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后的三国-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汉中之后,没有选择米仓道而改走相对坦缓的金牛道。贾充进入汉中之后,则是取道米仓道,直指阆中。
由于山高路险,贾充到达汉中和从米仓道进军的消息蜀军一直蒙在鼓里,并不知情,直到二月中贾充的先头部队攻克了岩渠和蒙头之后,巴西太守王岱才惊闻了魏兵来袭的消息,一面固守阆中,一面派人向成都求援。
阆中情势危急,樊建提议立刻派兵增援,但刘禅为之迟疑了,现在蜀汉近一半的兵力都在剑阁,守成都者不过三四万人,其他戍镇的兵力也极为有限,无论抽调那方面的兵力,似乎都有些为难。
董厥出班奏道:“阆中危急,非剑阁之军不可救之,陛下可下诏令大将军姜维分一军出来,由左车骑将军张翼统率驰援阆中,阆中之围可解。”
姜维在沓中之时,就已上表请求刘禅派左车骑将军张翼驻守阴平桥,右车骑将军瘳化协防阳安关,但刘禅听信了黄皓的谗言,迟疑未决,一直未曾派兵,致使阴平桥和阳安关先后失守,后来局势危急,张翼和廖化的援兵总算是派了出去,不过等他们赶到剑阁的时候,姜维的大军已先期退守剑阁,所以张翼廖化与姜维兵合一处,固守剑阁。
董厥刚提出分剑阁之军救援阆中之计,张绍便挺身而出,奏道:“陛下万万不可,钟会大军云集于剑阁关外,昼夜强攻,剑阁守军也只是独力难支,勉强维持攻守之局,如果此时抽调剑阁之军东援阆中,势必造成剑阁守军兵力不足。进攻剑阁的乃魏军之主力,进攻阆中的,不过是魏军的偏师,臣以为逆魏此举乃围魏救赵之策,正是欲调动剑阁之军东援阆中,致使剑阁空虚,钟会才有可乘之机,倘若剑阁有失,悔之晚矣,望陛下慎之。”
本来董厥提出分剑阁之兵去救阆中的提议刘禅比较赞同,但经张绍这么一说,刘禅又犹豫了,与阆中相比,剑阁显得就更为重要的多,它的失守与否,将会直接决定成都存亡,这一点是刘禅所无法接受的。但同样阆中也是蜀中的门户,一旦有失,后果一样无法承受,刘禅是坐若针毡,这剑阁和阆中,孰轻孰重,他确实也无法掂量得清,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如何取舍了。
刘胤看在眼里,心里也是明白的很,成都的御林军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动,而剑阁的姜维大军更是不能擅动,现在的蜀军可是捉襟见肘,与实力强大的魏国相比,蜀汉的劣势立马就突显了出来。魏国折损了邓艾的三万人马之后,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反而立刻是加倍地派出援兵,现在魏国在汉中投入的兵力多达二十余万,而蜀国有限的兵力要应付多条战线,自然吃紧的很。
见众臣无言,刘胤是挺身而出道:“陛下,臣可领兵救援阆中。”
第177章求援江东
刘禅见状,心中便是一喜,关键的时候还真是得看咱自家的侄儿,真能为朕分忧啊,不过刘禅转念一想,现在刘胤可是统率着虎步营虎骑营,这些军队可是御林军,护佑着京师的安全,如果调往阆中,则原来虎步营虎骑营驻守的成都外围便无兵可御,刘禅心里便是没着没落的。
自从青城山遇袭之后,刘禅对自己的安全极为地重视,京城内外,戒备森严,羽林军镇守宫禁,虎贲军巡视九门,京师之外,则有虎步、虎骑驻守,可谓是里三层外三层,而刘禅更是寸步不离皇宫。尽管如此,刘禅还是极度地担心有刺客袭扰,尤其是是魏军攻陷汉中兵临剑阁之后,刘禅总有芒刺在背的感觉。此次任用刘胤为安西将军,统领虎步虎骑二营,刘禅可是有自己的打算,这些御林军的统率皆是诸葛瞻,虽然说自已的女婿诸葛瞻刘禅还是比较相信的,但俗语说不能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让诸葛瞻统率全部的御林军,刘禅再怎么说也还是有些隐忧的。
刘胤在阴平道上的出色表现无疑让刘禅眼前一亮,宗室之内的子弟鲜有能力出众者,何况刘胤现在也只是一个列侯,所以刘禅便萌发了重用刘胤的想法,让他去统领虎步营和虎骑营,为自己分忧解难。
现在刘胤在朝堂上提出来率兵去援救阆中,刘禅虽然欣喜,但却有些不舍,毕竟御林军可是用来拱卫京城的,怎么能说调走就调走。
驸马都尉邓良似乎猜透了刘禅的心思,上前奏道:“刘金吾忠勇可嘉,只是听闻刘金吾这几日在成都东郊募兵,这刚刚募得的兵勇,如何能上阵打仗?更何况刘金吾统领虎步虎骑二营,肩负京城外围防御重任,岂可擅离职守?陛下,臣以为刘金吾之军,不可轻动。”
刘禅点点头,道:“邓爱卿所言极是,文宣你还是暂时先在成都练兵吧,待兵马操练纯熟之后,再上战场未迟。诸位爱卿,还有何妙计?”
右大将军阎宇上前奏道:“启奏陛下,臣有一计,可退魏兵。”
刘禅精神为之一震,道:“阎爱卿有何良策,快快奏来。”
阎宇道:“陛下,此次逆魏司马昭派遣大军侵我大汉,倾注全力,志在必得,以我朝目前之兵力,尚难以应付,以臣之见,不如向吴国求援,汉吴唇亡齿寒,吴主必知其中厉害,只有吴国肯发兵救援,何愁不解阆中之围。”
向吴国求援,这一点,刘禅和诸臣不是没有考虑过,蜀汉虽与吴国结盟,但例来自居正统,看不起吴国,如果低声下气地向吴国求援的话,似乎有失天朝的威严,不到万不得已,刘禅都没有向吴国请求援兵的打算。此时阎宇突然提出来向吴国求援,到让刘禅的心思有些活络,毕竟跟亡国相比,尊严和脸面只能算是小事。
“诸葛爱卿,你意下如何?”刘禅询问诸葛瞻道。
诸葛瞻沉稳地道:“陛下,臣以为右将军所言极是。汉吴两国一衣带水,唇亡而齿寒,相信吴主也深知这个道理,今我大汉蒙难,社稷有存亡之危,正可向东吴借兵,以汉吴多年来的秦晋之好,吴主定会发兵救援,以解我朝燃眉之急。”
诸葛瞻身为首辅,说话自然有他的份量,既然他出面支持阎宇的提议,说明朝中主要的势力还是支持向吴国求援的。
之后,太仆蒋显、尚书李虎等人皆附议向吴国搬请救兵。
刘禅打量了一下众臣,几乎是众口一辞,于是轻叹了一声,正准备开口准奏,却听刘胤在阶下奏道:“陛下,臣以为向东吴求救,似有不妥。”
虽然刘胤说话的声音并不大,但在语调一致的奏请之中,刘胤的话的确很另类,所以听起来格外地刺耳,诸葛瞻皱了皱眉头,斜睨道:“敢问刘安西,有何不妥之处?”
刘胤官居执金吾兼任安西将军,虽然说可以称为刘金吾也可以称之为刘安西,但执金吾的品秩在安西将军之上,为了表示尊敬,一般称之为刘金吾,正如诸葛瞻官居中都护兼领卫将军,人们对他的称呼为诸葛都护或都护大人,很少有称他为卫将军的,诸葛瞻此时以刘安西称呼刘胤,分明有轻视之意。
刘胤倒是没在意,淡然地道:“诸葛都护,吴国虽然与我朝有盟约,但吴人性狡,很难保证其不会包藏祸心,落井下石。愚以为,求人不如求己,魏国虽然来势汹汹,占得天时,却未必能得地利,如果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则天时地利人和之中我朝独得其二,何患魏军不破?”
诸葛瞻冷哼了一声道:“空谈之言,于国有何益处?汉吴相盟数十载相安无事,你却疑心吴国会落井下石,毁盟背约,简直是无稽之谈!”
刘胤正色凛然地道:“是不是无稽之谈,诸位可想想荆州之失,猇亭之败!”
诸葛瞻脸色一变,四十多年前,正是因为东吴的背信弃义,关羽在樊城之役中取得了水淹七军的辉煌战绩之后,被东吴在背后捅了一刀,不但关羽败走麦城身首异处而且荆州全境失守,蜀汉第一次饮下了盟友所赠予的一杯苦酒。荆州的失守导致蜀汉的生存空间极度恶劣,诸葛亮曾经构想的兵出荆益的战略也无疾而终,更糟糕的是,吴蜀交恶,在接下来的夷陵之战中,一心报仇的刘备更是一败涂地,精锐尽丧,导致蜀汉的国力中衰,虽有诸葛亮惮精竭虑,依然还是无力回天。今日魏军大举兵临城下之果,未必不是当年东吴毁盟弃约之因。
刘胤可是清楚地记得,历史上蜀国灭亡之前,就曾向吴国求援,但吴国虽然派出了兵马,却迟迟没有到达蜀国,吴国的荆州西陵地区例来驻有精兵,与永安相距不过百里,援兵再慢也不可能连蜀国的边境都入不了吧?倒是蜀国投降之后,吴国兵马骤至,其用心昭然若揭,永安守将罗宪识破其趁火打劫的心思,拒绝其入境,双方还爆发了一场大战,最后吴国的图谋也未能得逞。
所谓的盟约,在利益的面前,根本就是一纸空文。
众皆默然,虽然这段历史已经是几十年前的旧事了,在场诸人当年或尚在年幼或还未出生,但每每提及,依旧是不堪回首。
阎宇冷沉地道:“今时不同往日,夷陵烽烟早已尽散,当年吴侯又岂是今日吴主,若得强援,蜀地自然无虞,若无救兵,社稷危在旦夕,陛下岂可因当年旧事而置国于危难。臣镇守永安多年,与吴相邻安然无事,今日斗胆奏请陛下,臣愿以性命担保东吴绝无二意。”
刘禅迟疑未决,退入后宫问计于黄皓。
黄皓素来与阎宇有勾连,阎宇此番上奏黄皓也是知晓的,刘禅问计于他,黄皓自然是支持向东吴搬兵,于是刘禅便下定决心,派出驸马都尉邓良为使者,前往东吴求援。同时令年过七旬的镇军大将军宗预领兵三千增援阆中,毕竟吴国就算派来援兵,那也得需要些时日,这段时间还得顶住魏军的攻势才行。
朝议结束之后,刘胤无奈地离开了皇宫,径直出城,奔赴东郊营地。
历史已经走入了盲点,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连刘胤也无法知晓。
他抬头看向天空,阴云漠漠,山雨欲来。
第178章吴主孙休
二月的江南,风景最是怡人,满山遍野的花盛开着,姹紫嫣红,江山如画。
吴国皇帝孙休此刻正在“飞云”楼船的五层甲板之上,凭栏而立,极目远眺,长江两岸的风光尽收眼底,孙休不禁是感慨万千,唏嘘长叹。
做为吴国的第三位皇帝,孙休刚刚即位六年,作为孙权的第六儿子,按理说是轮不到他做皇帝的,十八岁的时候,大帝孙权封他为琅琊王,如果吴国政坛没有刮起那一阵狂风,也许孙休注定这一生只能当一个锦衣玉食的亲王而已。
不能不说长寿的孙权对吴国的影响力有多大,孙权在皇帝的位置上呆了二十四年,更早的时候,在东汉建安五年,孙权就成为了江东的真正主宰者,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孙权一直牢牢地掌控着江东的大局,从未有过动摇,赤壁之战、合肥之战、荆州之战、夷陵之战,任凭风云如何变幻,都无法动摇孙权做为江东霸主的地位。曹操生前就曾感慨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在孙权主政的五十三年中,国力鼎盛,政通人和,金城汤池,虎距龙盘,吴国雄距江南半壁江山,与魏蜀分庭抗礼,卓显出孙权的文治武功。
然而再茂盛的大树也终有倾覆的一刻,失去了大帝孙权的荫佑,江东大地立刻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权臣诸葛恪、孙峻、孙綝先后专权,一次次无休止的宫廷之斗,血雨腥风,不但令继任皇帝的孙亮丢掉了性命,也使得吴国国力急剧地衰落了下去。
在这风尖浪口之上,琅琊王孙休被权臣孙綝推到了政治的前台,成为了吴国的第三任皇帝。孙綝自任丞相,权倾四野,根本就没有把孙休放在眼里,把他视做傀儡。
但虎父岂有犬子,孙休再怎么说也是孙权的儿子,骨子里的王者之气让他不甘做汉献帝之流,不过孙休为人极是聪慧,懂得隐忍,朝上朝下,对孙綝极是恭敬,暗地里却培蓄着自己的力量,重用张布、濮阳兴,密谋除掉孙綝。
孙綝一门五侯,朝政大权尽在其手,观孙休唯唯诺诺,言听计从,便愈发骄纵跋扈,专权弄国,擅杀大臣。孙休忍无可忍,与张布、丁奉密谋,在腊祭之日准备动手除掉孙綝。在腊祭宴会当天,孙綝因为此前听到一些风声,遂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出席。孙休派出使者十余人去请他赴宴,孙綝无法在推脱,只得前往。行前孙綝与家中约定,在宴会过程中,家人可在府内放火,他就以这个借口伺机返回。后来,孙綝见府中火起,于是向孙休请求返回,孙休不准许。孙綝准备强行离席,丁奉、张布此时示意左右将孙綝捆绑起来。孙綝方才醒悟,于是跪下叩首摇尾乞怜:“臣愿意被流放到交州赎罪。”孙休此刻显露出铁血的一面,冷笑道:“卿当初为何不流放滕胤、吕据,而却将他们诛杀?”
孙休隐忍已久,蓄势而发,又岂会给敌人任何翻身的机会,于是孙綝被斩首,夷灭三族,其弟孙据、孙恩、孙辏А⑺锔删〗员淮λ溃锞D一门三百余口无一幸免,但追随孙綝的五千部众却被孙休特赦。孙休用铁血与怀柔的手段雷厉风行地解决了东吴政权的危机,从而也巩固了自己的帝位。
做为一个有志的皇帝,孙休主政之后,革新除弊,颁布良制,兴办教育,一扫大帝孙权崩殂之后诸葛恪、孙峻、孙綝这些权臣将吴国政坛搞得乌烟瘴气的局面,吴国政坛出现中兴之象。
在内政方面大刀阔斧的改革同时,孙权也渴望着在军事上有所突破,吴国的现有疆域,那还得追溯到吕蒙做都督的时代,当年吕蒙白衣渡江,偷袭了荆州,不仅斩获了关羽的人头,而且将刘备赖了十多年的荆州给夺了回来,第一次将东吴的领土从江东扩展到了荆襄。
不过只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夷陵之战,吴蜀双方还是认识到了他们真正的对手是曹魏,最终还是坐到了谈判桌前,重新缔结了盟约,吴蜀两国的疆界便稳定下来。其后几十年的时间,与诸葛亮矢志不移的北伐相同,东吴也尝试着谋求长江以北的生存空间,与诸葛亮钟情与陇西一样,孙权对合肥亦是锲而不舍,五次北伐,矛头都冲着合肥,但结果亦同样是惊人的相似,五次征伐,却未得寸土,东吴的势力一直被抑制在长江一带。
所以,孙休渴望着禀承父业,开疆拓土,去年八月魏国大举伐蜀以后,孙休认为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