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黑水尸棺-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人先是用这样的眼神朝门口扫了一眼,在看到我师父之后,他又突然间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走上前握着我师父的手,有些激动地说:“哎呀,柴师傅你可来了,可是让我一顿好等啊!”
一百四十一章 老黄家的辛秘
我跟着师父进屋,才发现在屋子的两侧还分别坐着一个六十岁上下的老人,其中一个身材高瘦,长得眉清目秀的。另一个则是五短身材,虽然其貌不扬,但大耳大鼻的,很有富贵相。
这两个身上都穿着一件老式的中山装,个子高的一个一身干净的白色,皮鞋也是白色的。身材粗短的一个则浑身上下清一色的黑,连鞋子和眼镜也是黑色。
我乍一看到他们,还以为自己看到了黑白无常。
这时我师父将我拉到身前,对屋里的人说:“这是我徒弟,左有道,也是老黄家的下一代监理人。”
说完之后,师父又一一向我介绍了眼前这三个人。
坐在屋子中央的魁伟老人就是老黄家的当代家主,也就是李道长他们口中的“黄老太爷”,他叫黄文钦,和李道长一样也是宣统二年生人,我见他的时候,他已经近百岁高龄了。
另外两个人都是黄老太爷的孙子,穿白衣服、长相出众的叫黄昌荣,穿黑衣、长相富态的叫黄昌盛,在黄老太爷百年之后,他将成为老黄家的下一任家主。
顺带一提,之前给我们开车的那个女人叫黄玉莲,是黄昌盛的生女。黄昌荣也有个儿子,叫黄玉忠,在黄昌盛过世之后,黄玉忠就是下代家主。
由于黄玉忠当时还在江苏上学,我第一次来到东北老黄家的时候,并没有见到他。
听说我是守正一脉的门人,黄老太爷在看我的时候,眼神都比之前温和了许多,可那一分锐利似乎早就融进了他的本性,我和他对视的时候,依旧感觉那双眼睛中就像是藏着两把钢刀,只不过在刚才,这两把刀锋芒毕露,现在却带上了刀鞘。
之后我师父又向他们介绍了梁厚载,得知梁厚载是李良的弟子之后,黄老太爷他们对梁厚载也变得客气起来。
黄昌荣和黄昌盛到不远处的厢房里搬了四张椅子过来,我师父和黄老太爷一左一右坐在屋子当中央,黄昌荣和黄昌盛坐在他们两侧,至于我、梁厚载和李道长,座位的排序就没那么讲究了,随便坐在哪都行。
师父落座以后,就问黄老太爷:“大和尚呢?”
黄老太爷叹了口气,说:“澄云大师已经到白水渡那边守着了。柴师傅,你可算是来了,这一回,我们老黄家可是遇上大麻烦了!”
“我知道,信里面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师父一边说着话,一边点上了烟锅,默默抽了起来。
就听黄老太爷接着说道:“唉,那封信,怎么说呢。当时我也是没想到事情会闹得这么大,所以在一些事情上,对柴师傅还是有些隐瞒了。”
我师父笑了笑,没说话。
这时候李道长对黄老太爷说:“老太爷,你还是跟我们通通气吧,把事情的经过完整地说一说,咱们这些人都是老关系了,大家知根知底的,你也没必要老是藏着掖着的。”
李道长说话的时候,我又将视线放在了他的脸上,屋子的光线十分明亮,加上空间开阔,也没有大面积的阴影。原本我以为这一次应该能看清他的长相了,可当我的视线落在他脸上的时候,却发现他的头上不知道什么多了一顶草帽,光线无法穿透帽檐,又在他脸上投下一道重重的影子,我依然看不清他的脸。
听到李道长的话,黄老太爷又是一声长叹:“行吧,可今天我把事情抖出来,各位可要帮我保守这一份秘密,万万不可说出去啊。”
他一边说着话,一边用很警惕的目光盯着李道长,似乎在整个屋子里,唯一让黄老太爷放心不下就是李道长,至于我们几个,则不在他的担心之列。
直到李道长点了点头说:“放心吧,没人会说出去的。”
黄老太爷也点点头,说起了从上月月初至今,在老黄家发生的一些事情。
如果放在三年前,我是不能把那番话的内容说出来的,毕竟我作为老黄家的监理人,在很多时候,是要帮他们保守一些秘密的。可如今,我们这个行当也不同以往了,过去的很多秘密就算被挖掘出来也无伤大雅,因为这些秘密,有些已经无处考证,也有一些,已经不存在了。
黄老太爷的话很长,而且他说得非常琐碎。我虽然能记得那段话的大体内容,但时隔这么久,我几乎是不可能将他的话详细还原出来的,所以我还是打算将黄老太爷那段话的内容拆分开来,以事情发生的时间为顺序,将老黄家那段时间的经历慢慢还原出来。
之前黄玉莲告诉我,光绪年间的时候,老黄家在东北老林里发现了一条龙脉,并从此金盆洗手,干起了正经行当。
她说得不完全错,老黄家在光绪年间的时候,确实在东北老林发现了一些东西,也确实是在那个时候转了行。
可老黄家转行之后,干的并不是黄玉莲口中的正经生意,至少在当年那个年代来说,绝不是什么正经生意,不过到了当代,他们家的产业已经合法了。至于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这涉及到老黄家的一段辛秘,我确实不方便说。
我还是着重说一说老黄家在林子发现的东西吧,那根本不是什么龙脉,而是一座邪墓。起初发现那座墓穴的时候,老黄家的人还下去看过,黄老太爷也是听他的祖辈说,整座墓就是一条极长的墓穴,沿着山脉贯穿东西,至少有数百里长。
数百里,只是一个约数,其实谁也不知道这座墓到底有多长,因为当年下墓的人,只有一个人活着出来了,当时的老黄家还是老苏家,从墓里出来的人叫苏三通,他是苏家在当时的家主,在东北大地上,也是个颇有名气的土贼,因为名字里带着一个“三”字,同道中人就送了他一个雅号,叫他三爷。
关于三爷当年的事迹,黄老太爷没有多做提及,只是说当年三爷从墓里带出了一套金顶和尚的塑像,那是五个拳头大小的白玉人面雕像,每个人像都是秃顶加大襟长袍的造型,头顶上都贴了一层金箔,所以叫金顶和尚。
他出墓之后,就命人在林子里埋下火药,炸了墓穴的入口,当时那场爆炸还引发一场山火,足足烧了七天七夜。
山火灭了以后,三爷又带着族人邻山建了一座宅子,那座宅子,就是如今黄家祠堂的雏形。
这件事发生的第二年,苏家改黄姓,又一年之后,三爷命人在白水渡一代挖了一座地宫,地宫中设五座石门,五个金顶和尚塑像,就是这五扇门的钥匙。
地宫建好之后又十年,三爷失踪,同年,白水渡附近发生小规模的地震,邪墓所在的那座山头出现了山体滑坡,在原本应该是山头的位置,露出了两根一人多高的天然石柱子。
巧合的是,就在不久之后,一个游学的秀才在林中迷路误入黄家老宅,看到了山头那两根下宽上窄的石柱,以为是龙角,就推测在这座山下,应该有一条龙脉。
后来这件事被秀才宣扬出去,人人都认为在老黄家的祖宅后面出了龙脉,而这种说法也一直被沿用至今,只有老黄家的老一辈人物,才知道那两根“龙角”下面究竟有什么。
说到这,有件事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当时老黄家守着龙脉的事被传得满城风雨,那毕竟是龙脉,朝廷不可能没有听到风声。但听黄老太爷的说法,当时的朝廷对这件事似乎并不关心,从来没有过问过。而那个秀才,以及后来散播这个谣言的人,却大多死于非命。
在那之后,老黄家的一代代族人都守在这座祖宅里,直到荒野成村,祖宅也变成了宗族祠堂。
黄老太爷以为,在他有生之年,邪墓的事情应该都不会被人知晓了,这个秘密将在他临死前告知下一代家主黄昌盛,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再由黄昌盛小心捂住着这个秘密。
可就在上个月的月初,金顶和尚竟然失窃了。
金顶和尚虽然是老黄家的传家之宝,但除了黄老太爷,家族中根本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家族以外的人就更不用说。
那套塑像原本一直被存在黄老太爷家的砖墙里面,几十年前黄老太爷盖那座房子的时候,是直接将金顶和尚砌在墙里的,除了他自己,别人就算知道这世上有这么几尊白玉和尚,也不可能知道它们被藏在了何处。
可就在上个月月初,黄老太爷去了一趟省城,回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家墙上被人开了一个洞,白玉和尚不知所踪。
这一下可吓坏了黄老太爷,他第一时间就联系上了我师父,但碍着金顶和尚涉及到老黄家的辛秘,很多事情又不好直说,只是说黄家出了一些事情,让我师父来一趟。
可我师父当时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授业上,见黄老太爷在电话里遮遮掩掩的,问他什么事他又不说,问他事态严重不严重,他也只是说不太严重。之后我师父就推说自己有事,让老太爷联络青峰观的李道长。
也就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李道长才被黄老太爷请到了东北。可李道长的道行虽高,却没有我师父的江湖人脉,老太爷觉得单靠李道长一个人,也未必能找回金顶和尚,于是又将德高望重的澄云大师也请来了。
一百四十二章 杌齿
当时我还没见到澄云大师,可听黄老爷子说,这个大和尚的江湖人脉,一点也不比我师父差。
可李道长和澄云大师来到东北以后,还没开始着手调查金顶和尚的下落,老黄家又出事了。
山头上有一只“龙角”断了,从“龙角”断裂的缝隙里,还掉出了一个颜色怪异的死人头骨。
石头里面怎么会有颅骨呢?而且还是一颗带有异色的颅骨。
对于此,李道长和澄云大师谁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黄老太爷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请我师父来一趟,他让人给那颗颅骨拍了照,又给我师父写了一封长信。
其实那封信在半个月前就到我师父手中了,可师父当时正教我画符,依然抽不出多余的精力来。
毕竟对于我师父来说,守正一脉的传承,可是比什么都重要。
但为了给老黄家一个答复,师父将老太爷的信交给了冯师兄,让他试着对断一下事情的始末。
冯师兄大略了解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又让庄师兄设法调取了离黄家庄最近的几处公路监控,最终推断出窃贼此时应该还藏身在黄家庄内,同时也推测到,这个所谓的窃贼,极可能就是黄家的族人。而杌齿断裂,应该也和这个人有关。
冯师兄口中的杌齿,就是祠堂后山的那两根“龙角”。
在堪舆风水这门学问上,我冯师兄算得上是高手中的高手,黄老太爷跟他通电话的时候只是大体说了说黄家祠堂后山的格局,又说了两只“龙角”的事,冯师兄就告诉黄老太爷,那根本不是龙角,而是杌齿,在这两根杌齿下面,肯定有邪气盘踞。
杌齿,就是梼杌的獠牙。至于冯师兄为什么管那两根石柱叫做杌齿,我就不太清楚了,只知道这个词应该是来自豫咸一脉中代代相传的典籍。
没办法,在我们寄魂庄,三脉传承不能互通,任何事情,只要是涉及到了另外两脉的传承,我大多无法给出解释。
黄老太爷一边感慨于冯师兄的推断精确,一边又邀请冯师兄来东北帮助黄家,可不巧的是冯师兄当时手里有几个大案,上面已经定下了破案期限,他一时间也抽不出空来。
要说老黄家这次也是流年不利,先是我师父忙着向我授业,这会冯师兄又碰到了棘手的案子,而且冯师兄接手那几个重案的时候,正好是上个月初,和金顶和尚被盗也就相差三四天时间。
冯师兄因为自己去不了,就为黄老太爷推荐了包师兄,据黄老太爷说,冯师兄将包师兄推荐给他的时候说过了,包有用这个人,在风水上的学艺不精,撑死了也就是半瓶子醋,但他擅长收集情报,加上在外行走多年,见多识广,应该能帮得上忙。
于是乎,黄老太爷又请了我包师兄,还好包师兄刚从国外回来,也没推辞,刚一回国就赶到了东北。
包师兄是在昨天晚上来到东北的,可就在他到达老黄家的一个小时前,第二根“龙角”,或者说杌齿也发生了断裂,和上次一样,杌齿断裂之后,又有一根颜色异常的遗骨从里面掉落出来。
上一次是棕黄色的头骨,这一次,则是一根深蓝色的大腿骨。
包师兄抵达之后,黄老太爷带着他到杌齿那边看过,包师兄说,在杌齿断裂的地方,裂痕呈现出轻微的放射状,在杌齿附近还发现了少量的淡黄色粉末。
之后包师兄在那些粉末上做了测试,他用火机一点,黄色粉末瞬间开始燃烧,燃烧中还有非常轻微的爆鸣声。
显而易见,那些粉末就是火药,两根杌齿都被是人为炸裂的。可那两根异骨确实是从杌齿的断裂处掉出来的,包师兄用探照灯的强光照进杌齿的裂口中,就看到每根杌齿的裂口深处各有一个凹槽,正好能容下那两块骨头。
也就是说,两块异骨之前就是一直被封在杌齿里面,而这也是最让黄老太爷不解的地方。
虽然骨头的颜色异常,在骨面上,还有一些外形类似于苔藓的小颗粒,可除此之外,那似乎就是两块普普通通的骨头。
包师兄仔细辨认过断面上的石头纹路,说这两根杌齿就是两根天然形成的花岗岩,没有任何人造的痕迹。
既然如此,那两快骨头究竟是如何被嵌入杌齿之中的呢?
花岗岩属于火成岩,是岩浆冷却后形成的一种岩石,如果说这两块石头是在杌齿形成的时候就融入了岩浆中,又在岩浆冷却的过程中镶嵌在了……这种设想根本不可能成立,那可是岩浆!
黄老太爷这下越发感觉事情棘手,当天晚上又给我师父打了一个电话,这一次通话,黄老太爷依然有所隐瞒,他只是说黄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