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俗眼看史记-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诶罟憧蠢矗投际墙棵谴蛳碌模φ乱灿兴堑囊话搿>驼庋罟惆に慕浚棵且舶魉堑慕忠馕罟懵裘�
第四部分 第102节:李广:这个将军太委屈(2)
可以说,李广治军的办法也是很人性化的。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他总是为将士们着想,尽可能给他们最好的待遇。比如他的部队要是到了沙漠地带,他就会下令寻找靠近水源的草地驻扎下来。要是到了休战的时候,他给将士们的自由空间也很大。这种作风和当时的另一位汉朝大将军程不识背道而驰。程不识管理军队那叫一个严厉,战士们都不大喜欢他,而都倾心于李广。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外打仗,有时候要的就是严厉。司马光都说:〃带兵不要学李广。〃在他看来,学习程不识,即使打不了胜仗,也可以保证不败。而学习李广则很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李广还有一个特点值得商榷,那就是他的射击方法很奇怪。当目标距离不够近或者自己没有十足把握的时候,他决不放箭。他的原则是弹无虚发,百发百中。可有几次,他的部队也因为这一要求,导致与敌人的距离靠得太近,射箭的优势反倒没能发挥出来。
第二节玩的就是心跳
公元前166年,匈奴人大举入侵萧关。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到前线去,抗击匈奴!〃李广以清白人家子弟的身份报名参了军,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说清白人家,那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职业歧视现象特别严重,像医生、商人、手工业者等等都不算是清白人家。
李广在这场阻击匈奴人的战争中,凭借着自己能骑善射的本领,冲锋陷阵,杀死了许多敌人。因为表现突出,在论功行赏的时候,汉文帝封他为汉中郎,也就是皇帝的侍从,相当于现在的贴身保镖。根据历史记载,这时,李广的年收入估计达到了800石粮食,折算下来就是96000斤粮食,要是换成钱估计也不少。
做了汉中郎以后,李广有机会经常跟随汉文帝出行,学到了不少东西。李广时常为文帝抵御敌人、博杀猛兽。这些汉文帝都看在眼里,甚至忍不住发出感叹:〃人才啊!只可惜,你生不逢时啊!假如你出生在高祖打天下的时候,凭你的本事,封个拥有万户的侯爵都不算什么。〃文帝要说的也许还有一句,那就是〃时势造英雄〃,我文帝时期不是乱世,没有你李广英雄的用武之地啊。
李广一生对匈奴作战七十余次,虽然史记只讲到其中的六次,但都是很有代表性的,足以显现出李广的作战风格:与众不同,出奇制胜。其中有著名的三大战役:上郡追击战、雁门关战役及右北关战役。
公元前144年,李广被任命为上郡太守,全权负责上郡的大小事务。李广刚到任不久,匈奴人就发动了对上郡的大规模袭击。匈奴人的这一行动好像在说:〃新来的好欺负,得给他个下马威。〃匈奴人不知道,这李广可是出了名的难缠的主儿,在他身上别想讨得半点便宜。
战争爆发后不久,汉景帝派出了他的钦差大臣——一名对军事一窍不通又没一点男子汉气概的太监,到李广军中学习军事。打着〃学习李广同志奋力作战的大无畏精神,争取在祖国上下,朝廷内外形成广泛的危机意识,全民动员起来,抗击匈奴〃的名号。其实,学习是假,监视李广的工作才是真。
这位太监来到军营后,也不好好呆着,更别提认真学习了。他老是带着十几个骑兵一起比赛骑马,跟现在的飙车差不多。就在他们玩刺激的时候,碰上了三个匈奴人。他们便以为人家人少好欺负。谁想,那三个匈奴人那么厉害,十几个骑兵都被打趴下了,而匈奴人却毫发无损。那太监也受了伤,见势头不利,便抱头鼠窜,逃回了军营,向李广告状。
听了太监的一番叙述,李广断言:〃那三个人肯定是匈奴的射雕手!几个小子就敢跑到我李广的地盘来撒野,真是活腻了,今天我就叫他们肉包子打狗——有来无回!〃所谓射雕手也就是狙击手的前身。随即,李广带着一百人的骑兵小分队,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狙击手。那三个匈奴人没有马,全凭脚力行走。两条腿怎么跑得过四条腿?大约追了几十里,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兵分两路,进行包抄。发现目标后,李广示意手下别动,自己亲自上阵,又表演起射击绝技。只见他左右开弓,一箭一个准。射死了其中两个匈奴人,还抓了一个活的回来问话,一问,果然便是匈奴的射雕手。
第四部分 第103节:李广:这个将军太委屈(3)
李广这次顺利捕获匈奴人,正打算带兵回营的时候,他手下的人报告说:〃将军,不好了,突然冒出了很多人在向我们靠近。〃李广顺着指示看去,只见眼前黑压压的一片。原来是几千匈奴骑兵来了。李广的手下傻了眼,一个个都想跳上马,飞奔逃走。看情形不妙,李广便嘱咐大家说:〃大家别慌,且听我说,我们离大军已有几十里的路,照现在这种状况,我们这一百号人只要一逃跑,成千的匈奴人追上来,我们岂不是要成为活靶子。现在,我们继续前进,那些傻瓜肯定以为我们这是诱敌之计,不敢来犯。〃李广的部下照做了,那些匈奴兵见状果然起了疑心,便以很快的速度抢占了块高地,随即迅速隐蔽了起来。
李广的小分队在离匈奴的隐蔽地还有两里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李广又下令:〃全体人员听我号令,解下马鞍,原地休息。〃队员们说:〃敌人那么多,又那么近,要是他们突然来袭击我们,那可如何是好?〃李广说:〃大家根本用不着害怕。你们想,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可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了,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以为我们是诱敌之兵了,他们哪里还敢轻易来攻击我们?〃
兵士们照样遵守了命令,可是心都跳得厉害。这仗打得和博弈一般,匈奴骑兵果然中计,没有发动进攻。中途也只有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离开他们的隐蔽地前往巡视李广等人的动静,被李广发现了。李广立即上马,叫上十几名骑兵组成了一支临时的敢死队。全军处于警戒状态。李广先对付了那个匈奴将领,后来看再没有匈奴兵进犯,便下达了一个更为嚣张的命令——让士兵们都放下马绳,解开大褂,原地睡大觉。
就这样,不知不觉到了黄昏。匈奴军队被弄得莫名其妙,猜又猜不透,于是按兵不动,不敢轻易进攻。直至半夜,匈奴人突然害怕起周围也许埋伏了汉军,会趁着月黑风高之夜偷袭他们,便悄悄撤退了。
李广他们见匈奴兵已退,笑了个半死。好一个化险为夷。第二天一早,李广骑兵小分队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军营。经此一役,李广的人气暴涨,将士们被李将军的智慧和胆识所征服。连主管附属国外交事务的官员公孙昆邪都成了李广的忠实粉丝。由于担心自己的偶像在战争中死去,他甚至哭哭啼啼地跑到汉景帝跟前,说:〃当今天下,没有比李将军更有才的了。他完全是凭自己的真本事吃饭的人。可在战场上,箭头不长眼睛,他要是在枪林弹雨中有个闪失,那可如何是好啊?恳求您好好保护一下他。〃可汉景帝哪里肯听,况且将军的天命便是战斗。所以,李广还是老样子,没有受到什么特别优待。
第三节再向虎山行
公元前129年,李广奉命率大军从雁门关出境,向匈奴进发。此役,李广遭遇了数倍于自己的敌军,完全陷入敌军的重重包围之中。由于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汉家军又是客场作战,李广遭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滑铁卢〃。
这场战争完全是两个不同重量级的摔跤选手之间的较量,胜败基本在开战之前已成定局。要是汉朝对这次取胜有任何奢望的话,也是相信李广可以创造奇迹。可是,奇迹没有发生。不但汉军全军覆没,连主帅李广也被活活捉拿。他没有被杀死,倒要感谢匈奴单于的求才若渴。因为单于曾经下令:〃一定要把李广给我活捉回来。〃那时的李广已名扬海内外,估计单于对他是又爱又恨。
匈奴人把受了伤的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的大绳网上,大约走了十多里路,匈奴兵发现李广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一动不动。他们觉得不对劲,便急忙停下车来,伸出一个手指搁在李广的鼻子底下数秒,发现他竟然没有丝毫气息了。他们想:李广在战争中受过伤,而且还生病发着高烧。难道他真死了?这可如何是好,回去单于肯定要责骂了。
原来,危难时刻,李广心生一计:假死以求生。正当匈奴兵不知道如何是好之时,李广偷偷打开眼缝,瞧见他旁边有位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便纵身一跃,跳上了马背。他趁势夺了那位匈奴少年的箭,并把少年推下了马。李广骑上马以后,向着长安方向飞驰而去。一路上,匈奴出动几百名骑兵紧追不舍。李广就一边逃,一边放起回马箭来。不但射杀了数名追赶的匈奴骑兵,还以速度的优势拉开了和匈奴兵的距离,最终得以逃脱。
第四部分 第104节:李广:这个将军太委屈(4)
可是,由于吃了败仗,李广回到国内就被送上了军事法庭。判决书中写道:被告李广不但没能完成皇上分派的任务,还导致我军伤亡惨重。另外,堂堂一个汉朝的大将军被匈奴人活捉,实在是丢尽了国家的颜面,依法应当判处死刑。
好在当时死刑犯可以用钱赎罪,李广在这件事上比司马迁幸运,他能弄到钱,于是命保住了,又没有受到身体上的严重伤害。离开朝廷以后,他还乡了。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八年,在这八年中,李广一直在蓝田过着隐居的生活。白天到南边的山中去打猎,晚上参加当地名人举办的晚会,生活过得还算惬意。
有一次,李广应邀去参加一个在郊外举行露天晚会。晚会结束时已临近十二点了,可根据汉朝有关宵禁的规定,晚上八点以后城门就关闭,禁止出入。
却说李广一行往回走,来到霸陵亭,叫醒守亭的霸陵尉,李广大声喊道:〃快开城门!〃可霸陵尉说什么就是不放行。不得已,李广的随从亮出了王牌身份,说道:〃你吃了熊心豹子胆吗?这位是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还不快快放行。〃亭尉说:〃将军?李将军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吧,现在他也只不过是李广,况且现在在任的将军都是不允许通过的,更何况被辞退了的将军。〃没办法,李广一行只得收起声,在霸陵亭下熬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才进了城。
不久,匈奴大举入侵辽西地区,杀死了辽西太守。与辽西相邻的右北平地区面临巨大危险。面对朝廷众臣的大力举荐,以及来自外交上的重大压力,汉武帝不得不发出紧急召令,宣李广入宫。接着,汉武帝就发布录用公告,重新聘用李广,任命其为右北平太守。
汉武帝向李广宣布完命令后,问李广:〃李爱卿,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我们全国上下都会配合你的。〃李广说:〃我没有别的要求,只求皇上赐我一名手下。〃〃不知李爱卿所说是何人哪?〃汉武帝问道。李广答道:〃霸陵尉。〃汉武帝一听,心想这个人我都没听说过,就想都没想,答应了他。
这位霸陵尉不是别人,就是先前秉公执法,不肯放李广等人通行的霸陵尉。当时这位仁兄确实有点嚣张,可在得知李广被重新录用,自己又将被调到李广军中当差后,几乎天天都睡不着觉。这不,霸陵尉一到军中,李广二话不说,就把他给杀了。
杀死霸陵尉后,李广就向汉武帝写了封自首信,说:〃我杀了霸陵尉〃。汉武帝发来批示说:〃将军的所作所为让我觉得将军是很有血性的人,这才是我大汉的将军嘛。而且将军敢做敢当,是个真汉子。右北平有将军坐镇,我可以放心了。〃李广没料到汉武帝非但没有惩罚他,倒是表扬了他一通。
不过,话说回来,李广这次公报私仇的行为不是给自己的脸上抹黑吗?看看人家韩信是怎么处理类似事件的:不但没有杀掉使他蒙受胯下之辱的痞子,反而将他招至帐下,予以重用。李广也不知道学学人家韩信,还因为汉武帝的表扬,得意忘形起来。其实对于李广的这一复仇行为,汉武帝表面上是表扬了李广一番,实际上,汉武帝是记在心里了。只不过大敌当前,汉武帝也要讨好一下李大将军。
很快,李广驻守右北平的消息传到了匈奴人的耳朵里。一时间,一纸〃汉朝飞将军来了〃的新闻在匈奴军营里炸开了锅,匈奴们议论纷纷,最终得出结论:这几年先不要进攻右北平了。可见飞将军李广的名声,在国内外都是响当当的。唐朝诗人王昌龄就写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实际上,李广在匈奴人心里就像是一座活的长城。
匈奴人不来打李广,不代表李广就不去打他们。公元前121年,博望侯张骞和郎中令李广奉命领兵讨伐匈奴。大探险家张骞带了一万精兵,飞将军李广带了四千精兵,两个人兵分两路,向匈奴进发。
李广的军队行进了几百里后,遭遇了比上郡追击战中更为惊心动魄的时刻。他的部队遇到了匈奴的绝对主力军——匈奴左贤王率领的四万铁骑。匈奴左贤王下令打造一个铁桶阵,把李广的军队围个水泄不通,一只苍蝇都不让出去。面对来势汹汹,并且人数十倍于自己的匈奴兵,李家军全体将士都有点惊惶失措。可在李广看来,这只不过是23年前上郡一役李家军一百勇士深入敌军腹地的翻版,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五部分 第105节:李广:这个将军太委屈(5)
为了鼓舞士气,消除将士们的恐惧心理,李广特意挑选出以自己的儿子李敢为首的一支敢死队,去骚扰匈奴兵。趁着天黑,敢死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直捣匈奴兵营的心脏位置。而后,他们兵分两路,分别突围回来。
敢死队成功完成了对匈奴兵的突袭后,李广就在军中举行了一个小型报告会。一来让敢死队员总结一下此次突袭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二来就是庆祝一下,鼓舞士气。敢死队队长李敢说道:〃其实匈奴人很好对付。你们看,我们只区区几十个人,出入他们拥有四万大军的兵营就如入无人之境。对匈奴人的战斗,我们就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