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四书五经合集-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仁者勇者风范,当然是君子了。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原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①。”子夏回:“商闻之矣;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②,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注释】
①亡:无②敬而无失:在《公冶长》一篇里,孔子曾经赞扬晏子 “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这里的敬而无失就是久而敬之的意思。
【译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没有。”子夏说: “我听说过:生死有命运主宰,富贵全在于天意。君子敬慎而没有 过失,待人谦恭有礼,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何愁没有 兄弟呢?”
【读解】
现在的独生子女们倒是都可以听听子夏的这一番话了。因为 很可能他们当中有人会产生这种“司马牛之忧”。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这句话一下子就使人想到水浒梁山泊,想到三桃园,令人顿 生家侠之气
这种兄弟不是血缘纽带,而是义结关系。不是“相煎何太 急的曹丕曹植,而是“不能同日生,但愿同日死”的刘关张。
据《说苑一杂言》记载,孔子也曾说过,行为合于仁义礼节, 千里之外都是兄弟,否则,就是两对门坐也不相往来。
曾子说,君子立志行仁,先做后说,千里之外都是兄弟,否 则,此是你的亲兄弟也不亲啊!(《大戴札记·曾子制言》)
列宁说,无论你是什么肤色,无论你远在异国他乡,举目无 亲,语言不通,但只要凭着《国际歌》--全世界无产者的歌,你 就能找到自己的同志和兄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你又何愁没有兄弟呢?
………………………………………………
什么叫“明”
【原文】
子张问明①。子曰:“浸润之谮②,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 明也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无已矣。”
【注释】
①明:指明察,看得明白,下文的“远”指看得远,亦即远见卓识。 ②谮(zen):诬陷,谗言。
【译文】
子张问什么叫看得明白。孔子说:“像水那样慢慢浸润的谗言, 使你有切身感受的诬告,在你这里都行不通,可以称得上是看得 明白了。像水那样慢慢浸润的谗言,使你有切身感受的诬告,在 你这里都行不通,可以称得上是看得很远了。”
【读解】
“明”在汉语里是应用非常广泛而频繁的一个词,有聪明、明 智、明白、明察、洞明等多重近义的意思。概括起来,实际上就 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两句话所包含的内容。
孔子回答子张关于“明”的问题,是从怎样识别对待谗言和 诬告这一角度来说的。
古往今来,谗言和诬告就像毒蛇一样缠绕着人们的灵魂,它 既是人人厌恶的最丑恶卑鄙的行为,却又是人人都摆脱不了,甚 至是与每个人的一生相始终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之所以有如此绵 延的生命力,只因为它有独特非凡的害人功效,不仅远远胜过世 界上最为厉害的杀手,而且可以胜过全副武装的百万大军。这方 面的例证不胜枚举,最著名的,前者如莎士比亚笔下战无不胜的 奥赛罗团听信依阿古的谗言而杀死自己心爱的妻子苦丝狄娜, 结果又因痛心悔恨而自杀。后者如燕惠王因听信谗言而罢了率领 大军连夺齐国七十余城的乐毅的官,结果被齐国的田单大败,七 十余城全部被收复。
正因为谗言和诬告有如此厉害的杀伤力,所以人们一方谴 责它是罪恶之中最可恨者,另一方面却又不断有人在不同的程度 上运用着它。正如俗谚所说:“哪个人前不说人?”有的人运用它 还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程度。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浸润之谮,肤受之经”就是达到了炉火 纯青、出神入化程度的谗言和诬告。“浸润之谮”不是一时一地对 你所说的谗言,而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 物细无声。”像雨水浸润万物那样,一点一滴,不动声色,不露痕 迹。这次给你说某人的一句话,下次给你再说一句,有时甚至是 说一甸听来毫不相干的话,这样逐渐浸润,潜移默化地使你对某 人产生某种印象.那被攻击中伤的人,可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如果说“浸润之谮”是“慢工出细活”,那么,“肤受之诉”则是 “快刀斩乱麻”,一举奏效,使你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错误行动,结 果铸成大错,悔之晚矣。为什么“肤受之诉”会有这么急切灵验 的效果呢?因为它所诬告的内容,都是与你亲身相关,使你会有 真切感受,甚至有切肤之病的事情,所以,往往会使你确信不疑, 贴而起,作出了借误的决定还自以为是当机立断,很有魄力哩。
既然“浸润之谮”和“肤受之诉”有如此出神入化的迷惑性 而在你这里都行不通,那你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明”人-- 看得明白看得远,具有明察秋毫、远见卓识本事的人了。
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做不做“明”人问题还不很大,因为 我们毕竟没有什么生杀予夺的权力,但对于一个领导人,尤其是 高级领导人来说,做不做“明”人,那问题可就大得很了,因为 生杀予夺权力在手,弄不好就会贻害无穷啊!
………………………………………………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①,民信之矣。”子贡曰:“必 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 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注释】
①兵:在《论语》、《孟子》和“五经”中,“兵”多指兵器,只有极少数 时候是“兵土”的意思。所以,这里的“兵”指军备。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备足粮食,充实军备,老百 姓对政府就信任了。”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 三项之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 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之中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 回答说:“去掉粮食。因为,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 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读解】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就 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 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
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逐步进入小康社会。军 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使社会稳定,人民安 居乐业。取信于民就可以唤起人民大干快上的精神,为两个文明 建设贡献力量,使社会进步而繁荣。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割裂的。一方面, 如孔子所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取信于民是最重要的。 但另一方面,也如孔子所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没有 “足食.足兵”,也就不能取得老百姓的信任。所以,一味高喊 “穷棒子精神”,要求人民“勒紧肚子闹革命”,的确是不能取信于 民的。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说到底,还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的问题。
儒学的观点是两个方面都不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文明方面, 所谓“重义而轻利”。所以,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 时,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那个著名的选 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 兵”。正如孟子并非不喜欢吃鱼不想活命一样,都是“必不得已而去”。 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
文与质的辩论
【原文】
棘子成①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 子②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③”。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 犬羊之鞟④。”
【注释】
① 棘子成:卫国大夫。②夫子:这里指棘子成。古代大夫可以被尊 称为“夫子”,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③驷不及舌:驷,四匹马。古代用 回匹马驾一辆车,所以,驷不及舌的意思是说:舌头动作很快,一旦说话出 口.即便是四匹马拉的车也追赶不上。这就是成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 语源。④ 鞟(kuo):去掉毛的皮,即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去掉 毛色花纹,那虎豹的皮与大羊的皮不就是一样的了吗?言下之意是强调毛色 花纹(文)也具有重要性。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质朴就可以了,何必要什么文饰呢?”子贡 说:“可惜啊!先生您竟这样来解说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文饰与质朴的本质一样重要,质朴的本质与文饰一样重要。如果 去掉毛色花纹,虎豹的革和犬羊的革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读解】
是否正因为“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乃至于猪、牛之鞟甚至 合成之革,才有假冒伪劣皮衣使消费者真假难辨呢?仅从这一生 活事例来看,毛色花纹(文)也的确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这是闲话。
回到正题上来,这里关于文与质的辨论,实际上是针对《雍 也》篇里孔子关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论述而来的。棘子 成针对孔子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君子只要“质”,就 可以了,何必要什么“文”呢。子贡捍卫老师的观点,于是与棘子 成展开了辩论,强调,“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实际意思依然是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只不过进一步举例作了发挥而已。
这一段辩论虽然很短,却可以见出子贡雄辩的口才:先声夺 人,首先以不容辩驳的感叹口吻指出对方已经大错特错。尤其 是中间插入“驷不及舌”一语,意思是说,你不仅说错了话,而 且错得来追悔莫及,就是想收回去都不可能了!在把对方压得来 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反驳之力后,才正面亮出自己的观点,并举例 加以论证,有理有据,勿庸置疑。 子贡为捍卫老师的观点而如此雄辩,也不枉自老师把他列为 “言语”方面的高材生(《先进》)了罢。
………………………………………………
税收问题
【原文】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 彻乎① ?”曰:“二②,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①盍彻乎:盍,何不。彻:十分抽一的田税制度。 盍彻乎:盍,何不。彻:十分抽一的田税制度。 二:指十分抽 二的田税。二:指十分抽 二的田税。
【译文】
哀公向有若问道:“年成不好,国家财政开支不够怎么办呢?,, 有若回答说:‘实行十分抽一的田税制怎么样?”哀公说:“十分抽 二,我还感到不够,怎么能够减到十分抽一呢?”有若回答说: “如果老百姓开支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老百姓开支不够,您 又怎么会够呢?”
【读解】
这里涉及到税收政策问题。
鲁国年成不好,财政开支不足,鲁哀公本想提高税收来增加 财政收入,向有若征求意见。想不到有若不仅不赞成他提高税收, 反而建议他减少税收。这真使鲁哀公感到不可思议。
不仅鲁哀公感到不可思议,就是我们乍一想来也觉得难以理 解:是啊,本来就不够用了,再一减少,岂不就更不够用了吗?
可是,有若讲的是大道理,思考得更为深远。按照他的意思, 因家采用减税的政策,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激发了老百姓的生 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必然会使生产水平提高。老百姓的生 产水平提高了,生活宫足了,国家税收虽然只是十分抽一,也会 相应水涨船高地富足起来。这就是“富民兴国”或“民富国富”的 思路。相反,加重税收,会使老百姓雪上加霜,负担越来越重,越 来越穷,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伤和挫折,社会经济也只有越 来越萧条,人民离心离德,莫说你十分抽二,就是抽得再多一些, 也照样会入不敷出。一言以蔽之,要想“民穷国富”是不可能的。 这样看来,有若还很有一点辩证的思想,他关于税收问题的 思考是不无道理的,对我们恐怕也有所启发。
………………………………………………
爱恨生死的糊涂帐
【原文】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日:“主忠信,徙义①,崇德也。爱之 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 亦抵以异。’②”
【注释】
①徙义:徙,迁移。徙义即向义迁移,意即按义去做。②诚不以富, 亦(ZhT)以异: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的最末两句。这首诗是写 一个远嫁而被遗弃的女子对她丈夫喜新厌旧行为的谴责,最后这两句的意思 是说:“并非她家比我富,是你异心相辜负。”历来的学者都认为这两句诗引 在这里不可理解,甚至认为是《论语》的编辑者放错了地方。其实,这首 诗所写的正是“既欲其生,又欲其死”的状况,那弃妇的丈夫不是爱她欲其 生,恶她欲其死吗?
【译文】
子张问怎样才能提高品德,辨别迷惑。孔子说:“坚持忠诚和 信用,唯义是从,这就可以提高品德。爱上一个人便想要他活得 很好,一旦厌恶起来便又想要他马上死去。既想要他活得很好,又 想要他马上死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经》所说:‘并非她家比 我富,是你异心相辜负。”’
【读解】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不仅是惑,简直就是不可思议,是人性中爱恨生死的一笔糊 涂帐。
所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