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放啸大汉-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几批釉陶看着的确比上次看到的那个釉面碗好得多,但距真正的瓷器还有距离。”张放一手托瓷碗于耳边,一手屈指轻弹,听那清脆的回音,“这才是真正的瓷器,能找出窑变的规律么?”
田安惭愧摇头:“回家主的话,我们烧了好几窑,都没成功。”
6九藤想了想,小心道:“小的觉得,或许是火候的问题,太高易碎裂,低了无法形成釉面。”
“如果你觉得是火候的问题,那就着手解决。”张放放下瓷碗,对二人温言道,“你们是专家,无论觉得那方面有问题都可以大胆尝试。配方、火候、原料,逐一测试排查,不要怕浪费,有专项资金;也不要怕指责,我给你们顶着。”
家主都这样的态度了,田、6二人除了感激叩拜也不知说啥了。不过这一次他们不必担心被陶坊工匠们指责了,这只瓷碗,已经震住所有工匠,二人也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
张放确实不是随口说说,他专门下令让侯府账房辟出一个专项基金,数额达到百万钱,专用于瓷器与纸张的研究,并且随时追加资金。在这方面,他是不吝投资的,而且也得到了回报。
从这个品质上乘的瓷碗来看,6九藤与田安已经摸到了一点门道。这一次是技术加点运气,下一次,就有可能是纯技术突破。
瓷碗的出现很及时,给张放解决了一个难题,有了这东西,他更有把握了。
正所谓好事成双,瓷器刚有了突破,纸坊也传来好消息,用芦苇造纸,已获得成功。
张放一下朝,没顾得上回府,直接到了西市,查看纸坊成果,
西市是长安各种手工作坊集中地,铁铺、金银饰铺、鞋铺、衣铺、纸坊、陶坊……行人往来,商铺交易,熙熙攘攘,比之章台不遑多让。
西市的纱罗纸坊,规模属中上,但连年经营不善,仅有薄利。富平侯府家令张敬臣在一年前奉家主之令,寻找合适纸坊,最后选中这家,以十万钱买下。张放安排渠良监管,寻找合适材料,加大研力度,最终制出芦苇纸。
张放现在就在纱罗纸坊内,细细查看纸坊最新出产的芦苇纸。纸张薄如指甲,色泽为米黄,已经很接近白色,表面的杂质细如丝,并不影响写字。张放特意沾墨写了几个小字,字迹清楚,基本不晕墨。
张放点点头:“不错,可以批量生产了。”
渠良及纸坊工匠们无不喜笑颜开,家主的肯,证明了他们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纸张与瓷器的成功,至少让张放明白了一件事,汉代缺的不是技术,而是研究。纸与瓷,到了西汉晚期,已经趋于成熟,就差最后一层窗户纸没捅破了。而就是这一层纸,隔了足足百余年,才被有钱有闲更有钻研精神的蔡公公捅破。而瓷器也在之后几十年间真正成熟……而张放不过把这个过程提着一些而已。
张放步出纸坊时,渠良胁下、韩骏背上,俱带了一匣新纸,刚走出十几步,张放突然停下脚步。
渠良、韩骏一怔,顺着公子的目光看去,脸色一变,立即丢下匣子,伸手入怀。
张放摆摆手:“不用慌张,是石荣的仆从,没有恶意。”
街道对面是一个仆从打扮的男子,尽管人潮汹涌,但对方穿过人群直直射来的目光,立即引起张放的警觉。张放只一眼就认出,这是前几日端阳会时,石荣身边的几个随从之一。
石荣的仆从,意欲何为?张放不知道,但他从对方的眼神可以窥出,没有恶意——当然,谅对方也不敢。
那仆从挤过人群,来到张放面前,躬身道:“小的奉公子之命,请君侯前往一会。”
张放淡淡看着那仆人:“我张放是招之即来的人么?”
仆从惶恐道:“公子是有事与君侯相商,恳请一晤。”
张放还是淡淡看着,没说话。
仆从连连作揖,最后做势欲跪。
张放抬手止住:“也罢,我就走一遭。不过,我不会再到烟雨阁,请石公子换个地方。”
仆从松了口气,连忙向东面一指:“今次公子不在烟雨阁,而在东市。”
这下张放知道石荣为什么会找到自己了。石荣进东市,而他进西市,这是脚前脚后的事。石荣在后面,所以看到他,便派仆从跟来,请他前去叙话。石荣与他此时仇怨已揭过,但芥蒂仍在,所以有事的话不会登门,只会用这种方式相邀。
东市商铺林立,酒楼也多,石荣就在一家古色古香的酒楼二楼雅间,可以凭轩观街景。大概知道张放会来,事先屏蔽闲杂人等。张放进入雅间时,除了一桌子酒菜及石荣一人,并无他人。
两人都是知根知底的,也不客套,互相敬酒三杯,停杯之后,石荣也不兜圈子:“张君若把那个叫苹儿的侍婢让给我,我不跟你争阳阿公主家的双姝。”事实上石荣不是不争,而是事情有难度,阳阿公主根本不待见他,而张承彦又死了,没法帮他促成此事。于是石荣顺水推舟,想空手套白狼。
张放皱眉:“请我来就为这事?”
石荣剔了剔眉,点点头:“若你肯答应,那日之事,我也不计较。”
那日之事,落汤鸡之事么?
张放心下冷笑,口中却道:“为何要我‘让’,她又不是我的侍婢。”
石荣嘿嘿一笑:“那****虽提前走了,但后面的事却还是知道的。任谁都看得出来,班氏女郎对张君的好感,他日必是你侯府之人。”
张放不置可否,对这个吃饱饭没事干,整天精虫上脑的家伙,他也只能为石显感到可悲了。
“明日我会与班氏女公子出游,到时帮你问问。”张放想了想,还是把那句“别抱太大希望”吞回肚里。
石荣开怀大笑,合袖一揖:“如此多谢张君了。”
在石荣想来,这就是张放答应了,孰不知,张放说的问问,就真的只是问问而已。
~~~~~~~~~~~~~~~~~~~~~~~~~~~~~~~~~~~~~~~~~
8
第二百零五章 【佳人可入画】
渭水之畔的渭城别庄后院孤峰凉亭,今日又有客人,不过并不是陈汤或甘延寿,而是班沅君主婢。
“真想不出,张君如何说服阿翁,居然会让我带着苹儿单独出来。”班沅君凭栏俏立,眺望山下波光粼粼的河面,回首菀尔。
苹儿则不时偷望亭子中央石案上的那个匣子,猜测里面是什么礼物。
张放打发所有扈从离开,亲手将洁白的蒲席一一铺在地上。虽然他有更舒适的软椅,但那是自用的,他并不打算拿出来。因为这样做非但不能令佳人开颜,反而会落得一个羞愤而去的下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汉服天生就是对应跪坐的,如果要改变坐姿,比如坐椅子,那服装也要跟着改。汉服坐椅子不是好不好看的问题,而是走不走光的问题。因为这时没有什么打底裤,裙子里只有一块叫“蔽膝”的遮羞物,跪坐时双膝要尽可能并拢,如果不小心叉开腿,走光妥妥的。
张放再怎么样,也不敢把这样的东西拿出来给班沅君用哇!
张放铺好蒲席,直起腰,拍拍手,笑道:“班公真是爱女心切,对沅君看护如此着紧。”
班沅君回首白了他一眼,少女风情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端阳之会,那位石公子落水,阿翁很是不安,让我少出门。”
张放讶道:“这不关你事吧?石荣是太猴急,自己没站稳,怪不得谁啊。”
苹儿掩口哧哧直笑:“对啊,是他自个太猴急,怨不得谁。家主那天训斥小娘子的时候,公子在就好了……”
“多嘴!”
苹儿吐吐舌头,笑着跑开一旁,没想到张放却招手叫她回来,道:“那石荣昨日找到我,打听你的情况……你怎么说?”
苹儿小脸一下胀红,羞愤道:“什么怎么说?端阳那****都听那些女公子们说了,这个石荣五毒俱全,有八房姬妾,更以烟花之地为家,哪个好女儿愿跟他?我、我……”
张放竖掌止住,频频点头:“我明白了,改日见到他,我会让他打消这主意,不会让他纠缠苹儿。”
班沅君有些担心:“他可是中书令之子……”
张放淡淡一笑:“石显很阴不错,但他更在意名声。如果石荣给脸不要,那我会找石显,直接断了石大公子的念想。放心吧,这事我来处理,能相信我不?”
苹儿用力点头,笑容又回到脸上。
卡嗒!
苹儿一直关注的匣子终于打开,然后,杏眼越睁越大,里面不是她认为的贵重礼物,而是——一叠纸。
张放从亭口取来两个早已准备好的架子,再从匣子里抽出两张纸,分别夹住——如果是一个来自后世的人,一定可认出,这是画架。
张放把一个画架放在班沅君面前,然后自己面前也放一个。
班沅君主婢一直瞪着溜圆的妙目看着,不明其意却兴致盎然。直到张放将一个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格格颜料,班沅君才低呼:“啊,这、这是要作画么?”
“没错,这个叫画架,野外写生作画用的。”
“可是用纸作画不行的……”
“这是我新研发的好纸,写文作画都没问题。”张放很快磨好墨,用狼毫蘸满,双手奉上,“沅君不妨试试。”
班沅君接过狼毫,尽管她不太适应在竖板这样写字,但多年悬腕练笔,虽不适应却并不费力,很快写下两行娟秀小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班沅君回望张放,眼睛亮晶:“果然不渗墨,虽不如帛,却胜在物廉。”
张放缓步踱来,他近年来一直恶补经学,一眼便看出,这两句出自。这时他看到班沅君将笔递给自己,显然是要他接下句。下句,张放当然记得,在这时代看的经书,他基本过目不忘。不过,记忆中另有一个下句更有味道……
张放想了想,微笑接笔。
班沅君嘴含浅笑,心里默念着下句——纵我不往,子宁不嗣。但在下一刻,她与苹儿两双妙目瞬间睁大。
张放一挥而就,放下狼毫,向班沅君一揖:“惭愧,我这字单独看还行,与沅君之书摆在一起,当真是相形见拙了。”
张放并不是谦虚,他的字确实不如班沅君,但在此刻,班沅君眼里看到的已经不是字,而是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班沅君轻轻吟着,脸似火烧,心弦剧颤。
苹儿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偷偷笑了。
张放后面补这下句,并非诗经原句,但在后世的知名度,却远远大于原句。这是出自曹操的,就是那个“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因为知名度高,几乎句句经典,故而张放记得很熟。曹操原意无关风月,但后世多喜以风月附之。
张放将这句用于此处,正巧对应上他与班沅君别后三年重逢之情。而且,很大胆……
班沅君脸红红地将诗句取下,卷起,塞入衣袖。这位妹子是个才女,最能打动她的,自然就是诗歌,张放无心之举,意外成荫。
诗之后便是作画了。张放用手指取景法,为班沅君选取了渭水夕照。在班沅君专注绘画时,张放悄悄回到画架前,取出一盒笔墨……
落日余晖,照在两位少女的身上,将她们曼妙的身躯勾勒出一轮光晕。纱衣轻薄,隐隐透光,那青涩的娇躯,别有一种朦胧之美。
此刻,这朦胧之美,便流于张放笔下,成于画纸之上。
班沅君擅画山水,而张放只会素描,这还是当初医学生那会,为练习解剖而学的。
班沅君画得很不顺,不仅是因为不适应画板,更要紧的是,她眼角余光感受到那不时扫来的灼灼目光……班沅君咬咬嘴唇,低声对苹儿说了一句。
苹儿点点头,转身去冰鉴取冷饮,趁着张放专注于班沅君身上时,悄悄绕到侧后,探头一看,没想到却对上了张放明亮双目。
苹儿吓一跳,张放大方地做了个请看的手势:“山水可入画,佳人亦如是。”
~~~~~~~~~~~~~~~~~~~~~~~~~~~~~~~~~~~~~~~~
第二百零六章 【关 雎】
~~~~~~~~~~~~~~~~~~~~~~~~~~~~
班沅君拿着画板,反复看着,眼睛闪闪,充满好奇。她从小学画,擅山水,也擅人物,但从没见过用明暗法来绘画人物的。汉代绘人物,多以白描为主,人物趋平面,立体感不强。最重要的是,受黄老及儒学影响,古时绘画追求神似而非形似。所以大多数情况下,画家笔下的人物与临摹对象的相似度,其差别等同于真人与身份证照之比。
张放采用素描法,但用的却不是碳笔或铅笔,而是大小不同的几支毛笔,画出来的效果,近似于钢笔画,却又比钢笔画柔和。浓淡相宜,明暗对比,俨然一副黑白肖像。
画中的班沅君,身体端正,执笔泼墨,神情专注。身后立着苹儿,少女的目光迷朦,不知是看画外山水,还是画中山水……
“张君这种技法甚为奇特,不知师从何人?”班沅君虽觉这画风与自幼所学相左,但确有独特之处,她很好奇,会是什么人教他这样画法。
“自个摸索的,无师自通。今日玩得开心,即兴之作而已。”张放并无自得,看到班沅君又将画卷起来,打算收藏,提醒道,“你们自己看看就好,别乱拿给别人看。”
班沅君认真道:“我当然不会给别人看。”这可是她的肖像,岂会轻易显露于人前?
张放这样说并非不自信,实际上他知道这样的画法并不合潮流。古人绘画,重意不重形,追求神似而非形似。张放这种西洋素描法,在古代文人眼里,那是匠人之技,匠气十足,登不得大雅之堂。
张放回长安已经一年多了,恶补了很多古代知识,更成为了朝堂站班一员,他对这个时代上层的思维,有所了解。所以他不会认为自己从后世带来的东西,就一定会引起这时代人们的惊叹拜服。椅子如此,绘画亦如此,千万别想多了。
班沅君也受这种观念影响,不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