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四书五经合集-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才叫难。
所以,尽管“不耻下问”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但要真 正实行起来,还真有一点考人呢。
………………………………………………
政治家的君子之道
【原文】
子谓子产①,“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②也恭,其事上也敬, 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注释】
①子产:春秋时郑国的贤宰相,著名政治家。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在 郑简公、郑定公时执政22年,使郑国能够在晋国和楚国两大强国之间得到尊 敬和安全。②行己:自我修养。
【译文】
孔子谈论子产说:“他具备君子之道的地方有四个方面:自我 修养严肃认真;服事君王恭敬谨慎;教养人民多用恩惠;役使百 姓合乎道义。”
【读解】
子产是著名的政治家,郑国的贤宰相。
孔子通过对子产的评价提出了作为政治家应该做到的四个方 面内容:严于律己;忠于君上;以恩惠教养人民;以道义役使百 姓。这四个方面既包含了对人对己,又包含了对上对下,是一个 较为全面的评价和要求。
正因为子产能够做到这几方面,才能够使郑国在当时自立于 强国之间而兴盛起来;也正因为子产能够做到这凡方面,才能够 使他自己保持相位22年而得到人民拥护,同僚支持,国君信任。
所以,孔子在这里特别加以赞扬,实际上所表达的,是圣人心目中理想的政治家风范。
………………………………………………
久而敬之的交友艺术
【原文】
子日:“晏平仲①善与人交,久而敬之②。”
【注释】
①晏平仲;即晏婴,春秋时齐国著名贤大夫,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 时执政。事迹见于《晏子春秋》和《史记·管晏列传》。②之:指晏婴。
【译文】
孔子说:“晏平仲善于和别人交朋友,交往越久,别人越尊敬 他。”
【读解】
关于交友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我们常常感叹:“相识满 天下,知已能几人?”这就是说,能够善始善终,始终保持友谊的 朋友是很少的。
可晏子这人却很有点了不起,他不仅能和朋友善始善终,保 持友谊,而且还能让朋友越久越尊敬他。
晏子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圣人并没有说。也就是说,孔 子在这里所赞美晏子的,实际上是一种结果,而不是原因和过程。 圣人微言大义,我们也不好妄力加猜度。只好把“久而敬之”作为 一种理想的交友境界而提出来共勉。至于怎样达到这个境界,那 就只好根据各自的交友经验和感受去细心揣摩和领悟了。
但愿我们都不要像酒肉朋友一样,三杯酒下肚,你好我好一 切都好,一旦遇到利害关系或有风吹草动,便成为生冤家死对头。 只要大家竭诚相待,推己及人,“久而敬之”也就不会是什么难以 达到的境界。
关键是不是在一个“诚”字呢?
………………………………………………
正确对待上台与下台
【原文】
子张问日:“令尹子文①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 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日:“忠矣!”
【注释】
①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宰相。子文,姓斗, 名豰于菟(gou wu tu),字子文。根据《左传》记载,子文于鲁庄公三十 年开始做令尹,到僖公二十三年让位给子玉,其中相距28年,在这28年中 几次被罢免又被任命。
【译文】
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上台就任令尹,没有高兴的样子; 三次被罢免,没有怨愤的脸色。交接工作时,总是把自己任令尹 的政事—一告知新任令尹的人。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忠 臣啊!”
【读解】
三次上台又三次下台,这就是所谓的宦海沉浮了罢?
可贵的是,三次上台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没有 “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感觉,所以没有沾沾自喜。 更可贵的是,三次下台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委屈,没有靠 边站的失落感,所以没有怨气冲天,一脸晦气。
这种进退自如,就是《菜根谭》所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 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风度。
那可真不是等闲之辈所能具有的风度啊!
废除了干部终身制以后,上台与下台的问题冷峻地摆在每个 官员的面前。上台时不沾沾自喜还比较容易做到,下台时无动于 衷可就难了啊!唐人写诗说得好:“逢人都说休官好,林下何曾见 一人!”虽然大家都知道“上台终有下台时”的道理,但正如爬山 一样,的确是“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台容易下台难啊!更不用说 在下台时还把工作中的一切都甘心情愿、满腔热忱地交待给继任 了,除非是自己选定的接班人,可以继续按照自己的意志办事。
所以,令尹子文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官员,能够正确对待上台 与下台,进退自如,宠辱不惊。而圣人仅以“忠”字相许,是不 是评价低了一点呢?
………………………………………………
三思而行想得太多了
【原文】
季文子①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②,斯可矣。”
【注释】
①季文子:鲁国大夫季孙行父,素以谨慎多虑著称。②再:两次。
【译文】
季文子遇事总要考虑三次以上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考虑 两次也就可以了。”
【读解】
凡事不想一想就行动叫做莽撞,往往会导致后患。但想得太 多,瞻前顾后,翻来覆去,则容易陷入犹豫不决的狐疑之中,导 致优柔寡断。 忧郁的丹麦王于为报叔父的亲父娶母之忧而思虑再三,左右 为难,因此而错过了下手的大好机会,结果与敌人同归于尽。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就是莎士比亚笔下著名的“哈姆雷特式的犹豫”。 当断不断,反被其乱。 所以,“君子务穷理而贵果断。”(朱熹)既要想清楚,有所思 考而后行动,又不要优柔寡断。 有人往往把“三思而行”作为孔子的教导,实在是张冠李戴, 歪曲了圣人的意思。 记住: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啊,不要想得太多!
………………………………………………
愚不可及的大智慧
【原文】
子曰:“宁武子①,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 愚不可及也。”
【注释】
①宁武子:卫国大夫,姓宁,名俞,“武”是谥号。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当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便发挥他的聪 明才智,当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便做出一副愚笨的样子。他的那 种聪明是人们可以赶得上的,他的那种愚笨却是没有人能够赶得 上的。”
【读解】
政治清明时便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作贡献,政治黑暗时 便压抑自己以求洁身自好,以免同流合污,以免遭忌妒遭迫害。
这就是大智若愚,这就叫难得糊涂。
清代名士郑板桥说得好:“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 糊涂更难。”
所以圣人说宁武子的聪明是人们可以赶得上的,而他的那种 “愚笨”却是没有人能够赶得上的。
说穿了,发挥才智易,压抑自己难。
好一个宁武子,愚不可及,实在是非寻常人可及啊!
………………………………………………
不念旧恶少怨恨
【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①不念旧恶②,怨是用③希④。”
【注释】
①伯夷、叔齐;商代时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因互相推让王位而 都逃到周文工那里。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纣时,他们俩拦住车马劝阻。周朝统 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可耻,饿死于首阳山。孔子称他们二人为 “古之贤人”( 《 述而 》)。②旧恶:宿怨,旧仇。③是用:是以,因 此。希④:通“稀”,少。
【译文】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过去的旧仇,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 此很少。”
【读解】
俗话说:“退后一步天地宽。”
过去有人对不起自己,但毕竟已经是过去的事了。过去了的 就让它过去吧!潇洒一点,不怀恨别人,和别人之间的仇怨也就 因此而没有了。就算对方是坏人,也终有被感化的一天。
不然的话,怨怨相报何时了?大家都处处设防,永远没有安 宁的一天。
就连圣人不也认为伯夷、叔齐不记旧化是一种美德吗?
所以,对人宽容一点吧,不要老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
伪君子的丑恶嘴脸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①,左丘明②耻之,丘亦耻之。匿怨 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注释】
①足恭:十足的恭敬。②左丘明:相传即《左传》的作者,但无确 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十分谦卑恭敬的样 子,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心底藏着对某人的怨恨,表 面却要去和那人友好,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读解】
在《学而》篇里,孔子已经说过:“巧言今色,鲜矣仁。”花 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在这里, 又加上了“足恭”一笔,进一步描画了那种表里不一的伪君子的 丑恶嘴脸。并且还举出了具体的例证,那就是“匿怨而友其人”。 明明心里恨死了你,表面上还和你友好得很,“哥俩儿好啊,三桃 园啊……”像这样的人,是典型的伪君子,“嘴巴说得蜜蜜甜,心 里藏把锯锯镰”,其用心奸险,真比那些明火执仗的抢匪不知要歹 毒多少倍!难怪得圣人要一再说“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了,只 要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谁又不会对这种伪君子“耻之”呢?
………………………………………………
豪侠、仁者与圣人之志
【原文】
颜渊、季路侍①。子曰:“盍②各言尔志?” 子路日:“愿车马衣轻③裘与朋友共,敝④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⑤,无施劳6。”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
①侍:指立传。若坐侍,则称侍坐。②盍:“何不”的合音字。 ③衣:此字是唐以后加上去的,应去掉。④敝:坏。⑤伐善:夸耀 自己的好处。伐,自夸。③施劳:把劳苦的事施加给别人。
【译文】
颜渊、子路侍立于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 志向呢?” 子路说:“我愿把自己的车马衣服都拿出来和朋友们共享,就 是用坏了也毫不遗憾。” 颜渊说:“我愿不自夸好处,不把劳苦的事施加给别人。” 子路又说:“希望听一听老师您的志向。” 孔子说:“安抚老年人,信任朋友,关怀年轻人。”
【读解】
子路是豪侠之志,讲义气,够哥们。从大处说,则犹如诗圣 杜甫所吟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颜渊是仁者之志,”道德修养非常高。一方面非常谦逊,不愿 意表白自己的好处;另一方面要实行孔子所一再倡导,并认为要 终生奉行的恕道,不把劳苦的事施加给别人。
一武一文的志向,一个豪爽,一个隐忍。而圣人自己的志向 呢?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老者安之”,就是要让老年人无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得到 安顿,无论是采取退休制度还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朋友信之”, 就是要让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再没有欺诈,没有仇 怨。“少者怀之”,就是要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永远爱护下一代,让 世界充满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就是要让圣人出任“关心下 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之职,他恐怕也是会当仁不让的罢。
老中青三代都有了着落,社会安定而美好。圣人之志,岂不 就是要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吗?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才明了,圣人之志就是与众不同啊!
………………………………………………
自我批评的难得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①者也。”
【注释】
①讼:责,责备。
【译文】
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见到过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而作自 我批评的人。”
【读解】
不知孔子怎样看待他的优等学生之一曾子,因为我们已经听曾子说过他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的话(《学而》)。
或许说是说,做是做,在孔子的眼里,就连曾子也还是做的不够 好也未可知。
当然,这都是我们的猜测。
话说回来,自我批评本来也就是不容易做到,就像魏文帝曹 丕在他那篇著名的《典论·论文》里所说的那样,人往往“暗于 自见,谓己为贤”。只看到自己好的一方面,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 错误。或者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语言生动形象地描述的那 样:“马克思主义的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
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还只是第一个层次上的问题。第二 个层次上的问题是,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但不愿意正视,不 愿意作严肃认真的自我批评,或者,用孔子的话来说,不愿意 “自讼”—一自我诉讼,自己审判自己,这实际上牵涉到感情与理 智的问题。就理智的冷静分析和批判而言,人往往也会发现自己 的缺点和错误,也认为应该自我批评并加以改正才好。但就感情 的倾向而言,人总是习惯于自己原谅自己,自己为自己找出一些 辩护词,最后是自己做了自己的法官,作出“无罪释放”的判决。 抽烟、酗酒、睡懒觉、打麻将,所有这些不良嗜好之所以得以普 及,都是人们对自己作出“无罪释放”判决的结果。至于其他方 面的种种问题,更加抽象,是非界线更加不清的问题,那就更是 容易自我安慰,自我谅解,因而也就不可能“自讼’的了。
由此看来,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