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二战指挥官体验版-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尖啸声让人浑身鸡皮疙瘩,湘军炮兵以一种震慑人心的排山倒海的气势向着日军的阵地砸下了3万发炮弹,整个日军战线上,到处都是升腾起来的烟团,远远传来的炮声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连排长们吹响了哨子,而这个哨子的尖利的响声,在整个阵地上到处响起,湘军的步兵纷纷从藏身的战壕后面跃出,跟随wz121中型坦克开始冲锋,爱德华很大手笔的投入了4个坦克团,感谢湘军的建议量产计划,还有抽奖活动,wz121这种性能眼下还算是不错的坦克湘军终于可以管够了。

到这个时候还不知道湘军要发起进攻的话,那么日军的将领要么已经死了,要么就是快死了,在湘军大规模开始炮击的时候,日军指挥官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只是湘军发起的空袭大都很有针对性的摧毁了大量日军的卡车和交通器材,而且顶着弹幕机动部队也实在不是一个好主意,眼睁睁的看着湘军的炮击重创了日军一线阵地的部队(其实大量的是伪军和朝鲜台湾抽调来的殖民地部队,炮灰就要有炮灰的觉悟),日军指挥官似乎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至少在湘军士兵踏足一线阵地的时候,日军还没有组织起来像样的反击。

“呜~轰!”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对于一线的士兵来说,这所谓的没有组织起像样的反击,并不是如同总参谋部报告纸面上的那么一行字这么简单而已,日本人没有组织起什么像样的反击,因为他们一开始打得就是阻击!在北方方面军正面的日军,其中将近一半的兵力是来自于仆从军,战斗力强的日军师团总够只有十万不到的数字,所以日军指挥官的指挥官虽然对于湘军依旧有那么点不服气,但是长沙战役的例子摆在那里,日军损失惨重,几个参战师团都不得不后撤到后方休整,补充兵力,而日军指挥官都得到了一份总结出来的长沙作战经验,除了依旧强横的装甲突击力量之外,湘军的远程打击力量得到了极大加强。

不说那几门让日本陆军口水一地的280mmk5型列车炮,60公里的射程,目前为止日军只能处于一众挨打,但是没法还手的状态,不过对于日本来说,最惊艳的是那被湘军大量装备的105毫米轻型榴弹炮也是让少量缴获的日军如获至宝,这种只有一吨出头的轻型榴弹炮,分解之后完全可以采用畜力运输,在湘军之中大量装备,被当做团级单位重要的火力支撑,虽然因为重量限制,火炮射程并没有比已经被日军获取的m1型75毫米轻型榴弹炮远上多少,但是火力投射倒是蹭蹭的往上窜,似乎日军已经动了仿制的念头(后来在太平洋上的一系列岛屿作战中,日本人和美国人很惊奇的发现,他们各自装备的105毫米轻型榴弹炮,居然可以通用炮弹,这特么算什么事情,然后从美国后勤点抢炮弹成了日军步兵的重要任务),只是仿制也需要时间,最起码他们眼下还没有。

视线重新回到战场,日本人虽然没有发起反击,但是在外围阵地被突破之后,他们和湘军的碰撞在第二线阵地上开始变得惨烈,根据日军已经知道的情况,目前大量装备的37毫米战防炮已经拿湘军的坦克没什么办法了(湘军装备的wz121装甲虽然是垂直的装甲板,但是相当于3号坦克后期型号的wz121装甲板厚度颇高,37毫米战防炮也未必啃得动),虽然眼下靠着47毫米战防炮硬顶着,但是要使用这种要把湘军坦克放到极近距离才能保证有效击穿的反坦克炮,成了一种极其考验士兵心理素质的事情,更别提鬼子这种新式战防炮数量还不多……

可是对于普通的士兵来说,不管是该死的92步兵炮,还是掷弹筒也好,对他们的杀伤力都是一样的大,真要被崩到了,那就是要命的事情,而战场之上,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四下乱飞的流弹和弹片,所以士兵们苦逼的日子还远没有到头,只能小心的跟着湘军的坦克后面踱着步子,小心翼翼的推进。

“跟紧了!”之前那位叫做老王的老兵,眼下正提溜着自己的步枪,亦步亦趋的跟着一辆wz121前进着,对面的村子虽然已经近在眼前,但是在这么大一片空旷的田野里面,按照他原先的战斗经验,大家成散兵线,上好刺刀准备冲锋吧,命好的冲过去,命不好的人死鸟朝天,但是到了湘军才知道,这种冲锋方式不过是找死,,如果对面的防守方有足够的机枪和冲锋枪还有火炮,你这种进攻的方式,不过是给对方的指挥官送战绩而已,装甲部队会带领他们走到极近的距离,同时会提供近距离的火力支援,如果日军的火力比较猛,那么还能召唤后面火炮打烟雾弹,遮蔽日军视线,给士兵创造冲击的机会,又或者是干脆来来一轮,让这些鬼子安生一下,当然这也是老王来了湘军才知道的事情,原先自己打仗打法原来都是错的。

“叮叮当当……”一连串的机枪弹敲打在坦克的装甲上,火星四溅,四下弹射的流弹,更是到处飞射,一众新丁都缩起了脑袋,脚下的步子也不自觉放慢了,这样连老王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强行推进的话,必然要付出不小的损失。

“滋……轰!”老王他们这个班跟着的这这辆坦克,扭转炮塔,75毫米短管坦克炮微微调整了一下角度,轰的一炮打了出去,远处的一个土坑上立刻暴起一个爆炸。

“低头!他妈的!”老王的声音还是迟了一步,两名新丁好奇的伸长了脖子瞧了一眼,然后瞬间被子弹掀飞了偌大一片头盖骨,尸体直挺挺的倒在地上,白花花的脑浆四下飞溅,“都给老子把头低下!跟紧了!去杀了鬼子!给他们报仇!”老王大声吼着,被子弹扫倒在地的两名士兵,他发现其中一个就是中饭的时候找他聊天的士兵,那真的是一个好小伙子……

“轰!”这辆坦克的坦克炮轰鸣了第二次,这次坦克炮成功的炸飞了那挺在不停喷吐着子弹的日军的重机枪,压制士兵的枪声瞬间没了,老王第一时间嘶吼了起来,“跟着我上!”75毫米短管坦克炮的威力非常不错,深得短、粗、萌……猛的个中三味,但是并不能说一定摧毁了这挺在掩体之中的日军重机枪,如果不乘着日军这挺重机枪哑火的这会儿赶快冲上去,难道还等日军恢复这挺重机枪火力嘛?

老王的大声嘶吼起了作用,一群士兵很快跟着他就跑动了起来,一行人飞快的冲进村庄,这个村庄战斗结束之后,估计让原来的主人回来也要完全认不出来了,被湘军的长程火炮反复轰击的之后自然到处是残垣断壁,面目全非,村子里完好的建筑物在目前来说完全没有看到了,日军的很多士兵就趴在残骸上射击湘军的进攻部队,当然,湘军的坦克炮和迫击炮就再炸了一轮,村子中间的那一口池塘被一发75毫米炮弹炸开了一个硕大的缺口,池塘里的水顺着半颗老槐树向着下坡淌去。

“手雷!延迟三秒!”老王从腰间的兜里逃出一枚卵形手雷,“1、2、3!”

“咔嚓。”随着清脆的一声,手榴弹的插销被拔出,安全保障被解除了。

“八嘎!”一群日军士兵登时就是一个照面。

“切!”老王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了,乘着刚照面的日军士兵还在发愣,老王一把把手雷塞进日本士兵的怀里,“扔!跑!”

第192章进攻荆州

“咻……”一发坦克炮飞快的跨过战场,在日军控制的荆州城头带起一团火光。{}

“叮叮当当……”密集的子弹从高耸的城墙上面疯狂的泼洒下来,在湘军的坦克和装甲车的正面装甲上密集的打出火星,鬼子眼下毫不顾忌弹药消耗,疯狂的泼洒着弹幕。

“轰……”坦克兵们努力的转动炮塔,向着一个个日军的机枪火力点开炮,可是夜幕之下,鬼子的机枪点喷吐出来的却不见少,依旧把湘军的装甲车和坦克敲打的叮当作响。

湘军的步兵躲在坦克和装甲车的后面,不甘心的看着月色中高耸的荆州城墙,上面一个个垛口中喷吐着灼热的火舌,那是鬼子的重机枪火力,虽然他们旅的重型迫击炮和坦克的坦克炮已经摧毁了一些,但是眼下这种火力密度面前,步兵根本无法离开坦克进行冲击,鬼子也打了照明弹,而失去了步兵掩护的坦克,贸贸然的靠近城墙,那么最后的结果十有**是被鬼子丢下来的燃烧瓶点燃,就这样,湘军的进攻被遏制住了,虽然不甘心的士兵们还在试图继续进攻,但是效果并不大,反而因为城头密集的机枪火力损失不小。

按说城墙这玩意,随着现代战争中爆炸物的威力越来越大,它的价值不断的开始变小,只是似乎眼前的情况,给湘军一众完全另类的感触,湘军一贯以来还真的没有进攻这种要塞型的都市的经历,防御倒是很有心得,这可以说是第一次坚固要塞的进攻战役,所以湘军的第一次进攻不利并么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荆州,一座古城,耳熟能详的三国中,荆州富庶,是兵家必争之地,相比之下,武汉的历史似乎要短一些,然后这一座曾经作为一州之地治所的城池,有着宽厚高耸的城墙,现在的城墙是清顺治三年(1646年)重建的城垣,并重新命名城门:东为寅宾门,东南为公安门,西为安澜门,南为南纪门,大北门为拱极门,小北门为远安门。整座城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3。75千米,南北宽1。2千米,城内面积4。50平方千米,周长11。821千米。城墙高8。83米,顶面宽3~5米,厚10米左右。有城垛4567个,炮台26个,通往城外下水道6条,可以说单论城墙坚厚程度,未必输给湘军前身198师曾经战斗过的南京,而和南京不同的是,荆州城附近地势平坦,只几座起伏高度在500米以下的山丘,而且也不是紧靠着荆州城,占据了,也并不能说对荆州城攻防有多少的优势。

当然一开始,刚刚得到增援的荆州日军,并没有忘记试图在八岭山迟滞一下湘军的脚步,但是黄炳德直接让南宫的山地步兵团和萧晓的步兵团去负责解决这个麻烦,然后带着第四军主力部队直扑荆州城而去,黄炳德非常清楚他的时间非常紧张,渡河和集结就已经花去了2天时间,眼下可没有多余的时间浪费,所以他想一口气的击溃日军在荆州的驻防部队,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据守荆州的日军居然毫不犹豫的龟缩在城内,一副要和湘军好好打打巷战的架势,荆州城高耸的城墙成了湘军。

根据湘军此前的报告,荆州城内的日军数量大致上有4~5万人,算上增援过来的日军和此前被击退到这里的日军,眼下荆州城里的日军数量可能接近10万之数,因为也算是和****对峙的前线,所以这里的日军弹药储备非常充足,偌大的城池里面也有足够的地方提供日军展开火炮,所以从从一开始,荆州城就能发挥一座完整的要塞作用,如果一定要给这座深沟高垒的古代城池给出一个详细的对比,倒是有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苏德战争开始的强大的德国国防军在苏德战争爆发的时候碰到的第一个硬钉子,苏联布列斯特要塞,该要塞坐落于穆哈维茨河和布格河两河支流及渠道分割成的4个小岛上,由中央工事和3个桥头堡组成,而环绕中央工事的砖墙厚度有2米,而在攻占这座要塞的过程中,德国人可是动用了包括卡尔重型臼炮在内的大量炮兵,反复的用轰击,前后投入的士兵也有数万之多,但是战斗依旧长达1个月。

而这种花一个月的时间去攻占一座要塞的情况,刚遑论荆州城的面积远远比布列斯特要塞大,而且驻守的日军数量也远比布列斯特守军来的多,战事拉的漫长可是目前为了达成武汉战役目的湘军根本无法接受的,如果自己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将部队推进到武汉的话,鬼子还不把他们的联合舰队在长江上摆开了等着和湘军打擂台?!那攻克武汉,湘军将要付出的惨重代价是黄炳德不愿意看到的。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小的部队损失攻占荆州,成了摆在黄炳德眼前的一个问题,而且黄炳德希望尽可能的给荆州保留比较完整的功能,这对湘军随后进攻武汉是有一个非常好的作用的,当然了,减少误伤平明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如果湘军的炮击对于平民杀伤过大,也是不太好看的一件事情,这一点对于黄炳德实际掌握荆州有不小的影响。

更何况虽然现在湘军的规模和战斗力已经上来了,可以说以现在的军力投入到第一次武汉战役时和当时的日军再来打一场,说不得湘军就有了逆天改命的力量,只是这中间要付出的惨重的损失,不管是黄炳德还是曼施坦因都不期待这样的战役来一次,湘军的家底本来就不是很多,真这样的战役打一场,那么湘军必然元气大伤,必须蛰伏很长一段时间,这和黄炳德设想中的,不断消耗日军战斗力,等胜利的天平一旦彻底的倾斜向自己之后,就立刻出手,以鲸吞之势席卷天下!等到那个时候,西边的那位校长,就真的请去做校长吧,而这个时候将会是湘军为中国攫取战后红利最好的时机。

所以在抵达之后,黄炳德不等天明立刻命令傅辛丞的摩托化旅进行了一次试探性质的进攻,而这次试探,从一开始就非常的不顺利,鬼子在城头不知道怎么发现了傅辛丞的部队,虽然日军没有投入什么大口径的加农炮,但是从后方打来的炮弹非常准确的覆盖了傅辛丞的摩托化旅的进攻路线,一番人仰马翻是不可避免的,当然,湘军这边的炮火立刻做出反应,整个荆州西侧城墙立刻遭到湘军的覆盖炮击,炮火打得城头碎石纷飞,几处城楼也在炮火轰鸣之下垮塌,湘军第二军和第四军的数个m1938型重加农炮兵营,在得到命令之后立刻展开,半小时的炮击打出了超过5000发炮弹,密集的弹幕之下日军那边略消停了一些,傅辛丞的摩托化旅顺利的开进到了进攻距离。

傅辛丞的部队等在炮火刚停,就簇拥着装甲车和坦克向着前方进攻,虽然湘军反击的炮击给日军不小的损失,但是日军依旧很快的出现在城头,居高临下的用重机枪扫射傅辛丞的部队,很快,傅辛丞的步兵就被压制住了,被压制在了城头不远处,没能继续推进,这让傅辛丞非常不满,在他的命令下,他的部队的重型迫击炮反复的轰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