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鉴定师-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一落下来,众人的目光全都被吸引了过来,就是刘永乐也不由得朝这里望了望,看看是谁在130万的高价时居然又加上了15万。
  两个商人明显都同时皱了皱眉头,其中一个稍稍犹豫后又道:“146万。”
  “150万”韩铁生在赵卓的示意下,再次加价。
  这话一说来,那商人旁边的鉴定师便摇了摇头,拍卖师在喊了三次之后便确定拍卖成功,韩铁生以150万的价格拍得了这最后一件拍卖品。
  会场里的人都窃窃私语着,想知道这个出手阔绰的商人究竟是什么来头。
  刘永乐亲自将这件刻缠枝花卉纹瓶交到韩铁生手上,笑着和他聊了几句。
  待到走出大厅,韩铁生便啧啧说道:“小卓,我现在这手还有点抖呢,一百五十万买这么个瓶子,要是没你在,我可是敢都不敢想呢。”
  赵卓含笑道:“韩叔放心,这件瓷器不会亏的。三个月前在国外一家拍卖行里,类似的一件便拍出了200万的价格。”
  “那这一倒手,岂不能赚几十万?莫非那些人就不知道吗?”韩铁生又惊又喜的道。
  “大概是他们对国内的信息比较注意,国外的就忽略了吧。”赵卓微微一笑,全世界那么多的拍卖行,大的小的,各种资料,几乎每天都在更新着行情和信息,要将这些随时和世界同步,需要耗费的时间是很多的。
  唯有赵卓那过目不忘的能力,每天都可以持续更新。
  还没走出多久,却听到后面传来一个声音道:“韩先生请留步。”
  赵卓和韩铁生转过头来一看,发现是说话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
  这男子长相英武,眉浓鼻挺,棱角分明,但是嘴角勾起的笑意又让这冷峻的表情显得柔和了许多。
  赵卓立刻想了起来,这是拍下将军罐的那个中年商人。
  中年商人加快步伐走上来,伸出手来笑道:“韩兄,久闻大名,在下周永亮,信辰集团的总经理。”
  “周兄,你好。”韩铁生连忙说道。
  周永亮笑眯眯的道:“韩兄的大名在淮海市可是如雷贯耳啊,我每次去出差必定都是住你们酒店的呢。”
  韩铁生笑道:“周兄见笑了,我这名字在白城可是不起眼,但是周兄您的集团那可是名副其实的瓷器王国啊。”
  周永亮哈哈笑起来道:“韩兄你才是太谦虚了。”说到这里,微微一顿道,“其实我呢是有个请求。”
  韩铁生呵呵笑道:“周兄有事就请说。”
  周永亮目光落到那刻缠枝花卉纹瓶上,直言道:“那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了,我很想要韩兄手上这件瓷器,不知道韩兄能否割爱?”
  他这一说,赵卓也不由怔了下,没料到周永亮居然提出这个要求来,韩铁生不由看了赵卓一眼,希奇道:“这瓷器虽是耀州窑的,不过没想到也能让周兄如此心动?”
  周永亮便说道:“事情是这样,其实我家里有着和这件一模一样的瓷器,我老早就想凑成一对,这一件无论大小形制还是花纹简直就和我家那件象一个模子里烧出来的,可惜我刚才已经拍了将军罐,自然就不好再出手了。当然,我知道这个要求十分的唐突,不过韩兄若是肯忍痛割爱的话,我愿意多加钱。”
  韩铁生微微笑道:“这钱倒不是问题……”
  话还没说完,周永亮有些恍然大悟,拍拍脑袋道:“是我太心急,忘记韩兄也是爱好古玩之人,若是用钱买那就显得太失分寸了,这样吧,韩兄不如到我家里去坐坐,一来欣赏欣赏我家的藏品,若是看得上同等价值的,那咱们就做个交换如何?”
  “这……既然周兄都说到这份上了,我还有什么拒绝的理由呢?”韩铁生哈哈笑了起来,一边请周永亮走在前面,一边小声朝赵卓说道:“小卓,这可没办法拒绝,你看……”
  赵卓微微笑道:“没事,反正韩叔拍下这藏品也不是用来收藏的,如果能够用来在白城交个生意上的伙伴也未尝不可呢。”
  于是二人便开车跟着周永亮,在路上谈起,赵卓才知道周永亮原来是白城里大大有名的人物,此人乃是十年前还是身无分文,就白手起家创立了如今的瓷器集团,其市场分额占了白城市的三成左右,短短时间能够达到这种地步,也算是商业奇才了,如果能和他做生意伙伴,那对于陶瓷工厂而言可就是一笔大生意。
  周永亮的别墅就在城北一个小区里,这样身份的人自然不会因为百来万的东西设下什么骗局,所以赵卓也很放心,而且他也很有兴趣去看看周永亮的藏品。
  来到别墅里之后,才发现里面居然没人,周永亮笑呵呵讲了起来,他儿子在国外读书,老婆就跟着过去陪读,所以自己在这里就一个人,一般都住在公司,这别墅倒很少回来,成了仓库一般。
  第十五章补瓷的准备
  开了地下室的门,打开灯,赵卓二人便看到了满屋子的瓷器。
  这一看,才发现周永亮果然对瓷器十分爱好,瓷器从唐宋到明清,有民窑的有官窑的,各种产地,各种款式,就象是一个大军团,虽然不能说十分全面,但是也算是让人大开眼界。这些藏品中不乏价值昂贵之物,但是少见有赝品。
  周永亮显然也很少带人来,一边给二人介绍,十分的大方,甚至喜欢什么都可以直接拿起来看一看。
  韩铁生对这些也不太懂,好在赵卓时不时小声耳语几句,让他能够很顺利的接下周永亮的话。
  周永亮似也没料到韩铁生对瓷器如此了解,大有相见恨晚的意思,说话间也兴趣高昂起来。
  就在这时,墨灵突然在一边欣喜道:“大哥哥,你快来看看这个。”
  赵卓扭过头去,待到看到那件描金连座瓶时,心头忍不住一震,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
  这件连座瓶约有30多厘米高,瓶呈天球形,通体施着紫红釉,表面上看起来并没什么特殊之处。
  然而,仔细一看,却会发现这釉面颜色深浅不一,有的地方好似口沿处有雨打玻璃窗,雨水下滑形成斑痕的感觉,又像蚯蚓在泥上爬过留下的痕迹,这不正是“蚯蚓走泥纹”吗?
  “蚯蚓走泥纹”乃是鉴定钧窑瓷器的一个关键点,这种纹路的形成乃是因为使用了乳浊釉,加入的金属元素在高温下,由于密度不一,在釉面呈现出来色彩有的在釉下面,有的在釉上面,而且还会发生局部流动现象,所以形成类似“蚯蚓走泥”的痕迹。
  钧窑烧造于北宋,乃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创烧于唐代,经历宋金至元代,是青瓷系统中比较有特点的一个品种。其烧造地以河南禹县为中心,窑址遍及县内各地。
  但是钧窑并不像传统的青瓷那样釉色淡雅,相反以鲜艳的蓝、紫和红色等颜色为主,对于习惯了白釉和青釉的国人来说,视觉冲击力很强。
  眼前这尊描金连座瓶器型规范工致,造型别致有趣,釉色很正,十分难得。
  这“蚯蚓走泥”乃是货真价实之物,赵卓又将其拿起来,翻到底部一看,只见底部刻画着一个粗糙的“五”字,心头便更加的确定。
  出自钧窑之物,在器物底部大多刻有一到十的号数,相传一、三、五、单数为红色,二、四、六复数为青色,但也有人说是数字越小器型越大,当然,按照墨灵的判断,这些只是窑工为方便辨认而作的记号罢了。
  如此一件钧窑之器,能够卖到四五百万的高价,然而可惜的是这瓶口有着一道冲口,裂纹一直朝下延伸,几乎达到半个瓶身那么长。
  这样一来,却只能卖到四五十万的价,着实的可惜。
  不过,钧窑之器难得,赵卓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连忙走到韩铁生耳边,小声说了一句,韩铁生便走到那书桌前,装模作样的看了眼,轻叹道:“这件钧窑器真是可惜了。”
  周永亮也叹道:“是啊,这东西其实难得,只是这道冲口太麻烦,几年前我买回来时还没这么长呢,谁知道慢慢就延伸了,我也曾找过人想要修复,不过这唯一的方法就是热修复,所以我就只能无奈的放弃了。”
  “热修复?”韩铁生朝着赵卓望了眼。
  赵卓便小声说道:“所谓热修复,是以景德镇为中心出现的修复技术,对陶瓷进行再造修复。他们大多对原器物进行大面积的损伤,通过接胎、接底,补胎、补釉、重新做彩和作旧来进行修复。这样的修复可以达到商业交易的目的,但要求对陶瓷进行回炉重烧,进行火的洗炼,但是这样一来,已经使得文物失去了原有的历史风貌,修复后的瓷器再进入拍卖场或者市场交易,很难再鉴定为真品。”
  韩铁生便跟着叹道:“确实是两难啊,既想完美的保存它,又不想让它被现代工艺所改造。”说到这里,便说道,“其实,我对这钧窑之器可谓是情有独钟,若是周兄愿意的话,我想和你交换这件瓷器如何?”
  周永亮稍稍迟疑道:“韩兄,这一件可没办法修补,你拿回去可是会吃亏的。”
  韩铁生笑道:“周兄不必担心,我只是见到这钧窑之器就忍不住想带回去。”
  周永亮便笑道:“那好,那韩兄你再选一件百来万的瓷器吧。”
  于是,在赵卓的挑选下,韩铁生最终带着两件瓷器走出了周永亮的家,上了车之后,韩铁生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小卓,这瓷器不是坏了吗?我们把这买回来干什么?”
  赵卓便笑道:“韩叔下午不是问我能不能修复瓷器吗?所以我就想试一试。”
  韩铁生这才明了,不过又立刻好奇道:“那如果补好,这瓷器能卖多少钱?”
  赵卓一笑道:“大概四五百万吧。”
  “什么,四五百万?”韩铁生听得惊嘘了口气,直叹道,“这古玩还真不是普通人能玩的东西,我的全部家当加起来也就几个瓷瓶啊。”
  赵卓也不由笑了起来,伸手摸着这描金连座瓶的冲口,若是真能够补得完美无缺,那也是功德一件啊。
  当晚,赵卓因为有课便乘着韩铁生的车回到了淮海市,将洪宪瓷瓶和描金连座瓶回到租住的屋子里,同时开始着手补瓷的准备。
  补瓷除了高超的修补工艺之外,材料也十分重要,这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填补的材料,二则是染色的材料。
  修复瓷器,如果瓷器的碎片仍在,会相对轻松一些,在对碎片进行一些处理之后,便可用粘接剂对其进行粘合,当然粘接剂要选择无色透明,粘接强度高,耐老化力强,凝结速度快的,粘结合缝后,难辨茬口缝隙。
  当然,根据修复的性质不同,商业修复的难度和步骤会大而且繁琐很多,所用的材料自然也大不一样。
  而最麻烦的,则是有些瓷器因为破碎时间太久,碎掉的部分已经找不到了,所以必须用填补材料对缺口处进行填补。
  现如今一般选择的材料多为树脂与石英粉,将其调为膏状填补,只是这是有年限的,一旦超过年限,填补的部位就会变质,如果不及时进行再次修补,很可能导致瓷器的再次破损,甚至比修复前更加严重。
  而墨灵补瓷技巧最重要的,却不是在填补材料,而是在染色材料上。
  染色是指对釉面进行作色,由于瓷器的釉色很丰富,主要以丙稀酸快干色徐料运用喷笔、手绘相结合的工艺,各种色泽,绘纹分别对待。
  不过,染色剂很难达到完美的程度,本身各种色泽的配合就是一个难题,要想其达到和瓷器本身釉面色泽一模一样,在肉眼下无法分辨出来,也是非常困难的。
  墨灵所说秘方中所使用的染色剂自然不是现代化学材料,而是两百多种矿物质,这些矿物质的名称,很大一部分赵卓连听都没听过,而且墨灵所写出来的字体也是十分生僻的繁体字。
  赵卓只好去了学校图书馆,耗费了好大阵工夫才将这些繁体字翻译成现代文字,然后在图书馆的电脑上查找,结果却一无所获,只好手动到矿物类的书籍上去查找,好在淮海大学有着一门矿物加工专业,所以专门有着好几排的专业书籍。
  虽然每一本都厚得象字典一样,但是赵卓还是仔细的一页一页翻阅着,寻找着每个矿物质的现代名称。
  就这样,几乎是耗费了一上午的是,赵卓才将这两百多种矿物质的名称给全部罗列出来。若是换成其他人,估摸得要弄上几天的时间。
  罗列出名单,赵卓脑海里也对应起了每一样矿物的介绍,一对照才发现,这些矿物质的颜色居然各不相同,就拿红色而言,便分为了粉红、妃红、品红、桃红、海棠红、石榴红等三十类,很多颜色也是赵卓闻所未闻的东西。
  确定了两百多种矿物质的名称之后,接下来便是购买这些矿物质,要想在淮海市将这些买齐,光凭赵卓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赵卓就找到了秦信帮忙,秦信便介绍了几个和矿物有关的企业老总,不过这些矿物质很多连这些老总都没接触过,好在秦信的面子够大,在了解了情况之后,对方答应以尽快的速度将这些矿物质送过来,不过很多都是需要从全国各地运送过来,需要耗费上大概十天左右的时间。
  赵卓倒也不慌,这修复瓷器可不象补画那么轻松,一般来说,修复一件瓷器都要耗费上很长一段时间,就拿仅一厘米的裂缝或者缺口来说,如果仅用手工,就断断续续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来精心复原,如果再大一些的缺口甚至残破器物,就需要1至2个月的时间修复,有的甚至需要长达一年之久,修复瓷器耗时如此之长,需要的精力何其之大,这也是瓷器修复师人数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十六章卢家之行
  虽然按照墨灵的话,这配方乃是独门,在修复的时间上会有所减少,但是却没办法将一个月缩短成一天,就拿洪宪瓷的缺口而言,需要耗费半个月,而钧窑描金连座瓶也需要一周的时间。
  所以赵卓并不着急,回到家后好好的睡了一个午觉,准备下午到卢兆锋家里去做鉴定。
  中午的时候,接到了葛富贵的电话,汉代套钱以八百二十万的高价拍卖成功,除去给予10%的佣金,入帐七百多万。
  下午一点多,赵卓开车前往了白城,在途中接到了卢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