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四书五经合集-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译文】
启发合乎法则的思考,征求德行善良的人,只能做到小有声明,却不足以感动大众。如果接近贤者。亲近疏远者,就能够感动大众,却不足以教化大众。君子大人如果要教化大众,形成良好的风俗,就必须从教育着手。
【读解】
在儒家看来,教育同维护国家政治有密切关系,目的在于使人民顺从,风俗淳朴。这一观点把教育提到了治国安邦的高度之上,体现了先贤们的远见卓识。
但是在强调这一观点的同时,不知道先贤们是否想到过:如果人们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了较高的文化素养,那么还能为所欲为地施行“愚民”政策吗?还能像噶羊群一样凭几声吆喝和几记鞭笞而使之归顺吗?
人民都变的聪明起来,的确对国家有好处,可以使国家繁荣富强。但对实行专制的统治者来说,人民变的聪明起来则未必是好事。因此,说这一观点是“远见卓识”,是说它超越了专制统治者的立场,具有开明的色彩。
………………………………………………
玉不琢 不成器①
——学习是为了开发潜能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2),教学为先。《兌命》曰(3):“念终始典于学(4)。”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学礼》。②君:这里的意思是统治。(3)兌(yue)命:《古文尚书》中的篇名,也作《说命》。④念终:始终想着。
【译文】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读解】
玉石是天生生成的,但要成为有用的东西,还得要经过打磨加工。用这个道理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大概要比西方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切合实际一些。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天生来像一张白纸,后来通过经验积累和学习,便在白纸上画出了各种图画。
玉石同白纸显然不一样的。白纸什么都没有,而玉石则包含了潜在的有用成分和价值。白纸上的痕迹是外力机械地加上去的,琢磨玉石则是让他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儒家的学者一方面承认了人所拥有的天赋和才能,(不像白纸一无所有),另一方面则强调了开掘和发展天赋、才能,必须通过学习的过程,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展现。确定了这个大前提,剩下的问题便是开掘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是具体的操作方式的问题。
………………………………………………
虽有嘉肴①
——实践出真知
【原文】
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虽有至道(4),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6)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学礼》。②肴:带骨头的肉。(3)旨:甘美的味道。④至道:好到极点的道理。(5)困:不通。(6)自反:反躬自省。(7)强(qiang):勉励。(8)学(xiao)学半:意思是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饿就是这个道理。
【读解】
看了这段文学,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毛泽东在《实践论》当中说的一段话:“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点:非常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
进行实践必须抱着现实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清醒冷静的态度面对现实,是一就是一,绝不说是二。即使错了,也不敢于承认,使知道行合一,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反对空头理论。这样就有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种自然而然的结论。
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当然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而不能掺杂使假或者骄傲浮躁。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另一方面,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这样来看问题,同样也是现实的和实际的。
………………………………………………
古之教者①
——用制度确保教育的是实施
【原文】
古之教者,家有塾(2),党有庠(3)。术有序(4),过有学(5)。比年入学(6),中年考校(7)。一年视离经辨志(8),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9)。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10)。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11),而远者怀之(12),此大学之道也。记曰(13):“蛾子时术之(14)。”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学礼》。②家:这里指“闾”,二十五户人共住一巷称为闾。塾:闾中的学校。(3)党:五百户为党。庠(xiang):设在遂中的学校。④术(sui):同“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序:设在遂中的学校。(5)国:京城。学:大学。(6)比年:没年。(7)中年:没隔一年。(8)离经:给经书断句。(9)小成:小有成就。(10)大成:大有成就。(11)说:同
“悦”。(12)怀:向往。(13)记:记言记得事的书。(14)蛾(yi)子:小蚂蚁。术:学习。
【译文】
古时教学,闾中有塾,党中有庠,遂中有序,京城有大学。每年有新生入学,隔一年有一次考试。入学第一年考查断句的能力,辨别志向所趋;第三年考查是否专心于学业,是否乐于合群切磋;第五年考查是否敬爱师长;第七年考查对学问的见解,和对朋友的选择。如果考查合格,就叫做“小成”。第九年考察知识畅达,触类旁通,能遇事不惑,不违背师训,这就叫做“大成”。像这样,就能够教化民众,改变风俗,使近处的人心悦诚服,使原处的人都来归附,这就是大学教育的道理。古书上说:“小蚂蚁经常学习街土堆成堆。”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读解】
学习的确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这是一个时间过程,由此设立一整套的制度和措施,比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制度等等,是完全必要的。我们看到,这些东西在先秦时代已发展的比较完整了,也可算作是咱们这个文明古国值得炫耀的成就吧。
但是我们发现,儒家讲教育,处处不忘一个“用”字。很难笼统地说“用”是好还是不好,因为“用”(实用)有不同的层面。比如科技就很注重实用,但咱们的古代教育似乎从未把这方面的内容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器物层面的东西,总是为古人所蔑视的。直截了当地说,儒家教育所看重的“用”,是统治国家和民众能够的统治术。在他们看来,与统治术无关的东西,都算不得知识和学问,都没有学习和传授的必要。
这样来看,儒家的教育思想就该大大折扣了。用今天的话来说,可以设想,如果照这套思路做下去,全国的学校都该办成政治学校了,学校的目标全变成了培养政府官员和政治家。一个国家满是政府官员和政治家,是一桩匪夷所思的事,大概也是有点可怕的。
………………………………………………
大学始教(1)
——做官从上学开始
【原文】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2),示敬道也。宵雅誓三(3),官其始也(4)。人学鼓箧(5),孙其业也(6)。夏楚二物(7),收其威也(8)。未卜谛不视学(9)。游其志也(10)。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11)。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12)。此七者,教之大伦也(13)。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14)。”
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学记)。②皮弁:礼服。菜:用作祭品的芹藻之类。③宵雅;即《诗经》中的《小雅》。肄(y1):学习。三:《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4)官:这用指做官的道理。(5)鼓箧(qie):击鼓召集学生,打开书箧取书。(6)孙同“逊”,恭顺。(7)夏(jia)楚:体罚学生用的木条。(8)收:约束。威:仪容举止。
(9)卜:占卜。 谛(di):大祭。(10)游:悠闲。 (11)存其心:使其用心思索。(12)躐:超过。(13)大伦:大道理。(14)宫:做官。事:办事。士:做士人。志:立下志向。
【译文】
大学开学的时候,士子穿着礼服,用藻菜祭祀先圣先师,用以表示敬师重道。然后让学生学习《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使学生从懂得做宫的道理开始。入学授课时,先击鼓召集学生,然后打开书箱取书,让学生对学业恭顺。学校有供体罚用的木棍,用来使学生有所畏惧,仪容举止有所收敛。夏天大祭之前,天子不视察学校,可以让学生按自己志向从容学习。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学习,但不能叮咛告诫,为的是使学生用心思考。年幼的学生只能听讲,不能提问,学习有先后次序,不能越级。这七项是教学的重要方面。古书上说:“凡是学习,做官要先学办事,做学者要先立下志向。”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读解】
这里讲述的是古代京城培养贵族子弟和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大学”里的情况。按今天的标准,这种学校虽然算不上高等学府,却是培养特权阶层的贵族学校,自然与一般别的学校不一样。
看上去制度、措施都很严格,甚至还有体罚。对学习的内容作明确规定,目标和方向是十分明确的:培养政府官员,性质
属于政治学院。这和后来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政府官员的做法,有所不同。
现在很难想象坐在这种贵族政治学院中学习的感受。不过,可以推测那种滋味多半不好受。一切都按部就班,成天是子云、诗曰,超越规定要受体罚,不知道有没有寒、暑假,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多半是没有的,因为它们同做官当老爷没有什么关系。教材大概是圣贤们的著作,似乎读了这些之乎也者就全懂了天下的方方面面的事情,就可以参与操纵国家机器和治理民众了。
不过,那时的政治大概比较简单。只要人民不造反,外国人不来人侵,官位不被野心家夺走,就算是基本合格了。如果能再为人民做点好事,就算很伟大了。如果能得到天子的赏识并提拔,加官晋爵,封妻荫子,也算是功德圆满了。这样的官,恐怕我们很多人都会做。
………………………………………………
大学之教也(1)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
【原文】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2)。不学操缦(3),不能安弦(4);不学博依⑤,不能安《诗》;不学杂服(6),不能安礼;不兴其外,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8),息焉游焉(9)。夫然,故安其学而来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10)。《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11)。”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学记》。②居学:在家休息时的学习。(3)操缦(man):学习弹奏杂乐。(4)安弦:懂得音乐。(5)博依:各种比喻(6)杂服:各种服饰。(7)兴:重视。艺;指各种技艺。(8)藏:怀抱(9)游:闲暇。(10)辅:指朋友。(11)孙:同“逊”,谦虚。务:必须来:到达。
【译文】
大学教学,按照时序进行,必须有正式的课业,课后休息时也得有课外练习。不学习弹奏杂乐,就不能懂得音乐;不学习各种比喻的方法,就不能理解《诗经》;不学习各种服饰的用途,就不懂得礼仪;不重视学习各种技艺,就不能激发对学业的兴趣。以君子对于学业,要心中念着,反复研习,休息或闲暇时也念念不忘。如果能这样,就能学懂课业并尊敬师长,乐于同朋友交往并信守正道,即使离开了师长和朋友,也不会违背他们的教诲。《尚书·说命》中说:“谦虚恭谨,孜孜不倦,修行就能成功。”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读解】
贵族学校培养的政府官员,都是文官,肯定不会骑马打枪击剑。除了正常课业教授的圣贤经典之外,业余时间所学均为诗、书、琴、棋、画一类,目的在增加个人修养,、陶冶内在情操。不过,这并不是为了个体的全面发展,而是为了做一个有别于“小人”的“君子”,做君子乃是为了统治小人、野人。
贵族学校的教育方法,显然是孔夫子“学而时习之”这一思想的具体化。它要求学生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心里都得牵挂着学业,不能有所怠慢和荒废。这种执着的精神,也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现实主义实践特色。精诚所至,金石可镂。只要有恒心和毅力,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学习的确需要恒心和毅力。悟性和天赋虽然也重要,但仅仅凭它们,恐怕很难学好课业。最主要的还得靠勤奋和执着的毅力。古人所说的“勤能补拙”,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
今之教者(1)
——对症下药治弊端
【原文】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2),多其讯言(3),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4)。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5),其求之也佛(6)。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7),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8)。教之不刑(9),其此之由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学记》。②呻: 诵读。占:同“苫”,竹简。毕:竹简。占毕:这里指课本。③讯;告知。多其讯言:一味灌输知识。(4) 及:急于,追求。数:同“速”。安;适应。⑤悖:违背。(6)佛:同“拂”,违背。(7)隐;感到沈苦。疾:怨恨。(8)去;忘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