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6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胡那些人看到华夏大地建设热情却是有特殊的背景,要是没有吕哲制定的相关政策,战乱之后应该干么还干么的民众依然还是会用自己的方式抚平创伤,可是因为吕哲制定的政策,这片大地上民众至少是不用再苦苦求生,只要参与建设至少是能吃饱肚子又有工钱可拿,建设的又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哪会没有热情?而这是东胡人所不知道的,所以他们惊奇看到的建设热情。

一路上东胡使节团也在观察帝国的军队,他们在边界处的时候有遭遇过帝国的边境军团,那些野战军团无一不是呈现精锐气质,至少是在武器装备上被武装到了牙齿。他们进入帝国腹地经常也会路过一些驻军的驻地,得到的观察是帝国腹地驻军或许没有边境军团的锐气,内地驻军的武器装备也没有边境军团那么奢侈,但是至少该配备兵器并不缺少。

“这是一片富庶的土地,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也非常勤劳,治理国家的统治阶层懂得利用富庶土地和勤劳的平民。”

“嗯。所以我们不但不能与之交恶,还应当尽量保持友善关系。”

“是的,这一次与他们一同针对匈奴,是建立友情至关重要的一步。”

“或许我们也应该学习那些从遥远西方到来的各国,与帝国在贸易商进行加强?”

“应当的,我们需要帝国这边的布匹、兵器、粮食。帝国需要我们的马匹、牛、羊和皮毛、药材等等,是应该加强贸易!”

吕哲对扩张有着超乎想象的热情,然而扩张依赖的就是有强大的军队,那样一来帝国在武装自己的士兵上面从来都不吝啬,特别是在一些野战军团的士兵耗费上更是能够算得上奢侈。

野战兵团的战兵,他们除开主武器的剑、刀、枪之外也会配上一柄匕首,所有兵器都是铁兵,匕首一般是用来切割肉食,必要的时候就是防身的超短贴身兵器。像是弓弩兵。他们除开武装的弓或是弩,必要的箭矢,一定还会有至少一柄短兵。防御装备上要看兵种区别,最次也会配置一件皮质的甲胄。额外还有一些零碎的东西,如水袋、饭盒、毛毯等等生活上的必需品。

相对起吕哲所统治的国家,不管是华夏大地还是其它地方,从未有一个统治者愿意耗费那么庞大的资源来武装军队,有一些君王是武装不起。更多的是不乐意。

铁制兵器啊!现在世界上所有已知的国家或势力,他们使用的主流兵器是什么材质?基本上都还是在使用青铜兵器。只有少数国家的军队会在精锐军团配置铁质兵器,但是帝国却是已经在军队更换了铁制兵器。

在铁质兵器没有变成平常的兵器之前,一柄合格铁剑的价值远比想象中来得高。拿个最简单的例子,中亚各国有使节团和商旅来到帝国,他们在市面上可以买到铁兵,那些铁兵的材质远不如军中的质量。可是一柄普通的铁剑都需要耗费十贯以上的铜钱。

按照帝国与外来人那边的货币汇率,一贯钱等于一两(既五十克)白银,那么一柄普通铁剑的价值就是差不多三十枚银币。银币既地中海和中亚流通比较广的四德拉克马银币,这种类型的银币每一枚重量是十七点一九克。

三十枚四德拉克马银币才能购买一柄普通铁剑听上去是不是很夸张?的确是非常夸张,但架不住不是所有国家都掌握冶铁技术。冶铁技术现如今还是一种流传不广的技术,甚至是掌握的冶铁技术也分先进和落后。

中亚的那些人用三十枚银币购买一柄铁制兵器并不感到贵,事实上他们之中的很人多甚至感到帝国这边的铁剑一柄才三十银币略略有些便宜。会有这种想法比较简单,那是有人用从中亚那边带来的铁剑与帝国这边的铁剑互劈,结果是两把铁剑都出现缺口,但是帝国这边的铁剑缺口明显比较小。

铁质兵器在帝国这边区分军队制式和民间使用,军中制式的兵器质量和款式当然就是普及化,民间的铁制兵器却并不是所有兵器能保证都是一样的质量。或许是拿出来比较的铁剑属于质量较好的那一柄,因此中亚那些人才觉得物有所值?

南陵市面上的铁制兵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从国外来的那些人购置一空,几乎是市面上摆上多少就卖掉多少,造成的现象是铁制兵器的价格上扬,南陵周边一些县城的铁制兵器也在被购置之列。

不但是中亚各国的人在购置兵器,随着东胡使节团的到来也加入争购,直接导致的现象就是让市面贩售的兵器提高价钱和出现断档,他们近期一直在联系能够制作兵器的作坊或是工厂,可是并没有得到有建设性的回复。那些商家给出的答案是需要得到来自执政府的许可,然后才能接受大批量的订单。

“贿赂帝国官员可行吗?让这个帝国的官员同意民间的兵器制造商接受我们的订单。”

“应该可以吧!但是我们能不能改变一下策略,不是向他们的民间商人购置兵器,是直接向他们的官方下达订单?”

“好主意啊!”

帝国这边在很多行业上都需要专门的经营执照,像是开店、开办作坊或是工厂,每一种行业都是需要得到来自官方的记录。执照的作用有许多,其中一种是官方便于登记有多少类型的行业,然后是审查营业情况进行赋税上收取和返还,更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监督每一家执照登记人对待工人的待遇。

帝国针对商业的赋税并不是只进不出,从各行各业收取的赋税会在一年的结余之后进行部分的返还,返还的数额虽然并不算多,但是随着赋税返还的会有一些用钱买不到的荣誉,常年的纳入大户甚至是能在一些官方订单上面取得优势。

随着商业和工业不断的发展和膨胀,帝国现如今的工人阶层也是一直在增加,吕哲无比清楚利润是建立在剥削之上的道理,他也就趁着资~本~主~义的概念还没有成型之前就先行建立相关的监督制度。

当然,工人阶层的待遇和福利政策配套只是仅限于帝国在册人士,在帝国户籍上没有登记的那些人,如曾经在战乱中作恶多端的一批人,或是帝**队向外扩张的战俘和抓捕的奴隶,这些人就没人去管他们的死活了。

现实情况是什么?是随着商业的发展,需要的劳工一再增加,聘请帝国人有最低基础薪资和规定的工作时间,甚至是一些福利和工伤的付出,导致的现象是各商家更加青睐于购买奴隶作为劳力,这也就造成另外一种现象。那就是对奴隶的需求一再增加,让对外开拓的军方针对异族的抓住更加频繁,军队对外战争追求的已经不是杀死多少敌军,是能够在哪一次战事中活捉更多的敌人,然后再押解回国卖给需要的人。

第八百九十八章:遍地是宝

奴隶的买卖是一种新兴的行业,贩售奴隶也因为需要的人实在是太多,所需要的数量也是一个无底洞,军方在贩售奴隶上看可谓是获得了大量的资金,而军队是属于国家……或者说是属于王室,王室也就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奴隶贩子。

因为对奴隶的需要实在是太迫切了,不免会使个人或是民间团体也会参与加入到抓捕奴隶的行业。像是荒山野岭还会有诸越百族的岭南那边,长期就活动着个人或是民间团体,他们穿梭和混迹在深山和老林寻找任何一个异族人的踪迹。

找到了异族人要是异族人的规模比较小,个人和团体能自己动手就自己动手,实在是吃不下就会联络就近的驻军,合作干上一笔。

“最近的一次,竟陵商会那边的人可是与驻军一同抓捕到三千七百多名属于象越的异族。”

“是嘛?岭南那边的异族还有三四千规模的异族部落?”

“听说是躲避在山脉里,被迫生活在山洞依靠打猎为生。”

“呵呵,本来诸族百越已经有点人样了,可惜的是他们不应该率先攻击我们,才会得到现如今的下场。”

“哈哈!说得好像他们不攻击我们,我们就不会去攻打他们似得。”

“也对,哪怕是他们没有攻击过我们,像是(朝鲜)半岛上的那些野人没招惹过我们,我们依然出兵占其土地抓其人民。”

“这样才对啊!帝国的军队就是用手中的剑为我们犁出田地,不然掌握兵器是摆设,维持庞大数量的军队干嘛?”

他们谈论的是一些活动在某些区域的团体,另外所谈论的论调也是当今帝国人士的价值观。

帝国十分鼓励民间也参与搜捕异族的行列,官方之所以鼓励倒不是因为抓捕到的异族可以作为奴隶贩售,是军队能够使用战争击败异族和占领本来应该属于异族的土地。但是军队搜捕异族那些落网之鱼需要动用的人手相当多,要是段时间性地进行搜捕或许没什么,长时间的搜捕频率一高,那就关于性价比的衡量问题了。

怎么来使军队不因为频繁出动造成疲劳,又怎么来更有效更快速地维稳地方?鼓励民间个人或是团体加入到搜捕的行动中来,无疑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减少军队出动的频率,也能降低军费的消耗,何乐不为?

军队寻找躲藏起来的异族,出动的数量太多动静太大容易被异族反而察觉先逃,出动的数量少死伤情况又有些严重,要是因为搜捕异族造成的死伤过多又容易打击军心士气,造成军中士气低迷,可谓是令军方伤透了脑筋。

军方不但要考虑军费的消耗,士卒有死伤还会带来一连串的后续事情。如伤残的士卒退役和工作安排,战死的士卒长达十五年的后续抚恤,民间个人或是团体加入到搜捕异族的行动却是消耗个人或是团体的资费,有了死伤也不用军方去进行抚恤。民间是看到利润才做出的商业行为,有了什么问题当然是由自己负担,关军方什么事,是不是?

帝国刚刚占领本来该属于闽越、瓯越、桂越……也就是闽南郡、南海郡等等一些郡的时候,军方为了防止频繁被袭击建立了数量庞大的哨所。可是哪怕是有数量庞大的哨所,如哨所本身和移民屯垦地。该被袭击的一些地方还是频繁遭受袭击。

事实也证明鼓励民间人士参与到对异族的搜捕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有了民间个人或是团体的参与,搜捕异族的手段不再是那么的“军队化”,民间动用到的一些手段可谓是五花八门,因为利润所带来的热情也不是军队执行命令时能够相比,结果仅是在三五年间。闽南郡等一些正南方的郡县异族残余快速被清扫一空,民间获得了来自抓捕异族奴隶带来的巨额利润,国家获得了一块不受袭扰的安定土地,怎么也能够说是获得了双赢。

正因为抓捕奴隶是一项不错的业务,后面民间的个人和团体在正南方向的一些郡县不再能创造利润。他们转而涌向了岭南那边。

岭南涵盖的区域可远要比帝国正南方位的地域大得多,岭南的地势和地貌从某些方面也要相对复杂,因此自民间的一些人参与到岭南那边异族的搜捕,四五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如今还会能发现一些中大型的部落,一次性抓上数百乃至于是数千的异族。不过嘛,总得来说这样的机会却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少,因此一些大型的团体再一次“迁移”,往南亚次大陆那片土地展开新的业务,甚至是有的团体已经在筹集资金购买船只,打算参与到大海的探索中去。

民间参与大海探索早就有了,可是因为船只限制的关系只能是在近海区域活动,最近帝国海军在南面的海域发现了几座不知道面积多大的岛屿,也发现那边的岛屿上有数量庞大的异族。

“是啊,每座岛屿上都有野人,那边的野人与南亚次大陆的人种差不多,皮肤显现为黝黑,就是个子略略矮了一些。”

“海航船只可贵了,二百吨的海航用船一艘最便宜也要数千贯,出海的用船不能只有一艘吧?发生点什么事连换条船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咯,大商会或是大商贾会多购置几条,小商会和小商贾只能合作。”

“那是,我们那边的商人就在联合组织船队。”

“嗯!听说那边的岛屿上不但有野人,还有一些香料,就是那种前一次南洋舰队带回来那种香料。”

一艘二百吨船数千贯真心不贵,毕竟制造船只并不是任何种类的木材都能够使用。另外,海航船只和内河船制造的方式也不一样,这里的不一样是指选取更适用的木材和船只结构的不同。海航船只比内河船只贵,那是贵在木材选用和制造工序更多上面。

南洋舰队在南海区域发现的岛屿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发现的资源种类自然也就更多。得益于吕哲事先的提示,他们发现岛屿的第一时间是查找香料,果然十分轻易就发现了用途极多的香料。

香料也分种类,例如可食用和其它用途。用于食用的香料如丁香、豆蔻核仁、肉豆蔻等等,另外一些不属于食用的范围包括本身具有香气的木材和一些可作为染布的材料。

帝国发现香料的时间并不长,目前对于可食用香料的辨认还不完善。对于香料的利用也仅是初步阶段,但是没人会看低香料的价值,反而一些具有眼光的商人在第一时间就发现到香料的巨大价值。

海航的成本随着帝国造船业的不断扩大和制造工艺的进步正在减少船只制造的成本,以前是有着诸多悬赏吸引有能力的人去海上进行探索,可是个人的航海探索无法与军队相比,用发现岛屿或是新大陆来吸引人的吸引力并不是太大,南洋舰队率先证实了南方海洋是有岛屿存在,更是发现了诸多的香料。

当传说中的未知变成了现实,有抓捕奴隶的需要。也发现了香料,吸引力的增加不是一倍两倍,直接是递升数十乃至于是上百倍,愿意冒风险前去追求利润的人肯定也是递增。

“不止是抓捕异族和探索香料啊,那边也有相当多值钱的东西,像是珍珠就是其中的一种。”

“是的,我们在倭列岛那边发现了珍珠产地,新发现的南洋岛屿也发现了珍珠产地。南洋那边的珍珠比倭列岛的珍惜大而圆滑。”

“嗯嗯。南边资源多不再是一些人的猜测,听说军队在陆地上也发现了玉和翡翠的产地。品质都十分好。”

他们说的是南征军团杀进后世缅甸、老挝等等那一片区域的发现,军队入侵到相近区域的时候,发现当地的土著建造居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