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间是对事情的思考,如果你不在意,那它就没有任何意义。

——沙巧·派吉(Satchel Paige,美国棒球手)

假如你是个4岁的幼儿园儿童,老师告诉你今天要做新游戏。老师拿出一块棉花糖,你可以马上就把它吃掉,但如果你现在不吃,他会给你两块。如此循环,你会怎么做呢?你是立刻吃了糖还是拒绝诱惑而要求得到两块呢?

对于4岁的孩子,或者说所有的小孩,他们会选择立刻吃掉糖果,而不会期待更多。这个小小的实验是心理学家怀特·米切尔(Walter Mischel)在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里做的。在其他试验中,他将糖果换成了一两块奥利奥饼干或一两包果冻。无论什么都无所谓,有些小孩能延迟满足,有些小孩则难以拒绝诱惑。

那又怎么样呢?怎么样?看看吧,多年后,这些小孩都长成了十七八岁的青少年了。当他们接受访谈时,那些延迟满足的小孩子在情绪控制和社会地位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不幸与压力面前能够自如应对,他们更有自信、勤勉和自尊。米切尔及其合作者还发现,那些4岁时可以很好地控制冲动的孩子们的智商很高。他们中有1/3的人在语言和数学成绩上比其他人高了210分左右。多么巨大的差距!差距之大就像家庭经济好的学生与家境贫寒的孩子所得的分数一样,也像那些父母是本科生的孩子与那些父母未读完高中的孩子一样。在4岁时能延迟满足的孩子将来的智商值就像他们取得的数学成绩一样高,当然控制力弱的孩子也就显示出较低的智商值(见表7)。

表7 能控制冲动的和不能控制冲动的孩子的特征

·

→炫←·

→书←·

→网←·

→小←·

→说←·

→下←·

→载←·

→网←·

时间观念影响个人发展

人们所经历的生活对其心理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而最明显的就是年龄的变化。从一个人的年龄可以看出他的认知能力,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以及感觉和运动反应的协调能力。然而成年以后,生理年龄在预测人的动机、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方面变得不可靠。最近,世界一流的心理学家开始探索在人的毕生发展中,身体年龄与心理年龄有无必然的联系。

在一个较有影响的研究中,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劳拉·卡斯滕森(Laura Carstensen)发现:任何影响未来情绪的事件都会让我们改变对未来目标的追求,从而使人转向现实的满足感。有限的未来,让我们作出选择。这些选择会提高积极的情感因素而不是去接受教育或者其他未来导向的活动。老年人预料到自己有限的未来,他们更愿意跟着感觉走,比如倾诉或者通过旅游给生活带来一些戏剧性的小插曲。上述情景也适应于那些前途渺茫或者已然有了一个很明晰的结局的人,比如身患绝症的人或失业者。

我们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便活得更好。当想到还有很多时间时,你就会尝试着去认识这个世界,结识新朋友,经历一些新鲜的事情。反之,你的目标周期就会变得很短。那些有长期目标的人心里有这样一个信念:越多越好。因此他们常常会花很多时间和不同的人接触,与陌生人结识。那些有短期目标的人则认为:讲求质量,而非数量。因此,他们把时间花在仅有的一小部分人身上。

更早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生活中有一些年龄悖论。他们交际圈变得狭窄,兴趣也在变少,他们很少去经历新鲜事情,虽然他们已经脱离了主流社会,没有什么机遇而言,然而他们并不生气,反而会比年轻人更加幸福。卡斯滕森的理论和一些新的研究表明,减少的社会活动、新奇的经历,说明了老年人在情感生活得到满足方面的选择受到了歧视。

大部分人是在自己固定的群体中走完一生的。在这些群体中,他们获得支持、自我肯定和稳定持续的生活。从童年到成年,我们都在不断地扩大社会交际圈,寻求更新的关系和方式以便找到最适应自己的需求。到了30岁的时候,我们就会选定自己相对稳定的交际圈子(如果一个人在成年之初还没做到这一点,那么他很可能孤独地走完一生)。理想的状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交际圈中,我们会保留适合自己的人,离开不适合自己的人,而仅仅与熟悉的人交流。与亲密朋友的交往可能潮涨潮落,但他们提供的情感满足却是稳定的。

访谈了18岁、30岁、40岁和52岁几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后,我们发现,从与人交流获得满足感的人群数量上看,年轻人无疑排在第一位,老年人则被落在后面。一个原因是,年轻人从朋友的交流和与专家的交流中,试图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另一种原因是,通过加深关系来获得情感的满足和对生活意义的情感认知。在美国,18岁~88岁的年龄段中,老年人更注重现在已有的人际圈带给他们的满足感而不是从那些未来可以建立的关系带来的信息价值。但是那些身患艾滋病阳性或者其他严重疾病的年轻人,也像老年人一样,渴求更有意义、更加深厚的情感关系。与之相反的是艾滋病阴性患者,他们对知识的渴求超过了对情感的渴求。德国的一项研究也表明老年人的交际圈很小,但他们有更多的密友。

假设你也是此项试验中的一员,那么你愿意和谁共度30分钟呢?A:直系亲属;B:新结交的人;C:你刚读过一本书的作者。如果你年纪大一点,你会选择A。如果你年轻一点,你会选择B或C。假设现在一项新的医学成果可以延长20年寿命,你的答案会变化吗?研究表明:如果人类的寿命可以延长20年,那么老年人的选择会和年轻人一样。他们不再满足于熟悉的伙伴,而是倾向于选择那些他们能学到新东西的人群。对老年人来说,无论他们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结果都一样。当让中国的年轻人想象一下他们走出国门时,他们更倾向于熟悉的而非新的社会接触。他们的反应和斯坦福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这些学生将自己的社会选择定位在那些能给他们情感上支持而非智力上鼓励的人身上。

上述研究显示:时间观念可以改变我们的情感目标和价值定位。当未来时间不长时,老年人更喜欢和熟悉且能满足他们情感需求的人相处;但只要得到更多的时间,那么人们的选择首选会变得像年轻人的选择一样。

对冲动的控制力

学着控制自己的冲动,并作出正确的选择与人的自我内在意识密切相关,同时与处理情绪而非表现情绪密切相关。情感而非理性控制了那些自我控制力差的人。易冲动是享乐主义的现在时间观念的年轻人的特征。遗憾的是,很多人将这一缺点带进了成年。结果他们在成年生活中一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去考虑未来可能导致的后果。正因为情感战胜了理智,他们认识不到毒品、酒精、吸烟、贪食和嗜赌等严重的危害性,更不会阻止自己的行为。兴奋压倒了理智。

未来的时间观念必须得到贯彻。要教会人们平衡兴奋点,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从具有毁灭性的享乐主义的怪圈中解脱出来;要教会人们延迟满足,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追求更积极的梦想。除非你能抵制现实的满足感和为了长期利益而克制对短期利益的贪求,这是情感智商重要的一个方面,否则年初制订的所有计划,比如不吸烟、减肥、戒赌、减少信用贷款和不随便购物等都毫无用处。

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选择

1993年,博伊德在美国加州均等委员会总部做兼职心理讲座。从24层,该总部的顶层,他可以看到通往远在88公里外的他的家乡的每一条小路。在11月的一个天气清朗的早晨,博伊德在加州市中心萨克拉门托的新董事会办公楼18层的资料室里。下面是他描述的故事。

突然,一个抓狂的女人跑进来,大喊道“跟我走”。这个要求非常古怪。我问道:“为什么?”她回答说:“角落里有个人拿着抢。”这就是她要说的全部内容。后来,我了解到一个持枪的人打死了保安并劫持了几个工人作为人质,躲在另一侧的楼梯间角落里。

我马上从东边的楼梯跑下去,在那里我看到几个女人和一个男的,他们正将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同事往下推。那位本该照顾他的人在慌乱之中逃之夭夭。我抱起那个瘫痪的人,把他送到11层,并打了911。新闻直升飞机在大楼视野内不断盘旋着,不久告知我们一切都结束了,而且让我等着看明天的头条新闻。

办公大楼距州政府只有几条街,所有警务人员都可在几分钟之内赶到。他们在18楼抓住了持枪者,并命令其放下武器。但是持枪者并没有服从命令,结果被连续射了好几枪。尽管医护人员在他从大楼里被抬向救护车的途中对他进行了心肺复苏术,但是估计他还是死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此人先前是加利福尼亚铁路巡逻队的一名警员。几年前,工作的压力、酗酒、糟糕的人际关系使他不得不从卫生防护中心提早退休。职业生涯的结束反过来增加了他的压力和酗酒量,最终税务问题让他在11月的一天走进了这座大厦。除了步枪、短枪和手枪以及一袋子弹外,他还带了税务征收者的清单,上面列着他要算账的人。其实名单上就一个人在这幢楼里工作,而那天恰好此人出差不在现场。

持枪者声称他要找董事会的人谈话。当然,这只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他不想活下去了。他去那儿只是想造成官员协助自杀的舆论,从而永久解决大家公认的现实问题。这是典型的时间观念混乱的例子。他不想弥补过去也不想享受现在,他唯一想的就是如何逃避未来。对他来说,时间不是有用的资源而是一种不能承受之重的负担。

假设在事发之前,我们可以使这个人坐下来,问问他究竟什么事情使他变成这个样子,他会知道究竟是什么吗?他会认为是一系列的小错误积累起来导致这一悲剧的吗?

想想奥普拉的肥胖朋友,她们总是作出一系列不计后果的决定,最终她们越来越偏离自己变苗条的目标。和她们一样,持枪者作出了错误的决定。他辞职了,忽视了对家庭的责任,直到他丧失工作、妻子和生命。

正如津巴多所说的:“在选择行为之初,其实你已经选择了结果。”对于津巴多和其他的人来说,未来的结果操控一切。从这种观点看来,每种选择都有结果,当然选择也包括自己的情感。

我们认可个人选择的力量,比如对于选择的需求或者至少对于选择的想象,同样我们也认可选择会影响你的生活,但是我们在有些地方和津巴多是不同的。我们认为个人的选择并不总是有意识的,并不总是理性的,也并不总是需要考虑到未来的结果的。例如,我们的朋友、同事、社区等社会环境会影响我们的决定,而我们却不能意识到他们的作用。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证明了环境对人的信念和行为的影响(更多信息请查看lucifereffect。)。

罗伯特·扎伊翁茨(Robert Zajonc)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我的同事。他认为人会在不考虑未来后果的情况下作出决定。在一系列的实验中,罗伯特将许多图片以50毫秒的时间间隔投射到屏幕上。这一速度只能够使人意识到有东西在屏幕上闪过,但是并不能够认清细节。与之相比,眨眼的时间间隔是300毫秒。在一些实验中,这些投射的图片是抽象画;在另一些实验中,是中国汉字;而在其他的实验中,是人脸。

被试看了一组间隔50毫秒的图片后,罗伯特将两张图片放在屏幕上,并让他们研究。其中一张是他们看过的,而另一张是他们没有看过的。他问道:“你们看到的是哪一张?”这次他们只能确认看过的概率为50%,这一数字并不高于随机水平。他又问道:“哪一张你们较喜欢?”大约60%人选择他们看过的那一张,但是他们都没有认出来。也就是说,他们对自己看过的东西感兴趣,只是不记得他们曾经看过。

在选择了喜欢的图片之后,罗伯特问他们为什么喜欢。他们给出了各种原因:对称、厚度、形状,但是没有人说因为自己看过。也就是说,他们的喜好是无意识的。在罗伯特看来,是喝可乐还是喝百事与思考无关。你喝可乐,只是你单纯地喜欢可乐,不涉及任何想法。用他的话就是:

“有时候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处于一种理性的状态,能够衡量所有选择的利弊。但实施情况很少如此,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仅仅是因为我们喜欢×。我们买自己喜欢的车,选择自己有感觉的工作和房子,然后再给这些选择包上很多理由。”

罗伯特的研究表明我们并不总是在清醒状态下作出选择。有时候我们只是对自己的周围世界自动作出反应。当我们选择的时候,我们没有考虑到未来,我们的行为完全基于现实。如果我们的选择是无意识的,那我们要对谁负责呢?这是个好问题,其答案也并不简单。

心理学家约翰·巴奇(John Bargh)以一种近乎挑衅的方式进一步发展了罗伯特的研究,或者说他是以一种更恼人的方式发展了罗伯特的研究。巴奇的研究表明,我们所作出的无意识的选择是受到现实环境中微妙因素的影响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很多行为方式都有自动的倾向。例如,当我们第一次开车,所有的举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的想法也学会抬油门、踩离合、挂挡、松离合、加油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增加,我们的行为变得越来越自动化,以至于我们都不记得自己在做什么了。你会意识到自己开进车道,但是你完全不记得你要走的路线,以及你是如何拐过最后一个弯而进入街道的。

在巴奇的一个实验中,被试者用提供的四五个词组成的34个字的句子。例如他们、她、骚扰、看见、经常。这些词语经常被组成“他们经常骚扰她”。一组被试者拿到的是表达粗俗思想的词语,这些单词包括:烦人、中断、大胆、粗鲁、麻烦、打扰、侵扰、积极、大胆、不客气、侵犯、厌恶、加剧以及直言不讳等。另一组则是表示礼貌的词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