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6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国势微衰弱,隗林回到蜀郡,有一些迹象表明他回到蜀郡其实是有在酝酿什么,与巴郡那边的巴人也多有接触,很可能是要联合巴人复立蜀国和巴国。
当然了,不管是在原版历史上,还是在吕哲的这个版本的历史,蜀国和巴国最后都没有复立。可是原版历史上的巴蜀最后倾力帮助刘邦东出,这个历史版本巴蜀也很快投入吕哲怀抱出人出物资,可见巴人和蜀人与大秦的关系真的有点微妙。
“疲于奔命,国内民心不稳,贵族也心思……”不良两个字蒙恬没说出来,他摇着头苦笑:“现在这种情况,怪不得谁。”
秦军真的是疲于奔命,天下没有大乱之前,北边集合大军准备与匈奴大战,南边也调兵遣将准备南征,等于是帝国相距数千里之地都在酝酿着大战。
天下一统,可是秦人没有在一统之后获得战争红利,赋税和劳役反而是增加和变得沉重,生出了茫然之感,甚至是心有怨怼。六国的占领地上面的黔首也是活在高压政策之下,时时刻刻都有青壮被抽调服兵役和服苦役,甚至是大量家庭被迫迁徙,像是大秦准备的南征就强迫非常多的家庭南下,以至于全国上下都有点民怨沸腾的样子。
大秦的贵族也好不到哪去,各种利益的争夺随着天下一统而加剧,如蒙氏与王氏争夺北疆控制权,皇室公孙与贵族争夺朝堂话语权,中枢又搞出了集天下之权予皇帝的事情,表面光鲜和强盛的大秦实际上已经成了危楼,只是始皇帝健在才死死地压住。没有发生大乱。
“没有当今天子,我们的状况……呵呵!”隗林轻笑了两声,深吸一口气才继续说道:“我估计要老死于山林,你该是要横尸于北疆?”
蒙恬眼瞳收缩了一下,不由自主地看向远处,那里有当今天子和一帮臣工,臣工之中有王翦和王贲的身影。
“横尸于北疆吗?”蒙恬思量了一下:“我不会死在匈奴人手上,那么……”
隗林断言蒙恬会横尸北疆不是有预言的能力,是蒙氏太势大了,因为始皇帝的专宠得罪太多太多的人。另外蒙氏取得对北疆的控制权,时间久了也会令皇帝产生忌惮,那么蒙氏对北疆经营的越好也就越危险。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战国末期的李牧经营代郡就是其中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蒙恬打个了冷战,那是因为冬天下雪的关系,也是深思之后被吓到了。他不由从秦时联想到现如今的帝国,自古臣强主弱都是矛盾的根源,历代的大王会针对实力强大的臣子,那么吕哲会不会在某一天也是那样?
隗林似乎是从蒙恬脸上表情的变换知道在想什么。他幽幽地说:“帝国是分封制,这个分封与之前的分封不一样。可若认为可以一心壮大,壮大之后再与中央离心离德,必定是要承受雷霆。”
蒙恬与扶苏一直都还有联系。双方的关系并没有因为蒙恬归附帝国而疏离,隗林是在劝告蒙恬,也是想借蒙恬的口转告扶苏,作为封国之一的秦国可以壮大自己。但是壮大起来之后除非是有足够的实力与帝国对抗,不然任何挑衅行为都会引得帝国全面反击。
秦封国的封地已经确定下来,划分的封地是会在乌孙以北。也就是大月氏目前暂居的地方,十分靠近巴尔喀什湖。
大月氏迁徙过去之后,他们与萨迦人一直都在进行战争,占领了部分的萨迦人土地,将萨迦人向西边驱赶。过去的许多年之间,乌孙有限度地帮助大月氏,可是近些年来不但投靠乌孙的小月氏起了异心,一直受到乌孙帮助的大月氏也有移兵东向的迹象。
帝国帮助乌孙,达成的一系列条件中,帝国安置封国在乌孙边上就是其一,能看得出乌孙其实是有心抗拒,可是风雨飘渺的现状下不得不同意下来。
今年十月份左右,皇帝派人出使,国防军有八万骑兵也一同进入西域,开始了对乌孙实际有效的援助。大概是十一月份上旬,原本停在北地郡的两支秦卒军团也向河套开拔,两个月过去之后是抵达了帝国在西北边新置的敦煌郡,正在等待后一步的物资抵达,然后继续开拔向西进入西域。
“陛下最近心境似乎有点乱,徘徊在全力开拓和安定民心上面。另外……对帝都好像也有些牵挂?”隗林停顿了一下,等待蒙恬消化之前的话,然后才继续说道:“封国的两个军团马上就要开进西域,秦王一再请求启程却是被拒绝,不知道事情会不会有反复?”
蒙恬还以为隗林是要说什么,闻言愣了一下,失笑道:“陛下是有大气度的人,口含天宪,一旦允诺,哪有变卦的道理?”
还真的都普遍认为吕哲是守信的人,与吕哲说话一贯算数的好名声有着很大的关系。再则是,无论怎么看吕哲都没有变卦的必要,那是关乎到国家的国策,岂能是儿戏?
此时的函谷关已经披上了一层银白,瞭望更远的地方,峻岭山川也是覆盖着白雪,黄河之上也结了冰。
河面结冰对于草原战事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影响,概因军队之前利用的大部分是水道运输,包括黄河在内的一些水道结了冰,因为雨雪等关系陆路的交通也变得泥泞,对后勤运输线是一个很大的困扰。
“目前为止哪怕是有足够的水泥也是难以条条大路都修建成为水泥路。”吕哲指着函谷关向东的道路,又指向函谷关向西的道路:“短期内能够修建到这里已经是极限。”
说的是关于人力雇佣,战乱结束差不多三年了,该归乡的群众基本已经归乡,俘虏于原战国的士兵也已经释放大半,没释放的那些来年也会迎来新一轮的安置,劳力上的短缺已经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四月份海军会向国内运回数万野人,大部分会投入倭列岛那边的矿场,留在国内当做劳力使用只能是另图蹊跷了。”吕哲说话的时候目光是看着西北方向,那里有一块土地被命名为西域,他说:“短期内不太好动西域的土著,那里却是有着大量从西往东逃亡的异族。”
王翦已经老迈,精神倒是还显得抖擞,他“哈哈”一笑,说道:“峻稷山和柔然山,乃至于是狼居胥山也有近数十万众的胡人,陛下哪能缺乏劳力?”
吕哲对于王翦的出现其实是感到意外和惊喜,大概也清楚王翦为什么会出现,不是王翦要以老迈之躯效力,是他为了王氏才出现做一个表态。王翦到来还拉着另外一个人,那人就是曾经出现在南方的李信。
帝国大封贵族,王贲得了个二等子爵的爵位。
王贲在秦国时代是侯爵,可是帝国才有多少名侯爵,战国时期的秦国又有多少名侯爵?以王贲后期投靠的时间来说,虽然说立下不少的军功,可是谁都能看出其实吕哲对王贲已经是格外优待。
大封贵族之后,国防军的军团长也出现调动,王贲领的是第九骑兵军团的中郎将军团长职位,后面又被升任为镇北将军,管辖代郡、并郡、以及辽东诸郡的边防军事,一看就有大兴的趋势。
帝国日后是注定要向辽东以北用兵,吕哲也透露过风声会知王贲,让王贲做好山川地貌上的侦查,意思已经比较明显,那是有意要在针对东胡的战争爆发之后升任王贲为征东将军,王贲感激之下才会让父亲找到李信,带着李信过来皇帝行辕这边进行引荐。
第九百四十八章:处处有四笔迹
李信是谁?他其实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
李信的先祖李宗为魏国大夫,至李信历十代,均为大臣或将领。祖父李崇,为秦国陇西太守,封南郑公;父亲李瑶为秦国南郡太守,封狄道侯。
李瑶做过南郡太守,南郡至今都还流传着关于李瑶的名声。李瑶担任南郡太守的时候建造的一些基础设施到目前还在被使用,名声是好名声,说明李瑶治理南郡的时候颇为得力,一些老一辈的南郡人至今仍然感念。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里面的李广是李信的后代,不过现在可是公元前二零八年,李广要出现可还得再等上至少四五十年。
吕哲知道一件事情,秦国攻楚之初,始皇帝并没有马上任命谁做征楚的大将,始皇帝问麾下将领攻楚要动用多少兵力,王翦说“需要六十万”,时值大秦频频用兵师疲粮缺,始皇帝听到攻楚要动用六十万人当然蹙眉,那个时候李信却是跳出来说“只需要二十万就能灭楚”,始皇帝闻之大悦,攻楚主将的人选也就确定李信担任。
李信可不是什么默默无闻之辈,他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获封陇西侯。后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先是一路凯歌,后被楚将项燕大败,此后便消失在秦国朝堂,长久时间未曾露面。
传言李信因为攻楚失败,后面王翦率秦军成功灭楚,一人失败一人成功,两人见面不免尴尬,此后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可是现在王翦能找到李信,并拉着李信前来函谷关觐见吕哲。可见传闻通常都不怎么靠谱。
李信攻楚失败之后,陇西侯的爵位已经被撤销,长久以来也并没有担任官职,因此是一个白身的身份。
“都是一大家子的人,身为家主怎么能不为家族着想?”王翦说得比较委婉,不过意思还是很清楚。
不就是说王翦和李信两人是真的有些矛盾。可是李信为了家族的未来,想要在帝国谋个官职因此接受了王翦的邀请和引荐嘛。
还真的就是这个样子的。古时候一个家族是不是有人当官对于家族来说真的相当重要,家族想要发展和壮大少不得需要一个光鲜的身份,也许不一定是要利用官职的便利来为家族谋取私利,可是没有人当官的家族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发展壮大起来。
吕哲到现在还没有召见李信,王翦以为是受到李信大败于项燕的名声影响,说了一些当时秦楚两国的现状,大意就是当时的秦国屡屡大胜之后骄傲自满,秦军对攻楚的先期准备不足。楚国却是严阵以待,李信败于项燕之手并不是全归咎于个人的过错。
尽管看上去依然是精神抖擞的模样,可是王翦真的相当老迈了,毕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古稀之年,李信目前却还是知命之年。
五十多岁的李信半生戎马,正是作为一名将领来说最为黄金的年纪,他是曾经败于项燕,可是此前的任何一战都有出色的表现。像李信这种经验丰富的为将者正是帝国所需要的。更不用说帝国向西开拓,向西的地形有许多与陇西郡那边相同。吕哲怎么会不用?
吕哲定然是会用李信,可是怎么用还有待思考,主要原因还是国策的关系。
帝国皇帝可以任命某人一个官职,可是有相关的流程,那个流程就是被任命人要有功勋打底,也就是累积足够的功劳。并不是说想要让一介白身成为将军,那就能够成为一名将军。
吕哲一直在维护自己制定出来的国策,任用蒙恬、章邯、徐岩、王贲……臧荼、曹咎、周殷、司马昂等人,那是因为帝国承认之前战国的一些官职,只不过需要降级留用。称得上是一种变通。这样的政策是为了安抚旧有官员,也是为了快速稳定国内,不至于让旧有官员绝望导致出现动乱,可是李信是属于在野,并不在变通之列。
秦国其实是有相关的国策,也即是非军功不得封侯,不过后面被破坏,这也是被认为是秦国崩溃的诱因之一。说是相近国策,指的是某种限定,吕哲可没有打算破坏自己制定的任人标准,又拿捏不定李信愿不愿意从头做起,用实际功勋接受考核一步一步来,自然是存在疑虑。
估计是王贲没有向自己的父亲王翦介绍帝国的任人标准,王翦委婉地提了几次,吕哲自己不好明说,只有让后面过来的共尉代为解释。
王翦是怎么与李信沟通,吕哲并没有去过问,倒是后面将要从函谷关启程进入秦地王翦再次来找。
王翦估计是查清楚相关的国策,先是客套闲聊一小会,然后问吕哲,道:“非在职,立有功勋能够被纳入评定?”
是有这么一个回事,指的是只要在帝国登记造册,以白身的身份为帝国有贡献也能算是功勋的一种。这条政策的出处是在帝国开始航海之后,吕哲为了鼓励民间出海,去寻找岛屿或是新的大陆,制定下的政策。私人有所获,一旦有所发现通知帝国,能够以非在职官员的身份被纳入功勋体系。
李信是要出海?不不不。王翦问了许多细节,吕哲才搞懂李信是要做什么。
帝国民间鼓励外出探索,可以在官府登记组建开拓团,说白了就是抓捕奴隶盛行之下产生的佣兵团之类的组织。家世清白,没有犯罪的记录,向官府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初步是可以组建起二十人以内的武装,然后踏出帝国疆域进行冒险。
佣兵团在帝国是属于半官方组织,并不是人人都能组建佣兵团,登记人除开家世清白之外还要有军队服役记录,李信并没有在帝**队中有服役记录啊?
“李超现在隶属第六(混编)军团。”王贲很是不好意思地解释了一下。
李超是李信的儿子,似乎是六年前就已经进入帝**方服役,目前的官职是一名俾将。
“李超要申请退役?”吕哲真的难以理解了,李超已经是俾将。再进一步就是可以统帅一个师二万五千部队的偏将,大好前程在等着竟然要申请退役?
帝**队编制是,五人一伍设伍长,二伍一什设什长,五什一队设队率,五队一屯设屯长。四屯一曲设别部司马为辅、军侯为主,五曲一校设校尉,五校一师设俾将为辅、偏将为主,二师一军设中郎将军团。
李超服役六年走到俾将这一步能证明是一个有能力的军人,吕哲也特意让张良帮着查阅一下李超有没有在裁军的退役名单中,查阅之后的答案是李超不属于退役人员。
吕哲有点不懂了,要么是李信有足够的自信让李超退役之后有更好的发展,要么就是李信有些昏了头了。
“李超的堂兄李任也是在第六(混编)军团服役,要申请退役的是李任。登记造册的也是李任。”王贲见吕哲误会,赶紧解释了一下。
家族的发展很多时候需要有人做出牺牲,想来李任就是“自我奉献”的那个人了?
吕哲一阵“呵呵呵!”笑了,宗族社会也就这么回事。
很多时候会接到来自官方的任务,佣兵团也是依靠完成官方的任务来进行升级,不过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