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最强争锋-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被王允、吕布密谋诛杀,因王允不赦董卓部曲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四人遂采用贾诩之计,反攻长安。
六月初一,长安失陷。九月,献帝拜李傕为车骑将军、开府,兼司隶校尉、假节,封池阳侯;郭汜为后将军,封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封万年侯;张济任镇东将军,封平阳侯。并由李傕、郭汜、樊稠掌管朝政,张济因为力量最弱,遂外出屯驻弘农。
直到公元196年,张济因军中缺粮,出兵荆州刘表处掠夺,攻打南阳郡之穰城,中流矢而死,张绣方才接管其部曲,屯驻宛城,与刘表结盟。
故而张绣急切之间,亦无法考虑。
第三类便是最可能招降者。黄忠、甘宁、魏延已经在其帐下,其余赵云、许褚、太史慈、徐晃、周泰最有可能。
赵云应在常山真定为其兄长守孝,许褚当在汝南聚壮丁抵挡葛坡贼,太史慈应在南下投奔刘繇的路上,徐晃随从杨奉在护送汉献帝东归的途中。
至于周泰,定然和蒋钦还在扬子江中做强盗,劫掠为生呢……
第114章 万里谋划
关于谋士,刘瑁自然也有所盘点,然此行值得他诚心求取的人实在为数不多。
细数起来,不过寥寥十数人而已。
刘瑁早将名单列入绢帛之上,其名为:
排名第一者荀彧,排名第二者周瑜,排名第三者乃为诸葛亮,排名第四者陆逊,排名第五者鲁肃,排名第六者荀攸,排名第七者郭嘉,排名第八者法正,排名第九者贾诩,排名第十者司马懿,排名第十一者庞统,排名第十二者徐庶,排名第十三者沮授,排名第十四者程昱,排名第十五者钟繇。
十五名之后,多有勇武与智谋兼备之士,然但从智谋来说,已不足论也。
如东吴之吕蒙,勇多于谋,实乃周瑜、鲁肃、陆逊成就其功。
再如姜维,虽有些许计谋,然终究是武将一途,多有战败,难称谋士。
又如张昭、张纮之流,皆儒生也,胸中实无济世之才,口中皆是腐儒之论,俱不能称为谋士。
最后如司马徽、庞德公、崔州平、石广元之流,不过山野隐士耳,神龙见首不见尾,貌似神妙莫测,其实不足道哉。
如有机会,令其出山,当然亦可授予官至,助其成就大业。
然抡起经国济世之术,这些人便不能为也。
如此看来,天下可用之谋士,不过寥寥十数人而已。
然十五人之中,荀彧已为曹操帐下第一谋士,程昱也已入曹操帐中,急切之间,难以招之。
周瑜与孙策亲如兄弟,鲁肃已入孙策帐下,皆不可招也。
诸葛亮、庞统、陆逊尚且年少,此时不足用。
荀攸、法正已为其谋士。
贾诩此时应尚在李傕、郭汜帐下,在长安谋划,此时不可招降,最有可能招降之日,应是进攻张绣之时。
沮授在袁绍帐下,急切不可图之。
钟繇此时应在长安为官,后不久,钟繇将与尚书郎韩斌共同谋划献帝出逃之事。
如此看来,此去可求之谋士不过四人,乃为颍川阳翟人郭嘉、河内温县人司马懿、颍川长社人徐庶、颍川长社人钟繇。
若是运气好的话,遇到贾诩,并且招如麾下,也不是不可能。
刘瑁根据此行最可能招揽到的文臣武将,确定了此次巡游路线。
大致方向为,出汉中房陵,南下襄阳,寻找徐庶,顺道探看诸葛亮小兄弟,以加深感情。
当然若是能够遇到他的那个红粉知己月儿妹妹,自然更好。
根据时间推算,而后当可直下江东,过庐江皖城,直奔曲阿刘繇处,与太史慈结交,并想法招揽。
当然顺道还可以将周泰、蒋钦捉了,纳入麾下。
之后取道西北,向汝、颍之地进发,会会许褚。
许褚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占领淮、汝,许褚方才遣众归顺曹操。
如此算来,眼下许褚定在汝南一带,聚集好汉及宗族乡勇,抵挡葛坡贼呢。
这中间时间充足,若有机会,刘瑁当再过庐江皖城,盘桓数日,访谈大乔、小乔,自然是好。
若得许褚,继续北上,至颍川阳翟,求贤访问郭嘉。
若一切顺利,时间允许,可东向徐州,拜会刘备兄弟三人和那“三姓家奴”吕布,顺便见一见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
遂不能立即将貂蝉抢了去,见一面,也足慰平生也。
而后取道北上,直插常山真定,寻访赵云,想方设法将赵云纳入麾下。
大事即成,回马河内,寻访司马懿。
当然这一切皆要在汉献帝到达洛阳之前完成,因他要带领属下,于路救驾,迎献帝入汉中,奉天子以令诸侯也。
事若能成,自然钟繇已在其麾下矣。
虽然刘瑁此番谋划,不过是想象中事,然他既然了解这汉末大舞台上的人物与事件,自然可以事事抢得先机,可谓一切皆在掌握之中,如此,顺利完成,并非不可能也。
众人踏马而行,每日纵马疾行二百余里,三日后,众人到达房陵。
稍作歇息,便南下襄阳。
这般狂奔,那凤儿果然撑持不住。
然刘瑁有言在先,并不敢直言,只得暗中忧伤垂泪。
刘瑁气她曾向吴氏告密张玉兰之事,遂吴氏并未生气,然这也说明这吴凤乃是吴氏心腹之人。
既然单独跟他出来,他岂可不好好折腾她一翻?
故而刘瑁不管她许多,只管疯狂前行。
那甘宁遂不说辛苦,只是于路不见酒店肉店,急得哇哇乱叫,不免生出烂言来。
“主公,莫非汉升兄、文长兄弟于我皆不堪大将耶?荀公达、法孝直之辈尚不足以称世之谋士?为何还要如此辛苦,跑来这里求贤?”
黄忠、魏延亦有同感。
刘瑁遂道:“值此乱世,天下争雄,所依者不过智谋之士、勇猛之将也。我大汉天下,虽纵横万里,人才济济,然堪称大才猛将者,寥若晨星也。若我等不能预先取之,必为他人所取;若为他人所取,将来必定与我等为敌,此乃一正一负之功也。此等兴衰存亡之大事,焉能轻视之?勿要说辛苦,便是让我挨上几刀,又有何不可?”
众人见刘瑁如此说法,皆拱手领诺。
黄忠又道:“主公此行,是否路线已定?”
“是。”刘瑁道。
“何以知大贤猛将所在?”
刘瑁哂笑道:“此乃天机不可泄露也,将来定会让尔等知之。”
众人以为刘瑁故作神秘,皆笑而不问。
魏延又问:“主公以为天下之人,何为才也?”
刘瑁寻思片刻,应道:“有力而无谋者,可为武将;有谋而无力者,可为谋士;有谋又有力者,方能屹立于群雄之列,此皆为有才。”
“那无力又无谋者,为何人?”刘云问。
“百姓也,又何必问?”刘瑁道。
吴凤气喘吁吁,反诘道:“主公此言,是以天下百姓不足道耶?”
“吾并无此意。”刘瑁道,“吾闻古语有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故而,力不强而谋不深者,在于天下芸芸众生皆是也。我汉室衰落至此,纠其端起,岂非出于黄巾耶?黄巾者,非全是盗贼,亦即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之穷苦百姓也。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反要揭竿而起,非百姓之过,皆因桓、灵以来,外戚专权,宦官乱政,朝廷昏昧,吏治腐败,百姓实无活路也。如此,百姓非不足道,真乃万世之根本也!故圣人有云:‘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愿吾等谨记也!……”
第115章 襄阳隐者
刘瑁一翻言论,听得众位武将眼冒红心,敬佩之致。
众人自房陵转向东南,不三日,到得襄阳地界。
刘瑁只教众人休要进城,但于路询问百姓,只问卧龙岗便是。
刘瑁心知,诸葛玄应在公元197年去世,想必应是在那之后,诸葛亮一家,方才隐居于卧龙岗。
他此番寻访前往,是提前找到地方,也是期望能够在此大贤聚集之地,遇到一两个贤人,能够为其所用。
按照农人所指,几人寻路进山,向卧龙岗前进。
行了一日,并不见卧龙岗所在,且天色向晚,斜阳落山,倦鸟归林,黄忠建议,不如先早个地方歇了,明日再寻。
刘瑁虽然同意,然则山林之中,哪里寻得出山路径?
走了一个时辰,不见出山道路,众人便想下马,就地野营歇息。
忽听得前边甘宁大叫起来:“喂,主公来看,这里有块石碑。”
众人遂前往,举起火把看时,见石碑之上写着三个字:“鱼梁洲”。
“鱼梁洲?”
刘瑁沉吟片刻,急令人出树林,向外遥望,发现众人身下乃是水中一洲耳。
“此处莫非砚山之南、沔水之中之鱼梁洲耶?”刘瑁喃喃自语。
魏延问:“主公,我等是就此歇息,还是继续沿林间小路前行?”
刘瑁仰天遥看苍穹,时节乃是三月春分,夜寒凛冽,然皓月当空,碧空如洗,当可趁夜继续前行。
刘瑁相信,这鱼梁洲定非多大地方,不用多久便能看到人家。
众人已经大半天未吃东西,又饿又累,黄忠、甘宁、魏延、任夔几个还能抗住,刘云和吴凤两个身板稍差,坐在马上,前摇后晃,便是在强撑了。
刘瑁心道:“再行三五里,若是仍旧不见人家,便就地歇息。”
刚行出里许,忽听得一阵铮铮淙淙的琴声飘来。
刘瑁顿喜,道:“诸位细听,有琴声,此间必有贤者也。”
甘宁道:“主公,我看您是想贤者想疯了吧?不过有人弹琴而已。我也会谈,也算贤者?”
任夔道:“甘将军,我看你会乱弹琴吧?”
“汝小子敢藐视我耶?”甘宁回目嗔视之。
刘云笑道:“甘将军要作甚?这么用劲儿,莫非要寻个琴来,用琴声杀人耶?”
众人一阵哄笑。
循声过去,终于见一柴门。
甘宁下马,便要前去踹门。
刘瑁急止之道:“兴霸休要造次,我来唤门。”
甘宁冷哼一声,只得退后。
刘瑁又回首道:“吾亦知诸位几日来奔波劳苦,然我等有使命在身,不可松弛。各人整顿衣衫,强打精神。若此间隐居贤者,其必回察言以观色,知我等何如人也。”
众人尽皆领命,整理衣衫,唯任夔随甘宁嘿嘿而笑,似不以为意。
刘瑁叩门,庭院内琴声戛然而止。
不一时,一农人开门相迎,手里还端着一盏铜灯。
“吾正自操琴,忽觉琴瑟喑哑,知必有人打扰。尚且狐疑,今果如是也。请问诸位何人也?”那农人问。
刘瑁躬身施礼道:“先生容禀,我等乃巡游之人,路过贵地,不知所踪,先生琴音如指路明灯,引我等到得此间,欲留宿一宿,还请行个方便。”
那农人提灯细看,良久,刘瑁以为他心中忧虑,担心他们是贼人,正想解释,但见那农人笑道:“寒舍鄙陋,诸位请进。”
刘瑁等一行人进入,马匹皆拴在门前树上,啃食野草,由任夔看管。
老人令一少年出,向黄忠、甘宁等众人奉上清茶,后令家人烧火造饭,招待于他。
刘瑁自随农人进入,分宾主坐下。
刘瑁打量农人小屋,清净素雅,果真是神仙居所。
刘瑁拱手道:“在下刘瑁,字如意,敢问先生贤名?”
那农人道:“山野村夫,何来贤名?吾乃庞德公也,字尚长,久居此间,农耕为生。”
“庞德公?”刘瑁惊喜不已,立即起身拜道,“请恕在下眼拙,竟未看出先生乃是当今大贤也。”
庞德公见他如此,亦起身回礼,只是显得极为随意,笑道:“阁下莫不是去岁带兵讨伐汉中张鲁者乎?”
“正是在下。”刘瑁道。
“将军数月之间,打败张鲁,攻下汉中,实乃英雄也。前者,吾闻阁下曾替刘季玉来荆州向刘景升问罪,不但能够全身而退,尚且杀了刘磐,拐走了其帐下中郎将黄忠,小将魏延,公子真堪称当世之英雄也。”
庞德公言语之间,大有赞赏之意。
刘瑁称势言道:“尚长公若是肯出山,随瑁成就一番大业,瑁定当尊为恩师,时时请教。”
“哈哈哈哈。”庞德公大笑道,“蒙将军高看,尚长不敢受命也。尚长山野之人,只知躬耕陇亩,垂钓湖畔,并无英雄热血,哪里能教将军啊?”
刘瑁道:“尚长公离群索居,避世不出,不保全一人,何不发挥先生大才而保全天下人也?”
庞德公笑答:“鸿鹄筑巢于高林之上,至晚方有栖息之地;龟鼋(yuan)作穴于深渊之下,至晚方有归宿之地。人之取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万物皆为各得栖宿之地,故天下并非我所保全啊。”
刘瑁以为,贤者多为虚名,不求富贵荣华,遂又问:“先生住田亩之中,不肯出仕,将来何以遗留给子孙耶?”
庞德公道:“世人追名逐利,只会贻害于子孙也;而我留给子孙者,乃安居乐业也。此亦非他,不过遗留之物不同耳。”
刘瑁并不死心,又问:“尚长公隐居此间,必是为避危险吧?敢问世上危险何以如此之多耶?”
庞德公道:“尧、舜将天下之地授予臣民,毫无偏爱;令其子生活于民间,而无骄傲之情。丹朱、商均和我,皆得以保全生命而终。禹、汤虽得天下,然将国家交于至亲,使桀败退,迁徙南巢;纣之首级被悬挂于周旗之上,而其宗族为敌人俘获。禹、汤难道不比丹朱、商均愚蠢?这便是其处境危险之因由所在。周公摄政时,害其兄长。若此前令周公和兄弟食粗劣之羹,居蓬蒿之下,哪里有如此危害也!”
刘瑁感叹不已,果然相信,此乃山中隐者,荆襄高士也……
第116章 竹林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