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诸天万界-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四十五章:工业革命的獠牙
虽然因为庞统的发现,二代们有些小惊讶,不过毕竟是年轻人,很快话题就被扯过去了。
“对了,你们今日应邀前来,我这里就有一件好东西,绝对不会让你们吃亏的!”顾雍信誓旦旦的道。
讲真,这也是林扬的行政命令所致。否则,他一个正七品的乡长,就像是一个拉皮条的一样,在这里亲自下场,宣传做生意,又是何苦来哉?
在此之前,林扬就说了,所有的乡长,都可以拉投资。其中,人口最佳,银子次之,各种资源再次之!只要能够做成生意,就行!
如果遇到了自己不能决定的大生意,就联系郭嘉,让他来处理!
最后,拉投资最多的三个乡,可以直接改名,把自己所在的乡的名字,改成自己的名字。同时,如果已经改过名了,那么在未来提拔为县令的时候,优先考虑。
(此时的吴国,一百二十多万人口,一共划分为了一百二十个乡,全部都是直辖!还没有县。)
说起来,林扬之所以发布这道命令,也是因为受到前世的影响。兔国的许多政策,虽然被老百姓吐槽不已,可管用的还是非常多的。
为啥那些后世的市长们,一个个那么注重招商引资?一方面是因为百姓富了之后,上下其手,也就更容易了。另一方面,不就是因为,经济发展的好,优先升官嘛!
因此,一旦把拉投资列入行政命令,表现优异者,升官有加成的话,这一百二十个乡长,自己就会主动地呼朋唤友了,就比如此时的顾雍!
“嘿嘿,先说好哈,虽然十万人口不多,可是我自己现在还只是少家主而已。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顶多给你拉个两三千的人口,这些就算是友情赞助了。再多的话,可就不行了哈。”还不等顾雍说话,蔡瑁就先开口了。
“对对,元叹你可不要想太多了,银子方面,我们确实可以赞助一些,可是人口的话,就真的有限了。”黄祖立即补充道。
闻言,剩下的人,也有样学样。大意就是银子可以谈,资源也可以谈,但是人口,一两千的,甚至是三五千的可以谈,可万儿八千的话,还是免谈的好。
“咳咳咳,都想什么呢?啊?把我顾元叹看成什么人了?你们放心,一会儿肯定会让你们心甘情愿的拿出人口的。不是不情愿的,我还不要呢!”顾雍很是认真地道。
“真的?元叹,这话一出,可就直接断了后路了?”
“当然是真的,你以为我在开玩笑呢?看了此物之后,你们要是不动心,那才是真的奇了怪了呢!”顾雍自信的道。
“来,跟我一起去瞧瞧!”
说着,就直接起身离去了。见状,二代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就一起跟着了。
“我们元叹乡啊,起初的时候,只有六个村,三千人。土地也只开垦了一万亩。到了现在,已经有了十个村,一万人。光是开垦好的土地,就有整整四万亩。今年的收成……”
一边走着,顾雍还在不断地介绍着眼前的场景。有的时候,走着走着,就忽然停了下来,指着某处地方,诉说一下在此地所发生的事情。
这些事情,大都只是一些琐事。有的是乡亲们吵架了,顾雍前来劝架。有的是某家的狗啊、猪啊之类的走丢了。有的是……
尽管都是些琐事,可正是这些琐事,慢慢的改变了二代们的看法,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
毕竟,以往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都是长在额头上的,哪里会看到这些小事儿?可是此时,却突然好像发现了另外一番天地一样,自然很感兴趣。
同时,内心之中,也都决定,一会儿只要不是太难看,只要能该说的过去,就多投资一些。看着众人的神情,顾雍也得意的笑了起来。
自己的这群小伙伴啊,虽然个个智商超群,可毕竟没有出来真正的历练过,随随便便的就被自己给忽悠了。
看到他们,顾雍就好像看到了数月之前的自己一样。一样的单纯,一样的天真。那时的自己,听了吴国公的一席话,就直接屁颠屁颠的下基层了。实在是,往事不堪回首啊。
很快,就到了目的地。毕竟,只是一个乡而已,不大!
这是一处院子,院子很大,长三十余丈,宽三十余丈。院子的里面,则是一排排的器械,每一个器械的面前,都有着一位妇女。
这些独特的器械,似乎是用来织布的。上面有着一个飞梭,在不断地来回上下飞舞。伴随着飞梭的移动,一根根细丝直接就变成了布匹,速度很快。真的很快,才一小会儿罢了,就织出来了好大一块儿布。
仔细一数,就会发现,这院子里面,有着三十乘三十,一共九百台造型奇特的织布机。
“咦,这是织布的吧,不过,好快的速度,这速度未免也太快了吧!一般的织布机,只有一个纱锭,而你的这个,至少有三十个纱锭,莫非,速度是三十倍?”黄月英好奇的道。
毕竟是传说中的工神,发明木牛牛马的那位,对于这些器械,还是很感兴趣的。
“一匹最普通的,没有花纹,也没有染过的棉布价格,是三十文钱。随便使用染料,染上颜色之后,至少价值五十文钱。也就是说,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一日一夜之间,可以出产的布匹是……”
“是一百匹布,不过,这仅仅是理论上的结果!实际上,考虑到器械损坏问题,考虑到工人效率问题,实际上一日一夜之间,一台元直织布机,仅仅可以纺织八十匹布。”顾雍笑着道。
(之所以叫做元直织布机,是因为,这是徐庶徐元直发明的。所以,为了收买人心,林扬就直接起名叫做元直织布机了。)
在这个布匹等于银钱的时代,布匹的本身,也是很有价值的。因此,众多二代们,微微一算,眼睛就亮了起来。
“原材料是多少,在我看来,这织布机所生产的棉布,线与线之间的距离,要小得多,也柔软得多。整体质量,也要好上至少一半!论价钱的话,哪怕是六十文甚至是七十文,也可以卖得出去!”黄祖连忙说道。
本来是想着过来帮帮忙的,结果谁知,现在竟然真的有发财的可能,又怎能不高兴呢?
“嗯,每一位妇人的工作时间,是四个时辰。其实,只有三个半时辰而已。另外半个时辰,是检查机器,进行维修的时间。每天呢,是三班倒。每一个妇人每日里的薪水是三十文钱,这些原材料的价格是……”
“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一匹布的成本,不过是区区十文钱罢了。如果按照五十文钱的价格售卖,其中的净利润是四十文一匹,每日八十匹的话,那就是三两二钱银子。一个月,就是九十六两银子!”
“对了,熟练了之后,织布的速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到时候一月一百两银子,简直是轻而易举!”顾雍开心的道。
这可是实打实的银子,一点儿都不带虚的。哪怕是朝廷,都承认这些布匹,可以直接当金银使用。
(在古代,由于货币短缺的原因,也就是缺银子,缺铜钱,布匹长期以来,都是货币的一种。)
而且,不要觉得区区一百两的利润,不算什么。要知道,哪怕是实力达到了后天巅峰,也就是所谓的一阶巅峰的州兵,每月的薪水,也就才区区十两银子罢了。
“那么,这个什么织布机的价格,又是多少呢?”庞统睁大了眼睛,直接问道。
如果价格便宜的话,就真的要掏钱购买了。毕竟,这所谓的织布机,简直就是在抢钱啊!
要知道,他庞统,身为庞家这一代最杰出的人才,在进入先天之后,每年的用度,也就才五万两银子而已。
这些银子,去掉修炼所需,去掉日常的应酬之后,每年可以自由支配的银子,也就才两万两银子而已。
“是啊,元叹,这织布机的价格,究竟是多少。如果是一千两以下的话,我就先买个几十台回去试试。”黄祖关心的道。
闻言,顾雍忍不住笑了起来,而后看了看周围一脸关心的小伙伴们,终于开口了。
“这东西不贵,相反还很便宜。只需要一百两银子,就能购买一台!”
“这么便宜?”
“不会吧,这么说来,岂不是一个月就可以回本?剩下的就是净赚的?难道,是机器的寿命有问题?”
“额,寿命没问题,一台完整的元直织布机,可以使用三年!不过,购买条件,有问题。一百台以下,可以直接以银子支付。一百台到三百台,就需要带来至少一千人口。三百台到一千台,需要三千人口。一千台到……”
“既然如此,那就先来三千台,人口的话,暂时定位一万!”蔡瑁财大气粗的道。
“嗯,我们黄家,也先来三千台吧,人口也是一万。”黄祖掐了掐手指,计算了一会儿说道。
“哎,我们马家,没有你们这么财大气粗。就两千台吧,人口定为八千。”
“一千五百台……”
“两千五百台……”
………………………………
第四十六章:污污污,呜呜呜……
文向乡,文向二字,取自徐盛的字,因此此时的乡长,自然也是徐盛了。
不过,和顾雍不一样,徐盛出身破落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穷人。也不认识什么有钱有势的大人物,自然也就拉不来多少投资。
所以,到了现在,整个文向乡,都仅仅只有小猫两三只,都是些地方上的小商小贩,家资不过百万的样子,对于他们来说,一次性投入上千人口,或者十万两银子,已经算是一件很要命的大事儿了。
因此,尽管他们有意投资,可还是问来问去的,很是小心,也很是谨慎,搞得徐盛都有些不耐烦了,只好让副乡长前去接待他们了,自己则是抽空出来了。
看着周围的环境,徐盛忍不住有些头疼。特产,文向乡里面,哪来的特产?都是些日常生活用品罢了,根本就没有像元直织布机这样的,抢钱一样的特产好不好!
想当初,元直织布机刚一出来,自己才得到上面的通知,还没反应过来,就直接被顾雍那个家伙,给抢去了。当做了元叹乡的特产。
此外,还有好几种比较有意思的,一看就能发大财的特产都被抢走了,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事儿。
久而久之,哪怕徐盛再傻,也知道这是有人在针对自己。可是,又能怎么样呢?谁让自己出身寒门,还幸运的成为了五个提前改名的乡长之一呢?
没有根基,也不是名门出身,还没钱,上面也没人,这种情况下,隐约的被针对,也就不奇怪了。
更何况,别人使用的手段,都是潜规则之一,根本就不算出格。也通知了自己,只不过别人的速度更快罢了。
烦闷之下,徐盛看了看一旁金黄色的稻子,就直接驾驶着刚刚研发出来的收割机,开始收割了。
污污污……
不对,应该是呜呜呜……
伴随着收割机的响动,不过是一小会儿罢了,一条长达十余丈,宽大一丈的路径,就出现了。
无数的稻子,在收割机经过之后,自动就被收割,同时,一堆堆装好的稻子(都是有壳的),就出现了。
说起来,这收割机也是好东西。尤其是收割的时候,一台收割机的收割速度,至少能顶好几十个壮汉一起干活。用来抢收的话,实在是在方便不过了。
可问题是,现在大汉的总体情况是人多地少。再加上一到农忙之时,全家老少齐上阵,自己就把那些稻子给收割完了,哪里还需要什么收割机呢?
不过,伴随着不停地收割,本来有些郁闷的心情,自动就好了起来。罢了,谁让自己本就是贫民出身呢。能够当上乡长,就已经不错了。未来可期,前途无量啊。
然而,干着干着,徐盛就忽然感到了不对劲儿之处,抬头一看,收割机后面竟然出现了一个,穿着大红衣裳的大胖子。
这个胖子的腰很粗很圆,就像是水桶一样。衣服也很宽敞,风一吹,就露出了袖子里面粗壮的胳膊。这么热的天,头上还带着一顶帽子。手里则是拿着一柄,读书人经常使用的折扇。
这柄扇子徐盛见过,是大街上几两一柄的折扇,谈不上贵,也说不上便宜。此时,正在努力的扇着扇子。
见状,徐盛当即就大喝一声!
“你是谁?想干什么?”
“哎呦我的天,这么大声干嘛?就不怕把客人吓跑了吗?我是来考察投资的。”大胖子猛然一跳,而后忍不住拍了拍脑袋,说道。
“客,客人?好吧,你是谁啊?”徐盛郁闷的停下了收割机,回头说道。
“哎,别停呀,继续继续,我好仔细的看看这收割机的具体性能,好决定购买价格!”大胖子认真的道。
看着大胖子认真的样子,徐盛有些皱了皱眉,不过还是继续开动了收割机。尽管他下意识的觉得,这个胖子不靠谱,不过,万一成了呢?
污污污……
“对了,你怎么不去四处拉投资呢?哪有像你这样做生意的啊?不说提前准备多少了,至少也应该跑到路口显眼的地方,好让客人看到啊!”大胖子直接说道,同时,睁大了眼睛,仔细的观察着收割机的运行过程。
“这收割机好是好,可是……”很快,徐盛就把自己的看法,说了一下。
“呦呵,这就是你们的集体看法,真是暴殄天物啊!吴国能发展到今天的这个地步,真是多亏了吴国公啊!”大胖子摇着摇头感慨道。
老是被眼前的这个死胖子挤兑,徐盛的暴脾气也上来了。
“怎么?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见状,大胖子不禁抬起头来,看了看盛怒之中的徐盛,而后笑着道:“好吧,我就和你说道说道。整个中原,确实用不上此物。毕竟,中原之地,人均才两亩多的田地。北地的话,也用不上,毕竟,北地的人均,也才三亩地上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