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中国近代史-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我们就是要把他们抢走的,再拿回来。
国家为什么给移民,这么多优惠政策?
又是免费分地,又是提供火车票,又是分给粮食……提供无息贷款不说,还免了十年的税,比移民东北的还多免税七年……
就是为了宣布,这里是中国的领土,中国绝对不会放弃!”
……
田广慷慨激昂的言论,我们不必用理会。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向北海移民好四十多万,就是依靠这种移居灾民的手段。是非对错不提,执行中有无欺骗不论,这个方法确实很有效。中国的灾民,也真的是很多。
我执政以来,中国灾荒四起。
1920年,华北大旱。
同年12月16日,宁夏南部和甘肃东部发生8。5级地震。“清江驿以东,山崩土裂,村庄压没,数十里内,人烟断绝,鸡犬绝迹。”地震造成的死亡总人数为234117人。
1921年的淮河大水灾,长江发大水,湖南遇大旱。其中尤以淮河水情为重,为百年不遇——灾情不太严重,长江、淮河的堤坝维护比历史上好很多;“土地村有”后,又大规模建设了农田水利,受灾轻微。
1922年,长江中下游水旱灾并发——这个问题不太严重,原因同上,受灾轻微。
1924年,金沙江、澜沧江洪水,百年一遇,云南全省计有36县受灾,范围广,灾情重。
同年,长江中游水灾,四川大旱。
1925年,四川大旱。湖南大旱。湖北大旱。江西大旱。贵州、云南大旱。
……
起初,我还以为自己是灾星什么的,后来一查历史,发现问题不是出在我身上。我只能这么说,中国的气候真的很差——小灾年年有,大灾三六九。
对于这些意外灾祸,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减免税收;调运大批的粮食和药物,赈济灾民;设立许多临时医疗队,救治伤员,避免瘟疫;并大力宣传,鼓励当地民众移民。这些措施多少取得一定程度的效果,稳定了社会局势。
这些意外之灾,我只能被动应对的话,那长江、黄河的水患,我就是积极主动采取措施了。
清朝开始建立后的200年间(1644—1844),黄河共决口364次。进入近代后的百余年间,几乎“无岁不溃”。民国以后,黄河水患愈演愈烈,短短的8年间,共决口23次,平均差不多1年就发生3次决口。
与此同时,“历代以来,有河患无江患”的长江,也频频发生水灾。1841年以后,长江发生大水灾的次数,超过了同一时期黄河重大灾害性洪水的次数。也就是说,长江几乎已经变成第二条黄河了。
如果不是,如今长江的情况还好——长江有好长一段在安徽,首都安庆就位于在长江两侧。所以,当地的堤坝,我是很重视的。联省成立以后,张骞主持修建了好几年的水利工程。其中,大半投资,都用在长江上了。1921年长江发大水,算是经过考验了。但遇到特大洪水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情况会怎样,仍然在继续加固中。
加之,我在多年前坚持由联省出资,把淮河中下游的堤坝,及河道彻底修缮了一遍。
只怕我的日子还要难过的,至少1921年的淮河大水灾,长江发大水,我就无法平安度过。
1921年6…9月,淮河流域不断出现大雨和暴雨,有四次集中降雨过程,每次降雨历时较长,大部都在10天以上。7月份降雨量最大,比常年高出1。5…3。1倍。淮河干流正阳关、蚌埠、蒋坝站自6月中旬起涨,至9月初出现最高水位。洪水总量约为800亿立方米。对比一下,黄河每年500多亿立方米的流量,就知道这个数字有多恐怖了。
历史上怎样,我不清楚。但没有修缮过的淮河,张骞是知道的。他特地来谢我,说家乡人给他树碑立传,他受之有愧,应该感谢我。我虽然谦逊地推辞了,却也很高兴。
自1919年初,长江委员会和黄河委员会成立后,投入治理黄河的资金,已经接近一亿元。但是,根据实际调查,起码还需要投入二~三亿,才能够确保安全。
黄河如今的情况,只能说一般,1920年只破了一次堤坝,我说不上满意,却也不算不满意,平平而已。
美国工程师费礼门主张在黄河下游宽河道内修筑直线型新堤,并以丁坝护之,以束窄河槽,逐渐刷深;李仪发表《黄河之根本治法商榷》,提出要重视“水事测量”;都已经在工程中实施了。
此外,我还提出意见,建议找到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希望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黄河管理局自然是贯彻落实了。
……
这些灾害也好,治理也好,都是要花钱的,我发现,我还是那么地缺钱!
我怎么这么穷啊!!!
第89章
中国的水旱大灾,平均每三年既有一次发生,我只好在修建铁路的同时,也到处修建水利设施。
中国最重要的两条河流,是长江和黄河,治理也是如此。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流经青海、 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0个省(区)市,在崇明岛流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
可以看出,长江经过的省份,自四川以下,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工业区,也是我国最富裕的地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长江的治理办法比较简单,就是通过在长江沿岸修建、加固大堤,以防止洪水泛滥,并在适当的位置修建水坝、水库,以调节长江各季节的江水流量。长江中下游的大堤已经初步完成建设,经过21年洪水的考验,基本合格。
所以,长江管理局的主要工作,就是将长江上游的大堤修缮一新,并在长江的干流和主要支流上修建大大小小的水坝,以便对整个长江的水资源进行综合的调度和利用。此外,长江管理局在治理长江时,还要注意取水量——要维持一条河流的健康;取水量不能超过30%。
长江的治理,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这么巨大的投入,不是国家能够负担的。于是,国会允许长江管理局发行债券。自然,长江管理局每次发行债券,都需要针对要修建的水库/水厂/水电站,制定一个详细的还款计划书,以便说服民众购买。
陆续获得债券发行权的,还有黄河管理局、黑龙江管理局、珠江管理局、伊犁河管理局和咸海管理局。因为成立国有公司治理长江和黄河的效果显著,便陆续又成立了几个,来治理跨越多个省区的河流。注意,咸海管理局除了咸海,还管理着阿姆河和锡尔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河之一。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各恣各雅山下的卡日曲,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在山东垦利县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
黄河的治理就复杂的多了,但归根结底还是泥沙问题。
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治理的办法有两种,一是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二是在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修建淤地坝。
这两种办法都很有效,也都有不足之处。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是为了固土保沙。在具体执行时,需要有固定的水源。但黄土高原上水缺的厉害,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很低。
黄河虽与长江齐名,但它的流量只有长江的十七分之一,仅占中国河水总流量的2%。相对黄河两岸的居民来说,其流量就太少了。调查显示,黄河两岸居民每年从中取水量为黄河流量的65%以上,且越来越多,远远超过取水30%的限量,严重危害了黄河的健康。
淤地坝是为了把泥沙淤积下来,以减少黄河中泥沙含量。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但黄土高原中的泥沙则主要来自千沟万壑。
用李仪的话讲,淤地坝“可以留淤,淤经渫取可以粪田,利农兼以利水”,“黄河挟沙太多,水库之容量减缩太速”,淤地坝“有其用而无其弊”。但是,李仪也同时指出了淤地坝的缺点——数量众多。有一条沟壑,就要建一个淤地坝。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数十万,少说也需要修建三五十万座淤地坝。淤地坝规模不大,造价也很低,但这么多淤地坝,没有十亿八亿是想都不要想。
……
所以,黄河管理局的工作就要复杂很多,国家每年对黄河的投入也大的多。国会还专门为此通过了两项法令。
《育林法》规定:“凡愿植树30亩者,除宅地外可再获得150亩土地;在黄土高原上,凡愿植树10亩者……”。
“除宅地外”是说,依此法获得的土地,不与依《宅地法》获得的土地相叠加,各算各的。
《堤坝法》规定:“禁止在黄河滩区修建生产堤;黄河滩区生产实行一水一麦;凡愿修建淤地坝者,淤积出来的国有土地,归建坝者所有;并且,建坝者可以用每亩1。5元的价格,购买淤积之土地附近的国有土地”。
同时,国家还在这些地区,宣传鼓动移民,甚至为之提供了小额无息移民贷款,以帮助居于黄河两岸,尤其是黄土高原的民众移民,以维持黄河的健康。
此外,黄河管理局还聘请大批专家学者,对黄河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规划,并陆续在黄河上修建各种水利设施。
中国的移民,随着这些政策的实施,配合《宅地法》和《木材和石料法》(“政府对不适于耕种,而能采伐木材和开采石料的土地,申请人可按每亩2元的地价购买150亩土地”。这项法令仅适用于北海),以及各省移民局的积极行动,得到了飞速发展。
移民人数从头两年的200万左右,迅速发展1927年的500余万人。当年对移民的车票补助费用,超过了一亿元,我不得不终止了车票补助。继而转变成,为移民提供小额移民贷款200~300元,以帮助移民迁徙和发展生产。
此后三年,移民的数量略有下降,维持四五百万之间。直到大萧条来临以后,移民数量才再次突破五百万人。
大量的移民,为中国带来了充分的粮食、原材料和资本的供应,又提供了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整个北方地区的开发,使中国始终保持着一个坚实的农业基础,保证了粮食和棉花等基本物资的供应,同时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北方地区开发促进了中国农业革命,是农业想机械化、现代化转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引起了生产力的巨大变革。
说白了,中国十年间移民接近四千万。大量移民垦荒,大大增加了中国的耕地面积,使之从不到一亿公顷,猛增到近两亿公顷,耕地面积翻了一番。随之而来的是,粮食、棉花等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增加。
同时,由于新开发的土地,地广人稀,没有雇工,农民不得不采用农用机械,这使农业向机械化转变;而国家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则使农业向现代化转变。
耕地面积增加,需要的种子、化肥、农机、农药自然就多。农户挣钱了,要买东西,也要消费。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中国有了充足原料和庞大的市场,就像改革开放之初,无论投资生产什么,都会挣钱。于是,商人们就会不断地投资建工厂,扩大生产,这又促进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这就像我大力投资基本建设一样。现在的建设都是使用人力,所有一旦有大规模的工程,就会使用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劳动力,然后,这些人及其家人的衣食住行,又会形成很大的需求,与工程使用的钢铁等施工建材一起,拉动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市场的扩大,又给予工业进一步成长的空间。
时间转眼过了三年,田广正坐在火车上,前往蒙古。看的出,田广的日子过的很舒心,他明显胖了些儿,神态自若,表现出一副成功者所特有的信心十足。
也是,田广已经把之前的殷切希望,都化为现实。说的更准确一点儿,田广获得了做梦也没有梦到过的成功——田氏农机公司在质量和价格上力压群雄,已经成为中国五大农机公司之首。
田广的实习,是在董氏机械进行的,董氏强调的标准化、模块化,及严格的质量管理,给田广以很大影响。使他在无意之中,就模仿采用了类似的模式,田氏农机一向以“坚固耐用、性价比高”而著称。价格能赶上田氏的,质量不如田氏;质量赶上田氏的,价格不如田氏。就连美国著名农机生产商——迪尔公司,由于需要交纳35%的关税,及高昂的运费,也不得不在价格上甘拜下风。
去年一年,田氏农机公司共销售各种不同类型的播种机893台,收割机则是915台,插秧机124台……销售总额超过一千万。田广一面从兴业银行争取商业贷款,以再次扩大生产;一面组织人员潜心研究改进插秧机。插秧机的市场前景广阔,但现在的质量实在不能让人满意,插秧速度慢不说,补种率也高。
这次去塞音山达,田广是看好蒙古市场了。蒙古水坝建成以后,蒙古地区迅速成为移民的首选,条件差不多,土地面积却相差一倍,很多人自然会选择蒙古。既然看好了蒙古市场,田广就不能不亲自去一趟。
田广喜欢实地考察,研究调查当地的具体情况,再有针对性的改进农机。有时侯,一个很小的改动,就会带来丰厚的订单。
巴特尔是方圆几百里有名的勇士,能骑烈马,善于摔交,还很有头脑。
巴特尔原本生活在锡林郭勒草原的白音乌拉,家里也分了土地。但是,《宅地法》被宣布适用于蒙古,巴特尔就顺理成章地申领了土地。
田广在塞音山达,就借宿在巴特尔家。
巴特尔家与传统的蒙古包不同,反而更像是汉人的住宅。在他自己的土地中央,巴特尔盖了四排红砖房,直接围成一个宽敞的院子。除了少数房屋住人以外,大部分房间都是为了牲畜过冬而准备的。巴特尔的生活,与传统蒙古人,也截然不同。他不是逐水草而住,而是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牧草,实行圈养……
红砖和圈养等,都是汉人带来的。
从19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