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中国近代史-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了,想的太多,太复杂了。
不管如何考虑,削弱德国总是这对中国有利的。
然而,以上思考都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下,那就是德国必须取得实效苏德战争的胜利。
因此,我的依据简单说,就两条:一是帮助德国取得苏德战争的胜利;二是在苏德战争中削弱德国。
综上所述,我最好的选择,就是保持德国战线不崩溃的同时,使苏德战争持续更长时间。
如此一来,事情就很清楚了——飞机必须得卖。如今的世界已经面目全非,我可不敢保证,德军不会像拿破仑一样,一败涂地。
确信无疑,苏联是中德两国共同的敌人。如果德国一败涂地,中国也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所以,我不仅批准了德国的购买要求,还一路绿灯,为之提供了各种方便。时间紧迫,也正是直接报告到我这里的原因之一。
反正,仗打成现在这样子,德军速战速决,是没戏了。苏德战争必然会持续要42年。以苏联的情况看,斯大林就算把苏联打成一片废墟,也不会投降。而巷战是消耗战中,最公平也最残酷的。武器装备差距再大,彼此之间的死伤也不会相差很悬殊。
看来,中国在42年怎么也要参战了。不知道美国是什么时候出兵非洲的,但我绝对不会等到苏联失败后才出兵,罗斯福必也如此。英国人倒不用放在心上,隆美尔三个师已经把英国人打了个落花流水。
我揉了揉额头,把飞机的事放下,大体原则确定,我就完成任务。
不是我考虑太多,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多想想是不行的。中国为德国提供现役飞机,本身就是个很敏感的问题。
当然,空军会先把飞机淘汰掉,以两倍的价钱卖给飞机生产厂商;厂商不用付现金,只须在六个月内提供双倍的飞机给空军;厂商再把飞机以五倍的价钱卖给德国。表面看,这是一次普通的商业行为。
但是,考虑到交易时机、时间和交易物品,谁也不会相信这是个普通交易。最简单的说,这也代表了中国的倾向性。好在中国对苏德战争的态度,历来有着明显的偏差。各国只是把这当作另外一个坏消息,表示“严重关注”而已。
我对此也早有心理准备,外交部发言人声称“这是一起普通的商业行为”,敷衍了事。想想整个西伯利亚,那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我怎么会选择支持盟国——苏联,自是不会。
不过,世界上的聪明人多了,我能估计出美国采取的行动,别人也能估计出中国的行动。况且,中国的倾向性是这么鲜明。
从罗斯福和丘吉尔的通话,一直到普通的报纸评论,都认为,形势不妙,中国在42年参战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尽管有着这样的坏消息,美国对苏联的援助,还是在迅速增长中。
美国对苏联的援助,不是很上心。美国人对苏联的信心不高,很担心提供的物资一到苏联,就会落入德军之手。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美国还不如英国提供的援助物资多。而英国此时却全是仗着租借法案,才维持下来的。
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英国还陆续支援了几百架战机给苏联。这不是什么国际主义精神,也不是说,英国人对苏联更有信心,丘吉尔更不是共产主义战士——他是反共的先锋。
还是那句老话,国与国之间唯有利益。
丘吉尔深深明了,唇亡齿寒,苏联的失败,就等于是英国的失败。消除后顾之忧,全力向西的德国,绝对不是英国可以抗拒的。
进一步讲,即使在美国的支持下,保住了英国本土。从长远来看,美国的利益在欧洲,英国的利益何尝不是如此,一个统一的欧洲,只会降低英国对欧的影响力,令其沦为一个边缘国家。从一个大国,沦落为二流国家。
相比之下,美国人缺乏切身之痛,舆论并不支持苏联,态度就暧昧了许多。
罗斯福也在战争之初也宣布要支持苏联。但在六七月份,也只是出售普通物资。九月,苏联证明了自己有能力与德国一战,消除了美国人的担心,赢得美国人的钦佩,对苏联的援助才真的落到实处——第一批军事物资运抵苏联。十月,罗斯福才宣布苏联享受租借法案的优待。
老实说,苏联打到如今,真是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德军的战斗力,谁人不知,评价恐怕还在拿破仑时期对法军的赞誉之上。法国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现在的欧洲第一就可以当成世界第一。但法国在德军的进攻下,四周就投降了。德军的评价之高,也是可以想象的——“世界第一”。而且,是远远超过第二的世界第一。
而苏联苦战了半年,败而不溃,消灭的德军,超过了欧洲所有其它国家战果总数的许多。怎么看,苏联红军的战斗力,也应该排在世界第二,至少也会排在前三名。
俗话说,一美遮百丑。
我曾说过,美国人有很深的英雄主义情节——中国也有,但中国人更喜欢悲剧英雄——美国人既钦佩苏联的战斗力,就自发地为其种种行为进行辩解。比如,大清洗,苏联消除了第五纵队的威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了赢得时间;等等。事情往往就是这么无厘头,苏联打破了闪电战的神话,取得某种程度上的胜利,其形象忽然就高大起来。
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苏联取得了美国的支持,租借物资潮水般的涌入苏联——斯大林修建的北方三港,这时发挥了很大作用。
此时此刻,就算中国对苏联宣战,美国也不会停止对苏联的支援。无它,苏联的战斗力获得了信任,它不会轻易垮台,只要苏联坚持下去,就可以牵制消耗德国,就能为美英等国争取时间,而时间是最宝贵了。美国迫切需要时间,把工业实力,转化成军事实力。
41年底,世界各国“严重关注”中国在哈萨克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勒石”行动。
与此同时,中国却秘密进行了三次影响深远的实验。
PS:不好意思,拖到现在,今天还有一章.
第129章
“漫天奇光异彩,
有如圣灵逞威,
只有一千个太阳,
才能与其争辉。”
《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之一,又被印度人称为“最初的诗”。上述几句话就是节选自《罗摩衍那》之中,普遍用来描述核爆炸的景象。
41年11月~12月间,中国在塔喀拉马干实验场,进行了两次核试验。一次,在地面上设置高高的铁塔,把原子弹安装其顶端,然后引爆,这是一枚枪法结构铀弹,爆炸当量为1。35万吨。另一次是采用地下核试验,这是一枚内爆结构钚弹,爆炸当量为2。2万吨。
此外,还进行了空投模拟试验和火箭运载模拟试验,都获得成功。
塔喀拉马干实验场本来准备设置在沙漠的中心塔中,后来在当地勘探发现了大量石油,就转移到其东北的沙漠中。在实验场周围,方原三四百公里,都是荒无人烟的沙漠。
尽管如此,第一次核试验,爆炸的闪光,在三百公里外都清晰可见。有人无意之中在夜晚看见了沙漠中光芒闪烁,宛如升起了一颗太阳,还伴随有小小的爆炸声。
工作人员为了保密,选择夜晚进行试验,却成了掩耳盗铃。好在看到的人有限,距离也比较远,消息很快就被控制住了——应该是控制住了。
11月19日,《新疆日报》五版报道,“今日凌晨三四点钟,塔喀拉马干盆地发生一次里氏5。3级地震。地震伴随着奇异的闪光和巨大的响声。地震中心位于塔喀拉马干沙漠的东部,没有有人员伤亡……”
12月13日,《新疆日报》的同一版块,“昨天下午二点前后,塔喀拉马干盆地又发生一起里氏5。9级地震。根据测量,两次震中均在相同位置。此次地震距离上次地震,还不足一个月。乌鲁木齐大学的地理学教授阿拉木表示,这种情况很罕见……”
按照我的意见,本来准备在42年核三四月间,进行实验的。然,形势所迫,我也无可无不可的。
随着执政时间的延续,我的影响在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深化,却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总的来说,我的影响力在扩大,但能够独断专行的方面却逐渐萎缩。
国防科技委员会就是我为数不多的几块自留地之一。注意,财务方面始终受到监督的。
事到如今,眼看我的执政生涯就要结束了。来自党内外的挑战,也日益频繁。其余的不必多说,“正直敢言”通常会在选民中,留下良好的印象——中国人几千年来,就喜欢清官。为了名声而肆意枉为的,多少还是有一些儿。
世界上的聪明人有的是,都知道,不太过分的话,我也不会追究——那样只会惹人笑话。
国防科技委员会使用资金,都是有帐可查的,其中的成果也很丰硕。唯有能源计划(即核武器研究)投入人力物力最多——数以十亿计,却始终未见成效。
我总是说,“能源是一个国家的命脉。煤炭的合理利用,导致了工业革命;石油的广泛利用,推动了技术革命。在今后的世界上,谁掌握了能源,谁就掌握了世界。能源计划就是研究今后的能源。我们今天的投入,将会取得丰厚的回报。请相信我,对于科技的投入,永远都不会浪费。”
戈林说,“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现实表明,“把别人都当成是傻瓜的人,自己才是傻瓜。”
不过,在我准备站好最后一班岗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还是令我有“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感觉。
不快是有几分不快,我还清楚,时间的流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总有那么一天。所以,我还是尽可能以宽容的胸怀,来容纳此类问题。当然,容忍是有限度的。对于不知深浅的家伙,我是不会在意,自有方方面面的势力主动效劳。
然而,接班人是个问题。一来年纪大了,精力不济;二来也到时候了,否则一旦出现权力的真空过大,引起震荡,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关键时刻平稳交接,对大家都有好处。
黄仲碧为人不错,有资历,又有能力,在国内声誉卓著,是国会参议院民主党的领袖人物;王文华也很好,很受南方农民支持,算是最老一批民主党员,担任安徽省长其间,工作很出色……
此外,周少川能力也可以,就是资历浅了点儿;董凛然在上海市长也干的很漂亮,听说竞选这任浙江省长,有很大希望。
不过,后两人都是我的亲属,为了避嫌,不会成为接班人。
原因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非常简单。笼统的讲,中国普及教育,实行选举这么些年,民主实已深入人心。人心所向,大家都不希望权力因血缘而继承,哪怕是形势上的,那便不会发生此事。
我说的接班人,是指民主党内的接班人。但依形势来看,民主党在中国执政数十年之久,累积了巨大的声望,在选举中据有很大优势地位。基本上,民主党内的接班人,成为总理只是个时间问题。
黄仲碧、王文华等三人,如果在党内投票的话,应该差不许多。因此,我在三人中指定的话,就可以确定结果。
话扯远了。还说核试验。
我的话是很感人,然时间一长,核武器研究投入产出不成比例。中国历年来的研究,是在理论上有所突破,提出了很多设想,并在核电应用上,取得长足进展。但距离实际应用还遥遥无期,至少也需要三~五年时间——眼下才建起四个实验性的小型核电站。与四十亿资金相比较,成果实在是微不足道。
国会正准备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要对国防科技委员会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这个调查委员会,一时半会,甚至一年半载都不会成立的。因为很难从国会中选拔出具备足够保密级别的人,我还是感受到压力——事情不能这么拖延下去了。
而在此时,何泽强再次要求进行核试验。
何泽强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保密级别很高,主管能源计划的所有工作。他的管辖范围从肖塘基地和塔克拉玛干实验场,一直铀矿等地。
有一天,何泽强在塔克拉玛干实验场,偶然旁观了一次云爆弹的实验。
塔克拉玛干实验场建成以后,保密级别很高,却始终没有进行核试验。于是,便被军方用作高密级的新式武器实验场了。但论隶属关系和监管,都还是归何泽强负责。
目前,中国的第二代云爆弹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正在研究和试验的是第三代技术,威力相当于一二千吨TNT。
能源计划是何泽强一手包办的,花了多少钱,他很清楚;出了多少成果,他更清楚。作为直接负责人,何泽强自也有很大压力。何泽强看过云爆弹实验以后,就觉得,这东西能实验,那核试验应该也不成问题。而且,这些年的理论研究下来,缺乏试验数据,无法进行进一步推演,也阻碍了研究工作。
政治上,科研上,一切的一切,都要求进行原子弹爆炸。何泽强便提出了进行核试验的要求。当然,原子弹的威力,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
原子弹成功爆炸,何泽强满怀喜悦,如释重负。所有研究人员也都如此——“我们成功了”。但是,看过爆炸的现场,获得粗测的数据以后,喜悦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绝大多数人只剩下震惊。
暴风过后,巨大到恐怖的怒吼似乎持续了好久,大地在颤动,人们都不由自主的感到恐惧。
爆炸在地面形成了直径330米的一个大坑,铁塔完全被气化,500米内摆放的物品全部被摧毁,一公里半内的动物尽数死亡……
何泽强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原子弹只会带来毁灭……”
然何泽强一时感慨而已,在我保证尽量少用之后,何泽强又投身于核武器的进一步研究之中。
不是何泽强单纯,而是我说的实在。我直白的告诉他,中国的武器很多,有许多武器可以替代原子弹。只能毁灭的武器,对中国的意义不大。不到迫不得已,我不会选择使用原子弹的。何泽强想想云爆弹,对我的话自是相信。
在这个时期,世界各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