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城邦暴力团-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舰上除了那“帮朋”带来十三口人之外、还有多少帮会人物?此外,司令官和那“帮朋”应对之间所提到的“上元专案”又是什么?这个专案如系特务作业,是不是同舰上渲天涂地、漫东漶西的谣言有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瓜葛呢?
家父怀着这一肚子狐疑和排泄物绕甲板周行数过,偏找不着一处闲置无人的简易厕所。待踅过舰尾,忽一眼瞥见离港前在码头上见过的那具吊车器械正端端杵在下层甲板上——但见那器械教六根粗大的钢缆给牢牢系住,底板伸出后舷五尺有余,前方则掩翳着一座丈许宽的绞盘以及大大小小数十百个严丝合缝的齿轮装置。家父心想:若是能绕行至下层去,双手扶握钢缆、固稳身形,走出几步之遥,便可蹲踞在那车板末端,遂行方便。如此前方还有绞盘和齿轮装置的屏障,要比防波盾板更形隐密。
孰料正当家父蹑至舰尾、准备出个野恭之际,忽然听见有脚步声渐行渐近,杂沓间还夹着低言悄语。一个说:
“脚下留神!风大,不好走。”
另一个接着说:“要不是人命关天,也不好吵扰老弟台一场清梦。”
“不妨事。可人是怎么卡住的?”
家父倾耳细辨,听出第一个说话的是舰长,第二个是司令官,第三个则是那光头青年——在那个夜黑风急的子夜时分,家父只知他是那位“帮朋”,一时间还没想起他听过一次的那个名字:欧阳昆仑。
在那令人猝不及防也难以逆料的一刹那之前,家父只听见这短短的三句话。事后回想起来,光头青年那句“可人是怎么卡住的?”以及司令官所谓的“人命关天”应该是指同一件事,也就是有人卡在船尾下方某处,亟待救援,舰长和司令官才将熟睡中的光头青年叫醒,前来助一臂之力。然而紧接着发生的一切却令家父惊骇莫名,一泡屎登时缩回腹中,凝结成岩坚石硬的满肠块垒,若非数日后军舰在基隆港暂泊之际、家父吃了一挂香蕉又喝了几升凉水而导致腹泻,则后果不堪设想。即使在溯忆当时情景的当下,家父那一双原本略有些脱眶的眼珠却猛地聚拢了,仿佛看见一只飞天夜叉迎面扑来的模样儿,道:“那光头青年踩着小内八步,三两下跃至吊车板的后沿儿,倾出上半身朝下一打量,不料却在这个当口,从吊杆之上砸落了一方物事——”说到此处,他闭上眼皮,轻轻地摇起头来。
对于写了不知多少万字小说的我而言,实则也很难精确地描述出一个曾经折磨家父长达四十三年的惨烈场景,简而言之,在淡薄的月光敷泻之下,一块有如断头台上的巨大刀刃般的防波盾板在转瞬间切下了光头青年的脑袋,而那失去了意志和力量支撑的残躯也几乎在同时蹶落于浓黑如墨的滚滚浊浪之中。
舰长和司令官既未交谈、亦不曾停顿,双双不约而同地四下环视一圈,扭头便朝前舱的方向去了。家父早已吓得腿酸脚软,根本立身不住,只好蹲伏身子,两臂紧紧抱住舷边一根柱头,任由遍体上下的鸡皮疙瘩此起彼落,只巴望着赶紧打来一记大浪,劈头罩脸把这噩梦惊醒也就算了。
然而天不从人愿,浪头没来,那吊车里却倏地蹿出另一条黑影——不消说,方才松动吊杆机关、凌空砸下那方盾板的便是此人了。这人身形极瘦、有如猿猴,步法更奇、可比鹊兔;才交睫间,便翻身纵出那障蔽层层的齿轮组具之外两丈多远,立于廊灯之下。这时,廊内伸出一只手来,指间夹着一支点着的香烟。这人接过烟,深吸两口,回头眺一眼先前光头青年落水的方向,便也闪身入廊,失去了踪影。若非那两口烟、一眺眼的短暂伫留,加之以昏黄凝聚的灯光,家父是不可能看清楚的:那人正是“哼哈二才”中的施品才。
折返点。家父充满懊悔和迷惑的一生之中最重大的转捩于焉浮现。他抱着那根冰凉的铁柱,瞑闭双眼,听见自己的脑袋瓜儿一下又一下地敲击着柱上的铆钉,却怎么也敲不去片刻之前那一幕残忍的情景。
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刻,家父才赫然发觉:当初慌慌张张、匆匆忙忙上了船,既不是为“转进”,也不是为“反攻”,更不必美其名曰对“党国”的忠贞和对“共匪”的唾弃,其实纯粹只是舍不得捐躯送命的一次逃亡罢了。根据我的揣测,目睹欧阳昆仑身首异处的整个过程,不但带给家父无与伦比的惊恐、骇怖,也激发了他——作为一个逃亡者——前所未有的同情。他不得不逼迫自己追问一个死者根本来不及发出的问题:“为什么?”恐怕也正是这个问题使所谓的同情不只是在一刹那间跌宕起灭的悲哀和怜悯,而产生了持续的力量。
在脑海中撞击既久,那“为什么”就自然会歧生出各式各样的句子,比方说:“为什么要害死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为什么是他而不是我?”、“为什么要用这种阴狠毒辣的手段?”还有,“加害者和被害者为什么都与老漕帮有着深厚的渊源?”……恐怕也正是这一波未平、一波继起、层层相衔、扑云覆地的疑问辐辏而至,形成了家父此生的那个折返点——他尔后数十年岁月的生命便步上一条为这些疑问寻找答案的道路。
就事实部分的回忆来说,通过这个折返点之后的渡海之行也变得极其简略:船行又过五日,远远可见高插入天的险峰峻岭兀立于东南方的海上,有人说到了蓬莱仙岛,有人说到了巴布烟海域,也有人说到了海南的七洲岛。众人纷纷挤近舷边远眺,竟将一名大腹便便的华服妇人挤得破水临盆,不得不抢忙送入官厅,并广播全舰问讯:若有通晓接生之术的产婆子,速至官厅报到。
广播同时宣布:海上高山乃是蜃影,并非实地实貌。于是又有传闻:船行至见山之地名为东引,乃是台湾海峡北端的一个小岛,至于耸入云霄的高山则是台湾岛的中央山脉。每年到农历五月中,台湾岛上的大山便不知怎地透过那上天下海的折射手段,投影于东引岛外数里之遥的海域——此事凡闽台间渔民无不知晓。至于舰上如何有人知之、述之,家父却未及详查。总而言之,那广播再三辟谣之余随即宣布:本舰因油料耗损过甚,无法径赴海南,须先至台湾岛北端之基隆港停靠加油,舰上官兵眷属如欲登岸停留者须先至前甲板第二排水口旁登记处办理入境手续,未登记者不得擅自离舰,否则一律按违反戒严法逮捕。
这厢三令五申才告一段落,那厢连绵矗立的大山蜃影果尔在不久之后便消失了,众人意兴阑珊,正欲散去,舰上警号又呜呜然作鸣不已,一时间众人纷纷去来、不知如何趋避,只见东一撮扛枪的、西一丛提水的、前一堆捧着锅碗瓢盆的、后一拨抱着衣衫被褥的,全都骛乱到一处来了。那刚刚在第二排水口简易厕所旁架设起来的临时登记处冷不防叫人潮给冲了,桌椅翻飞,落下海去。好半晌警号停息,才有人传说,是个手笨脚拙的产婆子生炭炉烧开水时不小心踢翻了炉座,差一点把官厅给烧了。所幸产妇洪夫人命尊福大,母子平安。只那初生的婴孩似乎受了些惊吓,啼哭不止,其实并无大碍。舰长已经派人熄了火,收押了那婆子云云。
彼时家父和家母则商议着如何定一去留。船行多日,家母已经受不了风浪颠簸,时时犯呕作吐,非但饮食饭浆不能在腹中稍留,最后连黄绿胆汁都吐得竭泽涸辙,眼见是撑不住了。家父叫那天夜里的一幕残杀吓凉了心,自然也以为该及早下船登岸,另觅栖枝。可是引介他上船的人不明不白地枉送了性命,司令官和舰长——乃至于“哼哈二才”——会放他一条什么样的生路呢?家父若骤尔去办什么离舰入境的手续,难道不会吃他们再拿问一场、又落一个阵前脱逃的罪名吗?正踌躇懊恼之际,帆布篷突地掀开,天光炫然抢入,棚外歪探着一条人影,居然是那施品才。家父慌忙敛襟起立,未料那施品才却笑盈盈地咳了几声,问道:“您老若是想去台湾,我给您老办手续去。”
当下如蒙大赦的家父无暇深思:这些行事诡谲莫测之人如何就这么轻易地开脱了他?及至手续办妥,两个和他曾有一面之缘的校级军官负责唱名核发台湾入境签证之际,他才发现:不只是他和家母获准离舰,另外还有九名与他在青岛同桌吃过一顿饭的人物也冒出来了。在临行之夜的筵席上,家父鼻梁上少副眼镜,脑海中多份担忧,只顾着盘算去留之计,未遑注意其他,是以对同行者究竟是些什么角色其实全无印象。这回一唱名,瞅见几张似曾相识的面孔,才忽地想起来——只不过这么一留神,竟又瞧出了蹊跷——犹忆行前那“帮朋”曾经语及,同行者乃是青岛地面上一些“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在帮前人”。家父自忖读过几年师范、祖上不知几代以外也确有像张荫麟之流在朝贵为天子师的京官儿;然而若不把“满腹经纶”当成过耳可忘的瞎恭维,甚至认真以之自况,则未免忘形了。可是放眼细观那九人,其中有两个妇道,皆是村姑模样。一个似乎怀着身孕,年约二十上下,满面病容愁色,更添几许粗夯之气。另一个年岁不下四十的,头上草草裹了块青巾,难掩一丛焦黄虬结的乱发,右腿显见已然瘸跛多时,看情状,应该也是个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的嫠妇。在这瘸妇人身后还翳着个年约十二三岁的男孩儿,高额隆准,仪表倒非凡品,只可惜一双黑瞳不时地闪烁游移,神色也显得阴郁不定。非但这三人不似“满腹经纶”之辈,另外六个看来更颇类胡匪响马者流了——或许是半个多月以来在这汪洋大海之中餐风宿露,未暇栉沐所至。家父不知道自己的体面如何,却不管怎么看那六人都觉极不顺眼。
第一个年纪也在四十左右,脸上生着无数麻斑和两道奇长的寿眉,穿了身藏青色的中山装、土黄卡其布裤,已然颇经年月,边边角角磨损之处不知凡几。此人要算是六人之中较斯文沉静的——鼻梁上挂着副度数不比家父浅的近视镜,孑立于人圈以外稍远之处,手中握着柄放大镜之类的工具,正读着一本不知内容为何的小书册。
另一个看来也与他人不甚熟识、热络的是个身形十分颀长的高个儿,岁数恐怕要比头一个还要略长五六岁。只他手里随时舞拶着两支银筷子,无论是仰观穹宇、俯览波涛,时时流露出一股顽皮欢快的佻达模样儿,是以倒显得不如前者老成。这人只顾俯身同那皱眉苦脸的年轻孕妇说话,似要逗她一展愁容。未料那孕妇鼻头一红、眼眶一润,竟哭出声来。倒是这大个子浑不以为意,仍自说笑不歇;看得一旁的家父不觉火冒三丈,直欲冲身上前教训几句。无奈再思之下,又觉得这么不分青红皂白、趋管闲事,未免忒嫌莽撞,遂扭头回身,假作不见。
另一厢的四人则像是一伙旧识,粗看眉目,年齿多在四十上下。一个紫脸汉子穿着一袭连身长袍,生得亦十分魁梧。他一面同其他人说着话,一面不停地摇晃着一只虚虚握住的右掌——看那姿态,犹似凌空运笔、正写着一个又一个无形无状的字体。要说这人腹中有什么经纶,倒也窥看不出。尽他唇上颔下一大圈儿又浓又密的胡髭,望之便不似善类。
站在这紫脸大胡子左边的是个相貌更为奇古的怪人。此人两撇八字眉活似戏台上专扮赃官的三花脸,却长了只又挺又长的悬胆鼻,鼻根发自眉心,眉毛以上寸发未生,现成是个牛山濯濯的秃子,正扯直嗓子同他对面一人在争议着:
“我不过是依天象说人事,天象所布列的是什么,我便说什么。你信便信了,不信也就不信,怎么诬我造谣?如今咱们‘身在曹营’,这不是陷我入罪么?”
站在紫脸大胡子右边的是下巴上生了一丛黄色短须的汉子,相较之下,身形略微矮些,一张嘴露出两枚又长又白的门牙,也不甘示弱地呛了回去:“人家孝胥老弟只身来了,妻儿音信杳然,心下岂有不忐忑之理?你若是个识相的,便学咱们这些肉骨凡胎之人,尽把些教人安心的话儿说几句。什么‘一年生死两茫茫/万里秋荻莫思量/汉祚凋零辞故垒/偏听断雁滞蛮荒’?分明是沮丧人家夫妻父子团圆的巴望。你不说,人家会当你个哑巴么?”
“这有什么好沮好丧的?”秃子抗声顶回,气势更盛了些,“象辞是这么说的,我总不能给改了罢?再者,依此行所见所闻而言,这诗意也无不吻合。此外,我说‘一年生死两茫茫’,而非三年、五年、十年、八年,孝胥难道不该稍事宽心么?忍它个一年,一家人也就好生团聚了,这不也是番巴望么?你‘痴扁鹊’既不知天、亦不知人,三字合该只当得一个‘痴’字。”
被唤做“痴扁鹊”的大板牙正待分辩,却听背对家父一名赤颈赤耳、想来是张关红脸的汉子忙劝解道:“小弟家务就让小弟一人挂心罢了,两位兄长切莫为此伤了和气。”
秃子哪里肯让?又口沫横飞吐诉了一阵,好半晌才让紫脸大胡子给劝住。其间家父着意思忖了一回,想那七言绝句不过就是江湖术士割裂采撷些前人名句而来的文字游戏。首句窜苏东坡悼亡之作《江城子》的“十年生死两茫茫”而来。二、三句中的“秋荻”、“汉祚”、“故垒”又是侵夺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故垒萧萧芦荻秋”和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的“运移汉祚终难复”而来。至于末句,则分明是挖凿了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的首尾句意,拼凑“城上高楼接大荒”和“犹自音书滞一乡”而成的。倒是这几首古人佳构非悼亡、怀古,即是远地相思之作,被这两人把弄来、说解去,当真略有些许慨陈当前处境的意思。家父为之一沉吟,暗道:莫非此去竟须经年?转念及此,不免益发烦躁,再打量这些人物,更不觉他们有什么“满腹经纶”的气质,倒是洋溢着几分剑拔弩张的草莽味,嗅之颇为厌恶起来。
正这么百无聊赖的时分,那厢唱名的校级军官喊集诸人,一一发给签证,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