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小驸马-第4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羽重重地点头,道:“太子放心,我们的兵马不会丢脸的。”
众人与关羽皆熟,待两人话头停下,上前寒暄一会,荀?想了想,觉得关羽碰巧在此,正好可以议一议这事,把史阿等人的奏折放在最上边,呈给姜靖,道:“太子,这是最近重要的奏折,您得过一下目。”
姜靖随手拿起史阿的那份奏章,看了看,眉头慢慢皱了起来,也没说话,又拿下面程武的奏章看完,眼神变得冷厉起来,最后看完张羡的奏折,拿着奏折的手轻轻颤抖着。
对于姜靖,除了诸葛玄和尹度,余人对他十分了解。姜靖性情坚韧,敢爱敢恨,功利心很轻,路见不平事都要吼一声。姜靖平常庄重、严峻,轻易不形于颜色,但他爱憎分明,这份外人看了都会冒汗的奏折,姜靖肯定会大发雷霆,说不定会下令斩了刘晔的首级。
荀?呈上奏折,未曾移目,一直在观察姜靖。如今太子监国时间不长,姜靖已经立下不少强敌,世家的人还在窥测时机,如果斩了姜述嫡系要员,说不定会让人利用,造成内部动乱。这个紧要关头,姜靖将怎么处理这件事呢?
姜靖一直没有说话,室内人除了关羽,余人皆知道怎么回事,也不敢插话。姜靖正在紧张思考着,刘晔这件案子,十分棘手,这给姜靖带来了难题,若是重办刘晔,这是给姜述嫡系一记响亮的耳光。世家人巴不得姜靖一气之下处理失当,待姜述回朝,他们就有了攻讦姜靖的理由。
姜靖初时让史阿前去益州帮助程武,已经意识到益州存在问题,只是没想到益州的问题如此严重。姜靖当着众人的面,不好大发雷霆,强自压抑怒火,道:“文若公,你们看到奏折了?”
荀?垂目答道:“我们这几人刚才都看了,不敢决断,正好长生也在,听听长生的意见如何?”
姜靖站起身来,拿起三份奏章,走到关羽身边,道:“长生公,你与刘子扬是旧识,你看这事如何处理是好?”
大齐帝国最重要的派系,并非黄巾系,而是姜述嫡系,核心人物皆是最早追随姜述的臣子,文以贾诩、荀?、程立为主,武以郭嘉、关羽、周瑜为首。姜述近臣很注意与这些人搞好关系,久而久之也融入其中,刘晔跟随姜述时间很长,位置类似以后的陆逊,与姜述嫡系文武很熟,与其中多人关系亲厚。
与黄巾系内部紧密不同,姜述嫡系除了姜述,没有第二个核心,无论贾诩、荀?还是郭嘉、关羽,都没有压服众人的资历和能力。姜述让嫡系尽心辅佐姜靖,嫡系就要尽心尽力,因为姜述是他们的天,他们心中的神,谁也动摇不了。
既然是同系,相互之间的感情与他人自然不同,刘晔身为姜述嫡系,又是皇后族人,现在犯了案,影响十分深远,有可能由此造成嫡系分裂。关羽接过奏折看完,沉思一会,道:“太子,刘晔案如果穷追下去,益州官员受牵连的肯定不少,此事需要好好斟酌一下。程武前去查案,刘晔加以遮掩,为了取胜不择手段,其实不算什么大罪,权当两人一场游戏。但是项目轻易上马,导致出现巨大经济损失,刘晔应对此事负有主要责任,他身边的亲信心腹要严审,若是刘晔知情,则应当严办。若是他被身边人蒙蔽,导致决策失误,罪责就小得多。刘晔原是陛下亲近臣子,与我私谊不错,但是私谊归私谊,责任归责任。我说句公道话,这事需要查实、查细,将导致决策失误的原因寻找出来,严惩涉案人、责任人。至于对刘晔的处理,应该缓一缓,慎重一些,不能过纵但也不能过严。刘晔跟随陛下左右时间很长,影响力很大,此案如果处置不当,将在朝中引起极大震动,各地刺史、太守也会惶惶不安。这样一来,官场震动,人人自危,对于目前朝局不利。不若暂将刘晔押回京城,派专案组留驻益州,详细查明此案,感觉没有错误时,再对外公开宣布。”
姜靖此时的心情平静了一些,回到座位坐下,并未立即表态,转移话题,道:“诸位先请落座,这案子既然出了,我们当务之急不是如何处理刘晔,而是如何稳定益州局势,如何让朝局平静,如何让军政朝着预定方案发展。”
待众人落座,女官上来给众人奉上茶,姜靖又开口说道:“我们在座这些人,与刘晔都很熟。说到派系,程武是仲德公长子,也算父皇嫡系一脉,与刘晔、史阿都算是一系。这事我首先言明,并非政治派系倾轧,而是就事论事。就目前的情况分析,程武、史阿没有通过情报系统上专折,与张羡的奏折走的都是政衙通道,说明办理此案的几人,并非想将刘晔扳倒,所以先给诸位透个信,让大家都有时间应对,最终从轻处置刘晔。我不是借这事埋怨程武和史阿,而是想让诸位明白,程武和史阿报上来的情况,应该是实情,不可能夸大,也就是说,随着此案深挖,刘晔的责任可能更大。”
姜靖喝了一口茶水,苦涩的味道让他精神一振,他接着说道:“父皇讲究以法治国,我想象不出父皇听说此案后的反应,但我依照父皇禀性判断,父皇宁愿自己吃些苦,费些钱财,也不愿擅杀亲近的人。这件案子起因不大,只是一起私设关卡征税案,所征的税也不是官吏私分,而是应付政衙下达的追讨亏欠的政令。刘晔在此案开始时,借了别人的银子充入金库,补足亏欠,这事不是大事,以他的才智能力,即使借了这些钱,肯定会有办法还上。以这件事办刘晔,最多免去实职,调来公衙担任清职。这件事最可怕的不是前面两件事情,而是三份奏折提的无效投资问题。以前我朝发现过类似问题,父皇当年下过旨,政衙出台过相关政令,责任人要负连带责任。刘晔做的决策分为两类,一类是受人蒙蔽批的项目,一类是明明知情,出于某种原因,违心批的项目。在处罚时要根据情况,不知情的要从重处罚那些骗他的人,损失这么大,比平常的诈骗案要严重得多,处罚了相关责任人,刘晔的责任相应会小一些。还要注意时间,是出台连带法令以后,还是出台法令以前的决策。若是批件时间很早,相关政令没有出台,就不适于用现在的律令处理,若是律令出台以后签署的,就要按照现在的律令办理。若是刘晔明明知道上马这些项目会浪费大量国家财富,又是在相关政令出台以后做出的决定,诸位即使与他有私,也不必为他说情了。”
〃
〃
第551章武陵太守被架空!
姜靖分析得很细,众人挑不出一点问题,关羽率先表态道:“我与子扬关系很近,但若依照太子所言处理,我一点意见也没有。”
郭嘉、荀?、程立等人皆表态同意,姜靖又转向诸葛玄,道:“诸葛公,你看这个处理方案如何?”
诸葛玄连忙起身答道:“我没有异议。”
姜靖又望向尹度,见尹度重重地点了一个头,转过头来,面向众人道:“其实,你们可能存着一个想法,守着我的面不好说出来。你们知道我妒恶如仇,担心我一怒之下杀了刘晔,从而影响与部分人的关系。其实你们还是不了解我,我不会因为心中有怒火,而轻易将父皇心腹亲信杀了,曹操罪责如此深重,我也只是将他囚在牢中,最终要等父皇回来决断。我遵循父皇以法治国的方针,就着刘晔此案,我讲几个方面的事,一是成为朝廷公议会,由太后、皇后、母妃、我、奉孝公、文和公、长生公、仲德公、公谨师兄九人组成,类似州公议会。遇到此类难以决断的案件,如何处置,是轻纵还是严办,都由朝廷公议会决定。二是立法,将为国家或地方造成重大损失的列入赎职罪和玩忽职守罪,类别划分细致,主从分清,损失情况分细,最高刑罚死刑。以后有人再犯,就不用我们商议了,只须依法行事就是。三是益州方面的人事安排,程武、史阿推荐张羡接任,张羡这人资历老,能力很强,与诸位也熟。这次程武查出此案,张羡出力很大,我的意思是让张羡担任益州刺史。张羡举荐程武赴益州任职,程武性格刚直,不适合接任张羡目前的职务,我的意思是让程武接任益州检察使。仲德公与刘子扬交好,夹在里面难受得很,若让程武主办此案,关系也不好协调。我调张椿负责此案侦查,让张羡、程武配合,待查明真相,我等再会商处理方案。至于刘晔,由政衙下文,名义上调刘晔为东宫长史,以免朝野震动。”
张椿这次调任,原本要任太子率卫,但是行至半途,接到密信,沿长江逆流而上,至武陵会合去年调回洛阳的王小刀,前往成都办案。之所以让张椿、王小刀过去,是因为两人从军以后就在张靖身边,近年待在美洲水军,与国内各派系往来皆少,侦查刘晔案受到的影响最小。
武陵城内。新上任的武陵太守鲁江,遇到了一个难题,郡尉、郡丞都是世家子弟,在武陵任职多年,联手对抗新上任的太守,控制了公议会多数,鲁江身为一郡太守,在郡公议会上竟然没有决策权。
武陵郡尉蔡?是蔡瑁之子,是蔡家年轻一代的优秀弟子,国学毕业,文武双全,比蔡瑁识见能力要强得多。蔡家是荆州有名大族,蔡姬是姜述嫔妃,与黄家也是姻亲,在荆州影响力很大。
郡丞是黄家人,名叫黄江,是三房嫡子。黄江虽然不是嫡系长支,但是黄家目前如日中天,二叔黄承彦现任荆州别驾,堂兄黄澄是水军副将,堂姐是黄月英,堂侄女是姜靖平妻黄菲羽。
鲁江也是个有能力的人,自谓出身黄巾系,在政衙也是无所顾虑,但在武陵却迟迟打不开局面。鲁家不是世家,鲁江父亲鲁样只是小官,鲁江自己说出身黄巾系,若无证据,周边人谁会相信?
鲁江这日在衙内公房,正在想着心事,情报官过来说道:“今日太子使者过境,鲁大人是否去见上一面?”
鲁江闻言一怔,问道:“使者叫什么名字?”
情报官拿出公文看了看,道:“名叫张椿,字春兴,南阳人。”
鲁江猛然以手加额,喜道:“真是天意,春兴调回来了!在此窘状遇上这人,真是天不绝我啊!”说完,问情报官道:“何时来到?”
情报官答道:“预计午后就到。”
鲁江想了想,道:“今日中午我在远水楼请客,通知蔡郡尉、黄郡丞,饭后一同迎接太子使者。”
蔡?、黄江都是荆州大族出身,消息灵通,听说张椿是张靖亲卫出身,都上了心。蔡?身为郡尉,太子特使过境,需要安排官兵协防,要到江边迎候简单,但想见张椿一面,却要看缘分如何。黄江是郡丞,连到江边都要找个借口,想见张椿一面难度更大。两人正在郡衙商议这事,情报官寻上门来,道:“正好两位大人都在,太守大人吩咐,中午在远水楼设宴,请两位大人同去。”
说句实话,蔡?和黄江出身大族,又是皇亲国戚,对于小门小户出身的鲁江有些瞧不上眼。蔡家和黄家世代姻亲,如今黄家得势,蔡家又奉黄承彦为谋主,蔡?和黄江是天生的联盟关系,两人联手挤兑鲁江,并非存心如此,而是形势如此,自然而然就形成目前这个局面。蔡黄两人的身份,郡中文武无人不知,遇到两人与鲁江发生争执,自然不会帮助初来乍到的鲁江,鲁江在公议会没有话语权显得理所当然。
蔡?正在盘算如何接近张椿,未待深思,道:“你回禀太守大人,我今天公务在身,不能前去赴宴。”
黄江从清晨得到消息,就在盘算如何能到江边,去远水楼饮宴也是一个借口,所以对“远水楼”三字很敏感,蔡?话音未落,黄江接过腔来,道:“且慢,太守大人要在远水楼设宴?”
情报官道:“确是如此,说午后迎候太子使者。”
蔡?闻言,顿时回过味来,狐疑地问道:“太守大人认识张椿大人?”
情报官知晓蔡?和黄江的背景,不好不答,又不能将实情泄露给两人,想了一下,道:“从太守大人的表情分析,应该认识这位使者。”
情报官走后,黄江面色凝重,道:“鲁江上任以后,曾经放出风,说是黄巾系出身,但据我们调查的情况,鲁江之父鲁样是录用的前朝旧官,官职也不高,因此未当回事。难不成这鲁江真的与黄巾系有瓜葛?”
蔡?笑笑,道:“这事又不好写信进京询问,再说以鲁江这个级别,宫里人也未必认得他。我们今天赴宴后,若有机会与使者见面,鲁江所言真伪一眼就能看出,若是鲁江真与太子有关连,以后我们还是交好他为好,毕竟都是同系人。”
中午的酒宴人不多,与鲁江在主桌就座的,只有蔡?、黄江和门下吏郭给。望着鲁江意气风发的模样,蔡?与黄江一改往常老死不相往来的模样,众人谈兴很浓,气氛显得很和谐。
酒宴过后,鲁江估计时间差不多了,道:“张大人的船应该快到了,我们去渡口迎候一下。”
众人来到渡口,渡口吏员望见诸位大佬来了,连忙上前侍候,然后引领众人来到望客亭等候。过了不久,只见东方江面来了十余条大船,为首船上高挑着旗帜,上写几个大字:“太子特使张”。船头上站着二十余名彪形大汉,全身贯甲,持枪佩剑,威风凛凛。
鲁江不由有些感叹,当初认识张椿时,张椿只是部司马,姜靖离开南夷新港时,张椿刚刚升为校尉。张椿调任以前担任美洲水军司马,是正宗的营将,这次调任拟为太子率卫,按照惯例,再放外任就是一军主将了。
鲁江在南夷新港与周树不打不相识,闲暇时就宴请周树等人,与周树、刘开、龚省、黄猛、张椿、王小刀等混得极熟。只是数年时间,周树、龚省、刘开都已是一军主将,黄猛现是太子府要员,张椿和王小刀也已升为营将。鲁江现在只感谓别人,其实他自从认识姜靖以来,也是交了大运,短短时间已从一介平民升为一郡太守,在这竞争十分激烈的官场,他在别人眼中同样也是幸运儿。
鲁江与张椿关系很好,深知张椿文武双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