己(初以琦貌类于己,甚爱之)。作为长子的刘琦深得父亲的喜爱,在嫡长子继承制度下,他接班是迟早的事。但是,却出现了插曲。
  刘表的前妻死了,他的后妻蔡氏出于荆州大族蔡家。蔡氏有个弟弟叫蔡瑁,蔡瑁有个外甥叫张允,二人掌握着刘表的水军,是刘表也不敢小视的人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